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新乐市马头铺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选出下列加点词语中字音、字形有误的一项( )
A: 悍(piāo) 旋 忍俊不(jīn) 走无路
B: 级(shè) 驰痛绝(wù) 流不息
C: 拘(ní) 而不舍(qiè) 人才
D: 诡(jué) 择 顿开茅(sè) 吹毛求
2、下列哪位文学家不属于唐宋八大家之一?( )
A: 苏轼
B: 柳宗元
C: 王安石
D: 白居易
3、下列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笑莴 阎罗 惨淡经营 华众取宠
B: 薰黑 胆怯 身临其境 拖泥带水
C: 统筹 劫难 闲情怡致 雕梁画栋
D: 藻饰 暮霭 千均之力 狂妄自大
4、

读语段,找出表述有误的一项( )

人生有一首诗,当我们拥有它的时候,往往并没有读懂它;而当我们能够读懂它的时候,它却早已远去。这首诗的名字叫青春。

青春是那么美好,在这段不可复制的旅途当中,我们拥有独一无二的记忆。_______它是迷茫的、孤独的、不安的,还是欢腾的、炽热的、激越的,它________是最闪亮的日子。

雨果曾经说,谁虚度了年华,青春就将褪色。是的,青春是用来奋斗的,不是用来挥霍的。只有这样,当有一天我们回首来时路,和那个站在最绚烂的骄阳下曾经青春的自己告别的时候,我们才可能说,谢谢你,再见。

A: 结尾处“谢谢你,再见”中的“你”指的是“那个站在最绚烂的骄阳下曾经青春的自己”。
B: “青春是那么美好,在这段不可复制的旅途当中,我们拥有独一无二的记忆。”这句话中的“那么美好”和“独一无二”两个短语结构一致。
C: 文中括号内可填入的关联词依次是“不管”“都”。
D: “人生有一首诗,当我们拥有它的时候,往往并没有读懂它;而当我们能够读懂它的时候,它却早已远去。这首诗的名字叫青春”这里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耐人寻味。
5、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杭州作为一座传统与现代完美融合的城市,凭借独特的自然坏境和众多的发展机遇,已成为外籍人眼中当之无愧的魅力之城。
B: 《二泉映月》自始至终让人感受到一位饱尝人间辛酸和痛苦的盲艺人的思绪情感,同时作品展示了独特的演奏技巧与风格也让人叹为观止。
C: 近些年,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热中,杭州独有的“杭剧”,被列入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其发展与传承终于也被提上了议事日程。
D: 正在打造的中国第一家“低碳科技馆”,将成为杭州第一个具有示范意义的绿色建筑典范。
6、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少小离家老大回,看到家乡如今田园荒芜 , 我心里隐隐作痛。
B: 她总是希望和别人比品牌、比档次,这种攀比心理把她害得很苦。
C: 我十分仰慕这位科学家,但当我见到他时,内心却有点诚惶诚恐
D: 登高望远,看到高山大川,沧海桑田的壮丽景色,我心潮澎湃。
7、

与下面的话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生产衬衫的关键工序是上领子和上袖子。二厂和三厂这两家衬衫长各有所长,

A: 二厂上领子的技术比三厂强,三厂上袖子的技术比二厂强。
B: 三厂上领子的技术没有二厂好,上袖子的技术比二厂强。
C: 三厂上领子的技术没有二厂好,二厂上袖子的技术没有三厂强。
D: 二厂上领子的技术比三厂强,上袖子的技术没有三厂强。
8、指出下列句子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屠惧,投以骨。
B: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C: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
D: 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9、下列注音、注释不正确的是( )
A: “几年离索”中的“离索”是离群索居的简称,意思是离散、分离。
B: “泪痕红浥鲛绡透”中的“浥”念“yì”,意思是沾湿。
C: “欲笺心事,独语斜阑”中的“笺”是书笺、信纸的意思。
D: “角声寒,夜阑珊”中的“阑珊”是残、将尽的意思。
10、

结合语境,将下列句子填入横线处,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又一次让国人回味无穷。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也不仅仅是这些美食的前世今生

②以及故事背后中国社会的剧烈变革

③还有美食背后那些来自乡野、来自草根的命运故事

④只是,这一回的“舌尖”,让人回味的是不仅仅是镜头前的美食

A: ④①③②
B: ④①②③
C: ③②①④
D: ④③②①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问题。

台城

韦庄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注释)韦庄,晚唐诗人。台城,就在在家今南京市鸡鸣寺一带,靠近玄武湖。

( 1 )诗的第二句中一个“________”字写出六个短促的王朝一个接一个地衰败的史实,突出了变换之速;而一个“________”字,则借鸟的欢啼之声,巧妙地表达出诗人面对历史遗址的感慨、怅惘的心情。
( 2 )诗的三、四两句,颇为后人称道。请你从修辞手法运用的角度,结合诗歌内容进行赏析。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文言文阅读

醉翁亭记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 1 )下面句子中划线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已夕阳在山 不知人之乐
B: 而不知人之 而不知太守之其乐也
C: 然而禽鸟知山林乐 而不知太守乐其乐也
D: 游人去而禽鸟乐 太守归而宾客从
( 2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 3 )《醉翁亭记》除了写了山水之乐外,还写到了“太守之乐”,请你从内容和它体现的积极意义上谈谈对“太守之乐”的理解。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文章,然后答题。

汉语可以治病
①美国费城有一个小学五年级学生,聪明好学,成绩优秀。有一天,他在看报纸上的天气预报,他发现自己一个字也不认识,极为恐怖的是即使拿出他已经学过的教科书来看,也感到一无所知……后来经医生诊断,这个孩子患上了一种叫“失读症”的疾病。
他痛苦地告诉父亲,他看不懂。已读小学五年级的他怎么连天气预报也看不懂呢?他父亲不相信,带他去看医生。不料,医生经过测试,证实这是真的,并说孩子患了一种叫“失读症”的病。
②我们知道,人的大脑皮层有一个语言中枢,是人类语言能力的生理基础,它的作用就是控制人类的语言行为。这个中枢一旦因脑外伤受损或因脑血管供血障碍。其语言行为便出现异常,常见的表现是患上“失语症”。“失读症”就是失语症中的一种。
③传统的看法是:人脑的语言中枢在大脑的左半球,只要左半球的这个中枢受损,可能发生失语症或失读症,不管他是哪个国家、哪个地区的人。但是事实却不全是这样。
④科学家经调查发现,中国和日本患失语症的人要比欧美少得多。这是为什么?经过多次实验,发现基本的,却是最一个简单的事实:中国人和日本人都使用汉字,欧美人使用的是拼音文字,使用的是大脑左半球,而且仅仅是左半球,但中国人、日本人使用的都是汉字,对大脑的利用精细得多,左半球认记字音字义,右半球认字形,左右两半球均衡协作。这就是欧美人患“失读症”概率多,而中国人、日本人患难夫妻“失读症”少的原因。
⑤更为有趣的是,美国科学家对中国儿童和美国儿童的阅读能力和某些智商做比较实验,发现中国儿童的智商要高得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国儿童学的是汉语,因此他们大脑的左右半球都得到了更充分、更均衡的锻炼。
⑥根据汉字与大脑两半球的这种关系,费城的心理学家做了一个试验:他们首先教这位患“失讯症”的美国少年学汉字、汉语,接着让他在一张纸的上行写英语句子,下行写同样意思的汉语句子,最后要这位美国少年看着汉字读出英语句子念出来了,结果这位美国少年竟毫不费力地就把英语句子健康情况出来了。试验初步成功了。
⑦不过,这个试实验有一个问题,即汉语句子只起“唤醒”英语句子的作用,不等于完全把病治好后来根据以后的试验表明,这一问题是可以解决的,因为在不断“唤醒”的作用下,患者通过不断的训练能慢慢逐步恢复英语的阅读能力,达到治病的效果。
⑧由此可见,汉语、汉字的学习和使用,可以使人们更充分、均衡地使用大脑两半球,其意义是非常深远的。

( 1 )下列对文中标点符号使用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第①段“也感到一无所知……”中的省略号作用是内容的省略。
B: 第②段“失语症”和第⑦段“唤醒”中的双引号用法是一样的。
C: 第④段“却是最简单的事实:”中的冒号可改为破折号,作用不变。
D: 第⑧段“汉语、汉字的学习和使用”中的顿号改为“与”意思不变。
( 2 )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第③段中的关联词语“只要……就……”使用不当,根据上下文扒断应改为“只有……才……”。
B: 第⑤段“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国儿童学的是汉语”,“其中”一词,说明中国儿童年智商高的原因有多种。
C: 第⑥段末句“试验初步成功了”,“初步”一词说明费城收理学家的这次试验刚有效果,今后还要做更深入的研究。
D: 第⑧段中的两个“更”字,从程度方面说明学习汉语能促使人们的大脑左、右半球得到充分、均衡发展。
( 3 )这篇文章说明顺序和运用的说明方法是( )

A: 空间顺序举例子作比较
B: 时间顺序举例子分类别
C: 逻辑顺序举例子分类别
D: 逻辑顺序举例子作比较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名贵的狗

契诃夫

杜博夫,一个老兵出身、年纪不轻的中尉,和志愿入伍的克纳普斯正坐在一起喝酒。

“好一条公狗!”杜博夫指着他的狗米尔卡对克纳普斯说,“名——贵——的狗哪!您注意它的嘴脸!光凭这嘴脸就值大钱了!遇上喜欢狗的人,冲这张脸就肯甩出二百卢布!您不信?这么说您是外行……”

“我懂,不过……”

“这可是长毛猎狗,英国纯种长毛猎狗!发现野物时它那副姿势别提多漂亮了,还有那鼻子……真灵!天哪,多灵的鼻子!当初米尔卡还是一条小狗崽子,您知道我花了多少钱买下的?一百卢布!好狗啊!米尔卡,你这机灵鬼!米尔卡,你这小坏包!过来,过来,上这儿来……哎呀呀,我的小宝贝,我的小乖乖……”

杜博夫把米尔卡招引过来,还在它的头上亲了一下。他的眼睛里涌出了泪水。

“我谁也不给……我的小美人……小淘气。你是爱我的,米尔卡,是不是?……行了,滚一边去!”中尉突然喝道,“脏爪子尽往军服上蹭!说真的,克纳普斯,买这小狗我花了一百五十卢布!可见它很值钱,只可惜我没有时间打猎!这狗简直闲死了,也荒废了它的才能……所以我想把它卖了。您买吧,克纳普斯!您一辈子都会感谢我的!哦,要是您手头紧,我可以半价让给您……出五十就带走!您这是明抢呀!”

“不行,亲爱的……我一个戈比也不出。一来我不需要狗,二来我也没有钱。”

“这话您早说不就好了。米尔卡,从这儿滚出去!”

“行了,不要就不要……见您的鬼去!既不想买,也不想要……哎,您去哪儿?再坐一会儿嘛!”

克纳普斯伸个懒腰,站起来,拿起帽子。“该走了,再见吧……”他打着哈欠说。

“那您等一下,我来送送您。”杜博夫和克纳普斯穿上大衣,来到街上,默默地走了一百来步。

“您看我把这狗送谁好呢?”中尉开口说,“您有没有什么熟人?那条狗您已经看到了,是条好狗,纯种狗,可是……对我真是一点用处也没有!”

“我不知道,亲爱的……再说我在这地方哪儿有什么熟人?”

一直走到克纳普斯的住处,两位朋友再没有说一句话。克纳普斯握过中尉的手,便打开自家的便门,这时候杜博夫咳了一声,有点迟疑地说:

“您可知道本地的那些屠夫收不收狗呢?”

“想必会收的……我也说不准。”

“明天我就让瓦赫拉梅耶夫送了去……去它的!叫人剥了它的皮……这该死的狗!可恶极了!不但弄脏了所有的房间,昨天还把厨房里的肉全偷吃光了,下贱胚子……是纯种狗倒好了,鬼知道它是什么东西,没准是看家狗和猪的杂种。晚安!”

“再见!”克纳普斯说。

门关上了,中尉一人留在外面。

(有删改)

( 1 )杜博夫对他的狗米尔卡前后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 2 )阅读文中画线的句子,说说为什么杜博夫的眼睛里“涌出了泪水”。
( 3 )文章倒数第三段可以删掉吗?为什么?
( 4 )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杜博夫这一人物形象。
( 5 )在写法上,本文和《变色龙》一文有哪些相同之处?(至少答出三点)
四、写作(分值:60分)
我们生活中可能遇到难忘的经历,有时因为某种原因而改变了当初的想法或做法。有时不再犹豫,积极争取;不在胆怯,大胆面对;不在放弃,咬牙坚持;不在沉沦,奋力拼搏……

请以“我不再▁▁▁▁▁▁▁ ”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 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②文体自选;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可能泄露考生信息的地名、校名、人名等。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寂寞下着雨≯”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