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选出下列对划线处的语言表达分析错误的一项:( ) A: 我们还没进校门,张校长就向我们把学校的办学情况作了详细介绍。(语序不当) B: 未来还有许多事要做,譬如说,怎样为全体成员创造一个公平竞争。(成分残缺) C: 我们这一路人马沿着陡峭的山路走 , 再有一个小时就可到达山顶了。(成分残缺) D: 郊外的这些蔬菜长得这么好,完全是由于志愿者们精心管理的结果。(句式杂糅) |
2、 |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朝花夕拾》记述了作者早年生活的点点滴滴,抒发了其性格和志趣形成的经过。(将“抒发”改为“反映”) B: 近来,美国对非洲的石油进口量大幅度下降,美非贸易逆差缩小近10倍:(将“缩小近10倍”改为“缩小到原来的近十分之一”) C: 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广开言路,深入调查,发挥好监管。(将“深入调查”与“广开言路”调换位置)格特点,意思对即可) D: 由于实行了新的个税方案,使人们对自己的工资收益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将“由于”或“使”删去) |
3、 |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下列对诗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开篇点题,交代了观察的方位、地点及观察的对象,“观”字统领全篇。 B: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写诗人看到的大海吞吐日月的景象.这寥寥十六个字,就写出了沧海之大,写出了一幅吞吐日月、含孕群星的气派.天连水,水连天,浩浩荡荡无边无际,实在是壮观极了. C: “洪波涌起”中的“涌”字,不仅让我们看到了大海波涌连天的形态,而且仿佛听到了惊涛拍岸的声音。 D: 诗的最后两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是合乐时加上的,是诗的附文,跟诗的内容没有联系。 |
4、 | 下列划线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裨益(bì) 亘古(gèn) 镌刻(juān) 面面相觑(qù) B: 愠怒(wèn) 蹊跷(xī) 女工(gōng) 感人肺腑(fǔ) C: 驾驭(yù) 攒聚(zǎn) 宽宥(yòu) 熙来攘往(nǎng) D: 澎湃(péng) 竣工(jùn) 迸溅(bìng) 鲜为人知(xiān) |
5、 | 下列划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阑珊(lán) 浩劫(jié) 兀兀穷年(wù) B: 继晷(guǐ) 纷纭(yún) 错综复杂(zōng) C: 饶舌(ráo) 膏油(gāo) 蓦然回首(mù) D: 羡慕(xiàn) 期年(jī) 言简意赅(gāi) |
6、 | 下面句子中加下划线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她小心翼翼地撕开信封,将里面的紫色信笺拿出来,认真地读着每一个字。 B: 他早饭也没吃,把自己关在房间里,翻来覆去考虑该怎么办,一时竟找不出主意。 C: “读书!”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 D: 祖父和老战友相聚,客厅里不时传来他俩哄堂大笑的声音。 |
7、 | 下列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时船慢了,不久就到了,果然近不得台旁……“近”本来是形容词,这里作副词,意思是靠近。 B: “接到迎检通知后,我校师生立即行动起来。”该句中加点的词语充当的成分依次是定语、状语、状语。 C: “国家宝藏、维权事件、扫黑除恶、黑洞照片”这四个短语都是偏正结构。 D: “绵延万里的长城是中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这个句子的主干是“长城是结晶”。 |
8、 | 下列加下划线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池沼(zhāo) 嶙峋(xún) 砌砖(qì) 着眼(zhuó) B: 雷同(léi) 丘壑(hè) 镂空(lóu) 蔷薇(qiáng) C: 轩榭(xuān) 庸俗(yōng) 模样(mú) 松柏(bǎi) D: 斟酌(zhēn) 一幅画(fù) 对称(chèn) 阑干(lán) |
9、 |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近期,微信朋友圈中流行的一篇文章《素颜扬州》,言简意赅地介绍了扬州的众多美食。 B: “胡瑗读书节”活动中,语文名师就如何有效阅读的话题说长道短 , 同学们深感受益匪浅。 C: 看他六神无主的样子,我觉得他很无助,决定去帮助他。 D: 老师几句点评,使我茅塞顿开:“啊,这篇文章原来还有这么深刻的内涵。” |
10、 | 下列句子填入语段横线处最恰当的是( ) B: 给美丽的冬晨增添了不少乐趣 莫非它们也懂得“高处不胜寒”的道理 C: 给寂寥的冬晨增添了不少生机 莫非它们不懂得“高处不胜寒”的道理 D: 给美丽的冬晨增添了不少乐趣 莫非它们不懂得“高处不胜寒”的道理 |
阅读欧阳修的《蝶恋花》,完成后面三道题目。 欧阳修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A: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B: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C: 杨华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D: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 2 )本词颇有意境,请从“深”、“堆”二字中任选一字进行赏析。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陈禾 陈禾,字秀实,明州鄞县人。举元符三年进士。(时)天下久平,武备宽弛,东南尤甚。禾请增戍①、缮城壁,以戒不虞。或指为生事,格②不下。其后盗起,人服其先见。 时童贯权益张,与黄经臣等表里为奸③,搢绅④侧目。禾日:“此国家安危之本也。吾位言责,此而不言,一迁给舍⑤则非其职矣。”首抗疏⑥劾贯。复劾经臣:“怙宠弄权,夸炫朝列。每云诏令皆出其手言上将用某人举某事已而诏下悉如其言。夫发号施令,国之重事,黜幽陟明,天子大权,奈何使宦寺得与?” 论奏未终,上拂衣起。禾引上衣,请毕其说。衣裾落,上曰:“碎朕衣矣。”禾言:“陛下不惜碎衣,臣岂惜碎首以报陛下?此曹⑦今日受富贵之利,陛下他日受危亡之祸。”言愈切,上变色日:“卿能如此,朕复何忧?”内侍请上易衣,上却之曰:“留以旌直臣。” (节选自《宋史》,有删改) 【注释】①增戍:增加防守兵力。②格:搁置。③表里为奸:内外呼应做坏事。④搢绅:同“缙绅”,士大夫的代称。⑤迁给舍:指陈禾将改任给事中的职位。⑥抗疏:上书直言。⑦曹:辈,等。 ( 1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 武备宽弛 , 东南尤甚(松弛) B: 留以旌直臣(表彰) C: 人服其先见(佩服) D: 请毕其说(毕竟) ( 2 )对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恰当的一项是( )A: 每云/诏令皆出其手/言上将用/某人举某事/已而诏下/悉如其言。 B: 每云诏令/皆出其手/言上将用某人/举某事/已而诏下/悉如其言。 C: 每云诏令皆出其手/言上将用某人/举某事/已而诏下/悉如其言。 D: 每云诏令皆出/其手言上将/用某人举某事/已而诏下/悉如其言。 ( 3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天子大权,奈何使宦寺得与?” ②陛下不惜碎衣,臣岂惜碎首以报陛下? |
给阅读加点儿“养”
①全民阅读活动开展十几年来,“多读书、读好书”的书香氛围越来越浓郁,国民阅读率一直处于上升势头。应该说,去年的国民阅读率数据还是不错的,值得肯定,但细看数据,有些短板值得重视。
②调查报告显示,2019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书报刊和电子书阅读量均有所下降。具体地看,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65本,人均电子书阅读量为2.84本,纸质报纸的人均阅读量为16.33期(份),纸质期刊的人均阅读量为2.33期(份)。那么,数字化阅读的情况又如何呢?有数据表明,我国成年国民网上活动行为中,以阅读新闻、社交和观看视频为主,娱乐化和碎片化特征明显,深度图书阅读行为的占比偏低。纸质阅读“下降”和深度阅读“偏低”放在一起,指向了一个由来已久的忧虑,那就是阅读质量。
③广义上讲,只要开卷那就有益。任何一种阅读,只要内容不是庸俗的错误的,读下去都会得到一些收获。而且,不能否认消遣式阅读的价值。但是,我们今天听到的与阅读有关的所有名言,几乎都指向有质量的阅读。西汉刘向说:“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愚。”高尔基也有句名言,“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优秀的书籍才是阅读文化的“良药”“面包”。倡导阅读,应该是有营养的阅读。
④什么是有营养的阅读?很简单,就是通过阅读给生命增加营养。它可以使人汲取知识、拓宽视野、涵养正气、陶冶情操、丰富思想。就像我们读史铁生的作品,能读出他对自身所处机遇的警醒和思考,能读出他苦苦追索的人之为人的价值和光辉,能读出他坚定地直面命运挑战的勇气和执着。如果你正在经历磨难,他一定可以成为你暗夜里的一道光,指引你前行。可见,有营养的阅读可在人生关键处给人以奋进的力量。
⑤实现有营养的阅读,不外乎两点:一是在阅读内容上多选择经典,二是在阅读方式上,要静得下心,沉得住气,下得了苦功。
⑥经典是文化史的源头活水, 是思想精华的浓缩,取之能事半功倍,站得更有价值的信息。此外,阅读经典的过程也是读者进行人格重塑的过程。因而,经典的价值不只在于提供知识,更在于提供人格的典范。正如歌德所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在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所以,经典会成为你成长过程中的良师益友。
⑦纵观古今,我们看到,大凡有成就者均广读博览,执着不息。司马迁遍读典籍,倾力著史;鲁迅秉烛夜读,笔耕不辍;范仲淹啖粥而读,忧思天下:毛泽东手不释卷,挥斥方遒;陶渊明执卷会意,欣然忘食;闻一多目不窥园,兀兀穷年……这些古今先哲无不凝神专注,汲取精粹,畅意人生。因此,营养阅读静字为先,定气神闲,功到始成。
⑧值得重视的是,有营养的阅读,与媒介并没有必然联系。一般而言,纸质阅读更容易走向深度,但并不是所有的纸质阅读都是深度阅读。数字化阅读,容易走向无营养,但数字化阅读可以为纸质阅读导流,数字化阅读本身也可以具有高质量。从阅读革命到创作革命,未来会有更多符合数字化阅读的内容出现,关键还是看选择什么样的阅读内容,采取什么样的阅读方式。
⑨读一本好书,好好读一本书,比简单追求阅读量更有意义。国民阅读率数据喜中也有忧,是到了强调有营养阅读的时候了。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给自己的阅读加点“养”吧!
( 1 )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永恒的坐标
余秋雨
①终于来到了奥林匹亚。
②没想到这个全人类的体育圣地会有这么好的风景,在快要到达之时就已经是密树森林、清溪浅浅,道路、房舍也变得越来越齐整,空气中洋溢着一种不知来自何处的自然清香。一脚踏入圣地,你一定会猛然停步,因为被一种阵势吓着了:无数苍老的巨石,不管是当年的楼础、殿基还是雕塑,全都从千年的颓废或掩埋中踉跄走出,整整齐齐地排列在大道两旁。就像无数古代老将军烟尘满面地站立着,接受现代人的检阅。这条大道看不到尽头,只知道它通向一个最简单的终点:为了人类的健康。
③漫步在奥林匹亚,我很少说话,领受着不轻的文明冲撞。我们也有灿烂的文化,但把健康的概念如此强烈地纳入文明,并被全人类接受,实在是希腊文明值得我们永远仰望的地方。古代希腊追求人的双重健康:智力的健康和肢体的健康。智力的健康无须多言,正如一些西方学者所说,在哲学、伦理学、逻辑学、数学、美学、医学、法学等领域,我们至今仍在用希腊的基础话语思考;肢体健康更有一系列强大的证明,例如今天全世界还在以奥林匹克和马拉松的名义进行体育竞赛,希腊的人体雕塑至今仍是人类形体美无可企及的标本。
④我不止一次地看到出土的古希腊哲学家和贤者的全身雕像,大多是须发茂密,肌肉发达,身上只披一幅布,以别针和腰带固定,上身有一半袒露,赤着脚,偶尔有鞋,除了忧郁深思的眼神,其他与运动员没有太大的差别。
⑤别的文明多多少少也有这两方面的提倡,但做起来常常顾此失彼,或流于愚勇,或流于酸腐,或追慕骑士,或仿效寒士,很少构想两相熔铸、两相提升的健全状态。因此,奥林匹亚是永恒的世界坐标。
⑥我历来认为各种伟大文明都自成结构,很难拆开了作局部比较,但在奥林匹亚,我明确无误地感受到了古代中华文明的差距,而这个差距的产生,不是由于局部,而是关及人的整体。中华文明较少关注个体意义和肢体意义上的自我,在人际关系上做了太多的文章。结果,真正的健全缺少标志,缺少赛场,只有一些孤独的个人,在林泉之间悄悄强健,又悄悄衰老。
(摘自余秋雨《千年一叹》,有改动)
( 1 ) 第②段中的画线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你总是渴望得到同学们的肯定,我觉得,你首先得肯定自己。”
“只有相信自己,才能让别人肯定地相信你。”
“每个人都希望被肯定,被人肯定能增强信心;换位思考,我们也要学会肯定别人。”
以上文字给你什么联想或感悟,请以“肯定”为题,写一篇记叙文或议论文。
要求:自定立意;符合文体,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600字。文中如需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等,请用化名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