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平南县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B: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C: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D: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2、

给文段中的横线处选择恰当的句子,与原文衔接最紧密的一项是( )

历史是汹涌的潮汐,它呼啸着冲上沙滩时,人人 都为之惊叹;它悄然退潮时,许多人竟会忘却它的磅礴,然而仍然忠实地记录着它的足迹。历史是起伏的潮汐, ,更不是历史的倒退,落潮之后,必定会有新的潮汐。

A: 涨潮,是历史的巅峰;落潮,是历史的中断
B: 涨潮,未必是历史的巅峰;落潮,也不是历史的中断
C: 落潮,是历史的中断;涨潮未必是历史的巅峰
D: 落潮,也不是历史的中断;涨潮,未必是历史的巅峰
3、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语运用不当的一项是( )
A: 我们要追求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让“中国制造”升级为“中国精造”。
B: 不少年轻人放弃大都市的繁华,见异思迁 , 投身祖国的扶贫支教事业。
C: 经过长途旅行,大伙都已经疲惫不堪了,唯有他还是那么神采奕奕
D: 鲁迅笔下那些围观枪毙的麻木不仁的看客,敲打着每个中国人的灵魂。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艰辛与磨砺是成长最好的_________。参与抗击疫情的战斗,青年一代付出很多,也收获很多。收获是什么?是_________更加坚定,是_________更加宽广,是_________更加厚实。正如一位大学生志愿者感慨的那样:“抗击疫情是我们最好的成长礼。”


A: 催化剂 信心 胸怀 理想
B: 添加剂 信心 道路 理想
C: 添加剂 信念 道路 人生
D: 催化剂 信念 胸怀 人生
5、下面有关作家作品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马致远,号东篱,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天净沙·秋思》是首小令,他与关汉卿白朴、郑光祖,并称“元曲四大家”。
B: 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代表作有小说《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等。
C: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满族作家,代表作有小说《骆驼祥子》《龙须沟》,话剧《茶馆》《四世同堂》等。
D: 泰戈尔,印度作家、诗人,主要作品有诗集《吉檀迦利》《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获1913年诺贝尔文学奖。
6、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中方希望法方保持克制,避免再次发生冲突导致事态升级,积极回应相关人员合理诉求,主张广大旅法侨胞依法、例行维权
B: 29日上午在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强调,植树造林,种下的既是祖国的美好未来,也是绿色树苗
C: 多年来曾被“恐韩症”阴影笼罩下的中国足球队,在主教练里皮精心调剂下,找回了精气神,3月23日在长沙以1:0战胜韩国队就是最好证明
D: 为进一步加强“四项课程”建设,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娄底市中小学“四项课程”建设工作推进会在娄底一中
7、

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 林则徐禁烟销烟的壮举家喻户晓 , 但他在治理水患、兴修水利方面的功绩长期以来却鲜为人知。
B: 初夏的榕城是蓝紫色的。十余米高的蓝花楹,戴着蓝紫色的花冠,看去,很是赏心悦目
C: 充满福州元素的音乐剧《啊!鼓岭》即将在榕城上演,广大市民都刮目相看
D: 在首届海上丝绸之路博览会上,非洲馆内多个展位此起彼伏的木鼓声,吸引了无数参观者。
8、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食药监总局发言人提醒广大消费者,在网上购买婴幼儿乳粉要谨慎,小心警惕不法分子冒牌欺诈行为.(删去“小心”)
B: 实践十号的科学实验,尽管寻找人类未来宇宙生存之法,也将有助于人类更好地在地球上生活,例如:更高效地开采石油;减少燃煤污染;在太空制造地球上造不出来的材料。(把“尽管”改为“不仅”)
C: 气象专家提醒,近段时间我市空气湿度较大,温度偏高,细菌容易滋生和传播,市民们在进行除湿的同时,还得注意做好家庭清洁工作,同时注意饮食和个人卫生。(删去第二个“同时”)
D: 权威专家表示,严重发霉的筷子会孳生黄曲霉素,已经被广泛认定可诱发肝癌,专家建议筷子半年换一次为好。(在“已经”前面添上“该物质”)
9、

下面有关小说人物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隔离佛游记》中的大人国国王,他思想深邃,主张和平,但受环境限制,对外界所知不多。
B: 《海底两万里》中的康赛尔,他忠心耿耿,性格沉稳,为人随和,对分类学入迷。
C: 《童年》中的“好事情”,他衣衫褴褛,不修边幅,开朗健谈,喜欢邪魔鬼道。
D: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冬妮娅,她美丽动人,容易亲近,但后来变得自私自利。
10、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资治通鉴》是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B: 《木兰诗》选自北宋郭茂倩编写的《乐府诗集》,它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
C: 敬称是表示尊敬的称呼,我国古代对帝王的敬称有万岁、圣驾、陛下等。
D: 金柝是古时军中白天用来烧饭、夜里用来打更的器具。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柏林寺南望

(唐)郎士元

溪上遥闻精舍钟,泊舟微径度深松。

青山霁后云犹在,画出西南四五峰。

【注释】①精舍:寺庙,指柏林寺。 ②霁:雨止。

( 1 )诗的前两句描写诗人遥闻钟声、泊舟穿径的情景,“微”、“深”二字体现出了柏林寺________的环境特点。

( 2 )诗的后两句描写云峰相依的景象,请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描述。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河中石兽

纪昀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十余岁,僧募金重修________

②岂能暴涨携之去________

③沿河求之,不亦颠________

④渐激渐深,石之半________

( 2 )下列句子中的“之”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 闻之笑曰
B: 当求之于上流
C: 一老河兵闻之
D: 其反激之力
( 3 )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②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

( 4 )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文章叙述以时间为序。先写寺僧寻找石兽未得,再写讲学家的议论令众人信服,最后写老河兵的分析及众人据其推断终得石兽。
B: 文章语言简洁。如写寺僧沿河打捞石兽,仅用“棹”“曳”“寻”等动词领起三个短句,简述打捞经过,以“无迹”交代结果。
C: 文章寓理于事。作者借人们寻找石兽的经过及令人惊讶的结局,引出天下事不可“据理臆断”的深层思考。
D: 文章人物各具特点。在打捞石兽一事上,寺僧不切实际,认识片面;讲学家不深思熟虑而盲目行动;老河兵综合考虑,实事求是。
( 5 )寻找河中石兽时,老河兵能做出正确的判断,从中你明白了一个怎样的道理?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小题。

关于“变味的网络投票”的主题阅读

(话题背景)

在网民群体日益庞大的今天,网络投票因群众参与度广等优点已经成为评选活动的一个重要方式。借助微信等平台,网络投票风潮愈演愈烈,有作文大赛、绘画比赛、最萌宝贝展示、人民最满意医院评选、最美警察评比……

(相关调查)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就“朋友圈为孩子投票”这一话题进行调查。在2043人中近四成的受访者经常收到求投票链接。45.6%的受访者曾参与过朋友圈投票,44.7%的受访者认为“绑架式”朋友圈投票让人烦恼、失去乐趣。

据记者调查,在淘宝上,花1块钱就能被拉进4个微信互赞群。在这些群里,每天刷屏的大都是萌宝大赛、百变辣妈等投票链接。一位刷票群主透露,很多比赛本身也在与刷票组织合作,即使政府部门举办的投票活动,你只要肯花钱,想刷第几名都行,网络投票比的就是刷票。他还说,刷票团队成员投票前,不需要认真阅读参赛者的情况。

(精选案例)

“在不?我儿子×××在参加作文比赛,编号×××,有空给他投个票吧,谢了!”2月14日,太原白领胡女士的手机上收到了一位老同学发来的私信。“这已经是我今天收到的第四个‘求投票’微信了,投票让人心烦,不投怕伤感情。”胡女士无奈地对着屏幕一顿猛戳,之后将投票完成的界面截屏回传给朋友,表示自己“圆满”完成对方所托。胡女士说,让她烦躁的是,这些投票要你先关注官方微信,然后输入你的个人信息,每次都要好长时间。很多时候她并不想去关注这些无聊的公众号,更不想泄露自己的电话号码等个人信息。还有这种作文比赛居然不请专业评委,而以朋友圈的投票结果作为主要评比依据。好些人本身并不具备辨析孩子写作水平的能力,但碍于亲友的请求就盲目地投出了选票。如此评出的奖项,水分可想而知。

王女士为帮女儿赢得一家课外培训机构微信公众号举办的绘画比赛,一开始,王女士找亲戚朋友帮忙投票,甚至在单位的工作群里也发过链接进行拉票,但效果不理想,还欠了很多人情。王女士迫不得已花好多钱找人帮忙刷票。王女士坦言,现在各种网络评奖活动全部转到公众号上评比,主要由得票数定名次。在孩子同学家长的微信朋友圈中,也经常可以看到类似的投票活动,她渐渐发现,不少家长都采取了同样的方式帮孩子“挣面子”。

(各方声音)

网友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每个人都应当理性一点,不要盲目跟风,自己拒绝参加也不强求朋友参加一些变了味的投票比赛,让自己朋友圈的商业味淡一些。

网友二:网络投票候选人一般需要自己广泛发动,才会取得较多的投票,但是感动中国的、最美的、好人们、楷模们,往往是秉持中华传统美德的人,他们的谦虚往往使得自己虽具竞争力却选票数落后。

网友三:网络刷票,就是拼钱,根本不能反映参赛者的真实水平,这种评比反而变相绑架了参赛者,使投票结果变成一个没有意义的、夸张的数字游戏。长此以往,网络投票结果将越来越缺乏公信力,网民也将失去参与的兴趣,网络投票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袁小平(南昌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面对刷票行为,很多微信投票网站都采用了相应的安全技术,如投票的同时需要填写验证码、限制投票ID的IP地址、限制每个IP地址的投票次数等。还有第三方进行监督,并通过技术手段对刷票行为进行甄别。

赵红梅(心理学博士):家长们在为孩子选择各类比赛时,要擦亮眼睛,选择“含金量”高的,真正对孩子身心发展有益的。

刘良欢(省政协委员、国家高级律师):全社会都希望有一个健康的网络环境,故应加强对网络的管理,作为政府,更应当在引导社会保持理性、杜绝微信投票泛滥方面,发挥引领,起到表率,而不是盲从大流,追风赶潮。

(摘自互联网,有删改)

( 1 )下列选项中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在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就“朋友圈为孩子投票”的调查中,有超过半数的调查者认为朋友圈投票让人烦恼。
B: 阅读(精选案例),从胡女士的话语中我们可以推测,如果朋友圈需投票的作文比赛以专业的评委的评分为主要依据她会很乐意投票。
C: 网络投票结果已丧失了公信力,没有存在的必要。
D: 袁小平认为许多微信投票网站已经陆续在采取措施应对刷票行为。
( 2 )结合语境,品味下列句子,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借助微信等平台,网络投票风潮愈演愈烈,有作文大赛、绘画比赛、最萌宝贝展示、人民最满意医院评选、最美警察评比……(列举各种网络投票比赛有什么好处?)

( 3 )根据以上材料内容,分点概括“变味”的网络投票有哪些不良影响。
( 4 )请你结合以上材料,提三点建议:该如何做,才能防止网络投票“变味”?(可从参赛者、参赛者家属、活动组织者、政府监管部门等角度回答)
阅读孔明珠的《婆婆八十》,回答小题。

婆婆说她自己是苦命人,幼时被父母送给姑母,年少时出嫁,嫁得也不好,靠劳动带大四个儿女,接下来是中年守寡,老年失女,如今一身病痛,孤苦伶仃。

婆婆说话很生动,像写作的人一样,喜欢夸张,幽默,时而小刻薄。我喜欢听她唠叨过去,不像小姑子老是打断她揭发她“瞎讲有啥讲头”,婆婆年轻的时候一手好厨艺,老来退步很大,可是我也吃她的东西,不像我老公,拔腿就逃。婆婆说和我蛮轧得拢。

婆婆性格倔犟,万事相信自己。过年过节我接她来家住,才住了三天,我就累得要瘫倒,不光是体力上,她开窗我关窗,她关灯我开灯,主要是心理上太累了,婆婆客气过头,媳妇搭不准脉搏,永远不明白哪句话说错了,哪个动作惹事儿了。

那就各自在家,打打电话好了。谁知道,隔着电话线,婆婆的气场也是了得。婆婆中年到老年一共做过三台手术,身上缺了很多零件,每去电话,我便紧着头皮听她从头到脚抱怨全身病痛,抱怨应该对她好然而“不敬不孝”的女儿,老太太一五一十,喉咙越来越响,我脸上表情却慢慢放松,心渐渐放下。

人的寿命有家族遗传,我的父系都不长,叔叔五十八岁中风去世,父亲六十八,只有姑妈迈过七十那道坎。我的母系稍稍好点,外婆七十二,母亲七十六都离开了人世。前不久当我听到说上海的老人平均寿命超过了八十二,大惊失色,就像听到全市人民平均工资的数字时。

婆婆今年八十了,按我的悲寿观,她已经赚了,当然我决不会说出口,咬着牙,坚决不附和她口口声声就要去“铁板新村”那样的假话。婆婆独居,靠自己往返医院,配药吊针,常常在医生的鼓动下,一轮轮地化验摄片,把买菜的钱扔在医院里。她听电台饮食和营养节目,科学打理三餐。为她请好钟点工,一眨眼就被她解雇。可是两个星期前,婆婆因为便血到医院做肠镜,在直肠上发现了东西,要做第四次大手术了。前三次按序是,子宫肌瘤、肾病和胆结石。

与15年前肾病开刀时一样,我们对婆婆病情保密,只说是直肠息肉,让她搬进单人房享受老干部待遇,目的也是与喜欢闲聊的病友隔离。开刀前,婆婆满以为住一个星期就可以痊愈回家,仍旧拖地板洗衣服,蒸一碗小黄鱼吃吃。不料这是一台大刀,手术后婆婆被关进重症监护室四天。下午只有一刻钟探视,那天我一进去,婆婆就拉住我大骂,不该告诉我们便血,这点小事被搞那么大,后悔莫及。我心疼得摸着婆婆的额头,夸她与小护士关系搞得那么好,答应要替她写表扬信。

婆婆一天天好起来了,她真是个明白人,再也没有多问过什么。她很坚强,希望早日拔掉所有的管子,她上进心那么强,懂得预防肠粘连,预防尿不畅,她勉力下床走动,关切自己输的什么液,吃的什么药,小护士拿药来,婆婆询问是“格力其达(音)”?医生查房,婆婆的火眼金睛之下,也只得讪讪退下。八旬老人脑子刹刹清,大家都叹服不已。

婆婆住的医院离我家很远,我每天下午去接小姑子的班,骑车到830车站,再坐9站过去。那一天出门之前我在网上看见了胶州路高层的大火,那是我每天路过的街角。果然,车子久久不来,半个小时后我跳上车,司机和全车乘客都沉着脸,车子绕道,我还是看见了燃烧中的大楼,窗洞中明火灼灼,我无奈、压抑、愤怒,深感性命之渺小,世事之难料。

8点过后,婆婆睡着了,我关照护工几句,坐上830回家,手捧着龙应台的《目送》。一路上,街景依旧,霓虹闪烁,车厢里空荡荡的,又要路过胶州路余姚路高层公寓火灾现场了,我的心紧揪着。

龙应台和我差不多年龄,读她的感叹“曾经相信……后来知道……”同感太多,孩子大了,我们都老了。《目送》中有很多篇幅是陪伴她妈妈的故事,从她的描述我知道她母亲患的是老年痴呆症,但是龙应台一句也没提那个名词。“龙旋风”在亲情面前,变得那样轻柔缠绵,那样茫然与惆怅。我父母去世很多年了,公公也早已不在,婆婆这株“独苗”好像我的精神支柱,朋友们抱怨父母的病痛,我会觉得她们仿佛在炫耀,连忙抬出婆婆,还是有得说。

明天,后天我都还要去看婆婆,去坐在她床边,读几段报上的新闻,数落几句老公和孩子,再听听她的妙语,笑着认输。(选自新浪博客《明珠JJ的博客》)

( 1 )根据文章内容补充完整作者随叙事推进而展现的对婆婆的感情变化。

心疼→________精神支柱→轧得拢→________太累了→________

( 2 )说说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作用。

她听电台饮食和营养节目,科学打理三餐。为她请好钟点工,一眨眼就被她解雇。

( 3 )有人说,文中关于胶州路大火的两节内容与主题无关,删去后文章脉络更分明,条理更清楚,你认为呢?
( 4 )理解文中划线句的含义。

明天,后天我都还要去看婆婆,去坐在她床边,读几段报上的新闻,数落几句老公和孩子,再听听她的妙 语,笑着认输。

( 5 )请你把文中“我父母去世很多年了,公公也早已不在,婆婆这株‘独苗’好像我的精神支柱,朋友们抱怨父母的病痛,我会觉得她们仿佛在炫耀,连忙抬出婆婆,还是有得说。”这句话表达的情感用一句话概括。生活中你一定也有过类似的情感,请模仿这句话把你的故事讲给我们听。(不超过100个字)
四、写作(分值:60分)
微笑是人类最美的表情,能传达关爱、喜悦、温暖、鼓励、感恩……微笑标志着自信、雅量和大度,这是一种胸怀、一种境界……

请以“最美的微笑”为题写一篇作文。

作文要求:①选择你最擅长的文体,结合你最熟悉的生活,抒发你最真挚的情感;②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③文章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④不少于600字。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想念你的笑容”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