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加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绽开(zhàn) 分歧(qí) 脸颊(xiá) 形影不离(yǐng)B: 应和(hè) 闷热(mēn) 寒颤(zhàn) 繁花嫩叶(nèn) C: 酝酿(liàng) 刹那(chà) 感慨(gǎi) 鸦雀无声(yā) D: 模样(mó) 侍弄(shì) 绰号(chuò) 花团锦簇(cù) |
2、 | 下列字形和划线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堕落(duò) 澄清(dēng) 酝酿(niàng) 苦心孤诣 B: 腆着(tiǎn) 恣睢(zì) 蓬蒿(gāo) 荒草萋萋 C: 羼水(chàn) 荇藻(xìng) 粗拙(zhuō) 心旷神怡 D: 诓骗(kuāng) 绽出(zhàn) 匀称(chèn) 猝不急防 |
3、 | 没有使用比喻修辞方法的一项是( ) A: 至今回想起来,我还觉得这是我记忆中的珍宝之一。 B: 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 C: 扑的只一拳,正打在鼻子上,打得鲜血迸流,鼻子歪在半边,却便似开了个油酱铺,咸的、酸的、辣的一发都滚出来。 D: 就连那手指头也像是一面胜利的旗帜。 |
4、 |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只有把每个同学的优点展现出来,得到大家的认可,同学们对班集体就会更热爱。(把“只有”改为“如果”,或把“就”改为“才”) B: 两项国家级基地落户高新技术开发区,大大增添了发展动力。(在“落户”后面加“在”,“增添”改“增强”) C: 经过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我市荣获国家卫生城市。(在“城市”后加上“的称号”) D: 经过形象直观的展示,使学生学会了实验操作的正确方法。(删去“经过”或“使”) |
5、 | 下列与课文有关内容连接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陈涉世家》——《史记》——司马迁 B: 《智取生辰纲》——施耐庵——元末明初 C: 《故乡》——《呐喊》——鲁迅 D: 《谈读书》——培根——美国 |
6、 | 下列语句中加下划线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成都名师论坛”上,名师的教学与作家的演讲相得益彰 , 让听众尽享文学之美。B: 入选“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梁益建大夫,医术精湛,医德高尚,令同行肃然起敬。 C: 国学泰斗季羡林先生深信开卷有益 , 生前多次在不同场合倡导青少年要广泛阅读。 D: 正如演出前预料的那样,赵雷将歌曲《成都》演绎得荡气回肠,这让导演喜出望外。 |
7、 | 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老人小心翼翼的声音刚落,就有一个气冲斗(dòu)牛、嚣(xiāo)张狂妄的声音,炸雷般响起。 B: 在学校举行的“经典诵读”会上,台上的同学读着一首首脍(kuài)炙人口的唐诗宋词,台下的同学都陶醉(zuì)在诗歌的意境中。 C: 王老师讲课时,许多历史小故事信手拈(zhān)来,我在他面前只能相形见绌(chù)。 D: 文章的修辞应当先求准确,应当恰如其分(fēn),不要矫(jiāo)揉造作,以辞害意。 |
8、 | 下列病句的辨析和修改有误的项是( ) A: 近年来,我市重大项目建设快马加鞭,不断改正城市功能,不断提升颜值。“改正城市功能”动宾短语搭配不当,把“改正”改成“完善”) B: 我市着力重点塑造城市特色风貌,打造了现代人文气息与自然景观相融合的建筑景观。(“着力”和“重点”两个状语语意重复,删掉“重点”) C: 柳州得天独厚的夜景风光,早已成为我市对外宣传-张靓丽而夺人眼球。(“柳州”是主语,“成为”是谓语,缺少宾语,可在句末加“的城市”) D: 年底东站房和高架候车层将投人使用和建成,柳州火车站将成为广西第大火车站。(“投入使用”和“建成”语序不当,把“建成”放在“投入使用”之前) |
9、 | 选出下列加横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 ) A: 一时间,满天大雾把什么都遮没了,就是远处的电线杆也躲得杳无音信。 B: 他在学习上能够因地制宜 , 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 C: 他待人谦和,不论遇到谁,总是付之一笑。 D: 我是集邮迷,不管得到什么时期,什么国家的邮票,我都会如获至宝 , 惜爱有加。 |
10、 | 下列加线的文字用括号内的词语替代后,不符合原意的一项是 ( ) A: 上海世博会以其雄伟的场馆,多元的文化,高新的科技及全球最新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努力打造着无与伦比的梦幻世博。(无可比拟)B: 实力超群的中国女子羽毛球队不可思议地输给韩国队后,主教练李永波坦言:“年轻就要付出一定的代价。”(不可想象) C: 经典是我们共同的精神财富,诵读经典对提升修养、陶冶性情的作用是不容置疑的。(不可怀疑) D: 如果醉驾者在一起起车祸面前还无动于衷 , 无疑会成为极其危险的人。(不动声色) |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题目。 邂逅 (台湾)席慕蓉 你把忧伤画在眼角 我将流浪抹上额头 你用思念添几缕白发 我让岁月雕刻我憔悴的手 然后在街角我们擦身而过 漠然地不再相识 啊 亲爱的朋友 请别错怪那韶光改人容颜 我们自己才是那个化妆师 ( 1 )对这首诗内容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 第一节中,诗人用“画”“抹”“添”“雕刻”等词语,既显示了岁月流逝的轨迹,也揭示了人们“自寻烦恼”的反常心理。 B: 诗人在第一节将“你”“我”类同的“雕琢”展现出来,在第二节中便把“化妆”得严严整整的“你”“我”推向街角,展现擦身而过却不相识的场面。 C: 第二节中“请别错怪”一句仿佛是一种规劝,又仿佛是一种提醒,于娓娓而谈中解释了“漠然地不再相识”的本质。 D: 诗人在诗中把抽象的人生“世态”阐述得既含蓄深沉又细致入微,他含蓄地告诉人们,经常化妆打扮自己,并不能带来美丽,而只会使人更苍老。 ( 2 )对这首诗写作特点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本诗语言平实,用词准确、生动形象。 B: 诗中运用比喻和比拟,既把抽象的东西形象化,又使全诗耐人寻味。 C: 第一节使用散句形成复沓的旋律,将“你”“我”交替显隐,使读者不觉得单一,平板。第二节使用整句,在活泼的诗行里让人品味全诗的旨趣。 D: 诗的一,二两节,互成因果,顺理成章。 |
阅读下面甲、乙两段选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 卫鞅①亡魏入秦,孝公②以为相。封之于商③,号曰商君。商君治秦法令至行④公平无私;罚不讳⑤强大,赏不私亲近。法及太子,黥劓其傅⑥。期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诸侯畏惧。孝公行之八年,疾且不起,欲传于商君,辞不受。孝公已死,惠王代后,莅政有顷,商君告归。 (节选自《战国策·秦策》) 【注】①卫鞅:即商鞅。②孝公:指秦孝公。 ③商:古代地名。④至行:贯彻到底。⑤讳:避忌。⑥黥(qíng)劓(yì)其傅:指卫鞅因太子犯法,对其师傅处以黥劓的刑罚。黥、劓,皆为古代酷刑。 ( 1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 皆以美于徐公 咨臣以当世之事 B: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C: 能谤讥于市朝 欲传于商君 D: 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赏不私亲近 ( 2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②卫鞅亡魏入秦,孝公以为相。 ( 3 )用“/”为(乙)文中画直线句子断句。(断两处)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 ( 4 )在甲、乙两文中,君臣同心使国力变强。齐国在国外取得了________的巨大成效(用甲文原句回答),秦国则很快取得了________的效果(用乙文原句回答)。 |
阅读答题。
他在岁月前认了输
丁立梅
①他花两天的时间,终于在院门前的花坛里,给我搭出两排瓜架子。竖十格,横十格,匀称如巧妇缝的针脚。搭架子所需的竹竿,均是他从几百里外的乡下带来的。难以想象,扛着一捆竹竿的他,走在车水马龙的大街上是副什么模样。他说:“这下子可以种刀豆、黄瓜、丝瓜、扁豆了。”
②“多得你吃不了的。”他两手叉腰,矮胖的身子,泡在一罐阳光里。仿佛那竹架上,已有果实累累。其时的夕阳,正穿过一扇透明的窗,落在院子里,小院子像极了一个敞口的罐子。
③我不想打击他的积极性,不过巴掌大的一块地,能长出什么来呢?且我根本不稀罕吃那些了。我言不由衷地对他的“杰作”表示出欢喜,我说:“哦,真不赖。”
④他在我家沙发上坐,碰翻掉茶几上的一套紫砂壶。他进卫生间洗澡,水漫了一卫生间。我叮嘱他:“帮我看着煤气灶上的汤锅啊,汤沸了帮我关掉。”他答应得相当爽快:“好,好,你放心做事去吧,这点小事,我会做的。”然而,等我在电脑上敲完一篇稿子出来,发现汤锅的汤,已溢得满煤气灶都是,他正手忙脚乱地拿了抹布擦。
⑤我们聊天,他的话变得特别少,只顾盯着我傻笑,我无论说什么,他都点头。我说:“爸,你也说点什么吧。”他低了头想,突然没头没脑地说:“你小时候,一到冬天,小脸就冻得像个红苹果。”想了一会儿又说:“你妈现在开始嫌弃我喽,老骂我老糊涂,她让我去小店买盐,我到了那里,却忘了她让我买什么了。”
⑥“呵呵,老啦,真的老啦。”他这样感叹,叹着叹着,就睡着了。身子歪在沙发上,半张着嘴,鼾声如雷。灯光下,他头上的发,腮旁的鬓发和下巴的胡碴儿,都白得刺目,似点点霜花落。
⑦可分明就在昨日,他还是那么意气风发,把一把二胡拉得音符纷飞。他给村人们代写家信,文采斐然。最忙的是年脚下,村人们都夹了红纸来,央他写春联。小屋子里挤满人,笑语声在门里门外荡。我上大学,他送我去,背着我的行李,大步流星走在前头。再大的城,他也能摸到路。那时,他的后背望上去,像一堵厚实的墙。老下去,原不过是一瞬间的事。
⑧我带他去商场购衣,帮他购一套,帮母亲购一套。他拦在我前头抢着掏钱:“我来,我有钱的。”他“刷”一下,掏出一把来,全是五块十块的零票子。我把他的手挡回去,我说:“这钱,留着你和妈买点好吃的,平时不要那么省。”他推让,极豪气地说:“我们不省的,我和你妈还能忙得动两亩田,我们有钱的。”待看清衣服的标价,他吓得咋舌:“太贵了,我们不用穿这么好的。”
⑨那两套衣,不过几百块。
⑩我让他试衣。他大肚腩,驼背,衣服穿身上,怎么扯也扯不平整。他却欢喜得很,盯着镜子里的自己,连连说:“太好看了,我穿这么好回去,怕你妈都不认得我了。”
⑪他先出去的。我在后面叫:“爸,不要跑丢。”他嘴硬,对我摆摆手:“放心,这点路,我还是认得的。”等我付了款,拿了衣出门,却发现他在商场门口转圈儿,他根本不辨方向了。
⑫我上前牵了他的手,他不习惯地缩回。我也不习惯,这么多年了,我们都没牵过手。我再次牵他的手,我说:“你看大街上这么多人,你要是被车碰伤了怎么办?你得跟着我走。”他“唔”一声,粗糙的手,惶惶地,终于在我的掌中落下来,脸上,露出迷惘的神情。我的眼睛,有些模糊,是夕阳晃花眼了吧?什么时候,他竟这样矮下去,矮下去,矮得我看他时,须低了头,他终于如一株耗尽生机的植物,匍匐到大地上。
(选自2015年10月《东台日报》有改动)
( 1 )联系语境,解释文中加下划线的词语。言不由衷:________
( 2 )阅读⑧﹣⑫段,用简洁的语言概况“我”和父亲自己发生的事情。( 3 )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下列句子什么时候,他竟这样矮下去,矮下去,矮得我看他时,须低了头,他终于如一株耗尽生机的植物,匍匐到大地上。
( 4 )第⑦段运用了哪种记叙顺序?说说它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5 )请简要分析文中以“他在岁月面前认了输”为标题的妙处。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蚂蚁的本领
①早在人类诞生之前,蚂蚁就会修筑“公路”。亚马逊雨林中的蚁类,为躲避狂风暴雨,在树干上啃出一条条凹槽,或在平地用沙砾修筑成沟槽,作为它们的公路;蚂蚁是列队行进的,为解决相对而行或十字路口的交通阻塞问题,它们竟然能“设计”出类似立交桥的环形交叉路口。②蚂蚁的神经系统并不发达,然而它们一旦成为一个整体时居然能够思考、筹划、谋算,成为一部活计算机。它们无需图纸,也没有指挥和监理,但竟能齐心合力地设计并建造成五花八门、奇形怪状的蚁丘。蚁丘的内部布局合理,空气畅通,温度恒定,各种设施齐备,其工程浩大令人惊叹:有上百个蚁丘相通,可长达数十米;有的如“摩天大楼”拔地而起,最高的可达6米,按其身高的比例,相当于人类___层的摩天大厦。蚂蚁王国的这般工程往往需要十余年的艰辛劳作,而工蚁的寿命不过两年,也就是说,需要几代蚂蚁的努力方可大功告成。天知道,它们是怎样保持一致的。③据考证,蚂蚁早在5000万年前就完成了类似人类的从“狩猎”到“农耕”的转变。现在地球上约有二百余种蚂蚁都有种植蘑菇类真菌的本领。它们不但懂得施肥、收割,还懂得利用树叶发酵产生的热量来保持真菌园的恒定的温度和湿度,甚至当它们种植无收时还会向邻居借贷!
( 1 )第②自然段画线句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2 )据考证,蚂蚁早在5000万年前就完成了类似人类的从“狩猎”到“农耕”的转变。句中:“据考证”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从下列两题作文中任选一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①以“心中有话对你说”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②仔细阅读下面的文字,结合材料内容,联系生活实际,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友情,是患难中的倾情相助,是迷途上的逆耳忠言,是跌到时一把真诚的搀扶,是痛苦时抹去泪水的一春风……
友情是人生一笔受益匪浅的储蓄,但不可以单向支取,只有通过彼此的积累才能加重其分量.任何带功利性的友情,不仅得不到利息,而且连本钱都回丧失殆尽.
懂得珍惜友情,就是珍惜人生中那份最宝贵的财富;懂得珍惜友情,实在是一种智慧与幸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