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永安市第二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

选出下列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

A: 形 ( chú ) 瓦 ( lì ) 根深固 ( tì )
B: 美 ( bì ) 默 ( zhēn ) 相得益 ( zhāng )
C: 测 ( yì ) 妹 ( jiě) 惟妙惟( xiào )
D: 桥 ( zhàn ) 杂 ( rŏng ) 断壁残 ( yuán )
2、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B: 它既不倾盆瓢泼,又不绵绵如丝,或淅淅沥沥,它显示出一种自然,平静。
C: 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
D: 我似乎能感觉得到,她就是那个来对我启示世间的真理、给我深切的爱的人——安妮﹒莎莉文老师。
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这八个字彰显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求真务实。
B: 晚年的他,仍然精力充沛,充满创作激情,写出了许多优秀作品。
C: 能否根治学生沉迷网络游戏的顽症,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之一。
D: 为了避免交通道路不拥挤,各地纷纷出台交通管理新措施。
4、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作者埃德加·斯诺描述了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经过。下面是红军长征路线中所发生的四件事,时间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
A: 巧渡金沙江——翻越大雪山——飞夺泸定桥——穿过大草地
B: 飞夺泸定桥——穿过大草地——巧渡金沙江——翻越大雪山
C: 穿过大草地——翻越大雪山——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
D: 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翻越大雪山——穿过大草地
5、

选出下列对课外文学名著的说法有误的一项( )

A: 《西游记》中“大闹天宫”这一情节最能表现孙悟空敢于反抗压迫的精神
B: 《骆驼祥子》中的祥子最大的梦想是拥有一辆自己的车,他先后买了三辆车,最终因为各种原因都失去了
C: 《鲁滨孙漂流记》的作者是英国小说家笛福。作品讲述了鲁滨孙因海难流落荒岛,坚强地度过28年孤独时光的故事
D: 《格列佛游记》具有鲜明的童话色彩,但尖锐而深刻的讽刺才是其灵魂所在
6、下列句子中敬辞或谦辞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 令郎不愧是丹青世家子弟,画的马那是栩栩如生。
B: 你家母让我跟你说一下,这个周末一定要回家啊。
C: 拙作奉上,深感不安,请不吝赐教。
D: 贤弟太客气了,愚兄只不过是举手之劳罢了。
7、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现代学术的基础就是实地的探查,就是我们现在所谓的实验。
B: 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探测。
C: 一个成功的实验需要的是眼光、勇气和毅力。
D: 探索应该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
8、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学校应当建立完善的校园欺凌干预和处理机制,保障每个孩子健康成长。
B: 在司马迁的一生中,无不以惊人的毅力和非凡的才学感动着后人。
C: 浅浅的水面托起无数错落的石山、石壁,又折映出婆娑多姿。
D: 期末考试的动员会上,班主任老师特别强调要避免浮躁情绪的不滋生。
9、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 慰籍 头晕目眩 一反即往 相辅相成
B: 踌躇 顾名思议 随机应变 诚惶诚恐
C: 招徕 合辙押韵 蹑手蹑脚 陟罚臧否
D: 蹲据 盘虬卧龙 正襟危座 迥乎不同
10、

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互动百科”号称是全球最大的中文百科网站,但在今年央视“3·15”晚会上,“互动百科”被曝光成“最大虚假广告垃圾站”。
B: 鄂州市积极实施“校园足球计划”,大力培养了该市青少年足球运动的水平。
C: 历史伟人之所以让后人铭记的原因,在于其思想和人格的不朽,而不是无证可考的坊间情事。
D: 学习成绩的提高,取决于学生自身是否努力。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边一首诗,完成小题。

画眉鸟 (欧阳修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 1 )诗中写了哪两种画眉鸟?写它们时主要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 2 )作者写画眉鸟,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列诗文,完成第各题

【甲】过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乙】出师表(节选)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 1 )《过零丁洋》的作者是________(人名);《出师表》中的“先帝”指的是________(人名),“表”是古代臣子向帝王________的一种文体。
(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________

( 3 )诗文所谈及的国家命运有相似之处:南宋是“________”,蜀汉是“________”。
( 4 )面对艰难处境,甲诗作者表达了________的人生观,乙文作者则向后主提出了广开言路的建议,同时也表达了________的感情和决心。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爱,从来不卑微

很长一段时间,我一直为生命的某些问题所困扰,譬如关于人生价值,关于人间真情,等等。心灵的空间里满是楼宇隔绝起来的如壁的冷漠,使我因为这个年龄而丰盈起来的心像一株水仙在沙漠里渐渐枯竭。

一个午后,校园里播放着一首不知名的美国歌曲,我和几个同学站在一栋楼房的角落里聊天,面前的桌子上,摆着为灾区孩子们募捐的纸箱。为了引起过往行人的注意,我们把一组放大的黑白照片贴在一块长幅的红布上,照片上的那些孩子坐在用帐篷搭起的教室里,纯真而渴求的目光齐齐地望着前方。

在离我们不远的地方——学校西三食堂前的路旁,放着几只超负荷的垃圾箱,我每次拎着饭盒掩鼻而过时,总看到一个老头正专注地用铲子或手翻腾着什么。久而久之,便带着很强的不屑,眼熟了这个蓄着半撮白胡子的可怜的老头。

我没有在意这个拾垃圾老头的到来。他佝偻着身子吃力地背着脏兮兮的尼龙袋从我面前走过时,忽然停下来,在那幅红布面前站定,眯着眼仔细地瞧着那组照片,很久才从一张移向另一张。我不禁哑然失笑,一旁的伟子拽拽我:“小心点,别不留神让他把捐赠的衣服当垃圾收跑了!”

我笑笑,低头清理那些或大或小、或新或旧的捐款。突然感觉眼前有什么东西在晃动,我吃惊地抬起头,老头不知何时已来到了我的面前,一只枯黑得像老松树皮的手抖抖地递过来拾元钱。

我惊讶得不知怎么办才好,回过神时,他已把钱放到了桌上,摆摆手,像完成了一个伟大使命似的微昂着头离开了……

我仍呆呆地站着,望着他询楼着远去的背影,一股莫名的敬意从心底缓缓流过。这个曾在我眼中渺小

而卑微的生命,以它朴实的力量深深震撼了我。

在真情有些消瘦的年代里,这位或许因为贫穷而被人们淡忘了的老人,却用生命里那条流淌着朴实的爱的血脉,尽了许多人冷漠地认为是义务的一点责任。

心中种种命题忽然有了答案——在我们只知用华丽的文字呼喊爱渐迷失的时候,又有多少真正宝贵的东西被自己不屑地丢掉。老人弓腰拾起的,难道仅仅是我们丢弃的垃圾吗?

( 1 )文章开头说“我一直为生命的某些问题所困扰”,结尾又说“心中种种命题有了答案”。请问“我”为什么而“困扰”?“我”找到了什么“答案”?

( 2 )文章前面部分多次写“我”对拾垃圾老头的“不屑”,后面却说“我”对老头的行为感到“惊讶”、“震撼”,并产生了“敬意”。作者为什么这样写?

( 3 )老人的善举让“我”产生了“莫名的敬意”,甚至在他远去之后“我”仍然“呆呆地站着”。如果你是文中的“我”,此时,你最想对老人说什么?

( 4 )有人常常抱怨这个世道的势利和冷漠,但人性的光辉却在汶川大地震中熠熠闪耀,每时每刻都有令人感动的爱心故事发生。请结合链接材料,说说你对“爱,从来不卑微”的理解。

阅读《快乐带水族,引领节俭风》回答小题

快乐带水族,引领节俭风

刘金祥

①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来自电力系统的全国人大代表褚艳芳发出“争做快乐带水族”的倡议,呼吁参会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带走未喝完的瓶装水。见贤思齐,择善而行。此举得到众多与会人员的积极响应,一时间“快乐带水族”成为“两会”会上会下的热点话题,成为内外媒体竞相传颂的新鲜语汇。

②从古至今,勤俭节约一直被视为治国之道、兴业之基、持家之宝。我国目前尽管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尽管已经进入小康社会,但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物质生活上远未达到极大富庶和按需所取的程度,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和社会阶层、社会群体之间发展很不平衡,特别是一些“老、少、边、穷”地区的百姓还在为解决温饱、摆脱困境而辛勤劳作和辛苦奔波。严峻而客观的现实要求包括全国人大代表在内的全体国民必须明白“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的道理,戒奢从简,以俭奉身,大力弘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从点滴做起,从细节做起,从眼下做起,从自我做起,自觉抵制用公款大吃大喝等显性浪费现象,主动克服不在意一度电、一张纸、一瓶水、一支笔等隐性浪费弊端,把勤俭节约作为创造价值、奉献社会的义行善举,为实现民富国强的目标贡献一己之力。

③国家有关部门的统计资料表明,中国目前约有3.74亿个家庭,以每个家庭平均每月节约10度电、每年节电120度来计算,全国就可节电450亿度电,而节约1度电相当于节省400克标准煤或4000克水,显然,倡导全民勤俭节约事关我国可持续发展,事关子孙后代福祉。勤俭节约犹如掘井采矿,能够洞开汇集财富的渠道,能够辟建积累财富的平台。换言之,正是每个人的节俭奠定了国民幸福的基石,也正是每个人的无端浪费抽空了国家富裕的薪材,因此,“每个节俭的人被视为公众的恩人,每个挥霍的人被当作公众的敌人。”

④全国人大代表作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大都是各行业各领域的中坚和骨干,其言其行是社会的风向标和导航仪。这次“两会”上“快乐带水族”的走红,展现的是人大代表的整体形象,更以身作则为社会传递一种信号。不事浮华,不慕虚荣的生活态度,以俭修身,以俭明志,以俭养德,以俭促廉的生活方式理应成为社会共识,把“快乐带水族”释放出的勤俭节约的正能量传递到生活的各个角落。

( 1 )请概括出本文的中心论点。

( 2 )请指出第③段中运用的一种论证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 3 )下面四则材料填在文中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古人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B: 古人云:“恶衣恶食,不足为耻;丰衣足食,不足为荣。”
C: 古人云:“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
D: 古人云:“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 4 )请反思自己的浪费行为,并写出你如何传递勤俭节约的正能量。

四、写作(分值:60分)
请以《慢慢地读你》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出现真实校名、人名。③书写工整规范。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你是我的白菜”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