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郑州京广实验学校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

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许多附近的妇女、老人和孩子都跑来看他们。
B: 通过与农民接触,使我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很多优秀品质。
C: 这本小说完美地塑造了一个共产党员光辉的事迹。
D: 能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衡量我们课堂教学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志
2、对《骆驼祥子》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者老舍,原名舒庆春,上海人
B: 以祥子卖车又买车的三起三落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结构简单而缜密,情节安排得错落有致、丝丝入扣
C: 祥子最大的梦想是有一辆自己的新车。他买的第二辆车是被强盗抢走的
D: 祥子是老舍笔下一个被侮辱、被损害的下层劳动者形象,他本是农民,进城后以拉车为生。虎妞是祥子的妻子,也是车厂主刘四爷的女儿
3、下列划线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气(shuò) 小(kǎi) 起(dié) 古(gèn)
B: 罚(chéng) 怪(dàn) 劣(jiǎn) 引高歌(háng)
C: 育(pǔ) 叫(xiāo) 祈(dǎo) 热情澎(bài)
D: 荒(pì) 长(zī) 转(wǎn) 午(shǎng)
4、

下列句子中的空缺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生命,是一种站起来的姿态。站起来,是一种________的境界,________的气概,________的精神,________的美丽。小草,从乱石堆的缝隙里,站成蓬勃的绿洲;礁石,在海浪的咬噬里,站成庄严的冷峻。一个有志气从困境里站起来的人,是不可等闲的;一个有决心从废墟上站起来的城市,是不可低沽的;一个有勇气从灾难中站起来的民族,是不可小觑的。让我们站出自己不羁的性格!站出自己累落的襟怀!

A: 凛然 昂然 超然 嫣然
B: 超然 凛然 昂然 嫣然
C: 凛然 超然 嫣然 昂然
D: 超然 昂然 嫣然 凛然
5、选出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 )

梦想与奋斗______________。年轻人最不该在能奋斗的时候选择______________。与时代同向同行,以奋斗筑梦圆梦,用脚步______________的青春,定会______________出灿烂的光华。请记住:幸福是奋斗出来的!


A: 一脉相承 享受 丈量 绽放
B: 相辅相成 悠闲 衡量 闪耀
C: 一脉相承 清闲 衡量 闪耀
D: 相辅相成 安逸 丈量 绽放
6、“小说”之名,始见于( )
A: 《孟子
B: 《庄子》
C: 《韩非子》
D: 《论语》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谚语“八月十五云遮月,来岁元宵雪打灯”的意思是中秋节晚上如果是云遮月的阴雨天,则来年的正月十五花灯节就会下雪。
B: 话剧综合了文学、表演、美术、音乐、舞蹈等多种文艺成分。它以演唱为主要手段。
C: 古代年龄都有特定的别称,未满周岁的婴儿被称之为“襁褓”
D: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是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代表作有《骆驼样子》《茶馆》等。
8、下列语句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富贵/不能淫
B: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C: 必先/苦其心志
D: 一怒/而/诸侯惧
9、

根据阅读《伊索寓言》的体会,选出表述错误的一项( )

A: 《伊索寓言》是世界文学史上流传最广的寓言故事集之一。
B: 《伊索寓言》包含的内容十分丰富,有影射当时社会现实的,有表现劳动人民生活的经验和智慧的,有嘲讽人类缺点的,这些都对人们具有教育意义。
C: 《伊索寓言》大部分是以神或人为主人公,少部分是动物语言。
D: 《伊索寓言》往往是简洁客观地叙述一个故事,最后以一句话画龙点睛地揭示蕴含的道理。
10、

根据上下文,填写在空白处的语句,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组是( )
山是静的,海是动的。山是呆板的,海是活泼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天边微波疯潮地直卷到岸边,触着崖石,更欣然地溅跃了起来,开了灿然万朵的银花!
①如同病牛一般。②而海呢,你看她没有一刻静止!③昼长人静的时候,天气又热。
④凝望着青山,一片黑郁郁的连绵不动。

A: ②①④③
B: ④②③①
C: ③④①②
D: ①②③④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山行即事》,完成对话。

山行即事

〔宋〕王质

浮云在空碧,来往议阴晴。

荷雨洒衣湿,蘋风吹袖清。

鹊声喧日出,鸥性狎波平。

山色不言语,唤醒三日酲

【注释】①蘋,大的浮萍。②酲(chéng),酒醒后的困惫状态。


这首诗以“山行”为题,但是结尾才点“山”,全篇未见“行”字呢!

但是从浮云飘浮,到①______、蘋风吹袖、②______、鸥性狎波,都是写“山行”过程中的经历、见闻和感受啊!

我明白了。请再分析一下诗句“山色不言语,唤醒三日酲”所蕴含的情感,好吗?

好的,③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陈元方年十一时,候袁公。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者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敬。”袁公曰:“孤往者为邺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周公不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

【注】①候,拜访,问候。②履行,实践,做。③绥,安,安抚。④孤,封建时代王侯对自己的谦称。

( 1 )从《现代汉语词典》提供的部分义项中,为下列加点字选择意思正确的一项。

例句

义项

①卿家君孤________

A.法令,制度;B.方法,做法;

C.效法,仿效;D.标准,法则。

②久而敬________

A.更加;B.增加;C.好处。

③孤往者为邺令________

A.经历、体验;B.曾经;C.吃一点试试

④周公不孔子________

A.传授知识的人;B.仿效,学习;

C.军队;D.掌握专门学术或技艺的人。


( 2 )请用/给文中划线的句子断句。(断3处)

袁 公 问 曰 贤 家 君 在 太 丘 远 近 称 之 何 所 履 行

( 3 )用现代汉语翻译画线的句子。

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

( 4 )你认为元方所说的“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的信,完成小题。

一位母亲写给世界的信

亲爱的世界:

我的儿子今天开始上学。在一段时间内,他都会感到陌生又新鲜。我希望你能对他温和一点。

你知道,直到现在,他一直是家里的小皇帝,一直是后院的主人。我一直在他身边,为他料理伤口,给他感情上的慰藉。

可是现在——一切都将发生变化。

今天早晨,他将走下屋前的台阶,挥挥手,踏上他的伟大的冒险征途,途中也许会有战争、悲剧和伤痛。要在他必须生存的世界中生活需要信念、爱心和勇气。

所以,世界,我希望你握住他稚嫩的手,教他必须知道的一些事情。教他——如果可能的话,温柔点儿。教他知道,世界上有一个恶棍,就有一个英雄;有一个奸诈的政客,就有一个富有奉献精神的领袖;有一个敌人,就有一个朋友。教他感受书本的魅力,给他时间,去安静地思索自然界中永恒的神秘:空中的小鸟,阳光下的蜜蜂,青山上的花朵。教他知道,失败比欺骗要光荣得多;要坚信自己的思想,哪怕别人都予以否定;可把自己的体力和脑力以最高价出售,但绝对不要出卖自己的灵魂;对暴徒的嚎叫置若罔闻,并且在认为自己是对的时候站出来战斗。以温柔的方式教导他,世界,但不要溺爱他,因为只有烈火才能炼出真钢。

这是个很高的要求,世界,请你尽力而为。他是一个多么可爱的小伙子。

母亲

××××年×月×日

(选自2001年第10期《英语沙龙》,略有改动)

( 1 )信中“我的儿子”是怎样一个人?
( 2 )母亲在信中三次提到要世界对儿子“温柔”(温和)些。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下面的理解中,错误的一项是( )
A: 含蓄地体现母亲对即将走上社会的“儿子”的关爱。
B: 暗示人生征途对“儿子”的考验将是严峻的。
C: 隐晦地说明“儿子”踏上人生征途之初是脆弱的。
D: 衬托出“儿子”在家庭的生活是温馨和安全的。
( 3 )在信的正文第5段中,母亲希望世界教给儿子“必须知道的一些事情”。对这些事情,信里分三层作了阐述,可以概括为三类,它们依次是: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夏侯太初尝倚柱作书,时大雨,霹雳破所倚柱衣服焦然神色无变书亦如故。宾客左右皆跌荡不得往。

王子猷、子敬曾俱坐一室,上忽发火。子猷遽走避,不惶取屐;子敬神色恬然,徐唤左右,扶凭而出,不异平常。世以此定二王神宇。

郗太傅在京口,遣门生与王丞相书,求女婿。丞相语郗信:“君往东厢,任意选之。”门生归白郗曰:“王家诸郎亦皆可嘉,闻来觅婿,咸自矜持,唯有一郎在东床上坦腹卧,如不闻。”郗公云:“正此好!”访之,乃是逸少,因嫁女与焉。

——《世说新语·雅量》

【注释】①王子猷、子敬:王徽之,字子猷,官至黄门侍郎。王献之,字子敬,官至中书令。两人都是王羲之的儿子。②扶凭:搀扶。当时贵族的一种气派是走路要由仆人搀扶着。③郗太傅:郗鉴太尉是掌管军政大权的官名。

( 1 )解释下列加下划线的字

唤左右________

门生归郗曰________

自矜持________

嫁女与焉________

( 2 )下列句子加下划线字词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扶凭出 学不思则罔
B: 任意选 送杜少府任蜀州
C: 因嫁女与 湖中得更有此人
D: 衣服焦 并怡自乐
( 3 )请为文中的划线句断句(限断三处)

霹雳破所倚柱衣服焦然神色无变书亦如故

( 4 )翻译

子猷速走避,不惶取屐

( 5 )小明对魏晋名士风度赞不绝口,却也有些不理解,“王家诸郎亦皆可嘉,闻来觅婿,咸自矜持,唯有一郎在东床上坦腹卧,如不闻。”逸少的行为是否符合魏晋名士风度?请结合选文及你的阅读经验,解答小明的困惑并谈谈你对魏晋名士风度的理解。
四、写作(分值:60分)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盈,则思江海下百川。

人生大病,只是一“傲”字。

喜欢吹嘘的人犹如一面大鼓,响声大腹中空。

越是成熟的稻穗,越懂得弯腰。

懂得自己无知,说明已有收获。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作文要求:①表达真情实感;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③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④文章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⑤不少于600字。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疼不在乎ツ”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