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画横线的词语在句中有同义词的一项是( ) A: 它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B: 但是它伟岸,正直 , 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 C: 让那些看不起民众、贱视民众、顽固的倒退的人们去赞美那贵族化的楠木(那也是直挺秀颀的),去鄙视这极常见、极易生长的白杨树吧,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D: 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 , 就像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中哨兵? |
2、 | 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 繁花嫩叶 粗犷 吝啬 冷洌 B: 翻来覆去 菡萏 瘫痪 憔悴 C: 淅淅沥沥 高邈 静谧 郎润 D: 呼朋引伴 喉咙 潦亮 抖擞 |
3、 | 下面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 尽管全明星周末新秀赛表现平平,但这并不妨碍林书豪成为媒体关注。B: 造成这种择校竞争的主要原因是学校之间的差距太大,真正釜底抽薪的办法是缩小学校间的差距和改革中考制度。 C: 学校新的领导班子健全并建立了一整套班级管理制度。 D: 能否推进素质教育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之一。 |
4、 | 下面句子成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老人步履艰难地翻过一个山头,狂风吹得他有些摇晃,使他越发显得老气横秋。B: 想不到昔日的“浪子”今天却成了英雄,这就不得不令人刮目相看。 C: 西部大开发既是一项紧迫的任务,也是一项十分艰巨的工程,不可能一挥而就。只有长期努力,才能取得成功。 D: 这家伙明知罪行严重,却在从容不迫地抹桌子,好像什么事也没有发生。 |
5、 | “豆蔻”是指________岁。( ) A: 十三 B: 十五 C: 十八 D: 二十 |
6、 | 选出和下面的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项( ) 梅尧臣的“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常被后人引用,借以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 A: 任何人和事物都各有短长。B: 任何人和事物都各有缺憾。 C: 任何人和事物都各有千秋。 D: 任何人和事物都各有所爱。 |
7、 | 填在横线上的句子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牛们早卧在地下,两眼哀哀地慢慢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边的牛们都哀哀地叫着,汉子们并不理会,仍一头一头推过去。 ①那牛软下去,淌出两滴泪,大眼失了神,皮肉开始抖。 ②汉子们缚了它的四蹄,挂在角框上,又将绳扣住框,发一声喊,猛力一推。 ③过了索子一多半,那边的汉子用力飞快地收绳,牛倒垂着,升到对岸。 ④牛嘴咧开,叫不出声,皮肉抖得模糊一层,屎尿尽数撒泄。 ⑤两个汉子拽起一条牛,骂着赶到索头。 A: ①④⑤②③ B: ①②④⑤③ C: ⑤④②③① D: ⑤①②④③ |
8、 | 下列各组词语中包含相同的字,与所给注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 A: 角:jiǎo 号角 角落 头角 群雄角逐 B: 笼:lóng 笼子 牢笼 笼屉 烟笼雾锁 C: 量:liáng 思量 打量 测量 量体裁衣 D: 削:xuē 剥削 削减 瘦削 日削月割 |
9、 | 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莅临 朗润 烘托 秋风潇瑟 B: 健壮 澄清 骄媚 呼朋引伴 C: 淅沥 草垛 干涩 花枝招展 D: 缭亮 静谧 喉咙 咄咄逼人 |
10、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喧腾 崩塌 柔躏 瘦骨粼峋B: 缥妙 隐密 清洌 猝然长逝 C: 奢望 信服 峰孪 轻飞漫舞 D: 葱茏 篡夺 禀告 繁弦急管 |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小题。 浣溪沙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 1 )“小园香径独徘徊”中的“独”字用得极妙,请加以赏析。( 2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蕴含了什么哲理? |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卖油翁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①陈康肃公善射________ ②尔安敢轻吾射________ ③徐以杓酌油沥之________ ( 2 )下列各组中划线词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 尝射于家圃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B: 有卖油翁释担而立 而钱不湿 C: 以钱覆其口 徐以杓酌油沥之 D: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 蒙乃始就学 (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但手熟尔。 ②以我酌油知之。 ( 4 )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第一段写了陈康肃公射箭的技艺高超。B: 第二段写了卖油翁酌油的本领过人。 C: 本文中陈康肃自信,卖油翁自大。 D: 本文揭示了“熟能生巧”的道理。 ( 5 )卖油翁和陈康肃两人对待自己长处的态度截然不同。那么你呢?请分别谈谈你如何看待自己及别人的长处。 |
最后的老师
①他在小河那边,看着最后一名学生走过,才缓缓地回到山上。学校就在山上,山下坐落着十多个村庄,有的在山的东边,有的在山的西边。山上的学校成为这山区保留的最后一所学校,他也是这里最后一名老师。他走路的时候,腿有些一瘸一拐的,头发开始花白,眼睛开始老花。他回到学校,这里很安静,那棵核桃树上的老钟在秋风中微微摆动,几间破旧的教室窗口已经破落,钉在上边的透明塑料布被风吹得哗哗作响。
②她是他的学生,看见他回来了,指了指放在桌子上的晚饭:“老师,您吃饭。”晚饭极其简单,碗里是刚刚熬好的玉米粥,两个窝窝头放在盘子里,还有一个盘子盛着腌制的萝卜干。他拿起窝窝头,把萝卜干夹进窝窝头里,然后用力挤压,把萝卜干挤到中间,他就开始啃着。他吃得很香,窝窝头的碎屑掉桌子上,也拾起来塞回嘴里。她蹲在屋外边,那边是靠山的一口泉眼,她在青石板上搓着衣服。月儿出来了,她有节奏的搓洗动作在月色中很优美。
③他走过来,蹲在她身边,用山药纸卷烟,片刻,一支自制的香烟卷好了,再掏出打火机点着。她放下手里的衣服,转过脸看他说:“老师,我明天就要回城了。这里还有什么需要的,我下一次来的时候给您捎来。”他凝视着天幕,深邃的夜空星光灿烂,山里的风开始有些凉意:“就是把城里的那些要扔掉的衣服再捎些来,你看看,这些孩子的衣服都破得不能再穿了。马上就要入冬,我想让他们过一个温暖的冬天。”她看了他一眼:“我说的是您,以后怎么办?这里的教学点就要撤掉了。”
④他抬起头看着这所学校,学校在半山上,已经显得非常孤独,想了想说:“要撤就撤吧,最多我每个月少几百块钱,我还是留在这里,那些娃想在这里上学,我还会教他们。”她似乎想说什么,稍停了停后,说:“上级的意思是,让这些学生都去中心小学上学去。”
⑤他看着她。她也是从这里走出去的,也是他亲自送出去的学生,现在位居教育局的局长。她此次来,目的是想说服老师。她在这里待了几天,但不知道怎样开口,这里的学生已经把老师当自己的亲人。自己当年何尝不是这样?老师的腿就是为了背自己过河,摔倒弄伤的。她记得清清楚楚,那场暴风雨中,老师撑在水里,不让自己下来,咬着牙挣扎着蹚水。小河里流淌着老师的血液,从那以后,老师的腿就瘸了。
⑥这是大山里最后的教学点,他也是全县最后一位代课老师。作为教育局长,她上任的第一天起,就是整合教育资源,把山里的孩子们送到城镇里上学。为了这个她认为最得民心的计划,她撤掉几十个教学点,这个也是最后要撤销的教学点。可是阻力来自老师——这是她的恩师。她决定亲自前来劝说,甚至已经给老师考虑好了,让他在教育局当传达室的值班保安。
⑦她来到这里,看到了二十年没有改变的教学点,还是老样子。教室比以前更破了,老师也苍老了许多,但老师还是那么激情澎湃地领着这里的娃们朗读课文。她来的时候,发现自己欠缺什么,她决定住下来,她很想改变这里的状况。她觉得自己的决定是正确的,在这里,她见到了送孩子们上学的老乡。老乡看见她回来了,篮子里装满山货,大家围在一起,问长问短。她是乡亲们的骄傲,大家聚在一起,回忆起她在学校时的往事。老师坐在一边,听着大家对她的称赞。她听着低着头不知道说什么好。是的,她是从这里走出来的学生,但是她给这里带来了什么呢?她很难开口说自己是来撤销这个教学点的。大家都说,如果没有这个教学点,去镇里的小学拼校,路途这么远,娃们都还小,要不在路上大人担惊受怕,要不在校里寄宿小孩受苦啊。
⑧可这是县委的决定,也是自己拍着胸脯打保票的,更是为了山里孩子更好的未来啊。她非常为难,看着恩师艰苦的生活,看到这座破败的学校,她流泪了。她第一次烧火做饭,第一次蹲下来搓洗衣服,这都是她能够为老师做的。可是,除了这个,她还能做什么?
⑨她离开这里的时候,老师送她经过那条小河。她缓缓地过河了,他依旧和平常一样,默默地目送她离开。
(选自《2017年中国微型小说精选》,有删改)
( 1 )小说中的老师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崇尚简单
国风
①读刘大櫆《论文偶记》,上面写道:“凡文,笔老则简,意真则简,辞切则简,理当则简,神远而含藏不尽则简,故简为文章尽境。”
②洞观古今世事,大凡至善至美,皆简单。土地质朴无华,能养育万物;真水无色无香,能孕育生命。一部《周易》,玄而又玄,变幻无穷,离不开阴阳二卦。《老子》被誉为哲学的哲学,只有五千言。阿拉伯数字只有十个,能算尽人间的全部数量关系。电子计算机每秒处理上百亿兆的数据,原理只是数学上的二进制。所以,要求得真谛,就应向简处着眼。圣雄甘地说:“简单是宇宙的精髓。”
③简单是一种美德。当领导的人简单,就会减轻下属的负担,引领出好的作风。“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各种讲话、汇报、文件,上面一页纸,下面就会一本书,“文山会海”就是这样形成的。
④生活简单的人,目标会更明确,志向也会更坚定。诸葛亮说,“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司马光教育儿子:“奢则多欲,多欲则居官必贿,居乡必盗。”俭则必简,简则必俭。
⑤生活在物质极大丰富的现代社会中的人们,自觉不自觉地成了物欲的奴隶。在私利的驱使下,人与人之间没有了同情关爱,只有竞争算计、巧取豪夺。为什么新闻记者要说谎?企业要给奶粉中加三聚氰胺?金融家要诈骗?一切为了钱,人人都相信现实的幸福必须在这里面寻找。金钱崇拜,使得人类不计后果地向大自然无限索取。人们只知道砍伐森林,却忘了自己也要呼吸;只知道污染江河,却忘了自己也要喝水……
⑥我们是否可以让生活简单一点?
⑦我的一位朋友,是国内外很有影响的作家,也是高级领导。多年来,他就只穿一双部队的胶鞋,从不穿袜子,冬天也只穿一件外套。下去,都是自带面包和方便面,在车上就餐。他有一个信念:物质上求简单,精神上求丰富。人一旦变成物欲的奴隶,就失去了心灵的自由。
⑧简,犹药也,力行,可以洁身正性,清心明志。简亦为生活尽境,人生幸福莫过于崇尚简单并身体力行。
文章首先由刘大櫆的话引出关于“简单”的话题,接着从“至善至美皆简单”、“________”、“________”三方面论证了为何要崇尚简单,然后论述了让生活简单一点是摆脱金钱崇拜带来的生存困境的有效途径。最后,总结全文,得出“________”的结论。
( 2 )文章开头引用刘大櫆的文字有什么作用?走进考场,打开试卷,一道道考题出现在我们的眼前,等待我们去思考,去解答,去攻克……但考题又岂止出现在考场内,出现在试卷上呢?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在我们的成长道路上,在我们的心理历程中,同样会出现各种各样的考题,需要我们去面对。就在解决一道道考题的过程中,我们不断地前进着。
请以“这也是一道考题”为标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自选文体(诗歌戏剧除外);(2)不少于700字;(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