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新疆南湖实验学校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 日(yì) 畅(xiá) 媚(wǔ) 络不绝(yì)
B: 热(zhuó) 焦(zhì) 指(qiān) 巍壮观(é)
C: 俯(hàn) 峻(chán) 沟(hè) 息万变(shùn)
D: 苍(qióng) 急(tuān) 言(ruò) 天衣云(jǐn)
2、

下列四句话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汪国真的诗作曾点燃了一代人的青春梦想,他猝然长逝,怎不让人扼腕叹息?
B: 用“光尺”测量几十公里长的距离,误差比人的头发还细几倍。
C: 出租车司机们已经从敲竹杠、乱收费上升到参与赌博、盗窃等犯罪活动了,其个中原因,主要还是为了多捞钱。
D: 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加强了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
3、选出下列词语中划线字音形完全正确的一项( )
A: 狼(jí) 鲜(yú) 维(xiān) 惟妙惟(xiào)
B: 琐(xiè) 临(bīn) 遒(jìng) 交头耳(jiē)
C: 枝(qiú) 推(chóng) 陈(tán) 自出裁(xīn)
D: 秀(qí) 薇(qián) 匀(chèn) 恹欲睡(yān)
4、

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语句,顺序最恰当的是 ( )
个园北大门外盐阜路的内河风光带,景色迷人。
①登上停泊在御码头的龙舟画舫
②这里还是著名的“乾隆水上游览线”的起点
③当年乾隆皇帝三下扬州,曾以天宁寺的西苑作为行宫
④沿河漫步西行千余米,清代八大刹之一的天宁寺就在这里
⑤可以领略“两堤花柳皆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的十里瘦西湖风光

A: ②④③①⑤
B: ④②③①⑤
C: ④③②①⑤
D: ②④⑤①③
5、填入下列句子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大型民族歌舞《多彩贵州风》巡演活动拉开序幕,贵州________的山水风光,________的特色风物,________的民族风情从一个个精彩节目中完美展现,现场笑意满满,掌声阵阵。

①醇厚浓郁 ②多彩和谐 ③旖旎

A: ①③②
B: ③②①
C: ②①③
D: ③①②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王阳明是明代哲学家、教育家。
B: 作者强调实验精神,但实验的过程不是毫无选择的测量,它需要有小心具体的计划。
C: 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被埋没,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D: 真理是“圣人”从内心领悟的。圣人知道真理以后,就传给一般人。
7、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继美国、法国和芬兰之后,我国成为第四个拥有“生物航油”自主研发技术的国家。
B: 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语文素养,我校团委今年积极开展了“读经典作品,建书香校园”。
C: 最近,阿尔法狗与围棋世界冠军柯洁的对战,连胜三局,再次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
D: 相关专家呼吁尽快建立防控校园欺凌的有效机制,及早干预、发现和制止欺凌行为。
8、

下列加下划线的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 立(sǒnɡ)   爬(pān)   抖(zhàn)
B: 壁(qiào) 出(tū) 热(mèn)
C: 峋(lén) 次(lǚ) 崖(xuán)
D: 回(yū) 训(jiè) 安(wèi)
9、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苔痕长到阶上,使台阶都绿了;草色映入竹帘,使室内染上青色。
B: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从淤泥中长出来,却不沾染污秽,莲叶青青不显得妖艳。
C: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它的茎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上面不见藤蔓,也没有枝节。
D: 香远益清,亭亭净植。香气传得越远,就越清幽,它种在洁净的水中。
10、下面语段横线上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自从有了书籍,就有了读书方法。梁启超强调不动笔墨不读书,抄录或笔记,这种______________的办法笨是笨极了,真正做学问的人却总也高不了;陈寅恪读书,习惯将自己的考证、注释、心得写在书眉上,这种___________的方法使他成为“最有识见,最能用材料的人”;胡适主张“大胆假设,小心求证”,这种_________ 的读书方法同时适用于科学与人文学科;朱自清则主张______________,特别推崇姚鼐的“放声疾读,久之自悟”。

A: 博览 质疑 诵读 精读
B: 精读 博览 质疑 诵读
C: 诵读 精读 博览 质疑
D: 质疑 诵读 精读 博览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完成下列小题。

清平乐·检校山园书所见

辛弃疾

连云松竹,万事从今足。拄杖东家分社肉,白酒床头初熟。

西风梨枣山园,儿童偷把长竿。莫谴旁人惊去,老夫静处闲看。

注:①检校:核查。②床头:指酿酒的糟架。

( 1 )前人在评价“连云松竹”时说“景中寓情”,请你说说词人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 2 )下片描写了一个特写镜头,请赏析其中的“偷”和“看”两个字的妙处。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李生论善学者
王生好学而不得法。其友李生问之曰:“或谓君不善学,信乎?”王生不说,曰:“凡师之所言,吾悉能志之,是不亦善学乎?”李生说之曰:“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学贵善思,君但志之而不思之,终必无所成,何心谓之善学也?”王生益愠,不应而还走。居五日,李生故寻王生,告之曰:“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而从之,冀闻道也。学者之大忌,莫逾自厌,盍改之乎?不然,迨年事蹉跎,虽欲改励,恐不及矣!”王生惊觉,谢曰:“余不敏,今日始知君言之善。”
【注释】①说:shuì劝说。

( 1 )解释下列句中划线字。
①其友李生谓之不学( )
②居五日 ( )

( 2 )对文中画线句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 王生十分生气,不回答李生的话就转身走了。
B: 王生更加生气,不回答李生的话就转身跑了。
C: 王生十分生气,不答应李生而自己就跑掉了。
D: 王生更加生气,不答应李生而自己就走掉了。
( 3 )王生的可贵之处在于① ;②

( 4 )对文章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李生认为善学者要不耻下问,能择善者而从。
B: 李生引用孔子的话是为了论证善学贵在善思。
C: 李生认为王生即使想改进学习方法也为时已晚。
D: 文章主要运用了语言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蝴蝶的翅膀要扇动几次才会飞行

夜色渐浓。肖老师还在办公室里批改着语文试卷。肖老师边批改,脸上边露出满意的笑容。她为学生聪明、认真而感到高兴。当她批改到王小朋的试卷时,脸色顿时由晴转阴,只见她在试卷上用力打了个叉,由于用力过大,试卷都被戳穿了,殷红的墨水渗透了试卷的背面。只听见肖老师嘀咕道:“这王小朋也太笨了,这道题我都讲了三四遍了,他怎么还做错?”肖老师情不自禁在试卷的下方写上了一行字:小朋啊,这样一道简单的题你还准备做多少次才能做对?

试卷发下去了,同学们拿着试卷聚精会神看了起来,许多同学还互相对比着试卷。肖老师下意识往王小朋这边看去,只见王小朋的眼睛紧紧停留在试卷上一动不动,同座位的同学想看下他的试卷,他立刻将试卷合了起来,脸色通红。

下课了,同学们三三两两走出教室,王小朋一个人默默地走到窗前,他目不转睛地眺望着窗外。

不知什么时候,肖老师走到他的身边。肖老师笑道:“在看什么呢?”

王小朋看见是老师,用手指着窗外说道:“我在看那树枝上的一只蝴蝶。”

肖老师顺着王小朋手指的方向一看,果然有一只蝴蝶在翩翩起舞。肖老师含嗔道:“这么大了,一只蝴蝶好像也没看过?”

王小朋说道:“看到这只蝴蝶,我忽然想到一个问题。”

“什么问题?”肖老师疑惑地问道。

王小朋若有所思地回答道:“蝴蝶的翅膀要扇动几次才会飞行。”

肖老师“扑哧——”一下笑出声来,她有些揶揄地说道:“你瞎琢磨这个干什么?应该把精力用在为什么老做错题上。”

王小朋自言自语道:“我在想我老做错题和蝴蝶的翅膀要扇动几次才学会飞行有没有什么必然联系。”

肖老师一下愣住了,她抬头看着窗外树枝上的那只蝴蝶,好像也陷入了沉思,只听到她也喃喃自语道:“是啊,蝴蝶的翅膀究竟要扇动几次才会飞行……”

又是一堂活动课,同学们在教室里有的在做作业、有的在互相交流着……这时,肖老师推门进来了。

忽然,同学们都停下了手上的事,目光全都投向了黑板,只见肖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一行字:蝴蝶的翅膀要扇动几次才会飞行。

同学们不约而同地面面相觑,不知道老师是什么意思,有的还忍不住笑出声来。肖老师开口说道:“同学们,今天我们讨论一个有趣的问题,蝴蝶的翅膀要扇动几次才会飞行?”

同学们听了,立刻纷纷议论开来。有个叫崔子涵的女同学站起来回答道:“我看过《动物世界》,上面好像说过蝴蝶的翅膀要扇动6次才会飞行。”另一个叫许静的同学回答道:“听我奶奶说过,蝴蝶的翅膀要扇动8次才会飞行。”又有一个叫李平平的同学说:“我看过一本科普读物,上面好像说蝴蝶的翅膀要扇动9次才会飞行……”同学们说出各种答案,最多的说蝴蝶要扇动21次翅膀才会飞行。

听了同学们的回答,肖老师心中涌动起一股股暖流。她感慨万千地说道:“谢谢同学们,听了你们的回答,给了我很大的启示,蝴蝶要飞翔,必须要反复扇动自己薄如蝉翼的翅膀,才能够自由地飞翔。同样的道理,同学们在学习中,有时也需要反复地扇动自己的翅膀,才会避免差错,这是一种阵痛,也是一种必然,任何事欲速则不达。”说到这里,肖老师看了看王小朋,她发现,王小朋眼睛里闪烁着兴奋的光芒,腰杆明显地挺直了许多。

肖老师最后说道:“我也曾经反复扇动自己的翅膀才学会了飞翔,就是到现在,我有时对一个问题,也需要反复思考,才会做出正确的答案。”

同学们会心地笑了。大家伸出两只手,上下摆动着,像一只只美丽的蝴蝶扇动着翅膀……

( 1 )根据文义,用简洁的语言填写下面表格。


主要事件

起因

一道简单的题肖老师讲了三四遍,王小朋还是不会做。

经过

________

结果

________


( 2 )结合上下文,说说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含义。

肖老师一下愣住了,她抬头看着窗外树枝上的那只蝴蝶,好像也陷入了沉思

( 3 )第(10)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她有些揶揄地说道:“你瞎琢磨这个干什么?应该把精力用在为什么老做错题上。”

( 4 )文章线索有着串联全文、贯通文脉的作用,本文的线索是什么,指出并说明理由。
( 5 )文中的肖老师主要有哪些特点?结合文章内容做简要分析。
阅读下文,回答后面小题。

中国快递

①中国的物流业从无到有,现在已成为全球快递市场发展的引擎,可以说是快速发展。

②在业务量方面,已连续三年排名世界第一。2018年中国快递包裹量大概是313亿件,比十年前增长了30倍,业务量已占到全球业务量的40%。

③在送达速度方面,目前中国快递送达时间平均为2.6天。2018年的“双十一”一天的8.12亿个物流订单,整个物流行业只用了一周时间就把这些订单基本配送完成。

④在先进技术的使用方面,我国快递业已从过去典型的低端劳动密集型行业进入一个科技含量高、技术更新换代快的时代。如何让货物以最快的速度抵达客户手里?这种争分夺秒的竞争从客户下单那一刻就已经开始。商家下单时,相关数据就已经进入到了分拣支持系统中。把订单推送给哪位收派员,包裹要经过哪些站点,甚至在分拣中心哪个滑槽中滑落,系统都提前做出了预判。在货物分拣环节,全自动分拣机以每秒2.7米的速度运行,1小时可以处理2.6万件包里,相当于52个工人1小时的处理量。自2017年开始,已有快递公司投入使用全球首个无人机运营调度中心,建成全球首个全流程智慧化无人机机场和无人配送站,在无人配送全流程打造上不断创新突破。该公司无人机已在多地实现常态化运营,目前已完成超过20万小时的飞行时间,并实现零事故运营。

⑤在快递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其带来的物料消耗和污染等问题也日益严重。有关统计显示,全国快递业2017年消耗包装箱192亿个编织袋58亿个、塑料袋150亿个、胶带300亿米。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有诸多方面:一是绿色包装物成本过高,如一些生态可降解包装的价格是普通包装的4倍。相当一部分企业不会主动选择成本高昂的可降解包装物。二是环保技术水平有待突破。包装物难降解、难处理,快递包装物中包括大量透明胶囊、空气囊、塑料袋等聚氧乙烯类产品,如使用填埋工艺,需要上百年时间才能降解;如采用焚烧工艺,则有产生高危污染物的风险。三是废弃包装回收情况不乐观。目前,快递纸箱回收率不到20%。

( 1 )中国快递物流业的快速发展体现在哪三方面?
( 2 )根据文意推断,选文第④段中“低端劳动密集型行业”指的是什么样的行业?
( 3 )指出下列句子所使用的说明方法。(一个横线上只能填写一种说明方法)

在货物分拣环节,全自动分拣机以每秒2.7米的速度运行,1小时可以处理2.6万件包裹,相当于52个工人1小时的处理量。________、________

( 4 )读完全文后,请你为解决递业发展带来的物料消耗和污染问题提一条合理化建议。
四、写作(分值:60分)
作文

“底色”,现代汉语解释是“底子的颜色”,也比喻最根本、最基础的东西。阅读经典,学习先哲精神,为靓丽人生打上底色;遵纪守法,争做合格公民,为安全人生打上底色;讲究卫生,积极锻炼身体,为健康人生打上底色……

请以“打好人生底色”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请先在答题卡上所选题号后的括号内打“√”,然后再作文。

②请自拟文章题目。

③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除诗歌外),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④字数不少于600字。

⑤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等与考生信息相关的表述。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望眼欲穿”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