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面语段中划线的短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B: 车水马龙 C: 姹紫嫣红 D: 三五成群 |
2、 | 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 追溯 寒噤 怡然自乐 慢不经心 B: 铿锵 晦暗 海枯石烂 名负其实 C: 恣意 惶恐 人情事故 震耳欲聋 D: 帷幕 严峻 濠梁观鱼 草长莺飞 |
3、 |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丈夫之冠也,父命之 命:教导,训诲。 B: 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 使:派遣。 C: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易:更替。 D: 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拂:通“弼”,辅弼,辅佐。 |
4、 |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其实每个人都有孤独感,喧嚣中的人,内心可能是孤独的,这种孤独是与生俱来的。 B: 村干部因地制宜 , 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带领村民走上致富道路。 C: 王志伟同学为人热情、诚实,待人接物坦荡如砥 , 深得老师的好评。 D: 他做事认真,任劳任怨 , 从不计较个人得失。 |
5、 |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智取生辰纲》选自《水浒传》,作者罗贯中,文中人物杨志,绰号“青面兽”,杨家将后人,精明能干,性格谨慎,命运多舛。 B: 法布尔的《昆虫记》被誉为“昆虫的史诗”,既是优秀的科普著作,也是公认的文学经典。它行文生动活泼,语调轻松诙谐。作者除了真实地记录昆虫的生活,还透过昆虫世界折射社会人生。 C: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以保尔·柯察金的生活经历为线索,展现了从1915年到1930年前后苏俄广阔的历史画面和人民艰苦卓绝的斗争生活。 D: 冰心的《繁星》和《春水》兼采中国古典诗词和泰戈尔哲理小诗之长,善于捕捉刹那间的灵感,书写内心的感受和思考,充分展现对母爱与童真的回味,对大自然的崇拜和叹服,对人生的感悟和赞美。 |
6、 |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银河在中国古代又称天河、银汉、星河、星汉、云汉,在中国文化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有著名的传说鹊桥相会。 B: 《论语》是记录孔子言行的儒家经典,在宋代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 C: 数量词是数词和量词的合称,其中数词分为确数、序数和约数。在我国古代写作中,量词使用较少,例如“穿井得一人”“一狼径去”。 D: 子规即布谷鸟,又称“杜鹃”。李商隐写有著名的诗句“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
7、 | 下列各项中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是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句中划线的“承载”是动词,“持久”是形容词,“最”是副词。) B: 读实用书,做更强大的人;读审美书,做更有情趣的人;读哲学书,做深度思考人生价值的人。(句子运用了对偶、反复的修辞方法。) C: 在“之”字拐的路上一步一步地上去。向上看,火把在头顶上一点点排到天空【】向下看,简直是绝壁,火把照着人的脸,就在脚底下。(句中【】处应用的标点符号是分号。) D: 在学校开设的各种选修课中,同学们尤其更喜欢“生活中的法律”“电脑音乐制作”等体验性强、新鲜有趣的课程。(这个句子有语病,修改方法是去掉“尤其”或“更”。) |
8、 | 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殉职(xùn) 热忱(chén) 晕眩(xuàn) 狭隘(ài) B: 干涸(hè) 迸溅(bèng) 伶仃(lín) 琢磨(zuó) C: 援助(yuán) 哄笑(hòng) 附和(hé) 嬉戏(xī) D: 吆喝(yāo) 怂恿(sǒng yǒng) 扒窃(pá) 相称(chèng) |
9、 | 不是句中词语近义词的是( ) A: 我原来想取笑大夫,没想到反让大夫取笑了。取笑:笑话 B: 女佣略一踌躇后,走上前去引起他的注意,可是他的表情是不耐烦的。踌躇:彷徨 C: 老斑羚凭着娴熟的跳跃技巧,在半大斑羚从最高点往下降落的瞬间,身体出现在半大斑羚的蹄下。娴熟:熟练 D: 它们的欲望既平凡又简单,而且有足够的生活资源让它们无需互相妒忌。妒忌:嫉妒 |
10、 | 下列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张博和李彤是男篮的主力队员,他们既是同乡又是同学,两小无猜 , 在场上配合得非常好。B: 在“中国好声音”的舞台上,吴莫愁的服装精致得体,天衣无缝。 C: 我国科学家以无所不为的勇气,解决了哈大高铁-40℃极寒天气下的运行安全问题。 D: 对于书本知识,他都要亲自做实验,求得彻底了解,决不囫囵吞枣 , 马虎了事。 |
阅读《满江红》(小住京华),回答问题。 ( 1 )这首词的上阕和下阕各写了什么内容? ( 2 )请对“四面歌残终破楚”一句作简要赏析。 ( 3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赵苞字威豪,甘陵东武城人。从兄忠,为中常侍,苞深耻其门族有宦官名执①,不与忠交通②。 初仕州郡,举孝廉,再迁广陵令。视事三年,政教清明,郡表其状,迁辽西太守。抗厉③威严,名振边俗。以到官明年,遣使迎母及妻子,垂当到郡,道经柳城,值鲜卑万余人入塞寇钞④,苞母及妻子遂为所劫质,载以击郡。苞率步骑二万,与贼对阵。贼出母以示苞,苞悲号谓母曰:“为子无状⑤,欲以微禄奉养朝夕,不图为母作祸。昔为母子,今为王臣,义不得顾私恩、毁忠节,唯当万死,无以塞罪。”母遥谓曰:“威豪,人各有命,何得相顾,以亏忠义!尔其勉之。”苞即时进战,贼悉摧破,其母妻皆为所害。苞殡敛母毕,自上归葬。灵帝遣策吊慰,封鄃⑥侯。 苞葬讫,谓乡人曰:“食禄而避难,非忠也;杀母以全义,非孝也。如是,有何面目立于天下!”遂呕血而死。 (节选自范晔《后汉书·赵苞传》) 【注释】①名执:掌权者。②交通:来往。③抗厉:振奋、激烈。④寇钞:抢劫钱财。⑤无状:没有功绩。⑥鄃(shū):古县名,在今山东省平原县。 (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语。①苞深耻其门族有宦官名执 耻:________ ②垂当到郡 垂:________ ③值鲜卑万余人入塞寇钞 值:________ ④杀母以全义 杀:________ ( 2 )下列选项中,与“有何面目立于天下”的“于”字意义或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论语>十二章》) B: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邹忌讽齐王纳谏》) C: 山门圮于河 (《河中石兽》) D: 相与步于中庭 (《记承天寺夜游》) ( 3 )翻译下列句子。 ①初仕州郡,举孝廉,再迁广陵令。 ②为子无状,欲以微禄奉养朝夕,不图为母作祸 ( 4 )赵苞是一个怎样的人?( 5 )请给本文拟一个恰当的题目。
|
平安报与故人知
①家对门一楼的小院里,种着两株杏树,今年开花比往年早一个多星期,根本不管疫情肆虐,烂烂漫漫,满枝满桠,开得没心没肺。这家主人,每年春节前都会挈妇将雏回老家过年,破五后回来。今年破五了,元宵节过了,春分都过了,清明也过了,他们还没能赶回家,不知是在哪里受阻或因疫情被隔离。屋子里始终是暗的,晚上没见到灯亮,月色中显得有些凄清。小院里,杏花开了,落了,一地缤纷如雪,又被风吹走,吹得干干净净。小院一直寂寞着,等候主人的归来。
②在这样的非常时期,没有什么比平安归来更令人期待。毕竟是家,平安归家,是世上所有人心底最大的期盼。
③闭门宅家,一天天地看着对门的杏花从盛开到凋零,到绿叶满枝,心里期待着这家人一切安好。其实,也是对所有人的期待。我的孩子在遥远的国外,很多朋友在外地,甚至有人就在最让人牵心揪肺的武汉、襄阳、宜昌等地,可谓疫情的前线。怎么能不充满期待呢?
④无事可做,翻书乱读,消磨时日,忽然发现我国古诗词中,写到平安的诗句非常多。这或许是因为心有所想才会句有所读吧。
⑤“种竹今逾万个,风枝静,日报平安。”这是宋代一个叫葛立方的词人写的一阙并不知名的小令,但竹报平安是我国尽人皆知的象征。这句词,写的是平常日子里的景象,其中一个“静”字,道出这样平和居家日子的闲适。如果在平常的日子里读,我会随手就翻过去,如今读来,却让我向往,更让我感叹。日日足不出户宅在家中,没有任何人往来,屋里屋外,同样也是一个“静”字了得,心里却风雨交加,电视屏幕中世界各地的确诊人数惊心动魄地频频增加,会让这个“静”字倾翻,对平安的期盼涌上心头。
⑥“身投河朔饮君酒,家在茂陵平安否。”这是唐代王维的望乡之诗,远在他乡,喝着别人的酒,惦记着家人的平安,酒中该是何等的滋味。“自别萧郎锦帐寒,凤楼日日望平安。”这是宋代陈允平的怀远之诗,写闺中情思。“从今日望平安书,我欲灯前手亲拆。”这是放翁的诗,一样的怀人念远,对朋友的牵挂,对平安书信的渴望。我所能读到的关于平安的古典诗词中,最让我感动并难忘的,是岑参的“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这是小时候就读过的诗句,那种在战争或离乱之中偶遇故人,无纸无笔,急迫匆忙之中让人传个话,给家人报个平安的情景,什么时候想起,都让人心动。
⑦关于平安的近代诗词中,我最喜爱的是鲁迅先生和陈寅恪先生的两首绝句。“我亦无诗送归掉,但从心底祝平安。”这是鲁迅先生1932年送给归国的日本友人的诗句。这一年,日本侵略者将战火烧到上海,战争烽火中,人身的安危同那随海浪颠簸动荡的归棹一样,令人担忧,这使得心中的祈愿是那样的一言难尽,意味深长。“多少柔条摇落后,平安报与故人知。”这是陈寅恪1957年写给妻子的诗句。这一年,陈寅恪在广州中山大学教书,校园里,印度象鼻竹结实大如梨,妻子为竹作画,此为陈题画诗中的一联。其中“柔条”和粗壮的象鼻竹毫不相称的对比,会让我们看到劫后余生的平安,是多么的难能可贵,而让人们格外喟叹与珍重。
⑧人生沉浮,世事跌宕,无论在什么样的时代背景与生活境遇下,无论在什么样的动荡与变化中,平安都是为世界所共情共生的一种期盼与祈愿,万古不变。
⑨我一直隐隐悬着的心一下子放下来了一一前两天的晚上,家对门一楼的房间里亮起了灯,橘黄色的灯光,明亮地洒满他们家的阳台。主人终于平安地回家了。尽管错过了今年小院里杏花如雪盛开,那两株杏树,已经绿荫如盖,也算是替他们守在家中,“一花一草报平安”了。
(作者:肖复兴选自《光明日报》2020年4月24日,有删改)
( 1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这篇文章最打动你的、贯穿始终的情感是什么?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生命的一抹
①少年时,总喜欢站在山冈上听风响,躺在原野上看云飞,日子过得轻轻忽忽的,像梦。一切都令人陶醉,一切都美。
②什么叫做美呢?那时还说不出来。生活在北国的原野上,只觉得天地无限辽阔。早春,在潮润润的泥土上,踏着刚出芽的青草,心头便充盈着战栗的喜悦,要是在田间找到一朵初绽的小花,更能呆呆地凝视老半天,仿佛怕亵渎了生命的神圣,想采摘却又不敢采摘。秋来的时候,那莽莽的大平原真使人惊奇!从天上到地下,缤纷的彩色每天都有不同的变化,尽够眼睛忙的。等到西风渐紧,黄叶辞枝,我总有无端的喟叹。
③那些稚气的举动,其实只是在朦朦胧胧中一种粗浅的感受罢了!稍稍成长,我便流离在连天的烽火里。可怪的是:我竟没有多少颠沛的痛苦,却暗暗欣喜能趁此饱览山河的景色。摄许多美丽的景象于心版上:石头城苍凉的落日,西子湖柔美的夜月,扬子江滚滚的长流……更难忘的是那一次,我徘徊在湘江的河干,一泓秋水,蓝得像镜子似的明澈,对岸的山峰,红叶已灿烂成一片云霞,在澄亮的秋光里,孤村隐约,渔歌悠缓。呀!这岂非神仙境界?于是,便发下了心愿:将来要偕同二三知己,归隐于此。数亩地、几架书、一卷诗,生活像舒卷自如的云彩……
④那时候,年轻的梦太年轻,美丽的幻想太美!人们谁没有年轻呢?谁没有过美丽的梦想呢?但谁又像我这样沉迷在梦幻中而永不清醒呢?说我像那只在屋角上缀网的蜘蛛,不如说那只缀网的蜘蛛像我,把生命局促在一个小角落里,而后千丝万缕织成一个孤寂的世界。就这样,我独坐在文学天地中,微笑着面对这七彩的人生。任关注我的人叹息,任懂得我的人沉默,任嫉妒我的人讥讽。
⑤这是无可奈何的事。我就是我,在人海中打滚了30多年,依然那么天真或者说依然那么痴傻啊!在需要勒紧腰带的日子里,仍不相信金钱的权力;在儿女成行的年纪,还要去崇拜诗,去迷信美;让许多繁华的机运从指缝间漏过而毫不动容,却常常对于掠过心灵的感受费尽心神去捕捉。有人说,入世深些,年龄大些,思想就会成熟。这句话的真实性使我怀疑,为什么历尽沧桑,我的心灵仍像孩童一样地拙稚呢?
⑥少年时那种登高山、穷幽谷的劲儿,到现在还是兴趣不减。而且,只要有一片静美的天地,我也能欣赏上老半天。每天走过的小径,常年招展的椰影,一片明丽的阳光,一刻恬静的宁静,一朵飞花,一叶新绿……这些都城散发着沁人的甘味,在平淡中自有醇厚的情趣在。少年时,我喜欢攀登历史的雕像,去倾听世人心灵的跃动。现在,我觉得一声寒夜的叫卖,一句村野的俚语,都给我不少的认识。生活于尘俗里,我常发现许多事物每一天都有新的意义,有时在绝对的沉寂中,往往有和谐的天籁洋洋盈耳。说是现实也好幻想也好,我总觉得这缤纷的世界,永远在启示我,充实我,美化我。
⑦可是,美是什么?年轻时我说不出来,现在更不会说。如果说,美是真理,美是永恒。但是,真理像一种金色的蜥蜴,有时会改变颜色,而永恒是玄妙的,有时和刹那没有分别,这些都是我无法了解的问题,不过,我愿我的生命,如同那蓝天中的缕云,尽管是那么淡淡的、淡淡的一抹,于我已经足够。
作文: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总有一些美好的人或事物值得我们细细品读。品读中我们欣赏了美丽,感受了温暖,燃起了希望,我们彷佛走进了春天。
请以“读你的感觉像春天”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写一篇有真情实感的记叙文②字数600字左右。③书写规范工整,卷面整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