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分宜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找出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 )
A: 峰峦 弥漫 凌纱 葱宠
B: 征兆 骸骨 潜行 裹藏
C: 轻盈 鱼鳞 连绵 绸带
D: 崩塌 谚语 畅谈 海域
2、下面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天津荣获“全国卫生城市”的原因是全市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
B: 近年来,海交会已成为海峡两岸经贸合作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
C: 通过开展赛龙舟、包粽子活动,可以使屈原的爱国精神代代相传。
D: 一个人是否拥有健康的体魄,关键在于持之以恒地参加体育锻炼。
3、下列对成语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扑朔迷离:形容事物错综复杂,难以辨别;由《木兰诗》“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句意演化出来。
B: 刮目相待:出白北宋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孙权劝学》),原是吕蒙夸赞鲁肃的话,现指用新的眼光来看待。
C: 柳暗花明:陆游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诗句,后多用来比喻在困境中出现转机,看到希望。
D: 如释重负:成语里还留存着文言中一些字的含义,如这个成语中的“释”就与“有卖油翁释担而市”中的“释”词义相同。
4、选择正确译句。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

A: (古仁人)根本不喜欢物品,不为自己悲伤。
B: (古仁人)没有高兴和悲伤。
C: (古仁人)不因为物品喜欢,不因为自己悲伤。
D: (古仁人)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或喜或悲。
5、下列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贝多芬,在追梦的路上,双耳失聪,但他这个名字,却流芳百世,妇孺皆知
B: 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一旦产生小的灵感,就要相信它的价值,并锲而不舍地发展下去。
C: 课堂上,语文老师幽默的语言常常让学生忍俊不禁
D: 在"辉煌共和国"读书活动中,我市涌现了500多个先进个人,可歌可泣的事迹不胜枚举。
6、

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汗青”特指史册;“桑梓”指家乡;“芙蕖”“水芙蓉”是荷花的别称。
B: “扑朔迷离”“刮目相待”“醉翁之意不在酒”分别出自《木兰诗》《孙权劝学》《醉翁亭记》。
C: 《论语》《乡愁》《端午的鸭蛋》《变色龙》的作者分别是孔子、余光中、汪曾祺、 契诃夫 。
D: 《石壕吏》是杜甫《三吏》之一;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为“初唐四杰”;“五行”即水火木金土。
7、与下面诗句衔接最紧密的一句是( )

朋友,不要说地上是阴影,那是因为你总低着头。____________________。


A: 抬起你的头,大步往前走,把阴影永远留在你的身后
B: 挺起你的胸,拍起你的头,把阴影永运留在你的身后
C: 抬起你的头,迎着太阳走,把阴影永远留在你的身后
D: 迎着太阳走,誓死不回头,把阴影永远留在你的身后
8、《水浒传》中的人物和情节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武松——醉打蒋门神
B: 林冲——棒打洪教头
C: 宋江——夜打曾头市
D: 李逵——拳打镇关西
9、下列文学作品中,哪一个不属于剧本?( )
A: 《等待戈多》
B: 《伪君子》
C: 《茶馆》
D: 《包法利夫人》
10、

下列各句划线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chāi)使 寻(mì) (nuò)弱 随声附(hè)
B: (pán)跚 不(xiè) 热(chén) (yí)然自得
C: 阔(chuò) (kuí)梧 粗(kuànɡ) 相行见(chù)
D: (zhàn)放 狼(jí) 秀(qí) 地大物(bó)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诗,完成下列小题。

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 1 )本诗作者是________(人名)
( 2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者运用比较,突出了泰山的神奇秀丽。
B: 作者运用描写,写出了泰山的耸立险峻。
C: 作者运用设问,表达了自己的好奇疑惑。
D: 作者登临山顶,抒发了自己的豪情壮志。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甲】【乙】两段选文,完成文后题目。
【甲】晏子使楚
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王曰,何坐?曰,坐盗。”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选自《晏子春秋》)
【乙】师旷①撞晋平公
晋平公与群臣饮,饮酣,乃喟然叹曰:“莫乐为人君!惟其言而莫之违。”师旷侍坐于前,援②琴撞之。公披衽③而避,琴坏于壁。公曰:“太师谁撞?”师旷曰:“今者有小人言侧者,故撞之。”公曰:“寡人也。”师旷曰:“哑④!是非君人者之言也。”左右请除⑤之。公曰:“释之,以为寡人戒。”
(选自《韩非子》)
【注释】①师旷:名旷,字子野,是春秋后期晋国宫廷中的盲乐师。②援:执持,拿。③衽:衣襟。④哑:表示不以为然的惊叹声。⑤除——除去。

( 1 )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
A.齐之辞者也()B.王曰,何?()C.晋平公与群臣饮,饮()D.非君人者之言也()

( 2 )翻译下列句子。
①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②释之,以为寡人戒。

( 3 )给下列句子划分朗读节奏,每句划一处。
①吏二缚一人诣王
②援琴撞之

( 4 )请根据提示,将【甲】文的故事情节依次填写在A、B两处


A


楚王当堂羞辱

B

楚王自取其辱

( 5 )【甲】【乙】两文中,晏子和师旷都长于辞令,你更欣赏哪一个的说话艺术?请说说你的理由。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耐寒植物如何过冬

李耕拓

①植物生长活动的最低温度通常是0℃。秋天之后,有些植物特别是很多一年生草本植物纷纷枯萎。到了更为寒冷的冬季,冰封的大地上几乎看不到红花绿叶,但也有些“英雄好汉”是不怕严寒的。

②通常而言,即便是同一种植物,冬季和夏季的抗冻能力也不一样在夏季活动期多不耐寒,在冬季休眠期则更为耐寒。这是因为春夏季节,植物生长旺盛,养分消耗多于积累,因而其抗冻能力较弱。如北方的梨树,在-30~-2℃低温下能平安越冬,在春天却抵挡不住微寒的袭击;松树的针叶,冬天能耐30℃的严寒,夏天如果人为地降温到-8℃就会冻死,就是这个道理。

③到了秋天,情形就变了,秋季白昼温度高日照强,叶子的光合作用旺盛;而夜间气温低,树木生长缓慢,养分消耗少,积累多,于是树木越长越“胖”,变粗壮并木质化,树叶里合成了更多的脱落酸(休眠素),这种植物激素被输送到植物枝梢的尖端和侧芽后,这些部位的新陈代谢会受到抑制,从而进入休眠状态,不再萌芽生长,植物体也停止生长。这意味着植物的物质和能量消耗大大减少,养分因此被积蓄起来,树木逐渐有了抵御寒冷的能力,即使叶子在冬天被冻掉,小枝依旧完好无损。

④耐冻植物都有休眠的特点,它们常使用“沉睡”的妙法来对付冬寒。一般而言,处于休眠状态的植株抗寒力强,并且植株休眠越深,抗寒能力越强事实上,多年生植物的季节性休眠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是植物应对不利环境的一大绝招。

⑤此外,每一棵树木都有一副“甲胄”,保护它们娇嫩的组织不受寒气侵袭。这副“甲胄”就是木栓层。每年夏天,树木都在树干和树枝的皮下储存木栓组织——死的间层。木栓既不透水,也不透气。停滞在其气孔中的空气能够阻挡树木的热量向外散发。树木年龄越大,木栓层越厚。因此,老树、粗树的抗寒能力比枝嫩干细的小树强。

⑥另外,植物还常常会通过细胞膜脱水或合成液态抗冻有机物来增强细胞的抗冻性。有的植物会通过降低自身含水量以适应低温环境,安全过冬。具体来说,就是将水从细胞内排到细胞外,防止细胞内的水结冰。

⑦植物之所以能够这样做,是因为其体内既有自由水,也有结合水,二者的“脾气”大相径庭:自由水在100℃沸腾,0℃时结冰;结合水要高于100℃才沸腾,在比0℃低得多的温度下才会结冰。冬天,植物体内的自由水减少后结合水所占比例则相对增加,使细胞液浓度增高,不易结冰,植物因此可以忍受更低的温度。

⑧当然,如果以上方法还不足以抵抗严寒,一些植物还会通过增加糖或蛋白质、脂肪的含量,或者增强生物膜系统结构的稳定性来练就更高更强的御寒本领。

(有删改)

( 1 )本文主要介绍了耐寒植物过冬的哪些方法?
( 2 )第②段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 3 )第⑦段中划线的“这样”在文中具体指代什么?
( 4 )下面有关本文的理解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第①段划线词“几乎”表示对程度的界定,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
B: 第③段划线的“越长越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树木积累养分越来越多的样子。
C: 第⑤段中划线的“甲胄”,是指树木在树干和树枝的皮下储存的木栓组织——木栓层。
D: 本文是一篇事理说明文,作者按照时间顺序介绍了一些植物耐寒抗冻的方法。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绿色的梦

陆文夫

①近些年来,梦特别多。没有美梦,没有恶梦,所有的梦几乎都既模糊,又清晰,大都十分遥远。生活好像一部漫长的记录片,白天在录制和放映后半部,晚上却在睡梦中从头放起。

②在那记录片的开头,天空是蓝色的,大地是绿色的,一片柔和的绿色使生命得以舒展。大地的油绿是青青的麦苗,是柳树的绿叶,是还青的春草,是抽芽的芦苇……那好像是梦,我曾经躺在那铺满春草的田岸上,看那油绿的麦苗在蓝天下闪光,在微风中起浪,听那云雀在云端里唧唧地歌唱。

③麦浪,在缭绕的魂梦中经常出现这种绿色的波浪,这种波浪的翻滚能使人感到平和、安静。麦浪不是海浪,没有拍岸的惊涛,没有隆隆的响声,没有海水的成腥,只有一种细微的沙沙声,大概是麦叶和麦叶相互碰撞。有阵阵野花的香味,却看不见花在什么地方,听得见云雀的叫声,却看不见云雀的身影,她箭似的从麦垄间直插苍穹,飞鸣欢唱一阵之后,又箭似的射入麦浪之间。

④人平躺着,眼迷蒙着,和煦的阳光像一条温暖的、无形的被,躺在这绿色的巨床上,是醒着,是睡着,是梦境还是记忆?

⑤那不是梦,那是半个世纪前的景象。家乡的田野上几乎看不见村庄,远眺村庄都是些黑压压的林带,十分整齐地排列在绿色的田野上。如果一个村庄上没有树,没有参天的树,而使低矮的房屋裸露在外面,行路的人就会说:“那是一个穷地方。”连叫花子都不会进那个村庄。

⑥小时候,祖母老是跟我讲一个故事,说我家屋后那棵两个孩子都抱不过来的大叶杨,当年只有孩子的手臂那么粗。那年闹春荒,缺草也缺粮,她拿着斧头去砍那棵小树,砍了两下没有舍得,情愿饿着肚子到芦苇滩里去划草叶。

⑦我们的村庄家家都有很多树,大多种在门前小河两岸,有些柳树和桃树长大以后就斜盖在河面上,两岸的树像一条绿色的天篷,沿着村庄逶迤而上,这天篷下的小河就成了儿童的乐园。农村里没有幼儿园,都是大孩子带着小孩子,天天在这种绿色的乐园转悠,摸虾、捉鱼、采果实、掏鸟窝、放野火,说是烧过的野草明年会长得更好、更绿。

⑧每逢暮色苍茫,村庄上时不时传来尖锐、悠长、焦急、慈祥的声音,那是母亲在呼唤孩子,那拖得很长的呼唤声,能把一里路之内的孩子从绿色的天地里召回来,洗脸、吃饭,然后便进入梦乡。那梦当然也是绿色的,能使人没齿难忘。

⑨村庄除了树还有竹。我家没有竹园,这是祖父的一大憾事,可我就读的私塾却在大片竹园的旁边,那个村庄家家户户有竹园,一家一家连成片,绵延二三里。读私塾是很寂寞的,整天坐在长板凳上摇头晃脑,念书、写字,动弹不得。八九岁的顽童难以做到这一点,便找各种借口,跑到竹园里去,每次去两三个人,大家轮流,不被老师发现。其实老师也知道,只是睁只眼闭只眼罢了。

⑩竹园是小小蒙童的迪斯尼乐园。迪斯尼乐园是大人们造好了给孩子们看,给孩子们玩的。竹园却是大自然给孩子们的恩赐,让孩子们自己动手,自己去寻找游乐的天地。最有趣的是夏天,教室里闷热,老师也热得受不了,同意学生们把课桌搬到竹园里去学习。十几个蒙童散坐在幽篁里,有的玩耍,有的和老师一起打瞌睡,有的用野藤做吊床。躺在那种悠悠荡荡的吊床上,很快便能熟睡,直到大风吹动竹叶,发出松涛、海涛似的响声,才能把你惊醒,暴风雨来了!

⑪绿色的梦又悄悄地来到枕边,带来了叶的响声,带来野花的香气,似乎还有竹涛的沙沙,还有云雀的唧唧……突然间一阵轰鸣,好像天崩地裂!一辆装着钢筋的大卡车急驰而过,把好梦惊醒,那摹仿虫叫的电子钟正报早晨六点。

⑫这也是一种天地,是城市的天地,在这个天地里长大的孩子,他们将来的梦可能是灰色的,白色的,五颜六色的,不是绿色的。可在所有的颜色之中,绿色最具有生命力。

一九九三年

(选自《文苑·经典美文》有删改)

( 1 )从文中看,“绿色的梦”有那些深刻的含义?请简要概括分析。

( 2 )第③段描写梦中的情景,在表达上有什么特色,请简要赏析。

( 3 )“竹园是小小蒙童的迪斯尼乐园迪斯尼乐园是大人们造好了给孩子们看,给孩子们玩的。”两个“迪斯尼乐园”内涵有什么不同?

( 4 )文章最后说“这也是一种天地,是城市的天地,在这个天地里长大的孩子,他们将来的梦可能是灰色的,白色的,五颜六色的,不是绿色的”,请结合全文探究作者这样写的意图。

四、写作(分值:6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有多少人,难以忘怀;有多少事,可以重来。精彩的瞬间,美好的恒久,点亮了我们生命的星空。还记得吗?曾经关爱你的那个人,温暖你的那件事,愉悦你的那道景,感动你的那份情﹣﹣那眼神、那微笑、那陪伴、那鼓励……都定格在你的心灵深处。

请以“那时,那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在横线处填上一个词,将标题补充完整;②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600(诗歌不少于20行);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④书写工整,文面整洁。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夜里,你在想着谁”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