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语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 经过一段时期的休养,再次见到老张的时候,他已是神采奕奕、满面红光。 B: 那个“差”字像一个张牙舞爪的魔鬼,时时出现在他的梦里。 C: 向书本学习,向老师学习,向同学学习,我们要的就是这种诲人不倦的精神。 D: 昨天,结束了连续两天的阴雨天,迎来了一个艳阳天,迫不及待要出工的采茶工开始忙着采茶了。 |
2、 | 《骆驼祥子》中祥子失去土地后流落到哪里拉车?( ) A: 北平城B: 上海 C: 南京 D: 天津 |
3、 | 下列加横线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 A: 憧憬(chōng) 黝黑(yòu) 归省(shěng) 白痴(chī)B: 凫水(fú) 擂鼓(léi) 栖息(qī) 茅塞顿开(sè) C: 嘈杂(cáo) 安恬(tián) 呜咽(yàn) 挑剔(tì) D: 积攒(zhǎn) 镌刻(juān) 水泊(bó) 诠释(quán) |
4、 | 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 A: 校园的清晨是那样美丽,草坪散发着泥土的芳香,草儿带着晶荧的露珠,校园的一天从阅读每一张笑脸开始。B: 在这年年岁岁的轮回中,我们终将走过光阴,走过苍桑,走过回忆。 C: 青春尤如一首歌,让你用如火的激情唱出它的旋律。 D: 亲情是无私地给予,不是无限地索取。 |
5、 | 下面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 每年的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已经名副其实地成了广大读书人、爱书人的节日。 B: 智能家居展上那些令人目眩神迷的新产品,让人感受到了高科技带给人们的便捷与高效。 C: 飞驰而过的风景,在我心底掀起了阵阵波澜,还来不及细细品味,前面又有别样的风景接踵而至 , 令我目不暇接。 D: 创新体制机制,搭建培养平台,为农村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川流不息的人才支撑。 |
6、 | 下面语段横线处依次填入一组句子,正确的一项是( ) 有人说,宽容是一种润滑剂,________;宽容是一种镇定剂,________;宽容是一束阳光,________;宽容是一座桥梁,________。 ①可消融彼此间的猜疑积雪 ②可以消除人与人之间的摩擦 ③可将彼此间的心灵沟通 ④可以使人在众多纷扰中恪守平静 A: ③①②④ B: ②④①③ C: ②①③④ D: ③④①② |
7、 | 对下列各句中“活”字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 他冲锋的动作真猛,活像一只刚下山的小老虎。(逼真的)B: 王老师的座右铭是“活到老,学到老”。(生存) C: 北宋庆历年间,发明了活字印刷术。(移动) D: 做学问,既讲究实,又讲究活。(活动) |
8、 | 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 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fú)。 B: 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zhān)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 C: 趁这个机会,我刨(páo)根问底,才从他嘴里知道一些事。 D: 每个人都随声附和(hé),每个人都有说不出的快乐。 |
9、 | 对作家作品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B: 文言文中“君”“尊君”“家君”分别理解为您、您的父亲、您家的父亲。 C: 《羚羊木雕》文末写我独自在冷冷的月光下行走的环境描写,作用是为了烘托“我”的孤独无助和内心的痛苦。 D: 《秋天的怀念》的作者是史铁生,当代作家,代表作有散文集《我与地坛》。 |
10、 |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 A: 初中生活已近尾声,我们班同学在心里由衷地感谢班干部三年来的默默付出。(把“在心里”去掉)B: 同学们写作文,要细心观察各种事物、各种现象,要有真情实感,切忌不要胡编乱造。(把“切忌”改为“避免”) C: 他在做每道题时,都是经过认真思考、深思熟虑之后才动笔。(将“认真思考”和“深思熟虑”对调) D: 这篇报告列举了大量事实,控诉了人类破坏自然,滥杀动物。(“控诉”改为“揭露”) |
阅读下列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移家①别湖上亭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注释) ①移家:即搬家。 ( 1 )古人写诗讲究炼字,诗中的“系”字用得精确传神,请结合诗句做具体分析。( 2 )全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乙)陶潜,字元亮,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尝著《五柳先生传》曰:“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其自述如此,时人谓之实录。其亲朋或载酒肴而往,潜亦无所辞焉。每一醉,则大适①融然②。未尝有喜愠之色,惟遇酒则饮,时或无酒,亦雅咏不极。性不解音,而畜③素琴一张,弦徽④不具,每朋酒之套。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节选自《晋书》) 注:①适:满足。②融然:和悦快乐的样子。③畜:同“蓄”。④徽:系琴弦的绳子。 (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粗加点的词语。①有仙则名 ②无案牍之劳形 ③未尝有喜愠之色 (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的意思。①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②其亲朋或载酒肴而往,潜亦无所辞焉。 ( 3 )《陋室铭》通过对所居住的“ ________”的描写,表达了作者________的节操和 ________的情趣。( 4 )作者从哪几方面说明自己的陋室不陋? ( 5 )联系甲文中“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的叙述,你认为乙文中陶渊明的“琴中趣”是一种怎样的生活情趣? |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 小题。
①但这九年的生活,除了读书看书之外,究竟给了我一点做人的训练。在这一点上,我的恩师就是我的慈母。
②每天天刚亮时,我母亲便把我喊醒,叫我披衣坐起。我从不知道她醒来坐了多久了,她看我清醒了,才对我说昨天我做错了什么事,说错了什么话,要我认错,要我用功读书。有时侯她对我说父亲的种种好处,她说:“你总要踏上你老子的脚步。我一生只晓得这一个完全的人,你要学他,不要跌他的股。”(跌股便是丢脸、出丑。)她说到伤心处,往往掉下泪来。到天大明时,她才把我的衣服穿好,催我去上早学。学堂门上的锁匙放在先生家里;我先到学堂门口一望,便跑到先生家里去敲门。先生家里有人把锁匙从门缝里递出来,我拿了跑回去,开了门,坐下念生书。十天之中,总有八、九天我是第一个去开学堂门的。等到先生来了,我背了生书,才回家吃早饭。
③我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爱母兼任严父。但她从来不在别人面前骂我一句,打我一下。我做错了事,她只对我一望,我看见了她的严厉眼光,便吓住了,犯的事小,她等到第二天早晨我睡醒时才教训我。犯的事大,她等人静时,关了房门,先责备我,然后行罚,或罚跪,或拧我的肉,无论怎样重罚,总不许我哭出声音来。她教训儿子不是借此出气叫别人听的。
④有一个初秋的傍晚,我吃了晚饭,在门口玩,身上只穿着一件单背心,这时候我母亲的妹子玉英姨母在我家住,她怕我冷了,拿了一件小衫出来叫我穿上。我不肯穿,她说:“穿上吧,凉了。”我随口回答:“娘(凉)什么!老子都不老子呀。”我刚说了这句话,一抬头,看见母亲从家里走出,我赶快把小衫穿上。但她已听见这句轻薄的话了。晚上人静后,她罚我跪下,重重的责罚了一顿。她说:“你没了老子,是多么得意的事!好用来说嘴!”她气的坐着发抖,也不许我上庆去睡。我跪着哭,用手擦眼泪,不知擦进了什么微菌,后来足足害了一年多的眼翳病。医来医去,总医不好。我母亲心里又悔又急,听说眼翳可以用舌头舔去,有一夜她把我叫醒,她真用舌头舔我的病眼。这是我的严师,我的慈母。
①“每天天刚亮时,我母亲就把我喊醒,叫我披衣坐起。我从不知道她醒来坐了多久了。”
②“听说眼翳可以用舌头舔去,有一夜她把我叫醒,她真用舌头舔我的病眼。”
( 5 )怎样评价母亲的教子方法?请你根据文段发表你自己的看法。识别犯罪分子,靠脸
①你的面孔,能向别人传达出什么信息呢?如今,人脸识别技术可以透露你的年龄、性别以及情绪。最近科学家声称,通过识别一个人的脸甚至可以判断他是不是犯罪分子。
②上海交通大学和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的研究人员,共同研发了一个神经网络系统,利用多种机器视觉算法来检测一批既有犯罪分子又有普通公民的面部照片,测试这一神经网络系统能否识别出犯罪分子。
③实验过程中,研究人员准备了1856张男性面部照片。照片中男性的年龄集中在18—55岁,他们面部干净,没有任何毛发,其中有一半的男性是犯罪分子。研究人员利用90%的照片来训练这一算法,之后使用另外10%的照片对算法效果进行检验。实验结果发现,经过图像学习的这一种经网络系统,通过照片识别出一个人是否是犯罪分子的准确率高达89.5%。
④那么,犯罪分子和普通公民究竟有哪些不一样的面部特征呢?实验结果显示。主要有三大差异:一是犯罪分子上唇的弯曲程度比普通公民要大23%;二是犯罪分子两只眼睛内角之间的距离比普通公民缩短6%;三是犯罪分子鼻尖到嘴角两条线的角度。比普通公民小20%。
⑤在此基础上,研究人员继续对比分析了犯罪分子和普通公民的面部数据的方差,结果发现,犯罪分子的面部数据点会更加远离圆心。也就是说,遵纪守法的普通公民。他们的面部种征看起来更加相似,而犯罪分子缺少了这种面部特征的相似性。
⑥研究人员表示。“这些高度一致的判断结果说明,通过自动面部识别来推断一个人是否是犯罪嫌疑人是可行的,尽管在历史上这种说法存在着伦理争议。”一些特定情况下,比如机场、重要会议等安检严密的场合,可以利用这一技术锁定一些需要特别关注的人群,可以最大概率保证社会安全。
⑦未来,这项技术还需要结合更多的辅助手段,使得算法可以更精准地判断一个人是否可信、是否具有犯罪倾向等。
(适自2017年第7期《科学画报》)
( 1 )文章第⑥段中划线的部分“高度一致的判断结果”在文中具体指什么?请用原文中的一句话回答。写作
“这是心的呼唤,这是爱的奉献,这是人间的春风,这是生命的源泉……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明天!”每当听到这首流行多年的老歌,心里总是充满了浓浓的暖意,因为这首歌中充满了真情,充满了爱。
请以“爱”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题目自拟;②文体自定;③不少于600字(写成诗歌不少于20行);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