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徐州市钟吾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大桥设计、施工、运营的全过程坚持始终最低程度破坏、最大限度保护的建设目标。
B: 人的一生约有一半左右的时间都在思考,只不过成功者总在思考有意义的事。
C: 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阅读爱好者,关键在于青少年时期要培养阅读的兴趣。
D: 通过对商品、场景、消费者的智能化处理,人工智能技术开始在实体店中应用。
2、

《爱的教育》弗兰蒂被开除的原因是( )

A: 品行太坏。
B: 成绩太差。
C: 不尊敬父母。
3、下列字形和划线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狼(jí) 惟妙惟肖 琐(xuè ) 诚惶诚恐
B: 首(qiáo) 韬光养晦 热(chén) 恹恹欲睡
C: 斥(hè ) 殚精竭虑 黑(yǒu) 无动于衷
D: 然(qiǎo) 安之若素 热(zhì) 坦荡如坻
4、

诗句书写有误的是 ( )

A: 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
B: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C: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D: 落花流水春去也,天上人间
5、下列各项中,划线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震(sǒng) 起(dié) 红(yān) 扑迷离(shuò)
B: 麦(chá) 拭(kāi) 对(jiào) 为人知(xiān)
C: 漫(ní) 育(bǔ) 咽(gěng) 鞠躬尽(cuì)
D: 愧(zuò) 恶(zèng) 古(gèn) 气冲牛(dǒu)
6、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奶奶刚才还有说有笑,突然收敛起笑容,我们一脸茫然,不知哪儿冒犯起了她。
B: 人生的价值不在于有多大的建树 , 只要你善于发掘快乐,再平凡的工作也是有意义的。
C: 英语老师非常幽默,把语法讲得惟妙惟肖 , 让同学们觉得轻松,记得牢固。
D: 他聪慧好学,多才多艺,阳光帅气,在我们年级鹤立鸡群 , 是校草的热门人选。
7、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越(zhuó) 溅(bèng) 怠(juàn) 无打采(jīng)
B: 级(shè) 热(zhì) 沙(shuò) 然入梦(hān)
C: 临(lì) 然(mò) 守(kè) 间不容(fà)
D: 立(zhù) 塌(tān) 悲(chuàng) 气冲牛(dǒu)
8、下列对句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你只会感到更高邈、深远。(高而远)
B: (鸟儿)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出卖,拨弄)
C: 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晴朗无云)
D: 那种清冷是柔和的,没有北风那样咄咄逼人。(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
9、

下列说法中,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都德是德国18世纪著名的现实主义小说家,其代表作《最后一课》《柏林之围》等都已成为世界文学的珍品。
B: 《资治通鉴》,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由北宋司马光主编,宋神宗认为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诫来加强统治,所以定名为《资治通鉴》。
C: 《水浒传》中武松是作者重点塑造的一个英雄形象,他的故事大多脍炙人口,如景阳岗打虎、斗杀西门庆、血溅鸳鸯楼、醉打蒋门神、大闹五台山等。
D: 《骆驼祥子》以20世纪三十年代末期的天津市民生活为背景,以人力车夫祥子的坎坷悲惨生活遭遇为主要情节,以祥子与车为基本线索。
10、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斑澜 谛听 瞬息万变 稍纵既逝
B: 肃穆 魅丽 德天独厚 脍炙人口
C: 瞩目 鉴于 矢志不移 大相径庭
D: 驯职 推敲 一牢永逸 以讹传讹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社日

王驾

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

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 1 )从诗的前两句可以看出当地农村生活的哪些特点?
( 2 )古代祭祀土神的日子叫“社日”,整首诗没有一字描写社日祭祀的情景,但我们却能感受到祭祀的气氛,这是运用了________写法。“家家扶得醉人归”中“醉”是表象,________才是村民的真正心境。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诗文
【甲】水陆草木之花,。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周敦颐《爱莲说》
【乙】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 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毛泽东《卜算子•咏梅》

( 1 )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①可爱者甚 ( )② 清涟而不妖( )
③陶后有闻 ( )④到山花烂漫时( )

( 2 )翻译下面的句子。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 3 )作者“独爱莲”的原因是什么? (请用原文回答)

( 4 )【甲】文用 衬托了莲花的形象,【乙】文用 等自然环境来烘托梅花的形象。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文章,感受人性光辉,完成下面小题

谢谢你,盛装莅临我的成长

①小学二年级时的班主任,是个不怒自威的退伍军人。平日里话不多,习惯用眼神制止并解决纷争与事端。

②对男生,他实行军事化管理。课间十分钟,其他班的男生疯得东倒西歪,我们班的男生则挺拔地站立着,有序地排队,轮流着立定跳远,玩得像上课一样规规矩矩又铿锵有力。

③对女生,他力推淑女教育。说话要不疾不徐,微笑要张弛有度;裙子要过膝,不许撩起下摆擦汗,不能光脚穿凉鞋;坐不能弯腰驼背,站不能含胸低头;课外少看电视多看书,每天练习毛笔字……

乡村的孩子平时散养惯了,一个个野得像泼洒一地的阳光,哪里收得住?一学期过去,没几个能真正坚持下来的。做的最好的,是和我们同班的他的女儿。我们既同情她的别无选择,又钦佩她的与众不同。她不是班上最漂亮的女孩,却自有一种说不出的美,眼中闪烁着看得见摸得着的柔软和善意。连最捣蛋的男生路过她身边时,都会不由自主地屏声敛气。

⑤多年后,在家乡的街头,她穿一袭蓝底白花的连衣裙,绾着低低的发髻,静静地站在那里。嘈杂如水,流到她身边,却自觉地绕道而行。有人和她打招呼,她轻轻地点头,微笑致意,温婉得既优雅高贵又接地气。

⑥原来,她被打磨出来的与众不同的美,过去叫教养,现在叫气质。

⑦初一时的语文老师,是个慢条斯理有智慧的老头儿,他惩戒我们的惯用方法是写检讨。检讨的标准直接照搬作文要求:文笔要好,感情要真,题材不限,风格却要自成一家,字数不能少于800,字迹要工整。

⑧有一回上课,他故意迟到了几分钟。不待他道歉并解释原因,台下一片亢奋叫喊:“写检讨!写检讨!写检讨!”他也不恼,乐呵呵地看着我们,眼里的宠溺能淹没掉每个人。

⑨从此,他再也没有让我们写过检讨,却要求大家把写检讨的标准落实到平时的日记中,日记不许胡乱应付“差事”,如果我们能保证质量,可以变“日记”为“周记”。算算,虽要求高了,但作业少了,我们欣然同意了。

⑩毕业后和同学们去看望他,说起这段往事,他笑:“小小少年是一块块璞玉,但雕琢要讲究方式和技巧。写检讨是假,练字练笔才是真。”然后他转过头,对我说:“你的字,有蝇头小楷的功底;你的周记,也最好看。”

⑪原来,我们最终学会的,是不要错过更好的自己。

⑫高二时的语文老师,是个忧郁的诗人。他为人低调又不羁,平时见他背影的机会比正面还要多。有一次上课讲诗歌的结构与特点,他找来了几本自己以前写的诗集。讲台上的他,眼神干净明亮,有一种未经世事的洁白,像正在做梦的少年。他一字字念,一句句写,一段段讲其间饱满的感情、丰富的想象、和谐的音韵,以及写诗的心境和曾经沉睡的梦想。每到动情处,他的眼中闪出一种异样的光彩,眼神比远方还远

⑬课后很久,我心里仍蓬勃得静不下来。那是我第一次感受到了诗歌的美,它干净清洁,美好亲切,散发着梦想的味道。最难得的是,它离我这样近,一声轻唤足以叫醒我,而不只是远远地隔空感动我。

⑭后来,我开始偷偷写诗,不在乎写得好不好,不去想有没有用,也不在意是否有人懂,愿意写下去并能很好地写出来,对自己而言已经足够。

⑮原来,梦想是一种让你觉得坚持就是幸福的东西。

⑯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过: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谢谢你,盛装莅临我的成长……

(作者汪微橙,有删改)

( 1 )当年“我”并未理解三位老师的良苦用心,后来通过哪些事“我”才感悟到老师们促进了“我”的成长?
( 2 )阅读①至⑥段,完成下面表格。

段落

①~⑥

⑦~⑪

⑫~⑮

主要

内容

小学班主任用不同的管理方法,帮助学生打磨气质。

A________

B________


( 3 )根据句后提示,联系上下文,赏析文中画线句子。

①乡村的孩子平时散养惯了,一个个野得像泼洒一地的阳光,哪里收得住?(从修辞角度)

②每到动情处,他的眼中闪出一种异样的光彩,眼神比远方还远。(人物描写方法)

( 4 )第⑤段作者为什么细致描写小学班主任的女儿?
( 5 )反复阅读全文,谈谈你对标题的理解。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慢阅读

①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为了让读书活动成为更多人的精神爱好,品味到读书的快乐和雅趣,不妨多一些“慢阅读”的意识。

②所谓“慢阅读”,是指虽然当下进入了“加急时代”、“超音速发展时代”,读书,却仍需要优哉游哉的慢节奏、慢速度以及慢情调。因为只有在“慢”中,与生俱来的机智情趣,才能和书香琴韵达成自然衔接,读书应该完成的精神活动,“体验”、“思考”、“质疑”、“沉淀”才能完成得从容不迫、饱满自在。最重要的是,只有“慢”,兼收并蓄才能得到充分实现,让厚重书香成为人格发展的重要构成。人因为爱书,所以智慧不断提高,书因为有了人的青睐赏爱,而陡增诸多妙趣。

③其实,从思维发展规律方面认识慢阅读,也是很有科学性的。思维是活生生的精神活动,是一种灵感的产物,所以,就需要给予它足够的时间积蓄、思考余地和宽松环境。

④遗憾的是,电子阅读提高了阅读效率,也陷入了不少误区。其一,读书速成化,不论看什么书籍,都喜欢速战速决,蜻蜓点水,错过了“品味”的好时机。其二,就是俗浅化,满足于走马观花,比如很多人热衷于读图和漫画,宁愿让幽默化的图画牵着“思维鼻子”,也不愿主动探究、提出质疑和深度思考。其三,就是功利化。对有用的图书非常着迷,而对于那些所谓的名著和闲书置之不理,正如读书推广大使白岩松所言,“走到新华书店,全是一些有用的书,考试类的健康类的工具书啊。这个社会都在倡导有用,什么叫有用呢?跟钱、权、名利有关,就有用!”

⑤上述读书看似有成就,轰轰烈烈,其实不然。因为思考不够深入,印象不够深刻,往往会成为“速朽”,陷入“快速、快感、快扔”的读书模式中。

⑥这种阅读倾向更容易让人们的精神气质变得非常浮躁和极端功利化,而将最应该坚守的情趣、品格和高尚人格忘掉一边;干什么事情都喜欢急于求成,不愿意等待和遵循循序渐进的规律。很多中学生“无心读名著”,不正是这种浮躁心态的表现吗?

⑦因此,更多人读书的时候,应该慢阅读。注重心灵和图书的微妙互动,多培养恬淡闲适、从容独立、质疑探索、自由发展的读书性格,从高品质文字中寻觅乐趣和意义,真正闻得到书香,为自己带来更多的精神愉悦、发展进步!

( 1 )结合全文,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①段由“世界读书日”引出论题“慢阅读”。
B: 文中④段作者从正面展开论证,与上文形成对比,突出了“慢阅读”的好处,论证了中心论点。
C: 文中④到⑥段从电子阅读的误区和危害两个方面对电子阅读进行了分析。
D: 第⑦段总结全文,再次提倡慢阅读,并列举了慢阅读的诸多好处。
( 2 )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慢阅读”中的“慢”在文中的意思是读书,需要优哉游哉的慢节奏、慢速度以及慢情调。
B: “慢阅读”能够达成与生俱来的机智情趣和书香琴韵的自然衔接,从容不迫、饱满自在地完成“体验”、“思考”、“质疑”、“沉淀”等精神活动。
C: “慢阅读”需要读一些有用的书,如考试类的、健康类的、工具书等。
D: “慢阅读”让兼收并蓄得充分实现,让后重书香成为人格发展的重要构成。
( 3 )结合第⑦节并联系自己的阅读体验,谈一谈中学生应该怎样开展名著阅读。
四、写作(分值:60分)
凭空想象不可取,纸上谈兵往往荒谬可笑,看来还是实践出真知。你的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事例,写一些吧。(300字左右)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情绪不安思绪被封住了口”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