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依次填入文段画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最动人的是秋林映着落日。________而情愿把奔放的情感凝结。 ①晚风带着清澈的凉意,随着暮色浸染,那是一种十分艳丽的凄楚之美 ②却又被那逐渐淡去的酡红所慑住 ③让你想流几行感怀身世之泪 ④那酡红如醉,衬托着天边加深的暮色 A: ③④①② B: ④③①② C: ④①③② D: ③①②④ |
2、 | 下面诗句意思区别最大的一句是( ) A: 雨说:我是到大地上来亲近你们的B: 为什么不扬起你们的脸让我亲一亲 C: 雨说:我来了,我来的地方很遥远 D: 雨说:我来了,我来探访四月的大地 |
3、 | 对下面文段中所使用的修辞方法及其作用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 B: 第③句用了反问的修辞方法,突出了烟雨朦胧、层峦叠嶂的特点。 C: 第⑤句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形象地写出了山水画具有朦胧的美感。 D: 第⑥句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生动地写出了溪水潺潺流动的特点。 |
4、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在海洋面温度超过26度以上的热带或副热带海洋上,由于近洋面气温高,大量空气膨胀上升,使近洋面气压降低,源源不断的外围空气补充流入。B: 随着环境的恶化,雾霾天气越来越频繁,使我们难得领略秀美的桐君山和碧波荡漾的富春江水。 C: 关于《红楼梦》后40回的作者是谁这个问题,红学家历来有不同的说法,现在大家一般采用的是高鹗续作这一说法为准。 D: 最新调查表明,我国大约有72%的青少年认为“诚实守信”是做人的基本准则。这说明,我国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有了很大的进展。 |
5、 | 下列选项中的句子填入横线处与前后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重视家风家训的传统。通过家风家训建设改善村风民风,我市在这方面做了很多探索。我们深有感触的是,家风家训的确立要切合实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要做好打持久战的思想准备。 A: 要大力宣传本地优秀的家风家训;也要借鉴外地经验 B: 要大力宣传本地优秀的家风家训;也要做好经验总结 C: 避免千篇一律,流于形式;还要认识到社会风气的改变不可能一蹴而就 D: 避免说一套,做一套;还要认识到社会风气的改变是一个润物细无声的过程 |
6、 | 解释下列短语中划线的字正确的一项 ( 1 )不远万里 以身殉职( ) A: 以……为远 古代逼迫人随死人埋葬 B: 很远的地方 为达到目的而牺牲生命 C: 以……为远 为达到目的而牺牲生命 D: 很远的地方 古代逼迫人随死人埋葬 ( 2 )见异思迁 拈轻怕重( ) A: 变动 挑选 B: 转移 喜爱 C: 转移 挑选 D: 变动 喜爱 |
7、 | 下列关于名著知识及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朝花夕拾》全书共十篇文章,外加一篇《小引》,一篇《后记》,是鲁迅唯一一本散文集。B: 作者在《二十四孝图》文中指斥 封建孝道的危害“甚于洪水猛兽,非常广大,也非常长久,能使全中国化成一个麻胡,凡有孩子都死在他肚子里”,接着将 进行对比,引出对自己幼时读物的回忆,着重分析了《二十四孝图》中 卧冰求鲤,郭巨埋儿、老莱娱亲等孝道故事,揭示了 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 旧中国儿童的可怜。 C: 《朝花夕拾》是专为少年儿童写的,写了许多关乎少年儿童的事,同学们尽可以随便翻翻。 D: 《五猖会》记叙了儿时要去看五猖会,难逢的盛大的庙会,笑着跳着,兴奋得不得了。 |
8、 | 给下列一则新闻加上恰当的标题,最准确的一项是( ) 为加速明月山旅游升级,推进富民增收工程建设,明月山温泉风景名胜区将联手广州建工集团,海纳粮油集团,共同打造全国富含硒有机农业示范基地。据了解,示范基地占地约7000亩,充分利用明月山温泉风景名胜区土地富含硒元素这一天然优势,及温汤至潭下半封闭式的地理优势,结合旅游经济发展,采用纯天然种养方式,对温汤至潭下所有宜耕、宜种、宜林土地、山地进行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示范基地内禁绝使用农药、化肥、转基因饲料等,争取用三年左右的时间,使示范基地内农产品达到国际农产品出口标准。 B: 明月山温泉风景名胜区联手打造示范基地 C: 明月山打造全国富硒有机农业示范基地 D: 明月山争取用三年左右的时间,使示范基地内农产品达到国际农产品出口标准 |
9、 |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感情色彩没有发生变化的一项是( ) A: 问问精通时事的人,答道,“那是在学跳舞。” B: 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C: 我在仙台也颇受了这样的优待 , 不但学校不收学费,几个职员还为我的食宿操心。 D: ……便使我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
10、 | 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如果把4G比喻成一条普通的道路,5G就是立体的高速公路 ②5G在时延性和连接密度这两个关键指标上也都有“跨栏式”的突破 ③而其峰值速率可达20bps,是4G的20倍 ④5G,即5th- Generation,指的是第五代移动电话通讯标准,是现有4G通讯技术的延伸 ⑤5G的下载速率将达到10Gbps,相当于4G的10倍 ⑥相较于2G/3G/4G,5G的速度更快,信道带宽也进一步得到了提升 A: ④①⑥⑤③② B: ④⑥⑤③①② C: ①⑥⑤③②④ D: ①④②③⑤⑥ |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雁门太守行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 1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是传诵千古的名句,请你任选一个角度谈谈它妙在何处。( 2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表达了将士们怎样的情感? |
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小题。 【甲】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节选自《愚公移山》) 【乙】 赵将马服君赵奢之妻,赵括之母也。秦攻赵,使括代廉颇为将。将行,括母上书言于王曰:“括不可使将。”王曰:“何以?”曰:“始妾事其父,父时为将,身所奉饭者以十数,所友者以百数。大王及宗室所赐币者,尽以与军吏士大夫。受命之日,不问家事。今括一旦为将,东向而朝军吏,吏无敢仰视王者。王所赐金帛,归尽藏之;乃日视便利田宅可买者。王以为若其父乎?父子不同,执心各异。愿勿遣。”王曰:“母置之,吾计已决矣。”括母曰:“王终遣之,即有不称,妾得无随坐乎?”王曰:“不也。”括既行,代廉颇。三十余日,赵兵果败,括死军覆。王以括母先言,故卒不加诛。 (节选自清代吴敏树《书谢御史》) ( 1 )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①荷担者三夫________ ②赵兵果败,括死军覆________ ③母置之,吾计已决矣________ ④即有不称 , 妾得无随乎________ (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且焉置土石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B: 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括母上书言于王曰 C: 尽以与军吏、士大夫 王以母先言,故卒不加诛 D: 始龀,跳往助之 王终遣之 ( 3 )用“/”给下面的语句划分节奏,划两处。 今 括 一 旦 为 将 东 向 而 朝 军 吏 吏 无 敢 仰 视 之 者 ( 4 )翻译下面文言语句。①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②父时为将,身所奉饭者以十数,所友者以百数。 ( 5 )【乙】文描写了一位有德有识的母亲。她上书推辞儿子为将,说明她深明大义,有自知之明;她能看出儿子和丈夫的差别,说明她________;她讨得“无随”的承诺,说明她________。 |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列各题。
苹果手表功能全解
①苹果公司近日发布了新一代智能手表——苹果手表,中国成为苹果手表的首发地区。
②苹果手表共有两种尺寸三大系列。
③两种尺寸的表盘分别为38毫米和42毫米,以适应不同用户的需求。在厚度上,尽管38毫米版本看上去会比42毫米版本厚不少,但真实佩戴上之后并没有感觉很碍手。苹果手表新添加的滚轮可以非常便捷地操控屏幕进行滚动、缩放等操作,同时点击滚轮中间就可以返回首页。
④三大系列分别为运动版、标准版以及特制版。三个版本的主要区别在于表的材质和表带。运动版苹果手表采用阳极氧化铝材质,表面覆盖高强度蓝宝石玻璃,表带则使用氟化橡胶材质;标准版苹果手表的机身材质变为铝合金,表面覆盖的也是蓝宝石玻璃,表带材质有皮质和金属可选;特制版苹果手表属于私人定制款,使用了18K黄金的机身材质设计。
⑤除了硬件,苹果手表更引人关注的是它的应用功能。
⑥首先,苹果手表就是一款手表,它囊括了手表应有的一切功能,并以全新的形式呈现﹣﹣苹果手表搭配了一系列表盘:从传统的到谐趣的,从精巧的到科普的,应有尽有。
⑦苹果手表还提供了一系列全新的沟通方式。
⑧连接苹果手机之后,苹果手表可以实现收发短信、拨打电话、播放音乐、收发邮件、查看天气、日历提醒等操作。重要的是,你不仅可以更轻松、高效地处理信息、电话和邮件,还能以一种全新的方式来表达自我。有了苹果手表,沟通不再只是依赖于屏幕上的文字,而是建立更真切的联系。你的亲朋好友可以时刻伴你左右,按下侧边按钮进入“朋友”界面,你会看到常用联系人的缩略图。轻点其中一个,你就能发送信息、拨打电话。甚至无需只言片语,只需通过苹果手表配备的数字触摸功能,你就可以“腕对腕”地联系其他苹果手表用户。运动手指,随便画点什么,在另一边的朋友就能看到你画画的动作,还可以随即回复,也为你送上即兴创作。
⑨此外,健身功能是苹果手表主推的功能。苹果手表内置了多种跟健康有关的应用。例如可以记录你每天的运动量、运动数据等等,用户可以通过这些应用来查看自己的运动状况以及目标。同时苹果手表还内置了多种传感器,包括心率传感器等,这些传感器可以帮助用户辅助记录运动数据并实时提醒用户何时该运动。
⑩最后,苹果手表提供了NFC功能。通过近场通讯,苹果手表可以使用苹果支付功能,这样用户在支付环节时,就不用拿出手机,使用苹果手表碰触电子收款机即可完成支付。
⑪按照苹果一贯的风格,在新款硬件设备发布的同时,公布首批适配的各地区核心热门应用已经成为吸引用户订购最有力的手段之一。本次中国区首发的苹果手表就预装了微信、支付宝和新浪微博等应用。
⑫苹果手表很好地定义了一款轻奢类、设计不错、功能全面的智能手表。虽然没有预料中的那么惊艳,但是依托于苹果公司良好的设计和品质控制,以及苹果操作系统这个大生态环境,苹果手表的前景还是被看好。
( 1 )苹果手表除了囊括了手表应有的一切功能外,还具有哪些应用功能?( 2 )请具体分析选文②③④段不可以调换顺序的原因。( 3 )第⑧段中画线的语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4 )选文第⑪段中划线的“之一”可否删掉?为什么?( 5 )选出下列说法中有误的一项( )A: 这篇文章采用的说明顺序是逻辑顺序。雪一化,就有路了
张抗抗
①每年下第一场雪的日子,我总会想起多年前,一个雪天的经历。
②那些日子我始终被一件事情烦恼着,烦恼的起因似乎是为了一些闲言碎语。那时我初涉文坛,很容易被那些谣言困扰。当事情渐渐平息时,我偶尔听说某某人在其中做了手脚,心里顿时对此人充满了愤恨。我发誓要当面去质问她。
③很快便有了一个机会,我出差去某地,恰好要路过那人所在的城市。我向朋友要来了她的地址,决定在那个城市作短暂的停留;去义正词严地指责、声讨她,然后同她拜拜。
④到达那个城市时,已是傍晚时分了。当我走出车站时,发现空中已飘起了雪花。那场雪似乎来得很猛。我看着地址打听路线,乘坐了几站电车。下车时,天色很快暗了下来,完全陌生的街名和异样的口音,令我不知自己置身何处。但我只能继续去寻找那个记录在怨恨的纸条上的地址。
⑤雪下得越来越大,风也越发凛冽,四下皆白,分不清天上地下,只是混混沌沌跌跌撞撞地朝前走着……街上几乎已没有行人,那时我发现,自己一定是迷路了。
⑥就在那个时候,我看见了街边一间简陋的平房,窗口露出一线微弱的灯光。我敲打了那家人的房门。门开了,灯光的暗影中,站着一位上了年纪的老妇,她接过我那张写着地址的纸条,在灯下看了看,又低头仔细地打量着我,说:“那地方太难找,跟你说不明白,还是我领你去吧!”不容我谢绝,她已经跨出门槛,踩在了雪地里。
⑦“这大雪天儿出门,一定是有要紧事吧?”她回过头大声喊。我含糊地应了一声。
⑧“你是去看望病人吧?看把你累的急的,是亲戚,朋友?”她放慢了脚步,一边拍掸着肩上雪花,一边等着我。
⑨我心里咯噔一下。亲戚?朋友?病人?……我沉默着,无言以对。我怎能对她坦言相告,自己其实是去找一个“仇人”兴师问罪的!
⑩似乎就在那一刻,我忽然对自己此行的目的和意义发生了一丝怀疑。我不知道自己来这个城市干什么,甚至也不知道我要去寻找的那个人究竟是谁。那个人隐没在漫天飘飞的雪花中,随风逐流而去。也许出于无知,也许出于一时的利益之需,她才那样做。那也许真的是一个需要救治而不是鞭笞的“病人”呢!
⑪脚底突然在一个雪窝里滑了一下,大娘一把将我拽住。
⑫“这该死的雪,真讨厌……”我忍不住嘟囔。
⑬“不碍事,不碍事,就快到了。”她说,“前面那个电线杆子右拐,再往前数3个门就是。”
⑭“大娘,请回吧,这回我认得路了……”我说着,声音忽然喑哑了。
⑮她又重复指点了一遍,便转身往回走。刚走几步,又回过头,大声说:“不碍事,明儿太阳出来,这雪化一化,就有路了!”那个苍老的声音,被纷扬的雪花托起,在空荡荡的小街上蹒跚。
⑯我在雪地上久久伫立着。雪化一化,就有路了。那么,就把冷雪交给阳光去处理。雪不能永远覆盖道路,因为路属于自己的脚。
⑰那个风雪之夜,当我终于站在那费尽周折才到达的门牌下面时,我已经全然没有跳下火车时那种激愤的心情。我平静地站了一会儿,将那张被雪水洇湿揉皱的纸条撕碎,然后慢慢朝火车站方向走去。
(选自《情感读本》2012年6月)
( 1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作者“多年前一个雪天的经历”。雪不能永远覆盖道路,因为路属于自己的脚。
( 5 )联系全文来看,作者以 “雪一化,就有路了” 为题目有何作用?请根据你对上述文字的理解,结合你的生活经历和体验,以“从未走远”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写作要求:①将题目写在作文格的第一行;
②文章贴近生活,言之有物,禁止抄袭或套作;
③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
④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