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荔城区郑坂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

下列句子中加线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军坚守阵地一天一夜,牺牲惨重,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后援部队终于赶到了。
B: 这个扫街的老妈妈的劳动也许是微不足道的,但又是不可缺少的,因为我们的城市需要“美容师”。
C: 沿着晃动的梯子,我小心翼翼地爬上了沾满灰尘的小阁楼。
D: 如果能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就会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2、下列关于名著知识表达有误的一项是( )
A: 《朝花夕拾》是鲁迅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与体验的一部散文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狗·猫·鼠》《藤野先生》等都是其中的作品。
B: 武松是《水浒传》中着力塑造的一位英雄好汉,他有仇必复,有恩必报,曾经斗杀西门庆,醉打蒋门神,大闹桃花村,血溅鸳鸯楼,火烧瓦罐寺。
C: 《骆驼祥子》讲述的是一个普通的人力车夫祥子的故事。他最初老实坚忍,自尊好强,吃苦耐劳,到小说结尾却变成了麻木狡猾,好占便宜的行尸走肉。
D: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中全身瘫痪、双目失明的保尔,以钢铁般的意志进行写作,实践着他生命的誓言。
3、下列各项中读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每个人的成长岁月中,总有一个物件,在你春风得意的时候提醒着你,在你(cuō)跎困顿的时候抚慰着你,在你懈(dài)松驰的时候鞭策着你。
B: 翰墨飘香,丹青溢彩,以“墨”为代表的书面艺术,是中国源远流长的文化胎记,承(zài)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suí),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审美哲学。
C: 待夜阑人静,许先生蹑手蹑脚地取来一(dá)泛黄的信纸,尔后在窗前坐定,时而托腮冥想,时而捋着两撇胡子,似有所得,却极少下笔,这样一直持续到晨光熹微,房外传来盥(sù)声。
D: 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zhèng)状包括记忆障碍、失语以及人格和行为改变等。病因(qì)今未明,因此一直没有有效的治疗药物。
4、下列文意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木兰诗》是一首北朝民歌。这首长篇叙事诗,讲述了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故事,因此诗歌详写她的英雄气概,而略写她的女儿情态。
B: 《老王》是当代文学家杨绛的小说。文以“我”与老王的交往为线索,刻画了一个穷苦卑微但心地善良、老实厚道的“老王”形象,表达了作者一家对老王那样不幸者的关心同情和尊重。也给我们留下了引人深思的问题:社会应不应该以人道主义精神来关心不幸者。
C: 人类使用航天飞船进行探险,一艘航天飞船在航行中失事,滞留在太空,船上只剩下一名年轻的女领航员,她只能在封闭的太空中度过余生,这是刘慈欣获奖小说《带上她的眼睛》里演绎的故事。
D: 《未选择的路》这首深邃的哲理诗展现了现实生活中人们处在十字路口时难以抉择的心情,自如的节奏中透着坚定又渗出丝丝遗憾。
5、

下列句子,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你最大的特点是心地善良,这种善良是①_______的。你的另一个优点是具有②_______思想。十四过了,就奔十八;十八过了,就奔三十;三十过了,就如江河③_______。

A: ①天生俱来 ②平民 ③一日千里
B: ①与生俱来 ②平民 ③一泻千里
C: ①天生俱来 ②农民 ③一泻千里
D: ①与生俱来② 农民 ③一日千里
6、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 )

A: 《雨说》的作者是台湾诗人郑愁予,他的诗作以优美、潇洒、富有抒情韵味著称,意向多变,温柔华美,自成风格。
B: 法国作家雨果的代表作有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等。
C: 鲁迅先生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课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选自《呐喊》。
D: 《战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史书整理编辑的,一共有33篇,分为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十二策。
7、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一带一路”这一合作倡议不仅迅速得到国际社会关注,并且业已形成大量的合作机会。
B: 通过观看央视播放的《记住乡愁》节目,使我对中国乡村及民俗文化有了更多的了解。
C: 本月首飞C919大飞机是我国按照适航审定要求和主流市场标准自主研发的首款干线客机。
D: 能否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让他们快乐成长,是我国中小教学工作的当务之急。
8、下列句子没有运用比喻手法的一项是( )
A: 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B: 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
C: 仅仅有—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
D: 未若柳絮因风起。
9、

没有语病的是 ( )

A: 他是个训练成绩很拔尖的士兵,在各科竞赛中多次频繁获奖
B: 深秋的夜晚,野外寒气袭人,我们冻得发抖,只好用相互的身子暖和着对方
C: 为满足广大游客的需要,华夏旅行社设计并开通了20余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
D: 装备研究院原院长参观了院史馆,并对我们学院的建设发展提出了很有价值的建议
10、我国第一所创办国学研究机构的大学是( )
A: 北京大学
B: 清华大学
C: 厦门大学
D: 东南大学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诗歌,回答相关问题。

谢亭送别
许浑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注】①劳歌:送别歌。

( 1 )用自己的话概括诗歌最后两句所写景色的特点。

( 2 )从内容上看,这首诗和《送杜少府之任蜀川》都属送别诗,但表达的情感不同。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范仲淹希文,二岁而孤,少有志操。之应天府,依戚同文学。昼夜不息,冬月惫甚,以水沃面;食不给,至以糜粥继之。人不能堪,仲淹不苦也。

晏殊知应天府,闻仲淹名,召置府学。仲淹泛通《六经》,长于《易》,学者多从质问,为执经讲解,亡所倦。尝推其奉以食四方游士,诸子至易衣而出,仲淹晏如也。每感激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一时士大夫矫厉尚节,自仲淹倡之。

岁大蝗旱,江、淮、京东滋甚。仲淹请遗使循行,未报。乃请问曰:“宫掖中半日不食,当何如?”帝恻然,乃命仲淹安抚江、淮,所至开仓赈之,且禁民淫祀,奏蠲庐、舒折役茶、江东丁口盐钱,且条上救敝十事。

时吕夷简执政,进用者多出其门。仲淹上《百官图》,指其次第曰:如此为序迁,如此为不次,如此则公,如此则私。况进退近臣,凡超格者,不宜全委之宰相。夷简不悦。他日,论建都之事,由是知饶州。葛怀敏败于定川,贼大掠至潘原,关中震恐,民多窜山谷间。仲淹率众六千,由邠泾援之,闻贼已出塞,乃还。始,定川事闻,帝按图谓左右曰:若仲淹出援,吾无忧矣。奏至,帝大喜曰:吾固知仲淹可用也。进枢密直学士。仲淹以军出无功,辞不敢受命,不听。仲淹内刚外和性至孝以母在时方贫其后虽贵非宾客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能自充。而好施予,置义庄里中,以赡族人。泛爱乐善,士多出其门下,虽里巷之人,皆能道其名字。死之日,四方闻者,皆为叹息。

(节选自《宋史范仲淹传》)

(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仲淹内刚外和/性至孝以母/在时方贫/其后虽贵/非宾客不重肉。
B: 仲淹内刚外和/性至孝/以母在时方贫/其后虽贵/非宾客不重肉。
C: 仲淹内刚外和/性至孝/以母在时方贫/其后虽贵非/宾客不重肉。
D: 仲淹内刚外和/性至孝以母/在时方贫其后/虽贵非宾客/不重肉。
(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字”是指在本名以外所起的表示德行或本名意义的名字,也称之为表字。
B: “诏”亦称诏书,指帝王的文书命令,诏令、诏策也是诏书之意。
C: “罢”在古文中有免除官职之意,表达相同意思的词语还有迁、举、谪。
D: “义庄”是古代中国社会风俗,指宗族中所置的田庄,用以赡族人、固宗族。
(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范仲淹幼年丧父,从小有志向节操,他读书勤奋,一般人不能忍受的困苦生活,范仲淹却从不叫苦。
B: 范仲淹饱有才学,他通晓《六经》、精通《易》学,学习的人向他请教,他为有疑者答疑解难,不知疲倦。
C: 范仲淹心忧民众疾苦,江、淮、京东等地遇灾,他开仓济民、禁止百姓过多的祭祀、奏请朝廷免除赋税,并向皇帝陈述救治朝政弊端的举措。
D: 范仲淹深得皇帝信赖,定川兵败时皇帝派遣范仲淹前往救援并击溃了敌军,事成后升他为枢密直学士,范仲淹却推辞不肯接受。
( 4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昼夜不息,冬月惫甚,以水沃面;食不给,至以糜粥继之。

②妻子衣食,仅能自充。而好施予,置义庄里中,以赡族人。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小题

丑兵

莫言

七六年冬天,排里分来几个山东籍新战士,除王三社外,都是小巧玲珑的身材,白白净净的脸儿。王三社,真是丑得扎眼眶子,与其他人在一起,恰似白杨林申生出了一棵歪脖子榆树,白花花的鸡蛋堆里滚出了一个干疤土豆。

我刚提排长。意气洋洋,神气得像只刚扎毛的小公鸡。我不但在军事技术、内务卫生方面始终想压住兄弟排,就是在风度上也想让战士们都像我一样(我是全团有名的“美男子”)。可偏偏来个丑八怪,大煞风景。丑兵对任何事情都热。得让人厌烦,喜欢提建议,口齿又不太清楚,常常将我的姓“郭”字读成“狗”字。我对他的反感与日俱增。

小豆子他们几个猴兵,天天拿丑兵开心,稍有空闲,就拉着丑兵问:“哎,老卡(卡西莫多),支丝米拉这没来找你吗?”丑兵既不怒,也不骂,只是用白眼珠子望着天。

有一天中午,全排正在吃饭,小豆子他们对着丑兵笑,我瞅了丑兵一眼。真没想到,这位老先生竟然戴了个黑不溜秋,皱皱巴巴的脖圈!“哎,老卡,”小豆子指指丑兵的脖圈说,“这是艾丝米拉迭小姐给你织的吧?”丑兵的眼睛里仿佛要渗出血来,他把一碗豆腐粉条扣在了小豆子脖子上,小豆子吱吱哟哟叫起来了。

我把饭碗一摔,对着丑兵就吼道:“把脖圈撕下来!你也不找个镜子照照!马铃薯再打扮也是土豆!”他瞪了我一眼,慢慢地解开领扣,仔细地拆下脖圈,装进衣袋,嘴里嘟哝着:“脖圈是俺娘给织的,俺娘五十八了,眼睛不好……”他抽抽搭搭地哭起来,大家把责备的目光投向小豆子,小豆子低下了头。

丑兵要求到生产组喂猪,连里同意了他的请求。三年过去了,我提升为副连长,主管后勤,又和丑兵打起交道来了。

七九年初,中越边境关系紧张。连里召开动员会,抽调一批老战士上前线。晚上,支委会讨论去南边的人员名单,丑兵闯了进来。他说:“请问连首长,这次是选演员还是挑女婿?”大家面面相觑,他又说:“像我这样的丑八怪放出的枪弹能不能打死敌人,扔出的手榴弹会不会爆炸?”丑兵眼睛潮乎乎地说,“我长得不好看,但我也是解放军战士!我也要上前线!”

丑兵被批准上前线了。开完欢送会,我去看他,他沉吟了半晌说:“副连长,不打出个样来,我不活着回来。我要求来喂猪是看好了这问小屋,它能提供一个很好的学习环境。两年来,我读了不少书,并开始写一部小说。”他拿出一叠手稿:“这是我根据我们家乡的一位抗日英雄的事迹写成的。他长得丑,小时天花落了一脸麻子,后来他牺牲了……”他把手稿递给我,“副连长,我要上前线了,这部稿子就拜托您处理吧。”我紧紧地拉着他的手,久久地不放开:“好兄弟,谢谢你,谢谢你给我上了一场人生课……”

几个月后,电台上、报纸上不断传来激动人心的消息,我希望能听到或看到我的丑兄弟的名字,他的名字始终未出现。丑兵的小说投到一家出版社,编辑部来信邀作者前去谈谈,丑兵却杏无音讯。

终于,小豆子来信了。他左目已瞎,右目只有零点几的视力,他向我报告了丑兵的死讯:

我和三社并肩前进,不幸触发地雷,我眼前一黑,倒了下去。不知过了多久,我感觉被人背着慢慢爬行。我问:“你是谁?”他瓮声瓮气地说:“老卡。”我挣扎着要下来,他不答应。后来,他越爬越慢,我意识到不好,赶忙喊他,摸他。我摸到了他流出来的肠子。我拼命地呼叫:“老卡!老卡!”他终于说话了,伸出一只手让我握着: “小豆子……不要记恨我……那碗豆腐……炖粉条……”他的手无力地滑了下去……

(选自《莫言中短篇小说散文选》,有删改)

( 1 )赏析文中划横线的句子。

恰似白杨林中生出了一棵歪脖子榆树,白花花的鸡蛋堆里滚出了一个干疤土豆。

( 2 )用简洁词语梳理“我”对丑兵态度变化过程

________——愧疚——________——________

( 3 )结合文本简要分析小说中的“丑兵”这一人物的形象特点。
( 4 )“好兄弟,谢谢你,谢谢你给我上了一场人生课……”请谈谈“人生课”在全文中的深刻意蕴。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天外财富
①雨,从天外飘来。
②我打着一把伞,走在一条寂静的小街上,走着走着,忽然发现路边树下站着个十一二岁的小姑娘,正淋着雨水。
③“快进来!”我扬了一下伞,向她喊道。
④女孩飞快地跑到我的伞下,用小手拉着我的胳膊,缓缓地与我同行。
⑤“你是往前走吗?”我问她。“嗯,哪儿都行”她随口而答。
⑥“去做什么?”“找一个人,不,不找了,已经找到了。”女孩声音满含欣慰。
⑦“他在哪儿?”“就是你。”她扬头告诉我。
⑧“找我吗?”我笑笑,觉得小姑娘很有意思。
⑨“我得了一笔财富,”她说,“可我不想要,我要把它送给雨天给我打伞的人。”
⑩“看来,这个人就是我喽?”我试探着问。
⑪“是的,所以我要把这笔财富给你。”她把手伸进了口袋。
⑫我不觉得欣喜,只觉得有意思,于是便信口问:“真是天外飞来的财富!你要给我多少?一块钱还是两块钱?”“不,是十万!”
⑬“十万?你带在身上?”
⑭“对,带在身上。”女孩不慌不忙,从口袋里摸出一张花花绿绿的大钱。递到我手里。这是一张画满谁猜得硬纸片,上面写着十万元。这是小姑娘自己做的“钞票”。
⑮我大笑起来:“哈哈,这是天外财富!谢谢你,我收下了。”我把“大钱”装进了口袋。
⑯“你失望了吧?——可你没让我失望。”女孩的声音很清晰,也很兴奋。
⑰我读到一篇小说——一个女孩得到一笔财富,她要找一个在雨天让她共伞的人,把钱给他。第二天,她就去了。”
⑱找到了吗?”“第二天没下雨。”
⑲“后来呢?”“后来下雨了,但没人理她。她在树下站了一天,只有那棵树为她遮雨,后来她哭着把钱塞进树洞里。”
(20)“这真悲惨。”“可我不信。我觉得不会这么坏,我非要自己试一试。”
(21)“所以,你就试了?”我问。“对,而且我没失望!”我看了她一眼,那是一双渴求而感动的眼睛。
(22)雨还在下着,从雨丝里透过清香的空气。
(23)“你没想过会失望?”我问。“想过,可我还是没失望。”她的手更紧地挽住我的胳膊,
(24)“只是我没有财富。”女孩歉意地说。
(25)“不,我们都得到了财富。”
(26)来到一个车站,我把女孩送上了车。她透过缓缓移动的车窗,大声说道:“我懂,不是钱,是财富,对吗?”从她的语气中,我真切地感受到她内心的感动。
(27)我整整雨伞,继续向前。细雨从天外飘落至我的伞顶,如同一阵悄无声息的暖流浸润着我的心;
丝丝细雨用无限的温柔抚摸着我,让我觉得一切都是那么珍贵……
(28)我真希望,在这日益被柴米油盐所羁绊的日子里,在这日趋被钢筋水泥所包裹的城市中,能有更多这样的“财富”!
(作者北原,有改动)

( 1 )请从小女孩的角度梳理文章内容,填写下表。

地点情节心情
路边树下找到共伞的人
小街路上兴奋
与“我”告别

( 2 ) 文章第自然段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细雨从天外飘落至我的伞顶,如同一阵悄无声息的暖流浸润着我的心;丝丝细雨用无限的温柔抚摸着我,让我觉得一切都是那么珍贵……

( 3 )文章第(28)自然段中的“财富”比喻什么?请结合全文,联系社会实际,谈谈你对文章最后一段的理解和感悟。

四、写作(分值:60分)
由“读”至“懂”,是一段心灵成长的旅行:读山,读懂山的静穆与厚重;读水,读懂水的柔情与刚劲;读童年,读懂纯真与清澈不再的珍贵;读母爱,读懂唠叨和琐屑背后的深情……

请以“读懂_______________”为题,叙写自己真实的生活故事。

要求:①在横线上把题目补充完整。②不得抄袭,不得套作,不少于600字。③行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回忆不该拥有的回忆//”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