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蒲柳人家》这篇小说浓墨重彩地描写了一丈青大娘等人物形象,歌颂了运河两岸淳朴的民风民性。 B: 保持为政清廉,是关系到党和政府能否取得广大群众信任的重大问题。 C: 司法大数据显示,近年来,10.56%的交通事故案件发生的原因为开车看手机造成的。 D: 我们一定要跳出惯性思维,提高思想认识,着力保护生态环境,推进绿色发展,促进经济转型。 |
2、 |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上有误的一项是( ) A: 舞蹈、音乐、雕刻、图画……都如同一条条大榕树上的树枝,枝枝下垂,入地生根。 B: 我们问美术老师:“是不常见的东西难画呢?还是常见的东西难画?” C: 八年之久,我没有在院子里看莲花了——但故乡的园院里,却有许多。 D: 我们再会面的时候,脸上都已添刻了许多“生”的辛苦的皱纹。 |
3、 | 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七(1)班同学刻苦钻研,相互不耻下问 , 形成了良好的学风。 B: 在利益的驱使下,一些不法厂商大肆仿冒名牌,各种“山寨名牌”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严重扰乱了市场的正常秩序。 C: 我最大的收获是培养了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对各类问题都有自己的见解和观点,而不是随声附和。 D: 在这次考试中,王明的成绩比张刚的低1分,他们的成绩真是大相径庭啊! |
4、 |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你在人生中遭遇拒绝和障碍时,想想以下这种可能,不逃跑,并多问一句为什么。B: 我们是十四、五岁金色少年具有远大的志向和目标。 C: 农谚曰:“寒露一到百草枯,”表明此时气温已经降到限制农作物生长的极限。 D: 一代美学宗师朱光潜曾翻译近代第一部社会科学著作﹣﹣维科的《新科学》。 |
5、 | 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每组读音都相同的是( ) A: ①憎恶 增添 ②襁褓 自强不息B: ①拮据 诘难 ②素材 追本溯源 C: ①暂时 栈桥 ②阴晦 谆谆教诲 D: ①振作 赈灾 ②模式 装模作样 |
6、 | 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者认为:国人自夸“地大物博”是自信力的表现。 B: 作者认为:“希望着国联”是他信力的表现。 C: 作者认为:“一味求神拜佛”是“自欺力”的表现。 D: 作者认为:中国人“失掉了他信力”后发展着“自欺力”。 |
7、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玲珑剔透 黯然失色 无人问津 断壁残垣B: 相提并论 顾名思义 根深蒂固 恃材放旷 C: 尽态极妍 锋芒必露 眼花缭乱 正襟危坐 D: 翻来覆去 重峦叠嶂 五彩斑澜 前仆后继 |
8、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端午节纪念屈原,最大的意义就是让屈原的爱国精神代代相传。B: 各地纷纷采取追踪病源、隔离观察等措施,防止甲型H7N9流感不再扩散。 C: 一个人是否拥有健康的体魄,关键在于持之以恒地参加体育锻炼。 D: 又到了吃小龙虾的季节,但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吃龙虾,会导致病情加重。 |
9、 | 为句中划线词选出恰当的词义 ( 1 )衣食所安( ) A: 平静、稳定 B: 使平静,使安定 C: 有“养”的意思 D: 安置、装设 ( 2 )小信未孚,福弗福也。( ) A: 幸福,与“祸”相对 B: 祭过神的酒肉 C: 动词,赐福,保佑 ( 3 )弗敢加也( ) A: 增多,几种事情并起来 B: 施以某种动作 C: 虚夸,以少报多 D: 把本来没有的添上去 ( 4 )惧有伏焉( ) A: 受到 B: 降伏 C: 伏天 D: 埋伏 |
10、 | 填在横线上的句子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一个真正的读者应具备基本的判断力和鉴赏力,能够辨识一本书的优劣,本能地拒斥劣书,倾心好书。________________一旦你的灵魂足够丰富和深刻,你就会发现,你已经上升到了一种高度,不能容忍那些贫乏和浅薄的书了。 ①当然,灵魂的品质是可以不断提高的,读好书也是提高的途径,二者之间有一种良性循环的关系。 ②只要坚持这个标准,灵魂的品质对书的判断力就自然会同步得到提高。 ③这种能力部分地来自阅读经验,但更多地源自一个人灵魂的品质。 ④重要的是一开始就给自己确立一个标准,每读一本书,一定要在精神上有收获,能够开启你的心智。 A: ①③④② B: ②①④③ C: ②④③① D: ③①④② |
赏析下列诗歌,完成后面各小题。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A: “年少万兜鍪”一句中的“万兜鍪”在诗中代指士兵。“天下英雄谁敌手” B: 诗句“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中的“曹、刘”指的是曹操和刘禅。 C: “不尽长江滚滚流”,借用杜甫《登高》诗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感叹千古兴亡无尽无休,一如江水滚滚东流。 D: 这首怀古诗,通过对古代英雄人物的歌颂,讽刺南宋统治者在金兵的侵略面前不敢抵抗、昏庸无能。全词饱含着爱国、卫国的强烈感情。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 ,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唯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B: 有卖油翁释担而立(释:放下) C: 尔安敢轻吾射(射:射箭) D: 徐以杓酌油沥之(杓:同“勺”,勺子) ( 2 )下列语句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尝射于家圃 于我如浮云 B: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 以钱覆其口 C: 但微颔之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D: 有卖油翁释担而立 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 3 )对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 ,公亦以此自矜。 A: 陈康肃的公公擅长射箭,当时世上没有成对的,公公也因此自夸。B: 陈康肃的公公擅长射箭,当时世上没有第二人,陈康肃也凭借这一点自夸。 C: 康肃公陈尧咨擅长射箭,当世没有第二人可与之媲美,他也因此感到很矜持。 D: 康肃公陈尧咨擅长射箭,当世没有第二人可与之媲美,他也凭着这一点自夸。 ( 4 )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 文章开头写陈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并“以此自矜”,简明扼要地介绍了陈尧咨的出众才能和狂傲个性。 B: 卖油翁对康肃公“发矢十中八九”,却只“微颔之”,在读者心中引起悬念,也就自然的引出了下文。 C: “康肃笑而遣之”,康肃的“笑”既有自我解嘲,也有对卖油翁的嘲笑。 D: 本文将熟能生巧这个大道理,用一个生动的小故事加以阐释,达到了发人深省的效果。 |
散文阅读
山野中,那蓬苇草
江兆云
①苇草在深秋的原野上,悠然而淡泊。
②第一次看到苇草是到乡下去看外婆。外婆作为我人生理想的启蒙者,就像山间的茅舍和青石板小路一样,使我感到持久的宁静和亲切。
③很小的时侯,我就依偎在外婆的臂膀里,听她讲述《聊斋》和许多关于仙女侠客的故事。那是山间静寂的夜晚,一盏煤油灯在外婆饱经世间沧桑的脸庞上闪动;外婆倚在床头,一边吧嗒着叶子烟,一边向我讲神仙鬼怪,我就在外婆娓娓动听的叙述中进入了童年的甜梦。
④我是和外婆一起去田野中采摘名叫侧耳根的野菜时见到苇草的,不过当时是燠热的夏天。苇草就长在池塘四周的塘坎上。池塘背后便是一座长满了青杠和灌木的小山丘,里间有甲虫、蜗牛、蟋蟀等让我极感兴趣的昆虫,每年春夏长满了各类野生菌,当然树林里也有毒蛇出入,所以那山丘于我一直是一个大神秘。外婆是小脚,属于严格意义的三寸金莲。苇草在夏天油绿而蓬勃,其叶刚劲如矢。外婆放下菜篮,拆下一根苇叶,沿苇叶茎撕开两条小口,然后夹在拇指和食指之间,右手用力拉开茎两边的叶脉,茎便像箭矢般射向了天空。玩苇叶是我幼年最感快意的游戏。较之于外婆为我捕捉的蟋蟀和蚱蜢,更富于刺激因在拉开叶脉时稍不留意就会划伤手指。记得外婆第一次向我示范射苇叶时,脸上漾起了年轻的笑容,很慈祥亦很忘我。
⑤外婆是一个充满爱心的老人,对晚辈严谨而宽容。外婆所养老母鸡下的蛋除了换取家里必备的油盐,基本上全属于我了。尽管外婆的肺气肿极需营养,但她却从来就不舍不得自己吃。那时侯,农民难足温饱,日子很紧巴。打谷子季节我便跟在拌桶后面拾稻穗。黄昏,外婆便在低矮的屋檐下为我磨米做煎饼。外婆的煎饼只须少许几滴茶油,但总是香喷喷的。每当我和邻家小伙伴从高梁地汗涔涔回家时,外婆的煎饼已晾放在桌上了。
⑥外婆的纺车响在乡村宁静的长夜里。那单调绵长的纺线声几乎陪伴了我整个童年时期的梦境。很多很多年以后,那古老的纺车在故乡的油灯下永远消失了……但每次在静夜里听到鸡鸣犬吠,我就会不自觉地要去捕捉那悠远动听的纺车声。那是一首神秘而古朴的谣曲,弹拨着外婆和她的同辈辛勤艰苦的命运,美丽而必然的结局于现代文明的进程里。
⑦简易公路修到了外婆家门前。不久,外婆的一只老母鸡被汽车辗死了。她看见我舅舅把压碎了翅膀的老母鸡拣回来炖在锅里。那个晚上一家人显得很阴惨,外婆呆坐在饭桌上眼睛红红的,压根儿就没运过筷子。老母鸡的惨死使她伤心。我至今也领悟不到外婆对一只鸡的死为何表现出那样深郁的辛酸。不过那是一只被外婆唤来呼去,“咯咯咯”叫嚷不停老爱在外婆被窝里下蛋的老母鸡。那天的外婆很苍老,整个身体缩得极小,并且异常的不读小说不纺棉花便上床了。也许因为外婆内心很孤独对生命格外怜惜!
⑧外婆狠狠揍我是因为我偷摘了邻家玉米地的几支玉米。黄荆树在川南地区遍地皆是。外婆揍我的用的就是流着绿脂的荆条。外婆说:“做人要干净,偷鸡摸狗的事千万做不得。”外婆在我屁股抽打出的红痕上,像火像激情,至今仍燃在我心灵里。
⑨外婆在我5岁时就去世了。我守在外婆身边,听她讲完一生中最后一个故事。
⑩出殡的细节已不记得。舅舅们紧随在柏木棺材后面,头上包着白布和几丝苎麻。苇花已开了,那份黯然那份苍凉,在风中飘摇。太阳依然在山凹里悠闲地照着。
⑪外婆就葬在那蓬苇草旁。
城市空中森林
①在城市里,我们能看见许多摩天大楼,可是这些大楼不是住宅就是写字楼。而美国“尼科塔产品开发公司”设计的“城市空中森林”摩天大楼,则主要是为环保而兴建的。它是一种巨大的污染物过滤器,可以把来自周围的有害物质过滤掉,让空气清新。
②“城市空中森林”摩天大楼高122米,人们可以在每一层楼内种植常青树。一幢大楼可以种植400棵树,用以吸收污染物,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每一幢“城市空中森林”就是一个巨型的二氧化碳回收装置,可以建造在工厂和其他重大污染源附近。楼内的树木不仅仅吸收二氧化碳,还可以吸收热气、含氮污染物、含硫污染物和粉尘等,让那里的空气变得干净起来。
③“城市空中森林”将使附近居民和动物受益,堪称一把遮挡炽热阳光的保护伞。由于数百棵树的降温作用,每到夏季,周围空气变得十分凉爽。这种建筑还是一种节能建筑,按照规划,大楼中部装有风力发电机,可以提供建筑内的照明用电,也可以驱动为常青树提供水和营养液的水泵。惟一需要外部能量的是运送维护人员上下的电梯。
④这种建筑由于只承载树木和土壤,而且采用了板式构造,因此可以建造得轻型一些,不需要完整的底座,只要三根牢固的支柱就可以了。这种建筑的占地面积相对较小,不会占用太多宝贵的城市土地。
⑤这种建筑的主体用钢筋混凝土制成,相当坚固。底部的一根短支柱是实心的,其他两根长支柱是空心的。长支柱内部设置电梯,管理人员从这里进出大楼。大楼的两侧有两块醒目的翼板。这种翼板是由尼龙材料制成的,不是简单的装饰物,而是一种空气吸收装置,以便为大楼内树木的生长提供更多的空气。
⑥美国一些建筑专家认为,“城市空中森林”顺应了时代的需求,是世界上最具创意的建筑设计之一。
( 1 )阅读全文回答:“城市空中森林”在环境保护方面有哪些作用?请你以“一段______________的旅程”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③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④不少于600字;⑤文中请回避与你相关的人名、校名、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