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看到眼前的毕业照,小新不由想起三年来大家一起玩耍、同窗共读。B: 在阅读名著的过程中,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感悟了不少人生的真谛。 C: 我的故乡就是被温家宝总理称誉为“山清水秀地干净”的工业名城柳州市。 D: 学校开展感恩励志教育活动之后,校园掀起尊师重教,团结互助的风气,面貌焕然一新。 |
2、 | 下列划线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格物(推究) 有鉴于此(可作为警戒或引为教训的事) 齐家(整治) B: 致知(获得) 领悟(明白,理解) 不知所措(处理) C: 肇事(发生,引起) 清谈(清淡的) 治国(治理) D: 推之于四海(推广,延伸) 袖手旁观(藏在袖子里) 修养(在学问、品行方面学习和锻炼) |
3、 | 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父亲老实厚道低眉顺眼累了一辈子,没人说过他有地位。B: 人们听了歌唱家腾格尔演唱的经典曲目----《天堂》,不由得触目伤怀。 C: 那户人家真是祸不单行 , 他们本来就穷,现在两个孩子又生病住院。 D: 老王在公园里边喝茶边哼着小曲,一幅怡然自乐的样子。 |
4、 | 下面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方法的一项是( ) A: 回望兰亭,难忘残园雨锁,难忘清波泛舟,难忘竹林漫步…… B: 每到冬季,流动的飞瀑凝固成一根根冰柱,仿佛一把巨大的竖琴,奏出美妙的乐章。 C: 林子里候多地方还积着厚厚的雪,高山杜鹃花却早已耐不住性子,径自开了起来。 D: 这条百年老街在初夏的阳光中,愈发显现出一种历史的沧桑感。 |
5、 | 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学生成绩优秀,应该归咎于他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持之以恒的精神。B: 我的令尊大人已经七十多岁了,他每天坚持去跳广场舞,身体棒棒的。 C: 货运飞船,顾名思义就是以货物运载为主的飞船,一次能装载6吨多物资。 D: 九年级开展了“爱我东坡”活动,同学们那些可歌可泣的事迹感动了老师。 |
6、 |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 ) A: 惶恐/辉煌 谰语/色彩斑斓 兽铤亡群/蜻蜓点水 B: 背诵/背包 长安/大有长进 鲜为人知/屡见不鲜 C: 劈头/复辟 屏障/乌烟瘴气 迥乎不同/目光炯炯 D: 殷红/殷切 燕窝/燕然勒功 和蔼可亲/心平气和 |
7、 | 下面语段的空白处依次填入一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竹,是上天赏赐南山的肺,吐纳氧气,滋生水汽, , , , 。 ①泻进山脚下的尘地 ②凝结在叶尖化为晶莹的露珠 ③汇成一泓清莹的静湖 ④跌落岩缝汇成“叮咚”作响的山泉 A: ①③④②B: ②④①③ C: ④③①② D: ②③④① |
8、 |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本文语言简练生动。“公将战”“公将鼓”“公将驰”中的“将”字传神地刻画了鲁庄公急躁冒进、驽钝鄙陋的形象。 B: 本文记录了曹刿对战争的论述。他强调政治上取信于民,军事上把握战机详察敌情,是以弱胜强的关键。 C: 本文剪裁详略得当。文章详尽地叙述了交战双方的对峙与交锋,而对曹刿在战前、战中、战后的表现则写得比较简略。 D: 作者善于用衬托手法刻画人物。如写乡人的劝阻,就衬托出曹刿抗敌御侮的责任感和爱国热情。 |
9、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央视《朗读者》受到观众的广泛好评,是因为其节目形式新颖、文化内涵丰富的缘故。 B: 我们的先辈们开启了丝绸之路,开辟了人类文明史上的大交流时代。 C: 随着“天舟一号”的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航天科技已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D: 中国不仅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倡议者,更是负责任的参与者、有担当的行动者。 |
10、 | 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 B: ①③②⑤④ C: ⑤④②③① D: ⑤③④②① |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淮村兵后①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后面题目。 ①咸不解此意 ②值积雪始晴 (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 悉用木屑覆之,都无所妨。( 3 )文中写了哪两件事?表现了陶公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
艳遇黄栌
①其实,我是奔着红枫去的。
②学校对面的凤凰山公园,有几株高大的枫树。春日里见过它们开花的模样,楚楚可怜的一簇簇小花,几乎被叶子淹没。当初就对枫树说了:亲爱的,我等你盛装那一天。
③眼见得秋凉了,揣测那树应是别有一番景象了,遂直奔我的枫树而去。
④远远地瞄见一团黄绿的云,全不见半丝红意。“好慢的性子!竟不见我都穿上厚毛衫了吗?”
⑤再去,它说了声“稍后!”
⑥又去,它说了声“抱歉!”
⑦俗务劫了我。那也忘不掉迎上穿越风凰山公园来上班的同事问一声:枫红未?
⑧一夜西风紧。想那枫叶再不红就见鬼了!慌忙着了艳装,唤了伙伴,去会那枫。
⑨——鸣呼!那枫,竟已残了!
⑩遍地枫叶,黄稠红稀。勤快的环卫工,将它们扫成了一堆一堆。再举头看那枫树,稀稀落落的枫叶,未及红透,已然焦枯。恍然忆起一个爱好摄影的朋友说:去香山拍红叶,要碰运气,就算你在香山附近租个民居一住半个月,那也可能错过了枝头红叶——霜来方红,风来即落;风来霜不来,只能拍遍地黄叶;就算风不来,叶子经了霜,也会无风自落!所以,枝头红叶的“完美时间”,可能仅有几小时,而这几小时,又可能是在夜间……
——不用问,我错过了枫树几小时的“完美时间”。
然而,且慢!那边怎会有夺目的一树橙红?
奔过去,我认出了它——黄栌!
它是黄栌!叶片俏丽、叶脉风致的黄栌!夏日里,我折了一枝枝叶青翠的黄栌,插进瓷瓶中,半个月后发现,它竟然生了根!慌忙将它请到一个玻璃瓶中,赏它诗意的叶,诗意的根。
我和伙伴顾不得在一旁锻炼的老者如何讶异,只管纵声欢呼!
我说:我怎么不记得往年看到过如此绝色的黄栌啊!它一定是来补偿我们的!它说——枫叶辜负了你,那就让我“给你点点色看看”吧!
那黄栌,可真敢用色!它把橙黄、杏黄、铋黄、柠檬黄和朱红、水红、嫣红、玫瑰红悉数大胆地涂在自己身上。我听见它用挑逗的口气说:君喜色?我色丰!“色丰”是“艳”啊!嗯,它绝对担得起这个字。
想起木心所说:像是隔年要作废一样,“秋”滥用顺色了——-树上、地上、红、黄、橙、赭、紫……挥霍无度。这树岂不是疯了!这秋色明明是不死活地豪华一场……
是的,树疯了!我们也疯了!
我对镜头前的伙伴说:快摘一片叶子!
㉑看它如情书——好极!
㉒嗅它如花朵——好极!
㉓听它如仙乐——好极!
㉔吻它如婴孩——好极……
㉕怎么着都是根好!
㉖秋叶开,比春花盛开更惹人礼赞、引人折腰呀!它不似春花点缀枝头那样左斟右酌,前思后想,惜墨如金地这里来一笔,那里来一笔。秋林用笔,豪野到爆!看眼前这棵黄栌,简直要将夺目的浓丽色彩波溅到你身上了呀!
㉗宋冬野唱到:爱上一匹野马,可我的家里没有草原。我借了这调子唱到:爱上一棵黄栌,可我的家里没有院落。
㉘若是有呢?若是有,川端康成这两个句子还能不偏不倚地射中我么:美是邂逅所得,美是亲近所得。
( 1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在印度打“象的”
刘润生
①马是人类的传统交通工具。不过你可能不知道,在巴基斯坦,骆驼可以当“车”用;而在印度,大象可以当“的士”用。
②如果说我们乘坐出租车为“打的”,那么在印度,乘大象出行也就是打“象的”了。在斋浦尔,很多人,特别是从山下前往山上的琥珀堡游览的外国游客,基本都打“象的”。
③与站在路边随便就可以拦到出租车不同,打“象的”需要到“象的”车站。“象的”站与大象一般高,乘客需要爬到高高的“象的”站排队。轮到的乘客,就直接盘起右腿,从站台坐到象背上。
④“驾驶”大象的人被称为“象夫”。象夫叉开双腿坐在大象头颅上的方形坐垫上。一个“象的”一般可以搭乘两名乘客(不包括象夫)。乘客的座位是一个长方形的藤椅,用绳索紧绑在大象背上,其中3面有安全护栏,前面是一根可以自由活动的链条,在乘客上下“象的”时拉上或解开。座位外侧有一块牌子,上面有编号,这就是“象的”的“车牌”了。
⑤“象的”走得慢,但走得很稳重,这刚好符合游客们休闲观光的目的。正因如此,“象的”也从来没有超速的问题。另一方面,如果“象的”司机喝酒,也不会因“酒后驾驶”造成交通事故,毕竟大象是活的。
⑥实际上,除了“象的”之外,要到山顶琥珀堡的游客也可以选择游览轿车,这就快得多了。只不过,也就没有机会领略“象的”上特别视角下的“象背风光”了。与街上印度的红男绿女相对应,大象身上也是披红戴绿,装饰十分艳丽。
⑦那么,一路上既有机动轿车,又有大象,会不会很容易造成大象的伤亡事故呢?这种情况基本不会发生。要知道,大象在印度可是令人敬仰的“国宝”。所以,轿车一旦在公路上遇到“象的”,只能乖乖地给大象让路。更何况,“象的”还有象夫“驾驶”,一路上更加通畅无阻。
⑧不过,并不是随便一头大象就能胜任“象的”的。专门训练大象的象夫才能把野生象驯化为“工作象”。大象是一种记忆力很强的动物,一头被象夫驯化的“工作象”,至少能够牢牢记住40个来自象夫的指令,这种超强的记忆力也保证了“象的”行驶的安全。
⑨据统计,印度大象的平均寿命一般为75岁,也有高达100岁的“老寿星”。因而被象夫训练后的“工作象”,都可以为主人赚取几十年的收入。成年的大象身高往往高达3米,重量达到四五吨,力气巨大,驮3个人对它们来说只是小菜一碟。可是,和食肉性的狮子、老虎等不同,拥有如此庞大肉身的大象却以素食为生,只吃嫩叶、嫩竹、野果、野草、野菜等。
⑩印度大象温顺而耐劳的形象,给外国旅客留下深刻的印象。难怪一位德国旅客在乘完“象的”后说“印度象比印度人给我留下更美好的回忆。”
一路上既有机动轿车,又有大象,会不会很容易造成大象的伤亡事故呢?这种情况基本不会发生。
2019年央视春节联欢晚会中的一首《妈,我回来了》,简单朴实的歌词,优美动听的旋律,引人共鸣。
请你以《 ,我回来了》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可以填“爸、妈、外婆、奶奶、老师……”);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可能泄露考生信息的地名、校名、人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