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正阳县第一高级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今年三月以来,我市大部分地区气温都呈现“飙升”的态势。
B: 节日的人民广场,张灯结彩,人山人海,处处洋溢着欢乐的笑脸。
C: 历史上一位位著名的文学家给我们留下了优秀的许多文学作品。
D: 自从西柏坡纪念馆施行免费开放以来,接待了全国各地成千上万的游客。
2、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四书”之一的《大学》里这样说: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是“格物”和“致知”。

②在中国传统教育里,最重要的书是“四书”

③现代学术的基础就是实地的探察,就是我们现在所谓的实验。

④就是说,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

⑤用这两个词语描写现代学术发展是再恰当没有了。

A: ②①③④⑤
B: ③①②④⑤
C: ②①④⑤③
D: ①②④③⑤
3、
下列划线字的字形与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恐(hè) 确(záo) 夜在公(sù)
B: 烂(màn) 然(è) 如法制(pào)
C: 据(jié) 取(jí) 尽职守(kè)
D: 辈(háng) 黄(yùn) 力同心(lù)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在十九大会议精神的鼓舞下,使中国广大农村走上了共同富裕的康庄大道。
B: 中国与世界各国携手努力,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得到了国际社会的积极响应。
C: 阅读经典作品,将极大地拓展中学生的人生感受和视野。
D: “蓝鲸一号”在海底试采可燃冰,这不但是全球首次,而且也是我国首次成功试采。
5、依次填入下列文段划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拔地而起,刺破苍天, ;抱团前行,勇闯深谷, ;奋力拼搏,追求理想, ;悉心守护,关爱至亲,

①故梦能成其璀璨 ②故家能成其温暖

③故山能成其巍峨 ④故水能成其壮阔


A: ④②③①
B: ④①③②
C: ③①②④
D: ③④①②
6、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书画因诗文而生辉,诗文因书画而典雅,中国的诗文与书画可谓是相得益彰
B: 司马迁研读各家史著,搜罗天下遗闻轶事,断章取义 , 终于写成了《史记》。
C: 冬天到来,匠师们精心打磨的冰雕作品晶莹剔透、美轮美奂,真可谓是巧夺天工
D: 良好得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成长能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7、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莎士比亚是英国伟大的戏剧家,他的喜剧作品《威尼斯商人》重点塑造了夏洛克这个高利贷者的典型形象。
B: 杜甫被誉为“诗圣”,是唐代浪漫主义诗人的代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和《春望》都是他的作品。
C: 陶渊明,东晋著名诗人,其笔下的《桃花源记》所描绘的世外桃源是他心中的理想社会。
D: 杨绛,作家,文学翻译家。她的作品《老王》体现了知识分子的良知,呼唤人与人之间的平等。
8、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新时代的教育应该培养学生思考、观察、创造的能力。把“思考”与“观察”交换位置
B: 响应上级号召,某社区决定加快创建文明社区的规模与速度。将“规模与”删去
C: 这些深受学生喜爱的班级活动,使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得到了培养。把“培养”改为“增强”
D: 随着秦兵马俑在沉寂24年后的再一次发掘,引起国内外媒体的关注。在“关注”前,添加“广泛”
9、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通过为期三个月的市容环境整治,使老城区的面貌焕然一新。
B: 回首三年的初中生活,我们再一次明确了这样的道理:勤奋、踏实是学习成败的关键。
C: 为了避免道路交通不拥堵,各地纷纷出台交通管理新措施。
D: 中秋节前夕,许多厂家推出了物美价廉的节日礼盒,来满足消费者馈赠亲友的需求。
10、

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禁(gù) 责(jí) 文绉绉(zhōu) 长短叹(xū)
B: 胡(zì) 黑(yǒu) 一绺绺(lǚ) 睨一切(bì)
C: 解(pōu) 形(qí) 惑(yòu) 光耀门(méi)
D: 留(zhì) 然(càn) 祖母(shù) 万象新(gēng)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小题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 1 )这首词,从题材上看是写________;从思想感情上看表达的是________;从语言风格上看是________。所以,词作者在题目中称之为“壮词”,十分妥帖。
( 2 )赏析句子“醉里挑灯看剑”。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语段,完成各题。

琢冰

【清】唐甄

昔京师有琢冰为人物之形者,被以衣裳,缀以丹碧,神色如生,形制如真。京师天寒,置之堂背,逾日不变;变则修饰之。往观者日数百人皆叹其巧惊其神。

一日,语众曰:“孰能与我三斗粟,吾授之以吾技。”人无应者。乃问之曰:“子之技诚巧矣。子何不范金琢玉,为夏、殷、周、汉之器,可以宝而不坏?今乃琢冰为玩物,其形虽有,不日而化矣!吾甚惜事之技巧而非真,心劳而无用,可以娱目前而不可以传之远也。”

(选自《潜书》)

【注释】①范金:把金属浇在模子里。范:模子,用作动词。②宝:珍藏。③真:实际。

( 1 )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停顿处用“/”划开。(限断两处)

往 观 者 日 数 百 人 皆 叹 其 巧 惊 其 神。

( 2 )下列划线词语意思不同的一组是( )

A: 被以衣裳同/舍生皆绮绣(《送东阳马生序》)
B: 之堂背/且焉土石(《愚公移山》)
C: 子之技巧矣/此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
D: 子不范金琢玉/吏呼一怒(《石壕吏》)
( 3 )文中有人认为琢冰者这种技艺“心劳而无用”,你赞成这种看法吗?为什么?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中国公学十八年级毕业赠言

诸位毕业同学:

你们现在要离开母校了,我没有什么礼物送给你们,只好送你们一句话罢。这一句话是:“不要抛弃学问。”

以前的功课也许有一大部分是为了这张毕业文凭,不得已而做的。从今以后,你们可以依自己的心愿去自由研究了。趁现在年富力强的时候,努力做一种专门学问。少年是一去不复返的,等到精力衰时,要做学问也来不及了。即为吃饭计,学问决不会辜负人的。吃饭而不求学问,三年五年之后,你们都要被后进少年淘汰掉的。到那时再想做点学问来补救,恐怕已太晚了。

有人说:“出去做事之后,生活问题急需解决,哪有工夫去读书?即使要做学问,既没有图书馆,又没有实验室,哪能做学问?”

我要对你们说:凡是要等到有了图书馆方才读书的,有了图书馆也不肯读书。凡是要等到有了实验室方才做研究的,有了实验室也不肯做研究。你有了决心要研究一个问题,自然会撙衣节食去买书,自然会想出法子来设置仪器。

至于时间,更不成问题。〖A〗达尔文一生多病,不能多做工,每天只能做一点钟的工作。你们看他的成绩!每天花一点钟看十页有用的书,每年可看三千六百多页书;三十年读十一万页书。

诸位,十一万页书可以使你成一个学者了。可是,每天看三种小报也得费你一点钟的工夫;四圈麻将也得费你一点半钟的光阴。看小报呢?还是打麻将呢?还是努力做一个学者呢?全靠你们自己的选择!

〖B〗易卜生说:“你的最大责任是把你这块材料铸造成器。”

学问便是铸器的工具。抛弃了学问便是毁了你自己。

再会了!你们的母校眼睁睁地要看你们十年之后成什么器。

(作者:胡适

( 1 )本文的论点是________。本文的论证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相结合。
( 2 )这篇演讲行文流畅,层次清晰。其基本的论述思路是:提出赠言→________→________→表达希望和祝愿。
( 3 )“少年是一去不复返的,等到精力衰时,要做学问也来不及了。”请写出一句与该意思相同或相近的古诗句(要求是至少连续的两句)。
( 4 )指出文中画横线的两句话运用的论证方法,并简析其作用。
按要求填空。
( 1 )________,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论语·子张》
( 2 )满面灰尘烟火色,________。(白居易《卖炭翁》)
( 3 )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________。(李清照《渔家傲》)
( 4 )________,不求闻达于诸侯。(诸葛亮《出师表》》
( 5 )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用对偶的修辞手法,通过小景传神地表现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的大景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 6 )请完整默写杜牧的《赤壁》。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四、写作(分值:60分)

同学们来到一个新的学校已有一段时日了。请以“感受初一的 (幸福、孤独、成功……)”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语,补全题目
②结合自己的经历,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早知如此-宁不相识”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