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郑州第四十二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由于他这样好的成绩,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赞扬。
B: 不知不觉就走了十公里左右的距离。
C: 去年的学习成绩和今年比较起来大不相同。
D: 古丝绸之路绵亘万里,延续千年,积淀了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这是人类文明的宝贵遗产。
2、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近年来在教育部门大力扶持下,使得中小学书法教育蓬勃发展,学生书写水平大幅提高。
B: 前不久,Facebook和Twitter还删除了近千个支持香港警察、反对暴力的中国账户给封了。
C: “没有生而英勇,只是选择无畏”,感谢你们在武汉人民遭遇疫情的困难时刻,迎难而上、冲锋在前,以命搏命、舍命相助,用大爱温暖了整座城。
D: “非遗文化进校园”系列活动,在全市中小学生中掀起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热情。
3、下列关于文学名著的表述无误的一项是( )
A: 唐僧师徒路过火焰山,为借铁扇公主的芭蕉扇,孙悟空前往翠云山,却因家仇被扇至小须弥山。二借时,悟空化作虫子钻进铁扇公主肚里,却只逼得假扇。悟空假扮牛魔王骗出真扇后,又被化作猪八戒的牛魔王夺回。后在李天王等天兵天将的帮助下取得芭蕉扇将火扑灭。
B: 因晁盖等黄泥冈劫生辰纲事发,宋江把官军追捕的消息告知晁盖。及晁盖等上梁山后,遣刘唐送来书信(招文袋)及五十两黄金酬谢。不料,宋江与刘唐的对话被阎婆惜听到。无奈,宋江怒杀阎婆惜。
C: 甄士隐在元宵夜看社火花灯时走失了妻子和女儿,三月十五葫芦庙着火又把他家烧成一片瓦砾,他只好暂且到田庄上去安身,不料偏逢灾荒,只得折卖了田庄投奔岳父,却又遭岳父的白眼,露出下世的光景。听了《好了歌》后,他看破红尘,随跛足道人出家。
D: 董卓欺主弄权,满朝文武敢怒不敢言。曹操挺身而出,佩着司徒王允的七星宝刀进府行刺,见董卓躺下,急抽刀欲刺。不料董卓在镜内看见了曹操,便转身相问。曹操急中生智说:“我得一口宝刀,欲献恩相。”董卓拿过宝刀递与吕布。董卓引曹操出阁看马,随后将其捉拿。
4、下列划线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有些人有一种错觉,似乎优雅风度就是矫揉造作,是出于无聊,是附庸风雅
B: 上课时咱们不能随心所欲 , 要遵守纪律。
C: 假如一个人已经进入成年,仍把接受父母的关爱看作理所当然的事情,与此同时却看不到父母也需要关爱和帮助,那么同样不能说他是一个有教养的人。
D: 这个盗贼虽然能随机应变 , 但终难逃脱人民警察的火眼金睛。
5、

下列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平时,大家抓紧时间学习,陈冬却玩得痛快。要大考了,他天天开夜车,结果得了大病,连大考都不能参加。真是自作自受
B: 这一伙人,狼狈为奸 , 干尽坏事,终于受到了法律的制裁。
C: 小明的妈妈一进来,我们寝室的人就不谋而合地站了起来。
D: 你的主张和我的主张完全一致,这真是不约而同
6、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

②有些园林池沼宽畅,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

③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

④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在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

⑤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

A: ②①④③⑤
B: ②⑤③①④
C: ③⑤④①②
D: ⑤③①④②
7、

填入下面句子中横线处的最恰当的文句是(  )
巍峨挺秀的秦岭消没在浊雾里,田堰层叠的南塬,模糊了,美丽如锦的渭河平原也骤然变得丑陋而苍老。

A: 天气阴沉了,满天是厚厚的、低低的、灰色的浊云。
B: 在夕阳的辉映下,满天的彩云飘动。
C: 夜幕下垂,远山渐渐隐没了,田野像死一般寂静。
D: 北风呼呼地叫着,枯草落叶满天飞扬,树枝都成光胳膊了。
8、选择句中划线词的正确一项。
( 1 )益其声( )
A: 反复练习
B: 熟悉
C: 习惯
D: 学习
( 2 )驴不怒( )
A: 能承受
B: 尽
C: 胜利
D: 优美的
( 3 )技此耳( )
A: 停止
B: 禁止
C: 只是
D: 居住
( 4 )觉无异者( )
A: 能够
B: 和睦
C: 有能力的人
D: 才能
9、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吴敬样,字敏轩,安徽全椒人,清代小说家。其代表作《儒林外史》是一部长篇讽刺小说,主要描写封建社会后期知识分子及官绅的活动和精神面貌,讽刺和夸张是该书运用的主要艺术表现手法。
B: “旅行”和“求索”是贯穿《简·爱》的比喻。小说中由彼此对立的自然因素(如冰与火、雨日与风雨等)构成的比喻形象,呼应着主人公内心的矛盾和斗争。
C: 戏曲与话剧、歌剧相比,在时间和空间方面具有较大的自由。在戏曲中,动作是真实的,生活化的,在真实动作的基础上,可以虚拟时间、虚拟空间。
D: 《浪之歌》选自黎巴嫩诗人纪·哈·纪伯伦的散文诗集《泪与笑》,作者采用第一人称,借助丰富的想象,艺术地描绘了“浪”的生活,表现出对人生的思考。
10、

下列这首小令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
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A: “枯藤老树昏鸦”写出一片萧飒的秋景,衬托出了游子内心的悲哀。
B: “小桥流水”风景幽静,而“人家”安居其间,显得非常安逸、悠闲。
C: “古道西风瘦马”是说在冷飕飕的西风中,在凄凉的古道上,诗人独自一人骑着一匹瘦马旅行。
D: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意思是说天晚了,远在天边的妻子想念着游人,想得肝肠寸断。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诗歌,完成小题。

阙题

(唐)刘慎虚

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

时有落花至,远闻流水香。

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

幽映每白日,清辉照衣裳

[注释]①“阙”同“缺”,此诗原题在流传过程中遗失。②每:每当。

( 1 )白云深处,清溪岸边,山路蜿蜒,柳条掩映,体现了“读书堂”环境之________

( 2 )诗人善于从感官的角度表现景物的特点,请以颔联为例作出分析。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 ,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徙知徐州。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汇于城下,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轼曰:“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驱使复入。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①,吾侪小人,当效命。”率其徒持畚锸②以出,筑东南长堤,首起戏马台,尾属于城。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③以守,卒全其城。复请调来岁夫增筑故城,为木岸,以虞水之再至。朝廷从之。

(节选自《宋史·苏轼传》)

【注】①涂潦,泥沼雨水。②畚锸,箕畚铁锹。③堵,古墙体单位,长与高各一丈为一堵。

( 1 )解释划线词的意思。

①相与于中庭________

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________

③轼武卫营________

全其城________

( 2 )用斜线(/)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

河 将 害 城 事 急 矣 虽 禁 军 且 为 我 尽 力

( 3 )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②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

( 4 )【甲】文表现了苏轼作怎样的心境?【乙】文中你又看到了怎样的苏轼,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后面问题。
又见鹭鸶
陈忠实
①那是春天的一个惯常的傍晚,我沿着水边的沙滩漫不经意地溜达。旱草和水草都已经蓬勃起来,河川里满眼都是盎然生机,野艾苦蒿薄荷和鱼腹草的气味混和着弥漫在空气里,风轻柔而又湿润。在桌椅间蜷窝了一天的四肢和绷紧的神经,渐渐舒展开来松弛开来。
②绕过一道河石垒堆的防洪坝,我突然瞅见了鹭鸶,两只!当下竟不敢再挪动一步,生怕冲撞了它惊飞了它,便蹑手蹑脚悄悄在沙地上坐下来,压抑着冲到唇边的惊叹。哦!鹭鸶又飞回来了!
③在顺流而下大约30米处,河水从那儿朝南拐了个大弯儿,弯儿拐得不急不直随心所欲,便拐出一大片生动的绿洲,靠近水流的沙滩上水草尤其茂密。两只雪白的鹭鸶就在那个弯头上踯躅,在那一片生机盎然的绿草中悠然漫步;曲线优美到无与伦比的脖颈迅捷地探入水中,倏忽又在草丛里扬起头来;两只峭拔的长腿淹没在水里,举足移步悠然雅然;一会儿此前彼后,此左彼右,一会儿又此后彼前此右彼左:断定是一对儿没有雄尊雌卑或阴盛阳衰的纯粹感情维系的平等夫妻……
④于是,小河的这一方便呈现出别开生面令人陶醉的风景。清澈透碧的河水哗哗吟唱着在河滩里蜿蜒,两个穿着艳丽的女子在对岸的水边倚石搓洗衣裳,三头紫红毛色的牛和一头乳毛嫩黄的牛犊在沙滩草地上吃草,三个放牛娃坐在草地上玩扑克,蓝天上只有一缕游丝似的白云凝而不动,落日正渲染出即将告别时的热烈和辉煌……这些时常见惯的景致,全都因为一对鹭鸶的出现而生动起来。
⑤不见鹭鸶,少说也有20多年了。小时候在河里耍水在河边割草,鹭鸶就在头前或身后的浅水里,有时竟在草笼旁边停立;上学和放学涉水过河时,鹭鸶在头顶翩翩飞翔,我曾经妄想把一只鸽哨儿戴到它的尾毛上;大了时在稻田里插秧或是给稻畦里放水,鹭鸶又在稻田圪梁上悠然踱步,丝毫也不戒备我手中的铁锨……(A)难以泯灭的永远鲜活的鹭鸶的倩影,现在就从心里扑飞出来,化成活泼的生灵在眼前的河湾里。
⑥至今我也搞不清鹭鸶突然离去突然绝迹的因由,许是水流逐年衰枯稻田消失绿地锐减,这鸟儿瞧不上越来越僵硬的小河川道了?许是乡民滥施化肥农药污染了流水也污浊了空气,鹭鸶感到窒息而逃逸了?许是沿河两岸频频敲打的庆贺“指示”发表的锣鼓和震天撼地的炮铳,使这喜欢悠闲的贵族阶级心惊肉跳恐惧不安,抑或是不屑于这一方地域上人类的愚蠢可笑拂尾而去?许是那些隐蔽在树后的猎手暗施的冷枪,击中了鹭鸶夫妻双方中的雌的或雄的,剩下的一个鳏夫或寡妇悲怆遁逃?
⑦又见鹭鸶!又见鹭鸶!
⑧我便天天傍晚到河湾里来,等待鹭鸶。连续五六天,不见踪影,我才发现没有鹭鸶的小河黯然失色。我明白自己实际是在重演那个可笑的“守株待兔”的寓言故事,然而还是忍不住要来。鹭鸶的倩影太富于诱惑了。那姿容端庄的是一种仙骨神韵,一种优雅一种大度一种自然;起飞时悠然翩然,落水时也悠然翩然,(B)看不出得意时的昂扬恣肆,也看不出失意下的气急败坏;即使在水里啄食小虫小虾青叶草芽儿,也不似鸡们鸭们雀们饿不及待的贪馋和贪婪相。二三十年不见鹭鸶,早已不存再见的企冀和奢望,一见便不能抑止和罢休。我随之改变守候而为寻找,隔天沿着河流朝下,隔天又溯流而上,竟是一周的寻寻觅觅而终不得见。
⑨我又决定改变寻找的时间,宁可舍弃了一个美好的出活儿的早晨,在晨曦中沿着河水朝上走。大约走出五华里路程,河川骤然开阔起来,河对岸有一大片齐肩高的芦苇,临着流水的芦苇幼林边,两只鹭鸶正在悠然漫步,刚出山顶的霞光把它们白色的羽毛染成霓虹。
⑩哦!鹭鸶还在这小河川道里。
⑪哦!鹭鸶对人类的信赖毕竟是可以重新建立的。
⑫我在一块河石上悄然坐下来,隔水眺望那一对圣物,心头便涌出一首脍炙人口的诗歌来:“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 1 )文章第①段景物描写的用意是什么?

( 2 )第⑥段“又见鹭鸶!又见鹭鸶!”在文中有何作用?试从内容和结构上简要分析。

( 3 )文章第⑧段“我明白自己实际是在重演那个可笑的‘守株待兔’的寓言故事”这句话该怎么理解?

( 4 )请从文中画线的A、B两句中任选一句进行赏析,写出它的语言特点和表达效果。
我选( )句,赏析:

( 5 )阅读下面的链接材料,结合《又见鹭鸶》一文内容答题。
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
然而白鹭却因为它的常见,而被人忘却了它的美。
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由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
……
或许有人会感到美中的不足,白鹭不会唱歌。但是白鹭的本身不就是一首很优美的歌吗?——不,歌未免太铿锵了。
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的诗。
郭沫若《白鹭》)
郭沫若的《白鹭》和陈忠实的《又见鹭鸶》同样是写鹭鸶,请从作者思想感情的角度比较两文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片片蝶衣生

镯耳

①那日闲暇,独自一人到鼓浪屿游走。挨挨挤挤的游客们,成群结队涌向琴岛。耳畔不是那些错乱的碎步之音,便是天南海北的吆喝声。我在嘈杂之中,内心焦躁而又不安。

②走着走着,前方万绿丛中现出几抹蓝色。那是一片花木丛,繁茂的花枝上缀满蓝色的小花儿,花瓣娇小并不起眼,如果不是花开得很多,我或许真的会忽略它们。可我到底还是厌倦了嘈杂的人群,被那一抹微蓝所吸引。

③移步花丛中,仔细瞧去,A蓝色的花容宛如蝴蝶仙子一般,让人一眼惊艳。时值冬季,它们的四片花瓣成对绽开,恰如一群翩翩起舞的蓝蝴蝶,生动,活泼。微风拂来,它们的翅膀随风颤动,飘来幽幽的香气,沁人心脾。微风吹动蓝色的花朵,花朵起伏,与那身披蓝衫的蝴蝶别无两样。

④借助手机搜索,原来此花实名正是蓝蝴蝶。我惊叹于造物主的神奇,将这样一朵小花装扮得如此美丽。它那对生的叶子,平展两侧对称盛开的花瓣,还有那如蝴蝶触角一般细长的雄蕊,无不娇美可人。B在这个微寒的南国之冬,这蝴蝶花,静守一处,花非花,蝶非蝶,宛若一群蝴蝶仙子,着一身微蓝的薄衫,是那样的惹人怜惜!

⑤我在这片蓝色的花海中徘徊,想起杜甫那首《江畔独步寻花》,想起眷恋芬芳的花间彰蝶,想起自由自在的欢啼黄莺。杜甫在饱经离乱之后,择一西郊草堂为安身之所,C他在春暖花开时节,独自在江畔散步赏花,不正是源于他对生活的知足与热爱吗?

⑥眼前的这片蝴蝶花,生在鼓浪屿这片少人踏足的草地上,将点点微蓝开放在绿丛中。D它们没有娇艳灿烂的三角梅那般耀眼夺目,也没有悬挂在枝头的曼陀罗那般高高在上,不似红粉的合欢那般寓意高雅,更不像月季那般千娇百媚。它们生来便如蝴蝶一般,长在花丛里,飞在绿叶间,在湿润的草地上,片片蝶衣生。

⑦我常常想,这世间的花不也和寻常的人一样吗?人有人性,花有花性。有的人生来不甘,总不愿栖息于荒芜之地,纵有迁徒,也难逃枯萎的命运;有的人知足惜福,不攀不比,即便生长在乡野间,也是一身正气。好比这蓝蝴蝶,它形貌小巧,生长于潮湿的山坡草地之中。它不俗不媚,凭一身高洁之色来示人,在一片淡然的幽香之中静默绽放。

⑧夕阳西下,通往码头的行人越来越多,我流连在这片花丛中,为邂逅此花而欣然。它们清婉的姿容,密密丛丛的风韵,将永远盛开在我的梦里。

( 1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蓝蝴蝶花的特点的一项是( )
A: 花瓣娇小又雍容华贵。
B: 蓝色的花容让人惊艳。
C: 花瓣成对绽开,如起舞的蝴蝶。
D: 散发幽幽的香气,沁人心脾。
( 2 )下列对本文画线句所使用的修辞方法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比喻
B: 比喻、比拟
C: 设问
D: 对比
( 3 )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鼓浪屿游走时,作者因邂逅美丽的蓝蝴蝶花,内心由焦躁不安变得欣然。
B: 在蓝色的花海中徘徊,想起杜甫的诗歌,作者感受到诗人对生活的知足和热爱。
C: 写蓝色蝴蝶花不俗不媚,在淡然的幽香中静默绽放,是对生活在乡野间依然知足惜福、一身正气之人的赞赏。
D: 文章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表达了对蓝蝴蝶花美丽却安于平凡的惋惜之情。
四、写作(分值:60分)
作文。

生命中的惊喜让我们感到无限欢悦。意想不到的礼物是惊喜,柳暗花明的发现是惊喜,克服困难后的成功是惊喜,雪中送炭的帮助是惊喜……

请以“惊喜”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③字数不少于600字;④文中请回避与你相关的人名、校名、地名等信息。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灬花凋丶为谁祭”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