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湖北省枝江市第三高级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式(mó) 博(yuān) 孜不倦(zī)
B: 取(jī) 压(zhà) 持之以(héng)
C: 机(jiè) 路(jìnɡ) 根深固(dì)
D: 探(qiú) 典(xín) 而不舍(qiè)
2、

下列对文章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孔乙己》一文通过孔乙己的悲惨遭遇,表现了封建社会末期下层知识分子精神和肉体受到的双重摧残,揭露了封建文化和封建教育的罪恶,更主要是揭示民众精神麻木、思想愚钝的精神状态,小说正是为揭示社会的这一病态,以引起疗救的注意。
B: 《大小猫洞》通过是否开猫洞和门桥的开设以人为准还是以事为准的故事,分别告诉了我们要关注普通大众和弱势群体,即民主和共和的思想。
C: 由波兰作家伊瓦·什凯维奇所作的《草莓》一文,行文错落有致,脉络波澜起伏,内容情理相生。
D: 驳论文常见批驳方式有驳论点、驳论据、驳论证三种,《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采用的是驳论证的方式。
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毛泽东的《消息二则》所报道的渡江战役,都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战略进攻阶段具有关键意义的胜利。两则新闻气势磅礴,语言准确简明,感情色彩鲜明。
B: 《列夫·托尔斯泰》一文采用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突出了托尔斯泰灵魂的深邃和伟大。
C: 《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唯一的一部小说集,原名《旧事重提》。
D: 词又称“长短句”,句式长短不一,兴盛于宋代。苏轼辛弃疾是豪放派的代表人物,而李清照可以说是婉约派的代表。
4、赛会虽然不像现在上海的旗袍,北京的谈国事,为当局所禁止,然而妇孺们是不许看的……我关于赛会的知识,多半是从他们的叙述上得来的,并非考据家所责重的“眼学”。选段出自作品( )
A: 《无常》
B: 《五猖会》
C: 《二十四孝图》
D: 《琐记》
5、

某同学考试没考好,心理难过。班主任找他谈话。下面四种说法,效果最理想的是 (  )

A: 你怎么搞的,考成这个样子!往后怎么办?请想想办法。
B: 考坏了,难过有什么用!该找找原因才是,争取下次考好。
C: 你这次考得不理想,你难过我理解,但不能灰心,我相信下次你会考好的。
D: 你考不好,早在我意料之中,不好好反省反省,下次更糟。
6、

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愿为鞍马(买) 东买骏马(市场)
B: 出相扶将(外城) 我旧时裳(穿)
C: 气传金柝(北方) 策勋十二转(记功)
D: 军书十二卷(十二本) 赏赐百千(多,余)
7、下列词语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ái)皑 农(yàn) (jī)绊 挑拨离(jiān)
B: (zhá)口 (kuàng)野 怅(wǎng) 接(zhǒng)而至
C: 恐(hè) 蛮(hèng) 寒(jìn) 暴风(jù)雨
D: 闭(sāi) 凋(líng) (suì) 道 草长(yīng)飞
8、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
A: 肉食者谋 , 又何间焉
B: 忠属也,可以一战
C: 公将驰
D: 彼竭我盈,故克
9、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
(1)水乡小镇,一条百来步的小街,九曲连环,倒有十来座 的小桥相衔。
(2)我们的方针是统筹兼顾, 安排。
(3)把朋友送上火车,直到火车开动了,他才 地转身离去。

A: 精巧 适当 若有所失
B: 奇巧 适当 若有所思
C: 奇巧 适度 若有所失
D: 精巧 适度 若有所思
10、下列划线词语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 发liǚ yīn红 chéng罚 叱chìchà
B: shū忽 línɡ选 菜qí 诅zòu
C: 画fǎng 旗jīng 脑suǐ chù立
D: 强jüé jí妒 上sù 盘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列各题。
饮酒 (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 1 )请从炼字角度说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妙在何处。

( 2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中的“真意”指的是仆么?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 1 )解释下列划线字词的意思。

①太丘舍________

日中________

③待君久不________

(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 3 )对本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本文故事的起因是“陈太丘与友期行”。
B: “无信”“无礼”二词为全篇核心。
C: 《陈太丘与友期行》主要写的是陈太丘和友人。
D: 元方对父亲友人惭愧的表现“入门不顾”,虽有不礼貌之嫌,但是对于一个只有七岁的孩子来说,我们还是不能求全责备。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比喻与象征有联系又有区别。说它们有联系,是因为:比喻,喻体和本体之间有相似点;象征,象征体(或象征义)和本体之间也有相似点。说它们有区别,是因为:比喻和象征分属于两个不同的范畴:比喻是一种修辞手法,而象征则是文艺创作中的一种表现手法。从具体运用上来说,比喻主要表现在造句上,它往往是一句话或几句话;而象征主要表现在篇章上,它往往是一段、几段乃至全篇。二者的作用也不一样:比喻的目的是把事物说得通俗易懂,形象生动,便于人们理解和感受;象征是用具体、形象的事物去表现人的品质或社会现象的本质,目的是激发人们的感情,使人们深刻地认识这些本质特征。我们学过的《白杨礼赞》、《松树的风格》、《井冈翠竹》都用了象征手法。

( 1 )《海燕》也用了象征手法,分别指出下列形象(或情景)各象征什么。
①海燕——
②海鸥、海鸭、企鹅——
③乌云、雷鸣、闪电——
④大海、波浪——
⑤暴风雨——
⑥整个海上景象——

( 2 )本文不少地方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看下列比喻句,在句后的括号内注明是明喻、暗喻还是借喻,并用波浪线标出本体,用横线标出喻体,在比喻词下标上着重号。
①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
②狂风紧紧地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把它们甩到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末。( )
③它飞舞着,像个精灵。( )
④这些闪电的影子,活像一条条火蛇,在大海里蜿蜒游动,一晃就消失了。(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让流量时代的阅读更有深度

张涛甫

①最近,“复旦旧书店”在网上走红。“宝藏”“最美书店” ……网友不吝溢美之词,探店爱好者纷纷慕名前往。其实,这家书店已驻扎存续将近20年时间,复旦师生广为知晓。它与复旦大学另一知识地标“鹿鸣书店”一样,成为校园文化景观的一部分。互联网大潮中,这样的实体书店散发着独特魅力。

②处身流量时代,知识和资讯仿若湍急河流。有的人难以自控,不由自主地随波逐流,被眼花缭乱的信息推着走,迷失于虚拟场景。长时间接触网络,让一些人习惯于追逐信息片段或思想边角料,导致注意力碎片化。走马观花式的网上阅读,少有思维的深潜。在这样的过程中,读者的感觉似乎很丰盈,但实质上多是视觉层面的愉悦,停留于浏览或浅阅读,长此以往,无益于深度思考能力的培养。

③追逐流量效应的人,注定行之不远。的确,互联网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可能性、可及性,创设了目力驰骋的出口和自由选择的路口,但最终的选择权和控制权在人们自己手上。网络纵有千般好,也不能因此放任思想惰性。面对纷乱的信息流,绝不能一味“下沉”,窝在思维的“舒适区”,拒绝深度、躲避思考,追逐简易、刺激、戏剧化、图像化的内容,甚至把阅读目标全盘托付给“知识带货商”在流量化的内容产品面前,必须有所思考,有所选择。保持理性与定力,抵制低俗、拒绝庸俗,才能成为清醒的阅读者,做阅读真正的主人。

流量时代,究竟该怎样成就更好的阅读?一方面,离不开读者的坚守;另一方面,也要建构良好的阅读环境。因此,尽管时代在快速发展,网络阅读越来越普及、便利,我们的城乡社区依然需要一批优质的实体书店。实体书店的存在,仿佛一盏明亮的路灯,可以照亮人们的精神文化世界,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一些人阅读模式化现象。

⑤近年来,在多方努力下,实体书店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但也存在一些隐忧。如今,书店单一的卖书模式难以为继,实体书店只能错位竞争、强化体验功能,通过拓展业务单元、增强附属功能,寻找市场支点。但如果千篇一律地复制类似模式,过度放大书店的延伸功能,也容易偏离开办书店的初心。归根结底,还是要依托内容上的优质经营,让读者体验以书为中心,否则,过度开发读者的在场体验,可能会导致审美疲劳,甚至本末倒置。

⑥流量时代,我们还应思考:面对过载的信息,如何作出选择?什么才是阅读的正确打开方式?这既需要让传统书店在互联网场景中有存在感,也应当让流量化知识有价值依归和精神向度。“复旦旧书店”引发关注,彰显了互联网连接的力量。因此,不妨给予实体书店更多的网络能见度。与此同时加强规范和引导,提升网络流量知识的品质。前不久,有网络平台与文化机构合作,联合启动“都来读书”全民阅读计划,借力智能推荐、智能搜索等技术,为大众化阅读提供精准导航,就不失为一种有益尝试。

⑦让传统阅读更有时代感,让流量阅读更有深度,在二者之间达致某种平衡。这不仅关乎智慧,更关乎价值。

(选自《人民日报》2020年6月16日)

( 1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 2 )作者是针对什么样的阅读现状提出的观点?
( 3 )下面对文本的解读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②③段重点论述了处身流量时代阅读存在的一些问题。
B: 第⑤⑥段重点论述了处身流量时代如何“让流量时代的阅读更有深度”。
C: 第④段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引发读者思考并开启了下文的论述。
D: 让传统阅读更有时代感,让流量阅读更有深度,人们运用智慧就能使二者达成平衡。
( 4 )第④段画波浪线的句子富于表现力。请你从论证方法的角度简要赏析。
四、写作(分值:60分)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这句话是今年的主旋律。在成功的路上,来不得半点虚的,只有一步一个脚印,通过奋斗努力才能实现目标。作为面临中考的毕业生,你做好准备了吗?

请以“奋斗”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文体特征鲜明;③要有真情实感,不得抄袭和套作;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校名、人名等信息。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眼眸里的悲伤”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