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莆田十七中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经过各方面的努力,大火和消防隐患都得到了有效控制。
B: 高铁的开通,意味着从我市到南宁的时间比原来缩短了一倍。
C: 春天的昆明是个旅游的好季节。
D: 经过昨夜的一场大雨,刚刚遭受沙尘暴袭击的西北地区的空气清新了许多。
2、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天津仅用24小时,就完成了“歌诗达赛琳娜号”邮轮上4806人的检测、疏散、安置的应急处置工作。
B: 按照“停课不停学”的相关规定,各地教育局都在合理计划中小学生线上教学安排。
C: “武汉封城”是人类历史上首次对超千万人口城市第一次采取的最严厉的防疫。
D: 唱着毕业的骊歌,回眸初中生活的阴晴雨雪,七彩校园里回响着我们青春的誓言和浓浓的师生情谊。
3、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书写有错误的一项是 ( )

A: 雨季来临,大雨瓢泼,河水一下子涨了起来,波涛汹涌地流向远方。
B: 蜻蜓纵情的吮吸着荷叶上的露水,叶子下的水面泛起阵阵涟漪
C: 在人生的漫漫征途中,失败是常有的事,但只要不恢心 , 成功将永远属于我们。
D: 夜深了,白天繁杂而躁动的都市也透出了几分安谧,几分宁静。
4、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
A: 《资治通鉴》是由北宋史学家司马迁花十九年时间主编而成,它与《史记》合称中国的“史学双璧”。
B: 《最后一课》是美国作家都德最为人称道的短篇小说之一。小说歌颂了一位普通的乡村教师无比深挚的爱国之情。
C: 《木兰诗》是我国东汉时期北方的一首长篇叙事民歌,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诗歌描述了女英雄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
D: 辑录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等作品的《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和体验的散文集。
5、下列各组词语字形无误的一项是( )
A: 嫩芽 沉寂 淡雅 烦闷 时辰 倾盆飘泼
B: 牵挂 依恋 吝啬 激荡 冷漠 咄咄逼人
C: 取诀 惨境 澄清 聪慧 凄冷 喜出望外
D: 婉转 遗撼 嘹亮 菡萏 憔悴 翻来覆去
6、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我们的报刊、电视、网络和宣传媒体更有责任做出表率,杜绝用字不规范现象。
B: 由于电影《摔跤吧,爸爸》以真情动人,使它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深受广大观众赞誉。
C: 学校应当建立完善的校园欺凌预防、干预和处理机制,保障每个孩子健康成长。
D: 有人建议,一旦遇到雾霾天气,可采取临时交通管制、错峰上下班、停工停课。
7、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在学校的读书会上,通过阅读经典书籍,使同学们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感悟了人生的真谛。
B: 实施垃圾分类处理,可以改革城乡环境,促进资源回收利用,有利于提升国民素质。
C: 民族团结需要每一个人的真情投入、真诚付出,传递家人般的温暖和对幸福的希望。
D: 《我和我的祖国》是一部以小人物见证大时代,献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8、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家眷 争松 偷偷摸摸 悬崖绝璧
B: 撺掇 脑畔 大彻大悟 天衣无缝
C: 缈远 幽俏 人情事故 草长莺飞
D: 帷慕 迁徙 消声匿迹 海枯石烂
9、下列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狭隘 杞人忧天 翻来复去 默不关心
B: 飘缈 提心吊胆 大相径庭 见异思迁
C: 气概 怪诞不经 神采奕奕 畏罪潜逃
D: 诀别 骇人听闻 兴高采烈 由然而生
10、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通过参加“金秋书画展”活动,使我对中国博大精深的书法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B: 炎炎夏日,在水上森林我们看到许多鸟儿在空中自由飞翔,发出悦耳动听的声音。
C: 共享单车布点合理,使用费用低廉,方便了市民与游客的出行。
D: 防止校园欺凌事件不再发生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齐心协力完成。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王昌龄的《送魏二》 一诗,完成题目。
醉别江楼橘柚香, 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 愁听清猿梦里长。

( 1 )诗中运用虚写手法的诗句:________ ,________ 。

( 2 )说说第二句中“凉”字好在哪里?请简要分析。

( 3 )阅读全诗,说说作者在诗歌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晏元献公为童子时,张文节荐之于朝廷。召至阙下,适值御试进士,使令公就试。公-见试题,曰:“臣十日前已作此赋。有赋草尚在,乞别命题。"上极爱不隐。

及为馆职。时天下无事,许臣僚释胜燕饮。当时侍从文馆士大夫各为燕集。以至市楼酒肆。往往皆供帐为游息之地。公是时贫甚,不能出,独家居,与昆弟讲习。一日选东宫官。忽自中批除晏殊,执政莫谕所因。次日进复,上谕之曰:“近闲馆阁臣僚,无不嬉游燕赏,弥日继夕。唯殊柱门,与兄弟读书。如此谋厚,正可为东宫官。”

公既受命,得对。上谕除授之意。公语言质野,则曰:“臣非不乐燕游者,直以贫,无可为之具。臣若有钱。亦须往,但无钱不能出耳。”上益嘉其诚实。知事君体。眷注日深。仁宗朝,卒至大用。


(选自沈括《梦溪笔淡》)

【注释】①燕:通“宴”, 四中:内廷中,③体;体苑.规矩,

( 1 )下列与“上极爱不隐”句中的“其”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欲穷
B: 一犬坐于前
C: 俟欣悦
D: 如土石何?
( 2 )下列与“上谕除授之意”句中“而”字用法相同的一项 是( )

A.固以之矣B,主人再食C,富贵不能D,霸上

( 3 )翻译下面句子。

公是时贫甚。不能出。独家居。与昆弟讲习。

( 4 )皇帝授予晏殊东宫官的理由是什么?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评语
①那年我上小学三年级。寒假前到学校拿学期成绩单。回家时我和六七个没带书包的好友同行。刚领的成绩单拿在手上,已经被我们折得皱巴巴了。
②“老师给你们什么评语?”阿益问。“还没看,不知道。”包括我,好几个人都这么说。反正不会是什么好话,我心想。
③“来猜我的是什么。”阿益掀开成绩单一角,露出老师的评语的最后一个字:“马”。
④“害群之马?”我说。
⑤“没那么糟!”阿益掀开成绩单。
⑥我刚刚看错了,是“焉”。“心不在焉”的确比“害群之马”好多了。
⑦“你的呢?”他们问。我也翻开一小角,露出评语最后两字:“用功”。“上一个字是‘不’吧!”大家起哄说,“不用功。”
⑧我再翻开一些,看到的字出乎意料,是“又”。聪明又用功?礼貌又用功?乖巧又用功?不管前面是什么,总之,是个好评语。我高兴又害羞,便把成绩单压着,不让同学看。直到走到家门口,才翻开看整句评语:活泼又用功。
⑨活泼,我当之无愧,但实在想不起自己哪里用功了?我上课时玩磁铁、涂鸦……老师看到我们,总是皱着眉头,怎么觉得我用功?难道老师在开玩笑?
⑩整个寒假期间,那句“活泼又用功”的评语,却在脑海中挥之不去,还自动变成歌词,配的是《无敌铁金刚》的旋律。我也就手舞足蹈、心甘情愿地收拾玩心写作业。
⑪开学后,即使成绩单缴回给了老师,那句评语还是经常出现在脑海中。我开始专心上课、写作业,从进步奖领到前五名、前三名的奖状、还参加作文、朗读比赛……
⑫一学期过去了。放暑假的前一天,从老师手中接过成绩单时,也多了些期待。我翻开成绩单内页,右边是交错的“优”和“甲”,左边则是这学期的评语“努力进取”,就在上学期评语“活泼又用功”的旁边。
⑬回家的路上,阿益接过我的成绩单,说:“我这学期的评语跟你上学期的一样!”
⑭“活泼又用功?”我有点惊讶。他挑起一边的眉毛,说:“活泼欠用功啦!”他厌恶我无意的挖苦,丢还我成绩单。
⑮我这才仔细看清楚,原来墨渍下那个“又”字其实是“欠”字。突然,脑海里伴着我整学期旋律变得荒腔走板。
⑯十多年后,我自己当了老师,在给学生写评语时,我用快干墨水工整书写,学生不必透过误解或猜测,就能直接感受善意和鼓励。
⑰学生也把对我的“评语”,写成节日小卡。我仔细读过以后,把它们收集在纪念品盒子里,也收藏在心里。跟我小学三年级的成绩单一起。
( 1 )本文按照时间顺序写了两部分内容,请概括

①小学三年级时,________

②十多年后,________

( 2 )第⑧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句式?________该句反映了我当时________________心理。

( 3 )第⑭段画线句富有语言表现力。请选择一点简要分析。

( 4 )本文给我们多方面的启示,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写字端正清楚很重要。
B: 误会往往能助人进步。
C: 经历是一笔人生财富。
D: 鼓励欣赏会给人力量。
( 5 )本文标题“评语”不可以改为“误读”,请简述理由。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进城十九年

①和老贾相识,最初是买他的蚕豆。指着他剥好的豆,我说:“一斤。”他说:“老哥是要炒来吃还是剥做豆瓣酥?”

②“炒来吃。”

③“那么,老哥还是称上三斤带壳的,那样嫩。你先去买别的菜,转一圈回来,我就剥好了。”

④我们这个菜场,位于市中心,又在一栋大楼的底层。菜价比外面贵。菜贩忙着挣钱,一般和买菜的人很少啰嗦。老贾却不厌其烦:“蚕豆花先由下面开,最后才是上面,下面的豆荚变黑了,上面还嫩着哪。瞧瞧,哪个摊位都把黑了的豆荚先剥了。”

⑤依照惯例,我把一元钱放在他的秤盘里。老贾笑笑,摇头。

⑥他将剥好的鲜嫩蚕豆倒入食品袋,加上一把葱,递给我,说:“急火快炒,豆太嫩,不要煮烂了。”

⑦回家,倒出蚕豆,“当”的一声,掉出了一枚一元硬币。这个老贾!

⑧此后,每次买菜都要聊上三五句话。

⑨“早上起得很早吧?”

⑩“早先起得早,现在有人送菜,不再半夜起来啦。不过每天到了三点半还得醒,习惯了。

⑪“我也是,做报纸的时候,四点起床。”“卖菜挣得少吧?一斤才几毛钱。去卖鱼卖肉吧,终归挣得多一些。还有卖牛奶更有赚头。”

⑫“我做不来,在家就种菜,卖菜我懂。”

他的妻子,一个总是微笑的女人,也帮着他说:“他就是做不来,挣一点辛苦钱就心满意足啦。”

⑭老贾似乎没有什么叫做“休闲”的时候。我看他最多蹲在菜场外面的台阶上,抽一根烟而已。

⑮有一次他茫然地问我,上海有哪些地方可以去看看。我说起上海博物馆有精美的青铜器和瓷器,中华艺术宫里有活动的《清明上河图》……还说交通便利,地铁很快就到。他很认真地说,听人家讲过,没有去过。

⑯老贾的三个孩子都已经大学本科毕业,其中一个在读博士。

⑰老贾家寒门如何连出三个学霸,在外人看来依旧是一个秘密。老贾夫妇和他们的孩子都是实在人,大概并没有什么秘密,身在农村,没有早教,没有奥数,学校所用教材,又都是最普通的,天长日久读书的专注和努力,便是秘密。

⑱博士卖菜的时候,围观的卖菜人和买菜人,便不免会啧啧称赞,投以羡慕的目光。

⑲这也是老贾最快乐的时候。他留下老婆陪着儿子女儿卖菜说说家常话。自己却走得远远的,在菜场门口抽烟。老贾用斜眼瞄着自己的孩子,像是毕加索或者林风眠,画着画,会往后退两步,对自己心爱的作品左看右看。

⑳2017年清明节前两天,隔壁的菜贩把自己的摊位扩展到了老贾的位置。正在诧异,人群中有谁拍着我的肩膀,正是老贾。

㉑“老哥,我要走了。”

㉒“回家上坟?

㉓“不是,在广东工作的我家老二,媳妇生孩子了。我们当上了爷爷奶奶。”他笑着,融化了脸上的全部皱纹。

㉔原来他是来退掉摊位的。“抱一个?”两个老男人来了一个拥抱。很是笨拙,不过是互相拍了拍背而已。

㉕我在老贾的手中买了这么多年的菜,没有听全他的故事。如今他不会再来了,便有一些留恋,同时也有一些遗憾。十九年了,一个大大的“家”字,占据了他所有的心灵空间。他几乎没有休闲的时光。恍然想起,老贾曾经说起过“哪些地方可以看看”,大概那时候他已经知道要离开上海了吧。可是最后,他都没有去过我介绍的任何一个地方。

( 1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本文以时间为写作顺序,思路清晰,结构完整。
B: 文中老贾让在读博士的孩子卖菜,主要是为了招徕生意。
C: 文章以“我”和老贾的交往为行文线索,表现了知识分子对劳动人民的深厚感情。
D: 第④段补充交代菜场的位置,突出菜价高,与下文老贾不收我的蚕豆钱形成对比。
( 2 )本文主要写了我与老贾交往的几件事?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③________

( 3 )赏析下面的句子

①他的妻子,一个总是微笑的女人,也帮着他说:“他就是做不来,挣一点辛苦钱就心满意足啦。”(从人物描写的角度)

②老贾用斜眼瞄着自己的孩子,像是毕加索或者林风眠,画着画,会往后退两步,对自己心爱的作品左看右看。(从修辞的角度)

( 4 )老贾是一个怎样的人?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 5 )试比较本文末尾一节与链接材料,回答问题。

链接材料:

我回家看着还没动用的那瓶香油和没吃完的鸡蛋,一再追忆老王和我对答的话,捉摸他是否知道我领受他的谢意。我想他是知道的。但不知为什么,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因为吃了他的香油和鸡蛋?因为他来表示感谢,我却拿钱去侮辱他?都不是。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杨绛《老王》

两篇文章都表现了知识分子对劳动人民的感情,请结合本文结尾段和链接材料,分别说说两位作者表达怎样的情感,以及产生这种情感的原因。

①本文:________

②链接:________

四、写作(分值:60分)
请以“心里美滋滋的”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文体(诗歌除外)。②600字以上。③文中不能出现考生的姓名和所在学校名称等信息。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爱要怎么抉择つ”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