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龙岩第三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将①~⑤句组成语段,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雾霾天气的形成主要是由于人为的环境污染,再加上气温低、风小等自然条件导致污染物不易扩散。

②其中雾是自然天气现象,空气中水汽氤氲,相对湿度在80%到90%之间,虽然以灰尘作为凝结核,但总体无毒无害。

③雾霾是雾和霾的混合物,早晚湿度大时,雾的成分多。

④霾的核心物质是悬浮在空气中的烟、灰尘等,空气相对湿度低于80%,颜色发黄,能直接进入并黏附在人体下呼吸道和肺叶中,对人体健康有伤害。

⑤白天湿度小时,霾占据主力。


A: ①②④③⑤
B: ①③②⑤④
C: ③⑤②④①
D: ③②⑤④①
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深度学习,也叫深层学习,指学习者 ,且能将已有的知识迁移到新的情境中的一种学习。

①并将它们融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中

②积极主动、批判性地学习新的知识和思想

③基于理解,以高级思维的发展和实际问题的解决为目标

④以整合的知识为内容


A: ②①③④
B: ③④②①
C: ①②④③
D: ④②③①
3、《朝花夕拾》正文前的“小引”讲的是《朝花夕拾》的( )
A: 写作过程
B: 编纂过程
C: 修改过程
D: 构思过程
4、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 )
A: 口/执 跷/独辟高骛远/逸恶劳
B: 游壁 荒/垂三尺 姗来迟/步履蹒
C: 抖/然/安步车 /绿林好汉
D: 酌/越/坚贞不 瘦骨峋/次栉比
5、

对下面加线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类)
B: 便还家(通“邀”,邀请)
C: 便向路(沿,顺着)
D: 病终(寻找)
6、下列词语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宛转 贮蓄 恍然大悟 锲而不舍
B: 缥缈 侍侯 大庭广众 无可耐何
C: 侦辑 高粱 麻木不人 人迹罕至
D: 弛骋 怂恿 海市蜃楼 浮光略影
7、下列作家作品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皇帝的新装》——安徒生——童话
B: 《天上的街市》——郭沫若——诗歌
C: 《论语》——孔子——儒家经典
D: 《世说新语》——刘义庆——志人小说
8、选出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
A: 轻捷 班蝥 无妨 机关
B: 鉴赏 人迹罕至 消释 人声鼎沸
C: 绣象 绅士 盔甲 戒尺
D: 质扑 博学 书塾 陌生
9、下列划线的文言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经纶(筹划)世务者 互相轩(向远处)
B: (往、到)饮辄尽 短褐穿结(指衣服上有洞和补丁)
C: (犹,尚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执策而之(面对)
D: (更加)慕圣贤之道 (引、提出)疑质理
10、

下列加下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当好友王宁找他聊起创业计划时,两人一拍即合 , 他毫不犹豫地签订了合作意向书。
B: 大疆公司称,退出无人机中国市场的传言是断章取义
C: 在市运动会的开幕式中,我校表演的戏曲广播体操粉墨登场 , 受到全场观众的热烈欢迎。
D: 雅虎曾是傲视群雄的互联网巨头,如今却日薄西山 , 就此陨落。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一首诗,回答问题。

春题湖上

白居易

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

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

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

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注]这是一首著名的杭州西湖春景诗,作于作者卸杭州刺史任之前夕。

( 1 )“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赏析其表达效果。
( 2 )请简要概括全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小石潭记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 1 )本文的作者是 , 字 , 河东人, 代文学家,他和 一起倡导古文运动,入唐宋八大家之列。

( 2 )给加点的字字注音
参差披 ( ) 犬牙互( )

( 3 )解释下列各句中划线的字意思。
①潭中鱼可百: ②不可久居 居

( 4 )翻译句子
①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②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 5 )本文按什么顺序写的?

( 6 )第二段写了潭水的什么特点?运用了什么写法?

( 7 )作者开头说“心乐之”,为什么在第四段又写“悄怆幽邃”?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题目。
穿旗袍的女人
①六年前,我在一个小镇住。小镇上有个女人,三十多岁的模样,无职业,平时就在街头摆个小摊,卖卖小杂物,如塑料篮子瓷钵子什么的。女人家境不是很好,住两间平房,有两个孩子在上学,还要伺奉一瘫痪的婆婆。家里的男人也不是很能干,忠厚木讷,在一工地上做杂工。这样的女人,照理说应该是很落魄的,可她给人的感觉却明艳得很。女人有如瀑的长发,她喜欢梳理得纹丝不乱,用发夹盘在头顶上。女人有颀长的身材,她喜欢穿旗袍,虽然只是廉价衣料,却显得款款有致。她哪里像守着地摊赚生活啊,简直就是把整条街当成她的舞台,活得从容而优雅。
②一段时期,小街人茶余饭后,谈论得最多的就是这个女人。男人们的话语里带了欣赏,觉得这样的女人真是不简单。女人们的言语里却带了怨怼,说一个摆地摊的,还穿什么旗袍!隔天,却一个一个跑到裁缝店里去,做一身旗袍来穿。
③那女人不介意人们的议论,照旧盘发,穿旗袍,优雅地守着她的地摊,周身散发出明亮的色彩。这样的明亮,让人没有办法拒绝,所以大家有事没事都爱到她的摊子前去转转。男人们爱跟她闲聊两句,女人们更喜欢跟她讨论她的旗袍、发型。临了,都会买一两件小商品。
④几年后,女人攒了钱,贷了一部分款,买了一辆中巴车跑短途。她把男人送去考了驾照,做了自家中巴车的司机。她则随着车子来回跑,热情地招徕顾客。在来来去去的风尘之中,她照例是盘了发,穿着旗袍,清清丽丽的一个人。她的车也跟别家的车不同,车里被她收拾得异常整洁,湖蓝色的坐垫,淡紫色的帘,给人的感觉就是雅。所以小镇人外出,都喜欢乘她的车。
⑤她的日子渐渐红火起来,却不料,竟很意外地出了一起车祸。所赚的钱全部赔进去了,还搭上一辆车和十几万的债务。她的腿部也受了很重的伤,躺在医院里,几个月下不了床。小镇人都说,这个穿旗袍的女人,这下子倒下去是爬不起来的了。可是半年后,她却在街头出现了,干着从前的老本行——摆地摊儿。她照旧盘发,穿旗袍。腿部虽落下小残疾,但却不妨碍她把脊背挺得笔直,也不妨碍她脸上挂上明亮的笑容。
⑥我离开小镇那年,女人已不再摆地摊,而是买了一辆出租车。过两年,小镇有人来,问及那个女人。小镇人说,她现在发达了,家里有两辆车子,一辆跑出租,一辆跑长途。最近又听小镇人说,女人新盖了三层楼房。我问,她还盘发、还穿旗袍吗?小镇人就笑了,说,如果不盘发,不穿旗袍,她就不是她了。真的呢,她还跟从前一样漂亮,一点没见老。

( 1 )本文第一段的文字与鲁迅对孔乙己的描写一样,包含着许多的“矛盾”。试用一句话概括第一段中最突出的“矛盾”,并简要比较两篇文章的作者在似乎矛盾的描写内容中,对人物褒贬态度的不同。

( 2 )第一段说“她哪里像守着地摊赚生活啊,简直就是把整条街当成她的舞台,活得从容而优雅。”阅读二至五段,说说文章是从哪几方面表现主人公“活得从容而优雅”的?

( 3 )结合全文,简要分析主人公是个什么样的人?

( 4 )文章为“穿旗袍的女人”,这“旗袍”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 5 )读完这篇文章,你获得了怎样的人生启迪?联系实际谈谈你的认识。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有才不能任性

陈鲁民

①少年得志的编剧于正,这一回跌了个大跟头。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在二零一四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对琼瑶起诉于正等侵权案进行宣判,于正被判公开道歉,被告停止对《宫锁连城》的复制、传播和发行,被告共计赔偿五百万元。这让我突然想起一句流行语:“有钱也不能任性。”这句话已成为大家基本共识,那么“有才”能不能任性呢?答案也是否定的,于正的马失前蹄就是最好例证。

②“才”是极其稀缺宝贵的,用才就像跳高,正常时可以上下翻飞,摘金拿银,失衡时则会摔得很重。所以,有才一定要珍惜,要用好。否则,有才不用是暴殄天物,用才来做坏事就会增加破坏力。而现实生活中,有才的人一般都是有个性的,或桀骜不驯,或恃才傲物……这其实就是任性的意思。

③古往今来,那些吃亏的才子,追根究底,多多少少都与任性有关。西晋才子嵇康,广闻博识,多才多艺,却豪放不羁,目中无人,当朝大臣钟会慕名前来拜访,他爱答不理,连起身招呼都不打,只顾自己打铁,这就得罪了钟会,为其诬陷,被司马昭处死。编剧于正的任性,不仅使他付出巨额经而且多年英名毁之一旦,今后在编剧圈里很难再混下去了,正所谓“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同样是才子、编剧的宁财神,则因为随心所欲,不计后果,被警方拘留十五天,虽还算不上身败名裂,但名声受损,事业受挫是肯定免不了的。

④所以,任性使气,自命不凡、不听劝告、一意孤行,早晚会有吃亏的一天。而且,“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本来就容易才高见嫉,有很多人对才子羡慕嫉妒恨,你再不检点,被人拿了把柄,才子倒台,扔砖头、看热闹的人会更多。

⑤但,倘若才用得法,用以正途,则会起到巨大作用。被世人称为“力学之父”的牛顿,20多岁就创立了微积分,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但他并没有自命不凡,也没有把功劳全归于自己,因此更受世人的尊重。孙叔敖面对吊问者,没有怪罪,反而谦虚待见,终获得宝贵的意见。

⑥人才难得,得人才者得天下,全社会都要爱才、敬才、用才;才子则要自爱、自重、自律,低调做人,谨慎行事,万万不能任性妄为。毕竟,人才的价值就在于他善用自己过人的才华成就一番事业。

( 1 )下列能说明“有才不能任性”的是( )
A: 恃才放旷的杨修,成为刀下亡魂。
B: 豪放不羁的李白,成为了一代“诗仙”。
C: 平凡庸俗的刘禅,成为亡国之君。
D: 高调的奥本海默,成为“原子弹之父”。
( 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开头从“少年得志的编剧于正”说起,引出本文的论点“有才不能任性”,同时也作为一个事实论据证明自己的观点;引起读者的兴趣。
B: 第②段运用比喻论证,生动形象地论证了“有才一定要珍惜,要用好,不可任性”的观点,使深奥的道理浅显易懂。
C: 第⑤段从反面论证了“才用得法,用以正途,则会起到巨大作用”。
D: 第⑤段和前文形成了对比,使全文论证更深入,更严密。
( 3 )阅读全文,概括“有才不能任性”的原因。
四、写作(分值:60分)

只要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有一颗善于感受的心,你就会发现,生活中有意思的人和事物很多。请你以“这样的______真有意思”为题写一篇600左右的记叙文。要求:要有适当的描写和议论抒情,要有真情实感。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暖人迷恋”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