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湖北省黄石市第九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选出下列关于课外名著的说法有误的一项( )
A: 《骆驼祥子》中的曹先生因给学生阮明不及格的分数而被其告发,阮明最后又被堕落的祥子出卖。
B: 《鲁滨逊漂流记》中鲁滨逊在巴西买了一块庄园,并在那里过了四年安稳的庄园生活。
C: 《童年》中阿廖沙被赶出学校时,格里戈里便成了他的救星。
D: “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是出自《西游记》中的经典名句。
2、

下列各句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

天还没有亮,我们就爬上曙光亭看日出。天是晴的,但东方的日出处,却有一线烟云。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须臾,彩云潮红,朝日露出了月牙似的一点。

②顷刻就霞光万道,白云为霞光所照,成了锦瑟,宛如万朵金莲飘悬空中。

③最初只显得比别处稍微亮一点而已。

④一转眼间,他就涌了出来,顶端是紫色的,中间一段深红,下端一大段深黄。

A: ③①④②
B: ②③①④
C: ③④①②
D: ④②③①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这句话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是正确的。
B: “昨天、桌椅、强壮、里头”这组词语的词性一致。
C: 《狼》选自《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清代文学家,世称“聊斋先生”。
D: “这些白桦树棵棵鲜嫩、挺拔,像笔直站立的少年一样。”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4、下列评价所指的文学家,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冷眼观炎凉,儒林外史讽丑恶;热衷求功名,范进中举变疯癫。

②惊闻殒星,中国何人领呐喊;深情怀旧,朝花夕拾忆往昔。

③高邮戏剧家魂牵端午的鸭蛋,沙家浜阿庆嫂智斗刁德一。

④变色龙媚上欺下见风使舵,套中人因循守旧畏首畏尾。

A: 吴承恩 鲁迅 茹志鹃 契诃夫
B: 吴敬梓 艾青 茹志鹃 马克•吐温
C: 吴承恩 艾青 汪曾祺 马克•吐温
D: 吴敬梓 鲁迅 汪曾祺 契诃夫
5、

《朝花夕拾》,《藤野先生》中作者弃医从文的原因是:( )

A: 受到日本同学歧视
B: 先生不重视自己
C: 要拯救国民的精神
D: 学医太难
6、20世纪初,罗曼•罗兰为让世人“呼吸英雄的气息”,替具有巨大精神力量的英雄树碑立传,连续写了几部名人传记:《贝多芬传》(1903).《米开朗基罗传》(1906)和《托尔斯泰传》(1911)(共称《名人传》)等。同时发表了他的长篇小说杰作,这是他的代表作,被高尔基称为“长篇叙事诗”是( )
A: 《约翰·克利斯朵夫》
B: 《名人传》
C: 《母与子》
D: 《哥拉·布勒尼翁》
7、下列词语中没有别字的一项是( )
A: 矫健 一代天骄 纯萃 鞠躬尽瘁
B: 寒暄 喧宾夺主 重叠 险象迭生
C: 慰籍 无精打采 翰林 浩瀚无垠
D: 报酬 以德抱怨 对峙 恃才放旷
8、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遗瞩 莫名其妙 狼狈不堪
B: 燥热 郑重奇事 置之不理
C: 潮讯 默默无闻 迟疑不决
D: 隐匿 胡说八道 断章取义
9、下列文化常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话剧《屈原》,是郭沫若创作的一部历史剧。第五幕中的独白,通过对“风”“雷”“电”等的歌颂,表现了主人公痛恨黑暗向往光明的强烈情绪。
B: 从司马迁的《史记》到《明史》,共二十四部纪传体史书。在清朝被钦定为正史,但梁启超说“二十四史非史也,二十四姓之家谱而已”。
C: 冰心,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著名作家,诗人。她的散文《荷叶·母亲》,用红莲比喻自己,借遮盖大雨的荷叶比喻母亲,赞颂伟大的母爱。
D: 并列短语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名词,代词、动词或形容词组成,词和词之间是并列关系,可以直接组合,也可靠连词放在中间来组合。
10、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禁锢 缥缈 诚惶诚恐 神彩奕奕
B: 摇曳 掂量 殚精竭虑 走投无路
C: 狡辩 烦燥 相辅相成 漫不经心
D: 粗糙 狼籍 为富不仁 自出新裁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古诗阅读

送灵澈上人(唐·刘长卿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送友人(唐﹒薛涛)

水国蒹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苍苍。

谁言千里自今昔,离梦杳如关塞长。

( 1 )两首送别诗分别用________和________这两个字来衬托送别的悠悠长情。
( 2 )前一首诗中,诗人带着斜阳余辉独自归来,表达了________的情感,后一首诗中借“关塞”一词表达了诗人________的情感。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出师表》(节选),完成问题。
①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②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③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④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⑤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 1 )解释下列语句中划线词的意思。
①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痛恨:
②则责攸之、祎、允等之 慢:

(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
①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②庶竭驽钝,攘除奸凶

( 3 )结合选段,用自己的话具体说说诸葛亮选用人才的标准是什么。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香椿的味道(李红霞)

①乡下老家,有许多野生的香椿树,一年一年滋生繁衍,零零散散地点缀满了乡村的各个角落。当然,最好能长在自家房前屋后,那样就可以整日看着香椿芽由小变大,然后近水楼台先摘先尝了。当春风温暖地让我彻底脱去冬衣的时候,那香椿也就该发芽了。我最爱吃香椿,总是一天三遍地看着房角那棵香椿树发呆,真想早日拿着钩子扒下嫩嫩的芽子吃个够。可我急,树不急,整日挺着干枯的枝桠在蓝天中显着它的沧桑与稳重,迟迟不吐芳香。

②一个灿烂的午后,忽然在和风中嗅到了丝丝清香。迫不及待地跑到树下,踮着脚尖,寻找蓝天中闪出的那些暗红。找到了!一簇簇短短的芽子,不知何时已经在干瘪的枝尖绽开了笑脸,从高至低,错错落落地像是给这位老者扎上了灵动的蝴蝶结,将积蕴一冬的热情完美释放在这个春天里了。那嫩嫩的芽子,被阳光穿透成靓丽的紫红,闪着淡淡的油光,在湛蓝作为底色的映衬下,显得格外耀眼、温情,一时间觉得香椿芽就是春天,春天就只有香椿芽。

③春风催荣了万物。不出几日,香椿芽已经长成了小丫头的冲天小辫。竖在房角的长杆终于派上了用场。用铁丝弯成一个钩,绑在长杆上,就可以去扒那些垂涎已久的香椿了。站在房顶,长长地举起杆子,将那些可爱的芽子引入铁钩里,然后猛地一拧杆把儿,只听脆脆地“叭”一声,一簇香椿就应声飘落了下来。不一会儿,香椿已散落一地。

④于是,便怀抱这些香椿,吵着让母亲给我炸“香椿鱼儿”吃。母亲先是把这些香椿一片叶子、一片叶子地择好、码好,然后洗净,放在盆里用温水加盐腌一下。这时,母亲就可以腾出手来准备面糊了。在碗里打两个鸡蛋,放入适量的面粉和水,搅匀,直至能在筷子上拉出丝就可以了。烧开油,取出腌好的香椿在面糊里裹一下,迅速放入滚烫的油锅里,只听“吱啦”的一声,那个裹了面糊的香椿,顿时翻滚着膨胀起来,成了焦黄颜色。

⑤一直站在旁边的我,早已被锅里的香椿鱼儿惹得大咽口水了。一出锅,就用手抓起来吃,烫得我直跺脚摇手。母亲乐了,拿出碗盛好递给我。我便乖乖地坐在灶前,稀溜稀溜地吃到肚圆,抹一把嘴上的油,跑着玩去了。等回来,又会吃上一大碗。

⑥一茬一茬的香椿吃下来,夏天已近,香椿已不能用来炸着吃了,我对香椿的热情也淡了下来。可母亲却去摘那些稍微嫩一些的叶子,切碎,晒在太阳底下,说是晒干后还可以吃。我不信,这怎么吃。炎炎夏日,母亲便取出那些干香椿,放在锅里用油炸一下,然后拌在黄瓜丝里,放上醋,浇在凉水浸过的面条上,一碗清凉喷香的凉面吃过,夏日的炎热一下子就在香椿的清香消失了。这种干香椿只要保存得好,可以吃一年,直到又吃上那暗红的嫩芽。

⑦母亲知道我爱吃香椿,因此总是在春天里给我带来嫩香椿芽,有的嫩到可惜,可母亲却说这样的才好吃;过几天又会捎来一大包干香椿,于是我就一年都能吃到香椿了。生日长寿面里,浇上油炸香椿,那味道真是特别透了,让我再一次感受到了珍藏在香椿里的春天的味道。

(选自《人民周刊》2017年5期,有删改)

( 1 )从修辞手法(任选一种)的角度,赏析第②段中的画线句。
( 2 )第④段描写母亲炸“香椿鱼儿”的一系列动作,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 3 )第⑦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 4 )谈谈你对“香椿的味道”的理解。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题。
轻 放
①走廊里的声控灯,很早以前就坏了。每次走到门口,同租三室一厅的几个人,都会习惯性地叹口气,在黑暗中摸索着将门打开,又重重地关上,似乎想要以此发泄对那一脸晦暗的廊灯的愤恨。其实,楼下的小卖部里,摆设了各种各样的灯泡,而且价格低廉到不过是坐一站公交车的价格,但包括我在内的所有人,谁都没有想起,在买泡面的时候,顺手捎带一个灯泡上来。
②父亲过来看我,走到门口,看见我费力地用手机里微弱的光线照明,立刻放下手里的东西,说声稍等,便下了楼。不过是几分钟的工夫,他便拿了一个灯泡上来,一声不响地安好。然后,他轻轻一击掌,昔日暗淡无光的走廊,瞬间便有了温暖通透的光亮,我站在门口,看父亲脸上淡然的微笑,便说,你可真是光明使者呢,你一来,这灯就好了。
③父亲却扭过身来,正对着我,说,A.其实路过的每一个人,都可以是光明使者,不过是一块五毛钱的灯泡,顺手就捎过来了,何必每次总是叹气世风日下,自己却始终不去动手呢
④我笑,B.可不是人人都像您这样乐于助人,况且,这还是租来的房子,这走廊,也属于公共的区域,不只我们这一层,楼上的人也都要从此经过呢。
⑤父亲没吱声,只拿起身边的扫帚,边一层层地扫着楼梯上丢掉的烟头、纸屑、菜叶,边哼起他惯唱的京剧。有人从他身边经过,他便停下来打扫,将身子朝楼梯一侧,又朝来人笑着点一点头,表示让对方先行。C.而路人总是诧异地看父亲一眼,又微微地停一下,这才在父亲的笑意里,慌乱地点一下头,匆匆离去。那脚步的失措,看上去有些逃的意思,似乎,他遇到的是一个神经稍稍有点错乱的老人。
⑥我在晚饭的时候,便抱怨于他,说何必对陌生人这样殷勤,他们指不定在心里觉得你有毛病呢。父亲呷下一口酒,道,D.我管不着别人心里怎么想,但我开心就可以啊,况且,我就不信你给别人微笑,他还能泼你一盆冷水不成?所谓寻开心,就是这样,你自己不去主动找,它还会自登家门?
⑦几日后,翻起帐本,突然想起一个借钱的熟人,彼时他信誓旦旦,说三个月后肯定一分不少地全都打到我的帐户里来,可是又过去两个月了,他不仅没有打钱,连一个解释的电话都没有。气愤之下,我抄起电话便要质问熟人。父亲得知后将我拦住,说,钱既然已经借出去了,就不必再催了。我不解,说,难道就让这笔钱这样白白地给他了不成?这样不守信用的人,你又何必跟他客气?
⑧父亲一声不响地拿过我的帐本,将我记下的还款日期一栏啪的一道线勾掉,这才说,何时你将心里那个还款的日期,也一并改成无期限的时候,就不会像现在这样气愤了;假如人家忙得忘记了,你过去一通责问,那岂不是彼此坏了感情?一笔钱丢掉不要紧,连带地连一个朋友也给弄丢了,那就得不偿失了。
⑨我依然心里憋闷,说,可是我觉得这个人根本就是故意忘记的,我刚刚听说他借过别人的钱,每次别人一催,他就推说下个月还,结果是几个月过去了,还是没有丝毫要还的迹象。
⑩父亲依然不紧不慢地喝一口茶,道,如果他真是一个常占便宜的人,那你这钱,丢了也没有关系,能够用钱测出一个人的深浅,并在以后的路上,尽可能地远离这样的人,不是更好吗?况且,如果他不打算还你,你再怎样地催促,也是得不到这笔钱的,不如心中先放下,这样轻松的是你,而他,则会在你的安静里,心里有小小的失落与不安。
⑪隔着十几年的光阴看过去,我第一次发觉,硕士毕业的我,从书本中得到的那些东西,在没有读过几本书的父亲面前,原来是如此的苍白且无力。人生中一切矛盾的化解,并不是拿尖锐的刀子划过,而是那最朴素最温暖的轻轻一放。 (选自《青年文摘》)

( 1 )文章写了父亲哪四件事?请简要概括。

( 2 )批注是一种常用的读书方法。批注可以写心得、作评价,也可以联想、概括等。请从文中A、B、C、D处任选一处作批注
示例:我选 A处;批注:与其一味的抱怨、哀叹世风日下,不如身体力行做点什么。
我选 处;批注:

( 3 )第⑪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 4 )文章第⑤小节写路人的表现用了哪些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 5 )欠债还钱,本是天经地义。父亲却劝“我”不必催促,你认同父亲的这种做法吗?说说你的看法。字数在50字以内。

四、写作(分值:60分)

作文:

四月即将结束,春深院深,绿荫渐浓,繁花渐落,夏天已经在身后伸出热烈之手。请你以“落花时节”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自拟题目,选择自己最擅长的文体抒写真情实感;②字数不少于600字;③书写工整,格式规范,卷面整洁。④文中不得明写或暗示自己的姓名和所在的学校。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欲哭无泪”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