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诘责 文绉绉 油光可鉴 深恶痛疾B: 滞留 庶祖母 翻来复去 意趣盎然 C: 诱惑 一绺绺 麻木不人 不可名状 D: 粲然 引人注目 神密莫测 粗制滥造 |
2、 | 依次填入下面句子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读书是一种思维的训练,人格的修炼,内心的历练。所以,爱读书的人,说话有_____,掷地有声;为人有_________,豁达淡泊;生命有_________,深远厚重。恰如季羡林先生所言,天下第一好事,还是读书。 A: 质量 雅量 分量 B: 质量 分量 雅量 C: 分量 雅量 质量 D: 分量 质量 雅量 |
3、 | 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 现在,全国有100多个城市提出要建设“低碳城市”,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就是提倡绿色出行。B: 新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图》左下角还有一幅放大的钓鱼岛插图,较详细地表示了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与祖国大陆及台湾岛的位置。 C: 对于公民发表监督意见而言,网络身份管理将会使人们以更负责任的态度发表言论、实行监督。 D: 以人为本是体育转型的核心理念,要充分重视并开掘体育所蕴含的教育功能和独特价值,使之真正成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有效手段。 |
4、 | 下列划线字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肿胀(zhàng) 叮嘱(zhǔ) 骊歌(lí) 花圃(pǔ)B: 沼泽(zhāo) 骇人(hài ) 木屐(jī) 重荷(hé) C: 瞬息(shùn) 伫立(zhù) 萋萋(qī) 诱人(yòu) D: 迸出(bèng) 深邃(suì) 喧嚣(xiāo) 磐石(pán) |
5、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会不会用心观察,能不能重视积累,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基础。B: 生命中最伟大的光辉不在于永不坠落,而是坠落后总能再度升起。 C: 据统计,地球上的森林大约已有三分之一左右被采伐或毁掉。 D: 由于“神六”的成功返回,使祖国加入了航天大国的行列。 |
6、 | 下列各句中,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由于林书豪在篮球上的杰出表现,被大家冠以“林旋风”的称号。(“被”前加上“他”) B: 不少法国抗议者在示威活动中高声朗读《深宫后院》,以表达对萨科奇的不满,原因是因为他曾表示出对这部古典名著的厌恶。(去掉“因为”) C: 学校利用假期组织同学们劳动,这最后一天劳动是最紧张的一天。(把“最后”去掉) D: 农民工返乡和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引申了全社会的关注。(“引申”改为“引发”) |
7、 | 下列选项中划线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初中三年的时光匆匆逝去,在毕业晚会上,同学们回首往事,怀古伤今 , 不禁潸然泪下。 B: 过不一会儿,暴风雨就歇斯底里地开始了,顿时,天昏地暗,仿佛世界已到了末日。 C: 写文章的最高境界是妙手偶得,自然天成,吹毛求疵、咬文嚼字什么的,又有何意义呢。 D: 重庆仙女山国家级风景区,无论春夏秋冬都是人满为患,人们蜂拥而入的场景气冲斗牛。 |
8、 |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和文化知识的表述,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经》,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也是我国诗歌浪漫主义传统的源头。这些诗当初都是配乐的歌词,按所配乐曲的性质分为风、雅、颂三类,其中“风”的数量最多。 B: 《小石潭记》《马说》《卖炭翁》的作者分别是柳宗元、韩愈、杜甫,三人都是取得了很高诗文成就的唐代作家,其中前两位名列“唐宋八大家”,第三位被尊称为“诗圣”。 C: 演讲词特点鲜明,风格各异。但大都要有鲜明的观点、清晰的思路、充实的内容。为了增强演讲的感染力,演讲者可以借助一些语言技巧,把话说得漂亮,来吸引听众。 D: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主人公保尔·柯察金的革命启蒙人是朱赫来,他帮助并引导保尔最终成为具有钢铁般意志的革命英雄;但后来,他在一次战斗中不幸被流弹击中,英勇牺牲。 |
9、 | 读课文《羚羊木雕》,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选出正确的一项( )。 B: 爸爸妈妈只知道珍惜有价的羚羊,不知道珍惜孩子们的感情,重财轻义,只会严重伤害孩子的心灵。 C: 本文以“羚羊木雕”为线索,侧重表现了万芳的“仗义”性格和我们之间深厚而牢固的友情。 D: “我”把“羚羊木雕”送给万芳的主要原因是我知道“羚羊木雕”很贵重。 |
10、 | 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作为一种新媒介,微博为公众提供了一个广阔的交流平台.B: 通过为期三个月的市容环境整治,使老城区的面貌焕然一新. C: 市卫生监督部门要求各餐饮单位切实提高食品安全管理. D: 能否杜绝“到此一游”这种不文明现象,关键是提升公民的文明素养. |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小题。 减字木兰花竞渡 [宋]黄裳 红旗高举,飞出深深杨柳渚。 鼓击春雷,直破烟波远远回。 欢声震地,惊退万人争战气。 金碧楼西,衔得锦标第一归。 ( 1 )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都是中国的传统节日,这首词描会的是________(填写节日名称)的场景。( 2 )有评论者认为词中“飞”改为“冲”更好。你认为有道理吗?请主说理由。 |
阅读(甲)(乙)两个文言文选段,完成小题。 (甲)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乙)立塘上,见潮头一线,从海宁而来,直奔塘上。稍近,则隐隐露白,如驱千百群小鹅擘翼① (注释)①擘翼:张开翅膀。②镞镞:同“簇簇”,攒聚。③辟易:惊退。④礴:这里是“撞击”的意思。⑤龙湫:雁荡山的瀑布。 (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①是日更定矣________ ②拥毳衣炉火________ ③湖中焉得更有此人________ ④余强饮三大白而别________ ( 2 )把语段(甲)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 3 )语段(甲)中第二段写两位金陵人的言行,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4 )语段(甲)第一段是如何描写湖心亭四周的雪景的?语段(乙)是怎样突出白洋潮的壮观的?请结合有关内容简要分析。 |
猫狗之缘
韩少功
①小猫咪咪本事渐长,表现欲也渐增,见到我在院子里走过,忽然冲到我的前面,唰地蹿上树,又唰地从树上蹿下来,其实没有什么要事,只是想请你见识它非凡的速度和高度。
②它也有失手的时候。它不明白竹子不是樟树或梓树,不知道竹竿太滑也太硬,有一次当着我的面一路猛冲,闪电一般蹿上竹竿,仁瓜子抓拉不住,终于哧溜溜滑了下来,摔了个四脚朝天,真是很没有面子。
③它夹着尾巴快步溜走,以后再也不爬竹竿。
④实在很无聊的时候,它才会想到名叫“三毛”的一条狗。三毛比它年长几岁,算是狗大哥。但大哥在本领上比不过小弟,上不了树,爬不了墙,打架也笨,只会傻乎乎地硬着头皮朝前拱,架不住小弟十八般兵器组成的立体攻势——手抓、脚蹬、尾巴抽、牙齿咬。就算三毛的身躯大,重型战车撞倒了对方,但小弟腾空一跃上了楼梯,没等对手看清楚,已迅速退到安全地带。
⑤三毛甩甩一身长毛,发现没了目标,一犯傻就朝错误方向扑去,在一个个房间里蹿进蹿出地搜查,气喘吁吁还是一无所获。它没有料到咪咪此时正端坐高处,以逸待劳,悠悠然摇着尾巴,对敌方的忙碌懒得搭理。
⑥到后来,狗哥甘拜下风,凡事让猫小弟三分。见咪咪抢吃它的饭,就一旁待着,实在冒火了,才去猫碗里大吃两口,算是很没出息的报复。有时躺在地上,听任椅子上的咪咪垂下尾巴,在它的头上不时敲打。三毛半眯着眼睛,忍着。
⑦它们一般来说还算友好,有时可以同睡一个纸箱,甚至互相抱着(如同热拥)。如此至爱亲朋,僵住好一阵,直到睡意大发,才结束亲密的一幕,分头各睡各的。它们也开始互相学习,比如三毛学会了抓老鼠,咪咪则学会了见人即仰卧,亮出肚皮以示友好。有一次,院子西头发出一声惨叫,听上去像猫的声音。我还没有反应过来,三毛全身一震,已狂叫着朝惨叫的方向蹿去,四蹄刨得沙土翻飞,蓬松长毛被疾风刮得紧贴全身,使它平平扁扁完全变了形。虽然它最后没发现蛇,没发现黄鼠狼,只发现一只野猫越墙而去,但还是在草丛里四处嗅,好一阵才罢手。它刚才一定是在担心猫小弟的安危。
⑧这使我夸了它好一阵,见义勇为和高风亮节的高帽子,一顶顶戴在它头上。咪咪也许能听懂一二,也许听得有点不服气。接下来的几天,每天早上打开大门,门外正当眼的地方,可能有血淋淋的一丝鼠肠或一只鼠腿——这当然是咪咪的战绩,是它割下敌寇的首级,回头向主帅报功。我突然明白了,它有心留下这一口,无非是表示它没有白吃饭,至少不比三毛草包到哪里去。
⑨比较麻烦的是,它割来的首级不但有鼠肉,有时也有鸡肉或者鸟肉。这就是说,它一直不清楚自己110的职责范围,一直把鸡和鸟看作有翅膀的老鼠。尤其是那些灰黑色的小东西,在它看来一定是老鼠的乔装打扮,绝不可放过和轻饶。我家的鸡崽在它嘴里好几次减员大半,使我们后来根本不敢买小鸡,尤其是黑毛小鸡。我气得大骂它践踏法律,但它瞪着眼睛并不理解。
⑩有一次,它叼着满满一口黑毛兴冲冲地跑来,再一次引起公愤:“你叼鸟做什么?讨打呵?”我破口大骂一顿,吓得它东躲西藏,却绝不松口。我抄起树棍猛追,又用泥块连续射击,打得它在林子里乱窜,最后呼啦啦跳上了墙。但它还是死叼着小鸟不放,眼里满是委屈和困惑,对我不赏反罚大为义愤。
⑪这一天晚上,它很晚都不回家吃饭,可能是已被一只鸟塞饱了肚子,也可能是想狠狠地发一回脾气。
(有改动)
( 1 )结合语境解释文中划线的词语。①这就是说,它一直不清楚自己110的职责范围,一直把鸡和鸟看作有翅膀的老鼠。
②我气得大骂它践踏法律 , 但它瞪着眼睛并不理解。
( 2 )根据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①说说下面句子中划线字的表达效果。
小猫咪咪本事渐长,表现欲也渐增,见到我在院子里走过,忽然冲到我的前面,唰地蹿上树,又唰地从树上蹿下来,其实没有什么要事,只是想请你见识它非凡的速度和高度。
②请从修辞角度赏析下面句子。
但它还是死叼着小鸟不放,眼里满是委屈和困惑,对我不赏反罚大为义愤。
( 3 )作者笔下的三毛有什么特点?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秋天的怀念
史铁生
①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儿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儿!”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②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③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④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⑤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
⑥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
⑦又是秋天,妹妹推着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选自七年级《语文》上册)
( 1 )文章题目是“秋天的怀念”,那么作者都怀念了什么?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
《现代汉语词典》对“回味”一词作了如下解释:【回味】huí wèi①(名)食物吃过后的余味:〜无穷。②(动)从回忆里体会:我一直在〜他说的话。
回味的过程是再次感受的过程,是深入理解的过程,也是重新认识的过程。在生活和学习中,许多时候,一盘菜、一句话、一首诗,乃至一片云、一件事、一份情……都会令你回味无穷。
请以“回味”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③书写工整,卷面整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