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洛阳市第三十七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小学、幼儿园的安全工作能否落实,保证了广大师生生命健康、亿万家庭幸福安宁。(将“保证了”改为“是确保”)
B: 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希望通过耐盐碱杂交水稻(俗称“海水稻”)的推广和研发,让盐碱地像普通耕地那样造福人类。(将“推广和研发”改为“研发和推广”)
C: “和而不同”“合作共赢”“命运共同体”等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生发出来的理念,将对未来的中美关系发生越来越积极的影响。(应将“发生”改为“产生”)
D: 冬季建筑工程质量问题多发的原因是冬季气温低、施工条件不利、作业人员感觉敏感度减弱造成的。(删去“造成的”)
2、下列与课文有关 内容的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三峡》——《水经注校证》——陶弘景——北魏
B: 《藤野先生》——《朝花夕拾》——鲁迅——现代
C: 《列夫·托尔斯泰》——《托尔斯泰》——茨威格——奥地利
D: 《使至塞上》——《王维集校注》——王维——唐代
3、下列划线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应(hè) 暖(hé) 面(huó) 药(huò)
B: 黄(yūn) 头(yūn) 倒(yūn) 酿(yùn)
C: 那(chà) 忽(shū) 时(shà) 而(é)
D: 脸(jiá) 息(pínɡ) 杂(cáo) 告(dáo)
4、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世长辞(yǔ) 叫(xū) 斥(bó) 驾(líng)
B: 咒(zǔ) 上欺下(méi) 深(suì) 愚(mèi)
C: 怜(mǐn) 落(yǔn) 光(shǔ) 尽职守(kè)
D: 智(ruì) 宽(shù) 灵(jiǔ) 余(huī)
5、

将下列句子排列为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由于“这一代网络”中,各网络之间相互独立,导致网络间的消息传递变得非常麻烦。

②这就是NGN中最重要的“多网融合”思想。

③NGN(Next Generation Network),中文名字被称为“下一代网络”。

④把这些内容都融合到一个网络,也便于集中控制管理,促进不同信息流间的协同合作。

⑤而在NGN里,人们可以传递语音、数据、媒体流等多种类型的信息。

⑥所谓“下一代网络”,是针对我们现在所使用的“这一代网络”而言的。

A: ③①⑥⑤④②
B: ⑥③①⑤②④
C: ③⑥①⑤④②
D: ⑥①③⑤②④
6、

下面各项中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妖(ráo) 襁(bǎo)  喧(rǎnɡ) 成吉思(hàn) 
B: 禁(ɡù) 息(qī)  丝(lǚ) 稍逊风(shāo)
C: 沉(yín) 哑(yīn)  莽莽(mǎnɡ) 食壶浆(dān)
D: 狡(xiá) 衣(s uō) 憬(chóng) 亲贤远(nìng)
7、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面对西方文化的全面冲击,自觉传承华夏文明就成了每一个中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B: 在抢险救灾的现场,涌现出了一大批感人至深,令人敬仰的英雄事迹。
C: 一个卫生城市的标志不仅在于环境的洁净,更是在于广大市民卫生素养、文明意识。
D: 是否选择对社会对未来负责的低碳生活方式,是衡量现代人良好文明素质的重要标准。
8、

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

A: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又默默地写了一本大约16万字左右的书。
B: 第27届浙江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注重培养青少年科学探究和创新实践。
C: 贝克汉姆在巴黎圣日耳曼队夺冠后宣布即将退役,停止20年的辉煌职业生涯。
D: 如今,年轻人喜欢上网购物,一些老年人也加入到“淘宝一族”的行列。
9、下列文化常识表述连有误的一项是( )
A: “三教九流”中的“三教”指的是儒教,佛教、道教;“三纲五常”中的“三纲”指的是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三味书屋”中的“三味”指的是布衣暖、菜根香、读书滋味长。
B: “四书五经”中的“四书”指的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中国小说四大古典名著指的是《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红楼梦》。
C: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代文学家。《江城子·密州出猎》和《记承天寺夜游》都是他的作品。
D: “说”“表”“记”“铭”都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但“序”“书”则不是。
10、《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和情节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诸葛亮——火烧新野
B: 曹操——火烧乌巢
C: 关羽——火烧赤壁
D: 陆逊——火烧连营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小题。
武陵春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 1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绪?原因是什么?(均用原文词句回答)

( 2 )词的上片作者是如何表达自己的感情的?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家国情怀”,不仅镌刻在文字中,它也萦绕在我们身边。让我们跟着九(11)班同学,一起参加 “台州文化探源”的研学活动,第一站“郑广文纪念馆”。你准备好了吗?

(任务一·结识郑虔)

郑虔传

郑虔,字若齐,郑州荥阳人。天宝初,为协律郎,集当世事,著书八十余篇。有窥其稿者,上书告虔私撰国史,虔苍黄焚之,坐谪十年。还京师,玄宗爱其才,欲置左右,以不事事,更为置广文馆,以虔为博士。虔闻命,不知广文曹司何在,诉宰相,宰相曰:“上增国学,置广文馆,以居贤者,令后世言广文博士自君始,不亦美乎?”虔乃就职。

虔善图山水,好书,常苦无纸,于是慈恩寺贮柿叶数屋,遂往日取叶肄书,岁久殆遍。尝自写其诗并画以献,帝大署其尾曰:"郑虔三绝"。

虔学长于地理,山川险易、方隅物产、兵戍众寡无不详。尝为《天宝军防录》,言典事详。诸儒服其善著书,时号郑广文。在官贫约甚,澹如也。杜甫尝赠以诗曰“才名四十年,坐客寒无毡”云。

——节选自《新唐书》

(与知识连结,读懂“文”)

( 1 )联系初中积累的文言字词,读懂《郑虔传》中字词的意思。

协律郎________

②坐十年________

③虔善山水________

④诸儒其善著书________

( 2 )联系所学常识,结合语境,判断下面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郑虔多才多艺,唐玄宗称其有“三绝”,这“三绝”具体指书法、绘画、诗歌。
B: “苍黄”,原指颜色。苍指青色,黄指黄色,后比喻事物的变化。第一段中的“虔苍黄焚之”,在语境中引申为“匆促、慌张”之意。
C: 我国古代常见的纪年法有:年号纪年、星岁纪年、干支纪年、生肖纪年等。文中的“天宝初”用的就是星岁纪年法。
D: 博士是学官名。《孙权劝学》中的“博士”,主要指掌管经学传授的学官。魏晋以后,“博士”涉及多种行业,指精通于某一专业的从事教授生徒的官职,如郑虔因其才被唐玄宗授予“广文博士”。
( 3 )结合初中所学的翻译方法,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令后世言广文博士自君始,不亦美乎?

②在官贫约甚,澹如也。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有才不能任性

陈鲁民

①少年得志的编剧于正,这一回跌了个大跟头。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在二零一四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对琼瑶起诉于正等侵权案进行宣判,于正被判公开道歉,被告停止对《宫锁连城》的复制、传播和发行,被告共计赔偿五百万元。这让我突然想起一句流行语:“有钱也不能任性。”这句话已成为大家基本共识,那么“有才”能不能任性呢?答案也是否定的,于正的马失前蹄就是最好例证。

②“才”是极其稀缺宝贵的,用才就像跳高,正常时可以上下翻飞,摘金拿银,失衡时则会摔得很重。所以,有才一定要珍惜,要用好。否则,有才不用是暴殄天物,用才来做坏事就会增加破坏力。而现实生活中,有才的人一般都是有个性的,或桀骜不驯,或恃才傲物……这其实就是任性的意思。

③古往今来,那些吃亏的才子,追根究底,多多少少都与任性有关。西晋才子嵇康,广闻博识,多才多艺,却豪放不羁,目中无人,当朝大臣钟会慕名前来拜访,他爱答不理,连起身招呼都不打,只顾自己打铁,这就得罪了钟会,为其诬陷,被司马昭处死。编剧于正的任性,不仅使他付出巨额经而且多年英名毁之一旦,今后在编剧圈里很难再混下去了,正所谓“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同样是才子、编剧的宁财神,则因为随心所欲,不计后果,被警方拘留十五天,虽还算不上身败名裂,但名声受损,事业受挫是肯定免不了的。

④所以,任性使气,自命不凡、不听劝告、一意孤行,早晚会有吃亏的一天。而且,“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本来就容易才高见嫉,有很多人对才子羡慕嫉妒恨,你再不检点,被人拿了把柄,才子倒台,扔砖头、看热闹的人会更多。

⑤但,倘若才用得法,用以正途,则会起到巨大作用。被世人称为“力学之父”的牛顿,20多岁就创立了微积分,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但他并没有自命不凡,也没有把功劳全归于自己,因此更受世人的尊重。孙叔敖面对吊问者,没有怪罪,反而谦虚待见,终获得宝贵的意见。

⑥人才难得,得人才者得天下,全社会都要爱才、敬才、用才;才子则要自爱、自重、自律,低调做人,谨慎行事,万万不能任性妄为。毕竟,人才的价值就在于他善用自己过人的才华成就一番事业。

( 1 )下列能说明“有才不能任性”的是( )
A: 恃才放旷的杨修,成为刀下亡魂。
B: 豪放不羁的李白,成为了一代“诗仙”。
C: 平凡庸俗的刘禅,成为亡国之君。
D: 高调的奥本海默,成为“原子弹之父”。
( 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开头从“少年得志的编剧于正”说起,引出本文的论点“有才不能任性”,同时也作为一个事实论据证明自己的观点;引起读者的兴趣。
B: 第②段运用比喻论证,生动形象地论证了“有才一定要珍惜,要用好,不可任性”的观点,使深奥的道理浅显易懂。
C: 第⑤段从反面论证了“才用得法,用以正途,则会起到巨大作用”。
D: 第⑤段和前文形成了对比,使全文论证更深入,更严密。
( 3 )阅读全文,概括“有才不能任性”的原因。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论________
①只有内在品格确实很高的人,才可以不计较小节。犹如没有衬景的宝石,必须自身珍贵才会蒙受爱重一样。
②深入观察人生会看出,获得赞扬之道犹如经营致富之道,正像一句俗话所说:“薄利才能多销。”同样,小节上的一丝不苟常可赢得很高的称赞。因为小节更易为人注意,而施展大才的机会犹如节日,并非每天都有。因此,举止彬彬有礼的人,一定能赢得好的名誉。这正如西班牙的伊丽莎白女王所说,“礼节乃是一封通行四方的推荐书”。
③其实要习得优美的举止,只要做到细心就可以。因为人只要不粗忽,他就自然会乐于观察和模仿别人的优点。礼节要举动自然才显得高贵。假如表现过于做作,那就失去了应有的价值。因为举止言谈优美本身就包括自然和纯真。有的人举止言谈好像在作曲,其中的每一个音节都仔细推敲过。但这种明察秋毫的人,却可能不见舆薪。也有人举止粗放不拘礼仪,这种不自重的结果是别人也放弃对他的尊重。
④礼仪是微妙的东西。它既是人类间交际所不可或缺的,却又是不可过于计较的。如果把礼仪形式看得高于一切,结果就会失去人与人真诚的信任。因此在语言交际中要善于找到一种分寸,使之既直爽又不失礼。这是最好又是最难的。
⑤要注意——在亲密的同伴之间应保持矜持以免被狎犯。在地位较低的下属面前却不妨显得亲密,这样会倍受敬重。事事都伸头的人是自轻自贱并惹人厌嫌的。好心助人时要让人感到这种帮助是出自对他的爱重,而并非你天性多情乐施。表示一种赞同的时候,不要忘记略示还有保留——以表明这种赞同并非阿谀而经过思考。即使对很能干的人,也不可过于恭维,否则难免被你的嫉妒者看作拍马屁。在面临大事之际,就不要过于计较形式。否则将如所罗门所说的:“看风者无法播种,看云者不得收获。”只有愚者才等待机会,而智者则造就机会。总而言之,礼貌举止正好比人的穿衣——既不可太宽也不可太紧。要讲究有余地,宽裕而不失大体,如此行动才能自如。
(选自培根著、何新译《人生论》)

( 1 )本文可分为两部分 , 请你把各部分所论述的问题用设问句表达出来。

( 2 )请给本文拟一个恰当标题:《论 》。

( 3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 4 )文中多处用了比喻论证。请从第⑤段中找出一个例子,简要分析论证作用
例子:____ _ 作用:____ __

( 5 )根据课本、语境读文填空。
中国人夸人常说“知书达礼”,主要意思是说此人素质高。可见:“读书好,① ;《谈读书》是英国人培根谈论② 的一篇议论文。其中明确指出:“读书足以③ , 足以④ , 足以⑤ 。”并指出:“读史使人明 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四、写作(分值:6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材料一:3月30日晚,四川省凉山州木里县雅砻江镇立尔村发生森林火灾。31日下午,30名扑火人员失去联系。4月1日晚,30名失联扑火人员的遗体全部找到,包括27名森林消防队员和3名地方干部群众。4月4日上午10:30,社会各界在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首府西昌市,送别牺牲的30位救火英雄。

材料二:2014年以来,我国先后五批迎回589具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让他们可以安眠在祖国的怀抱。4月4日,第六批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安葬,在异国他乡长眠了60多年志愿军烈士终于回到祖国入土为安。

要求:阅读上述两则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600字。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明媚笑颜”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