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景德镇市第十九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
B: 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几个大字:“法兰西万岁!”
C: 现在我明白了,镇上那些老年人为什么来坐在教室里?
D: 土地是我的母亲,我的每一寸皮肤,都有着土粒;我的手掌一接近土地,心就变得平静。
2、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傅雷家书》传递的是一份动人的舐犊之情
B: 杨修曹操帐下的行军主簿,因过于恃才放旷 , 招致了杀身之祸。
C: 梁启超在《敬业与乐业》中指出:凡做一件事,就要全力以赴,心骛八极 , 这方能称之为“敬业”。
D: 十年之久,于勒叔叔没再来信。可是父亲的希望却与日俱增
3、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滩(yū) 恣(suī) 难(jié) 而不舍(qì)
B: 慰(jiè) 晓(fó) 热(chì) 吹毛求(cī)
C: 薄(jǐ) 狡(xiá) 唐(túi) 引受戮(jǐng)
D: 执(niù) 射(bèng) 挑(xìn) 相形见(chù)
4、下面句子译文正确的一项是( )

句子: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A: 现在天下分裂为三国,益州贫困衰弱,这真是形势危急,决定存亡的关键时刻啊。
B: 现在益州只占天下的三分之一,又贫困衰弱,这真是形势危急,决定存亡的关键时刻啊。
C: 现在天下分裂为三国,益州又非常疲劳破旧,这真是形势危急,决定存亡的关键时刻啊。
5、

下列句子中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

A: 关于这件事的具体详情,我以后再告诉你。
B: 大学生们远赴贵州山区大石小学支教,经过他们的努力该校办学状况有了提高。
C: 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
D: 材料厂经过技术革新,成本下降了一倍,而产值却增长10%。
6、林冲性格有软弱的一面,下面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得知欺负自己妻子的流氓是高衙内后就退缩了。
B: 晁盖等人上山遭到王伦拒绝时忍气吞声。
C: 在发配沧州的途中忍辱负重。
D: 上梁山后对气量狭小的白衣秀士王伦一再容忍。
7、

下列句子,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你最大的特点是心地善良,这种善良是①_______的。你的另一个优点是具有②_______思想。十四过了,就奔十八;十八过了,就奔三十;三十过了,就如江河③_______。

A: ①天生俱来 ②平民 ③一日千里
B: ①与生俱来 ②平民 ③一泻千里
C: ①天生俱来 ②农民 ③一泻千里
D: ①与生俱来② 农民 ③一日千里
8、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 这种幼虫在树干中往里钻,一边挖洞,一边把挖出来的东西吃掉。(排比)
B: 螳螂抓住一条肥硕的后大腿,送到嘴边,细细地品味着,一副心满意足的神态。(拟人)
C: 绿蝈蝈就像英国人:它非常喜欢浇上果酱的牛排。(比喻)
D: 我难道就没有应该责备自己的地方吗?我不是常常让你们丢下功课替我浇花吗?(反问)
9、下面各项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云宵  感慨  人声鼎沸  花团锦簇
B: 严厉  驾驶  截然不同  全神贯注
C: 脊梁  跨进  浑为一谈  人迹罕至
D: 缠络  暮名  不求甚解  废寝忘食
10、

下列划线字的字形与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杂(rǒnɡ) 问(jié) 锐不可(dānɡ)
B: 取(jí) 悍(piāo) 通达旦(xiāo)
C: 确(záo) 静(mì) 苦心孤(yì)
D: 亵(dú) 负(hè) 忧心忡(zhōnɡ)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一首词,回答问题。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 1 )这首词的作者是________ , 词牌是________

( 2 )上阕中有两句通过人物的外在行为来写主人公的内心哀愁,请将它们找出来。

( 3 )分析说明下阕中划线句的表达效果。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乙)

第一章: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学而》)

第二章: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

第三章: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子张》)

( 1 )解释句子中划线的词语:

①元方入门不:________

②为人谋而不乎:________

( 2 )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相委而去。

②切问而近思。

( 3 )甲文中的友人除了犯了“无礼”的错误,还犯了怎样的错误?请结合乙文中第一章的相关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

睡在芬芳的稻草床上

周志国

睡在稻草上。小憩的庄稼人。贪玩的孩子。阳光洒在温软金黄的草堆上。花儿一样的梦。

我睡在稻草上,是睡在用稻草铺垫的木床上。

从农村出来后的每年春节,我是雷打不动要回老家去的。回到乡下,回到父母的身边。有一年冬天,大雪齐了膝盖,我就是连滚带爬回去的。人回去,心也回去。

父母家里就两位老人,至今没有舍得添一件时尚的家什,没有音乐,没有电视。除了吃饭,我们就从早到晚围着嗞嗞燃烧的木柴火塘,嗑母亲炒的南瓜籽说话,常常要说到夜深了才想起该去睡觉。

这么多年,我只要回去,都和父亲抵足而眠。今年春节回家的第一个晚上,我们说到家里的公鸡都叫了头遍。临睡了,母亲说被子床单什么的,都是新洗了的,还用米汤水浆了。父亲抢过话头,特别补充说,垫絮下面的稻草全部换了新的,是他从草垛里选那壮实金黄的稻草,把袍叶撸干净了,再用菜刀切齐整,一把一把,一层一层铺在床板上,平实,厚实,松软,睡在上面,不比席梦思差。

我的脑海里,迅速出现了父亲做这一切时的情景:视线在草把里探寻,双手在草垛里翻找,拉出来,一只手捏着草尖处,另一只手的五个手指张成梳子样顺着草身一次次往下撸,袍叶撸干净了,手上就剩下了金黄的草梗。看看撸得差不多了,就顿齐了用刀切,然后抱到床边细细地铺好。稻草铺好了,再铺上棉絮,铺上床单。看看自己精心忙活打理一新的床铺,只等自己的儿子回来。老人家的幸福像蜜汁样从心底里往周身流淌。

脱去臃肿的外衣,钻到被窝里躺下去,一股熟悉的稻草的气息顿时向我袭来。稻草的味道,稻谷的味道,泥土的味道,甚至父亲的味道整个包裹了我。我没有说话,我调动自己所有的感觉器官、嗅觉器官一起感受,一起回味,一起品尝,重温自己生在稻草铺上,睡在稻草铺上的那些过去了的岁月和生活。

我也种过水稻。收获金黄的稻谷,也收获金黄的稻草。季节熟了,把多数的稻谷卖给粮站,把够吃的稻子留给自己。想象着金黄的稻谷加工成雪白的大米去养育天下的生命。也有骄傲,也有自豪。稻谷都安排好了,成堆的稻草则留下来陪着我们过一年里剩余的日子。它的用处很多,切碎了洒上清淡的盐水用它做牛的饲料,晒干了用它来生火做饭,理净了用它来垫床铺,过去它还是庄户人家盖屋面的唯一材料。

自打搬进城里,我们的生活就彻底告别了稻草。垫床的是席梦思,烧饭的是煤电气。我们把稻草扔在了乡下,把与稻草有关的一切都扔在了逐渐淡去的记忆里。甚至好多的日子,我们在梦里都不见了它的踪影。曾记得,第一次睡上席梦思,那一份当了神仙的感觉是何等的美妙。孩子们在床上玩起了弹跳的游戏,我们则在历数稻草铺的简陋与粗糙。谁也不知道,第二天起来,我们都喊腰疼。如今想来,那是不习惯的缘故,并不是席梦思的错。我们尽管对稻草铺还存有一丝留恋,但终究是不会再到乡下去拖车草来垫床铺了的。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们早已经习惯了席梦思的软和,忘记了那些与稻草滚在一起的日子。

户外有风,屋后的竹林在沙沙摇响。远处有几声狗吠起落。这个静谧温馨的晚上,我睡在稻草上,睡在父亲身边,我感到异常的踏实与香甜。我做了一个梦:田野里翠绿的禾苗翻起金黄的稻浪,从金黄的稻堆里淌出了白米的河流……在阳光照耀的田野里,我躺在芬芳的稻草上,幸福地睡着了……(本文有删节)

( 1 )文章围绕“稻草床”展开情节,依据文章思路和内容,在下面横线上填写合适的语句。

________→父亲铺稻草床,幸福像蜜汁样流淌→________→告别淡忘了稻草床,习惯席梦思→________。

( 2 )选文第一段有什么作用?
( 3 )结合具体语境,简析第三、五段中加点词语的情感内涵。

①连滚带爬:________

②抵足而眠:________

( 4 )本文语言富有意蕴,请自选角度,给第九段划线句子作简要点评。
( 5 )结尾处,为什么“我”睡在“稻草上”和“父亲身边”,会感到“异常的踏实与香甜”?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善待挫折

①漫漫人生,茫茫人海,生活道路上无不充满坎坷。如生活困难,高考落榜,升职无望,体质不佳,办事受阻,无端受控等等。不管你喜欢不喜欢,不管你愿意不愿意,挫折随时都可能降临。

②应该怎样看待挫折,怎样去面对挫折呢?

③历史上许许多多仁人志士在与挫折斗争中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司马迁在遭受宫刑之后,发愤著书,写出了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名著《史记》。音乐家贝多芬,一生遭遇的挫折是难以形容的。他17岁失去母亲,26岁耳聋,接着又陷入了失恋的痛苦之中。对一个音乐家来说,这打击是多么的大啊!可贝多芬不消沉,不气馁,他在一封信中写道:“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妄想使我屈服,这绝对办不到。”他始终顽强地生活,艰难地创作,成为世界不朽的音乐家。

④挫折虽给人带来痛苦,但它往往可以磨练人的意志,激发人的斗志;可以使人学会思考,调整行动,以更佳的方式去实现自己的目的,成就辉煌的事业。科学家贝佛里奇说:“人们最出色的工作往往是处于逆境的情况下做出的。”可以说,

⑤当然,挫折并不能自发地造就人才,也不是所有经历挫折的人都能有所作为。法国作家巴尔扎克说:“挫折就像一块石头,对于弱者来说是绊脚石,让你却步不前;而对于强者来说却是垫脚石,使你站得更高。” 只有抱着崇高的生活目的,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并自觉地在挫折中磨练,在挫折中奋起,在挫折中追求的人,才有希望成为生活的强者。

( 1 )本文的中心论点________。
( 2 )第③段运用________和________的事例,更有力地论证了________这一观点,进一步增强了说服力。
( 3 )填入第④段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在逆境的情况下人们可以做出最出色的工作。
B: 挫折是造就人才的一种特殊环境。
C: 所有的挫折都能造就人才。
D: 在成就人才的过程中挫折随时都可能降临。
( 4 )文章第⑤段划线的“绊脚石”和“垫脚石”的含义分别是什么?

绊脚石:________

垫脚石:________

( 5 )请另举一例,证明“挫折能造就人才”。
四、写作(分值:60分)

读下列材料,然后作文。
在成长的愉悦中,在探求的欣喜中,我们每个人都积极进取,充满活力;在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中,我们朝气蓬勃,充满活力。和谐温馨的家庭,洋溢欢乐,充满活力;日新月异的社区、家乡、祖国……蒸蒸日上,充满活力。

请以“充满活力的岁月”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要求:①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②字数在600字以上,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字迹工整,书写优美,卷面整洁。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随风飘”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