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请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 A: 在南山教育质量年的活动中,使许多学校的教育质量得到了提高B: 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了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行动 C: 有大约137万左右粉丝的公众人物毕福剑因不雅视频事件不得不公开道歉 D: 贯穿全城的生态绿道是“磨房深圳百公里”活动的主要线路 |
2、 |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 神十飞天、嫦娥登月、蛟龙潜海、超级计算、智能机器人、超级杂交稻……过去的一年,我国在一批关键技术上实现重大突破,科学家立下汗马功劳。B: 我买了莫言的一本小说,开始看得头头是道 , 天长日久,就感到不过瘾了。 C: 王亚平的太空授课演示实验清楚,动作到位,干净利落 , 这堂课的录像可作示范课程。 D: 青年学生应胸怀大志,埋头苦干 , 为中华再一次腾飞而努力。 |
3、 | 将下列五句话填在横线上,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在北京宽阔的马路上, 。要没有这些小色块点缀,北京的深秋或许就索然无味了。 ①气氛显得安谧而有生气 ②行道树是由各种树木组成的 ③街道被美丽的各种形状的小色块点缀着 ④落叶飘摇而下 ⑤首都浓浓的秋意就蓦然显现出来 A: ⑤②④③①B: ②④③⑤① C: ②④③①⑤ D: ⑤①②④③ |
4、 | 下列句子标点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有人说,一个从不阅读文学作品的人,纵然他有“硕士”“博士”学位,他也只能是一个“高智商的野蛮人。”B: “你疯了!”鲁智胜不死不活地说:“人家大工厂不是慈善机构,什么人都照顾。” C: 你这站在池边的蓬头的榕树,你可曾忘记了那小小的孩子,就像那在你的枝上筑巢又离开了你的鸟儿似的孩子? D: “这头母牛卖多少钱?老婆婆。”那人问道。 |
5、 | 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划线字的字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媲(pì)美 对称(chèn) 重峦叠障 养精蓄锐 B: 剽(biāo)悍 良莠(yǒu) 莫衷一是 冲耳不闻 C: 憎(zēng)恶 缄(jiān)默 人才辈出 心无旁骛 D: 戏谑(xuè) 着(zháo)落 销声匿迹 走投无路 |
6、 |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或课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庄子,名周,战国时期哲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继承并发扬了老子的“道法自然”的观点,与老子并称“老庄。” B: 明代魏学洢的《核舟记》这篇文章被清代的张潮选进了他所编写的《虞初新志》。 C: 《回延安》采用了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诗人贺敬之使用了富有地方色彩的词语,抒发了自己对延安的深情。 D: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都属于事理说明文,但它们的说明顺序明显不同。《恐龙无处不有》以介绍恐龙生存的大陆为主,属于空间说明顺序;而《被压扁的沙子》则遁过介绍斯石英说明恐龙灭绝的原因是撞击,主要使用了逻辑顺序。 |
7、 | 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韩先生的演说旁征博引 , 令人信服,赢得了台下热烈的掌声。 B: 爱好和平的各界人士对以强凌弱的行径无不义愤填膺 , 予以严斥。 C: 在她的挑拨离间下,他们俩和好如初了。 D: 我们办事光明正大 , 无论他怎么造谣惑众,也无济于事。 |
8、 | 下面句中空白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临行时我_______地开释了这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 ②日子像雪白的面粉,毫无变化的_______过去。 ③家是游子梦魂_______的永远的岸。 ④先生,以上就是我对远征中国的全部_______。 A: 珍重 流泻 萦绕 赞誉B: 郑重 流逝 缠绕 赞颂 C: 珍重 流逝 缠绕 赞誉 D: 郑重 流泻 萦绕 赞颂 |
9、 | 下面文中划线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快乐而沉静的春雨,缓缓飘落,洗去一冬的污秽,把珍藏心间的欢乐吐成遍地的新绿。汇聚,终成那娟娟溪流,潺潺萦绕这方黝黑的大地。你嬉戏于田间镐头,那湿润润的泥巴浸润了人们多情的心。踩着这三月春雨,在迷蒙的春烟里,走过这千年的小径,只是这几度春秋,你润泽哺育的人啊今何在?几度轮回,直到岁月变得殷红,小径处,轻烟似梦,唯一帘细雨,情依旧。 A: huǐ yǐng bǔ yānB: huì yíng bǔ yān C: huì yíng pǔ yīn D: huǐ yǐng pǔ yīn |
10、 | 下列划线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这些伪劣药品酿成的种种惨剧骇人听闻 , 药品市场非整顿不可。B: 这部小说的情节引人入胜,让人读起来津津乐道。 C: 他写的那几篇文章都不怎么样,只有这篇《咏菊》还差强人意。 D: 这栋建筑门窗的设计简洁却别具匠心。 |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小题。 孤雁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 2 )尾联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①与友期行 ②去后乃至 ③相委而去 ④下车引之 ( 2 )翻译下面的句子。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3 )通过读文可知元方是个怎样的孩子?你如何评价元方的“入门不顾”?( 4 )学习本文,你明白了怎样的道理? |
那个冬天,那个人……
五年级的那个冬天特别冷,听说农场里很多人家养的鸡和鸭都冻死了,还有一匹马也冻死了。天上不落雪,只刮北风。就是这样的天,才叫真冷。
我们还要去学校上课。可谁都不想上课,因为教室里也冷。教室的窗户到处有裂缝,那风会像刀子一样飞进教室,耳朵会听见风在鸣叫。教室里的取暖设备,就是一个砖砌的炉子和一面砖砌的火墙。
烧炉子,是一件大事。北大荒的冬天,天亮得晚,黑得早。要烧炉子,就得在天不亮时去学校,把炉子用柴yǐn rán,加上煤,把火墙烧热,至少一两个小时。
下午放学前,老师要布置安排第二天早上烧炉子的人。这个时候,老师的眼光就在同学们的脸上扫来扫去,我和同学们都低着头,躲避老师的目光。一想到要起那么早,那么冷,离开热乎乎的被窝,独自一个人来到冰冷的教室里生炉子,就觉得可怕。
老师也不忍心叫我们早起生炉子,他在等着学生主动举手,能够主动为同学们生炉子。
这时,一个叫王才军的同学胆怯地举了手。
老师问:“王才军,你是在举手吗?”
王才军脸红了,手想缩回去,又想举高一点儿。他是不习惯举手的,因为在课堂上,他从不举手。同学们都知道,老师提的问题,他永远不知道答案。
老师又问道:“王才军,你要是举手,就举高一点儿,让我和同学们都能看到!”
王才军这才把手举过了头顶。他一举手,我们都把头抬起来,舒了一口气。老师笑了笑,点着头说:“王才军明天生炉子吧!”
第二天,我们一进教室,果然很暖和,一股热气扑面而来。王才军的脸上有烟熏的痕迹,手上也残留着煤黑。他蹲在炉子前,把早上带来的凉馒头放在炉子上烤。
我们上第一节课的时候,除了温暖外,还能闻到炉子上烤馒头的香味。在温暖和有香味的教室里上课,大家心里都洋溢着幸福。
从那天开始,老师不再安排同学轮流生炉子了,因为王才军背后跟老师说,冬天烧炉子的事,他一个人包了!一个月过去了,我们都已经习惯温暖和有香味的教室了。
王才军的学习成绩真的很差,刚刚考完试,他的成绩又在全班垫底。老师批评王才军的时候,总是说:“你要多抽出点儿时间,做做算术题,背背课文,多查查字典,你的错别字太多了!”老师指责王才军的时候,非常激动非常生气。
我偷偷看王才军,他的鼻孔四周还有生炉子时的煤黑,手粗糙不堪。挨了老师的批评后,他一直垂着头,用力搓着自己的手。
我跟他说:“你去外面用雪搓搓手,也把自己脸上的煤黑搓掉!”
他看看我,点点头。
他一个人跑到教室外面,蹲在雪里,用雪搓自己的脏手,用雪搓自己鼻窝处的煤黑。我心里有些替王才军不平,觉得老师批评王才军时太狠了,就是看在他每天为同学起大早生炉子的份上,也该嘴下留情的。
我最担心的是,王才军挨了老师的“痛批”之后,不再为大家生炉子了。
第二天,王才军照旧去教室生炉子,把教室里烧得暖暖的,他照旧蹲在炉子前烤馒头,吃早餐。
某日,我走进教室时,一阵寒气袭来,炉子没生,火墙是冰冷冰冷的。同学们进了教室,手套和帽子都摘不下来,室内的温度跟室外差不多。老师来了,手忙脚乱地生炉子,并告诉我们,王才军的家搬到别的农场去了。
老师和我们没有经验,把教室里烧得全是烟,呛得睁不开眼。大家只能都躲到教室外面,一面等着教室里的烟散尽,一面拥挤在教室外面,不停地踩着脚取暖。
那个时候,大家都不说话。
在那个冬天的早晨,我望着灰蒙蒙的天,第一次想念一个人,而且想念的是家庭之外的人。
( 1 )看拼音写汉字:yǐn rán________①王才军自告奋勇地为大家生炉子,并包下了一个冬天烧炉子的活儿。
②________
③________
( 3 )分析文中画线句人物描写的作用。忠实的星辰
①渭北深山的一道梁峁下住着我们一户人家。那时我刚上小学,去学校有六里路,沿途要翻一座山,过两道河,最为头疼的是要跨越灌木丛生的深谷。尤其一入冬,天亮得晚,得很早起床,走一个多钟头的夜路才能赶上早自习。这儿念书的只我一个,连个做伴的也没有。母亲,放心不下,每天送我上学。
②家里要不起闹钟,半夜里老得操心鸡叫,母亲隔一阵子趴在窗户上听听,生怕睡过了头。那天傍晚,忽然一阵鸡飞拘跳,那只打鸣的公鸡给老鹰叼走了。失去了唯一的依靠,此后我们只能估摸着时辰上学。
③一天夜里睡得正香,母亲一把推醒我,神色慌张地说:“做噩梦,越急越是醒不来,快收拾走吧,要迟到啦……”母亲拉我一路急走,脚下尽是散乱的牛蹄窝,几次险些绊倒,都被母亲使劲拽住了。藏在黑暗里的灌木梢子劈面而来,母亲侧身拼力护着,不让我受一点损伤,我成了母亲翅膀下蜷缩的鸡雏。转过山嘴,冷风水一样往脖颈里灌,风尖儿刀刃似的裁来裁去,割得耳朵尖生疼,仿佛马上就要给切掉了。一抬眼,深蓝的夜空里,星星仍是一步不差地紧随着,关切地凝望着,把通身的光亮倾注到我脚下的地面,映照着我要走的每一步……我踉跄的双脚不知不觉稳健起来。
④学校里黑灯瞎火,一个人影也没有。偶尔传采一两声梦呓般的狗叫。高大的校门断崖一般兀立着,风吹得铁链子咣当响,门扇冻得直哆嗦,仿佛在说:“来太早了嘛,待这儿多冷呀,回去再睡会儿吧。”
⑤我对母亲挺了挺腰杆:“妈,回去吧,校门口没哈怕的。”母亲没走,在门旁的青石墩上坐下,将我拉进怀里懊悔地说:“怪妈没估摸准,上课要打瞌睡的,再睡会儿吧,妈搂着你。”我觉得周身暖烘烘的,跟被窝里一样舒服。母亲背着风,低着头,耳畔有缕头发垂下来,在我脸上抚来抚去,像温颇的手指,让我感到从未有过的安闲和踏实。透过发丝空隙,笑眼似的星星正爱怜地瞧着我哩……
⑥长大后,我到城里上学,毕业后到外地教书,每次离家,母亲都要帮我背着咸菜坛子、干粮袋子、柿子、核桃及诸多行李送到车站,反复叮嘱要小心。直到车子驶出街口,拐过石桥,最后被高高的山梁挡住了,一点影子也看不到了,才恋恋不舍地离去。
⑦今年暑假我和妻抱着孩子回家,母亲高兴得什么似的。临走妻子给母亲两百元钱,她死活不收,最后我硬塞在她怀里。母亲老了,腿脚不便,再不能送我上路了,她踉踉跄跄爬上屋后的山粱,伛偻靠在老梨树下,像一截歪斜欲倒的矮土墙,看着我们的身影一点点地缩小,缩小。我们赶到站上等了一个多小时,就在车子要启动时母亲竟突然出现在车门口,径直走到我们跟前,喘息着将一个纸包小心塞到我手里说:“请人做的护身符……保平安的……别忘了给孩子带身上……”说完走向车门,下台阶时伸着脖子再看了我们一眼,才颤颤巍巍地下去了,脸上带着满足的笑。隔着车窗玻璃,我看着电线杆下母亲瘦弱的身子,心里仿佛压了块石头。
⑧车子动了,我默默打开纸包,意外看到一堆块儿八毛的零角票子搅着的两百元钱。我顿时明白了,那些票子是母亲挖蒲公英换来的。那东西长在沟壑山粱上,轻如鸿毛,一斤才值几分钱,母亲该跑了多少路呀……我鼻根骤然一酸,急忙将头扭向宙外,见母亲正目不转睛地狠劲看着我们,那目光像钩子一样牢牢扒住车窗,一毫一刻也不肯放松,脸上弥散出一层苍凉凄婉的笑。我心里刀剜一般难受,努力闭紧双眼,拼命控制着,但还是有冰凉的东西不争气地悄然滑落。
⑨这时天渐渐黑了下来,透过迷蒙的泪眼,我蓦然看到,在不远的天边,在我此去的路旁,一颗慈祥瘦小的星星,正用她独有的爱意的光辉照着凄凄然然的我,照着我脚下灰灰黄黄的路……
( 1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母亲为“我”做的事。刚上小学:________
长大后:________
今年暑假:________
( 2 )选文第②段为什么写“那只打鸣的公鸡给老鹰叼走了”?①藏在黑暗里的灌木梢子劈面而来……
②我看着电线杆下母亲瘦弱的身子,心里仿佛压了块石头。
( 4 )选文第⑧段画线句子主要运用了哪种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作文
美好的心灵不仅值得我们仰慕,更重要的是可以改变我们周围的一切,请你以“让美丽装点心灵”为话题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文体不限,字数60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