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景德镇第十五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文言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叶徒相似,其(果实)味不同.(《晏子使楚》)
B: 渔人甚异(认为…奇异)之.(《桃花源记》)
C: 近塞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丢失)入胡.(《塞翁失马》)
D: 所以动心忍性,(通“增”)益其所不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

请选出下列句子说法正确的一项( )

A: 《范进中举》选自我国清代一部优秀的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作者施耐庵
B: “不对,这不是将军家里的狗……”巡警深思地说:“将军家里没有这样的狗。他家的狗,全是大猎狗。”这句话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
C: 《爱莲说》、《陋室铭》、《岳阳楼记》中的“说”、“铭”、“记”分别代表古代的一种文体。
D: 某火葬厂入口处竖立着这样一块标语牌“经济搞上去,人口降下来。”
3、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市气象局预计2019年冬季会出现降水偏多、平均气温偏高、阶段性低温。(“低温”质加“的现象”)
B: “双11”临近,公安部门建议市民提醒家中长辈,切勿不要点开来路不明的短信链接。(删去“切勿”)
C: 通过一天三条稿件登上“学习强国”平台,向全国人民展示佛山的美丽乡村、教育风采以及全城学习的成果。(“向”前面加上“我们”)
D: 一年一度的秋色民俗文化活动,不仅市民和游客感受到“佛山韵律·秋醉岭南”的欢乐祥和氛围,还共享到佛山社会经济文化创新发展成果。(把“感受到‘佛山韵律·秋醉岭南’的欢乐祥和氛围”和“共享佛山社会经济文化创新发展成果”位置反过来)
4、下列各项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弧形 卧波 合拢 暴涨
B: 和谐 碑文 冲毁 推崇
C: 胜景 序幕 残陨 雄跨
D: 要道 侵略 倾听 拱圈
5、

下列句子中,加横线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针对国庆长假高速免费而堵车严重的现象,中国道路协会秘书长王丽梅认为,不能把免费当成根本原因,因暂时的拥堵就呼吁取消是因噎废食的表现。
B: 能够从客观的立场分析前因后果,做将来的借鉴,以免死灰复燃
C: 可见人生一切毛病都有药可医,惟有无业游民,虽大圣人碰着他,也是无可奈何
D: 《中国好声音》中,刘欢、那英、庾澄庆、杨坤四位著名歌手作为明星导师言传身教 , 为中国乐坛发掘了一批怀揣梦想、具有天赋才华的音乐人。
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株洲市启动市级公费定向师范生培养,今年首批招收360人。
B: 只有沿线的拆迁工作能顺利进行,是沿江风光带顺利施工的条件。
C: 为了防止交通事故的发生,我县各校加强了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
D: 《百家讲坛》节目受到人们的喜爱,是因为其形式新颖,有文化内涵的原因。
7、

依次填人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是 ( )
①要先 一个草案,再交大会讨论。
②岁月在战火中 ,人们在战斗中成长。
③战士们 到了极点,有的一边走路一边磕睡。
④你细细 ,就会领略到文字的魅力。

A: 拟定 流失 困倦 体会
B: 拟定 流去 困惫 体察
C: 拟订 流驶 困顿 体验
D: 拟订 流逝 困乏 体味
8、

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旧书摊前,小王久久地端祥小人书《水浒》的封面,那无精打采的书贩见他只看不买,露出不屑置辩的神气,呵斥他不用再看。
B: 《红高粱》蜚声海内外,让莫言和异彩斑斓的的“高密东北乡”进入了西方人的视野。
C: 因为梦想着成为世上一道最亮丽的风景,于是山顶的一潭积水不惜粉身碎骨,飞泄而下,最终化为状丽秀美的瀑布。
D: 雪后初阳照得整个大地红妆素裹,而急躁的鸟儿也扯开喉咙,唱起了令人振奋的歌。
9、

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轻装珮剑到仙山。
B: 春秋末年晋国的赵简子在山中一带打猎,一头狼中箭而逃。
C: 这种忘恩负意的禽兽,你不杀死它,不是忍慈,而是愚蠢。
D: 侮当初不听青儿语,端阳佳节把杯贪。
10、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马可波罗花世界”乐园坐落于世界探险家马可波罗停驻过三年的名城扬州,各大主题的花园景点真可谓是繁花仙境,美轮美奂
B: 这篇文章文笔虽然不够优美,但结构安排还差强人意
C: 学校组织春游时,生病的他,既想去参加春游,又想留在家里休息,总是见异思迁 , 很难做出决定。
D: 爸爸经常教育我写字时一定要正襟危坐 , 且眼睛距离书本一尺远。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香菱学诗经历了两次失败,终于成功。下面是香菱写的第一首诗和第三首诗,读后回答问题。

第一首诗:

月挂中天夜色寒,清光皎皎影团团。

诗人助兴常思玩,野客添愁不忍观。

翡翠楼边悬明镜,珍珠帘外挂冰盘。

良宵何用烧银烛,睛彩辉煌映画栏。

第三首诗:

精华欲掩料应难,影自娟娟魄自寒。

一片砧敲千里白,半轮鸡唱五更残。

绿蓑江上秋夜笛,红袖楼头夜倚栏。

博得嫦娥应借问,缘何不使永团圆。

( 1 )黛玉看了香菱的第一首诗笑道:“意思却有,只是措词不雅,皆因你看的诗少,被它缚住了。”黛玉的话说明香菱的诗存在什么问题?
( 2 )第三首诗即“梦中所得”的那一首,这首诗是成功的。与第一首诗相比,主要成功在哪些方面?
( 3 )从香菱苦心学诗的经过中你受到什么启发?
( 4 )曹雪芹借写香菱学诗表达了自己对诗艺的一些看法。从黛玉指点学诗门径中,作者特别强调的是什么?
( 5 )古诗讲究“炼字”,分析下列两句唐诗中划线的字好在哪里。

①春风又绿江南岸。

②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两段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材料出自陶渊明《桃花源记》)

苏州多产梅。或曰:“梅以曲、以欹、以疏为美。”固也。然梅之欹之疏之曲,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有以文人画士孤癖之隐明告鬻梅者,斫其正,养其旁条,删其密,夭其稚枝,锄其直,遏其生气,以求重价:而江浙之梅皆病。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

予购三百盆,皆病者。泣之三日,乃誓疗之:纵之顺之,毁其盆,悉埋于地,解其棕缚。

呜呼!安得使予多暇日,又多闲田,广贮苏杭之病梅,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

(材料出自龚自珍《病梅馆记》)

【注释】①欹(qí):倾斜。②固:本来。③孤癖:特别嗜好。④鬻(yù):卖。⑤斫(zhuó):砍削⑥重价:大价钱。

( 1 )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

①芳草鲜美

________

②渔人甚异之

________

③遏其生气

________

安得使予多暇日:

________


( 2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两个句子的意思。

①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②然梅之欹之疏之曲,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

( 3 )按要求从甲乙两文中摘录相关句子。

①描写桃花源人精神状态的句子:________

②描写作者“疗梅”方法的句子:________

( 4 )对两文的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 “欲穷其林”与“穷予生之光阴”的“穷”用法一样,“悉如外人”“悉埋于地”的“悉”的意思相同。
B: 甲文中的“豁然开朗”一扫武陵人的心中的疑惧,正所谓“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C: 乙文借梅议政,抨击了统治者对人才的摧残,表达了思想解放的迫切愿望,与“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的追求是一致的。
D: 甲文语言质朴、生动,跟桃花源的氛围与人物浑然一体;乙文语言节奏铿锵,极富感情,形象表达了作者的爱憎。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苏州园林可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边决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回廊。这是为什么?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 1 )这段文字抓住苏州园林建筑上的什么特点进行说明。

( 2 )这段文字的说明顺序是( )

A: 总—分   
B: 分—总  
C: 空间
D: 一般到特殊
( 3 )文中加线词语能否去掉,为什么?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问 题。

包容,成就人生高度

①“你不应该试图和那些人交朋友,而应该消灭他们。”美国前总统林肯微笑着回答:

“当他们变成我的朋友,难道我不正是在消灭我的敌人吗?”林肯以对政敌宽广的胸怀, 回答了反对他的议员的质疑,也使他在政坛声名鹊起。可见,包容,成就人生高度。

②其实,包容是人生一种不可缺少的风度,也是决定事业高度的一个尺度。用包容并蓄的气度,将对自己不利的人心凝聚为对己有力的力量,这才是真正的领导。曹操政治抱负大,在用人上,气度也不同凡响。“建安七子”之一的陈琳,原为袁绍记事,替袁绍写文章,将曹操挖苦得骇然汗流。曹操抓住他后,惜他文采出众,只教训了几句,仍任他管文书的官。曹操对待投降过来的人,一不计前嫌,二不试试看,与自己原班人马一视同仁,量才放手而用,得益甚大。可见,原谅他人,受益自己,这不仅是一种宽厚, 也体现了闪亮的人生智慧。

③人说“大将气度”,包容不可少,要容人之过,不计前嫌。武则天时代的宰相娄师德以仁厚宽恕、恭勤不怠闻名于世,侍郎李昭德曾说他是乡巴佬,他笑着说:“我不当乡巴佬,谁当乡巴佬呢?”名相狄仁杰也瞧不起娄师德,想把他排挤出朝廷,娄师德也不计较。他没有以牙还牙,而是以德报怨,历经风霜雨打 ,仍然用平和的心态、开阔的心胸为人处世、从政为官。这种包容是一个成大事者必备的品格。

④只有“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才能成就大业,成常人难成之举。古今中外, 概莫能外。唐太宗宽容了魏征,成就了“贞观之治”;蔺相如宽容了廉颇,成就了一段“将相和”的佳话;鲍叔牙宽容了管仲,成就了“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壮举。一位哲人说过一番耐人寻味的话:天空收容每一片云彩,不论其美丑,故天空广阔无比;高山收容每一块岩石,不论其大小,故高山雄伟壮观;大海收容每一朵浪花,不论其清浊,故大海浩瀚无比。

⑤包容是一种博大的胸怀,是一种散发仁爱光芒的境界,更是一种心怀坦荡,凝聚

力量的“利器”,是助你成功的神奇力量。

(选自《共产党员》)

( 1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 2 )选文第①段有什么作用?
( 3 )第③段画线句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 4 )简述选文第②段论证思路。
四、写作(分值:60分)

任选一题作文。
【小题1】题目:让路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
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小题2】读下面材料,然后作文。
女儿问:“为什么有的西瓜甜,有的西瓜不甜呢?”父亲说:“甜的西瓜是因为被阳光照耀的时间长。…”“那地里的西瓜不是都在接受阳光的照耀吗?”女儿又问。父亲说:“是啊,阳光是公平的,它一视同仁地照耀着所有西瓜。可是有的西瓜怕热,躲在阴影里,不肯接受阳光的照耀。”
要求:①根据材料寓意,选好角度,自拟题目。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废墟上的繁华”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