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上海市青浦区环城学校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卒中往往(常常)语,皆指目陈胜; 秦王色(变化),长跪而谢之曰
B: 挽雕弓如满月(定将); 欲(通“伸”伸张)大义于天下
C: 九设攻城之机变(巧妙的方式); 行(违背)乱其所为
D: 皆以(美丽)于徐公; 虽不能察,必以情(以实情判断)
2、对下面句子的意思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这天夜里,我睡得十分香甜,梦中恍惚在那香气四溢的梨花林里漫步,还看见一个身穿着花衫的哈尼小姑娘在梨花丛中歌唱……(以梦境虚写,自然美衬托人物美,香气四溢的梨花和美丽的哈尼姑娘相映生辉。)
B: 我结结巴巴的,欢喜得快要跳起来了。一定是他!不会错,一定是他!那个名字在我的心里乱蹦,我向四周望了一望,可没有蹦出来。(结巴得好,含蓄得好,当时鲁迅处境险恶,为了安全,不能道破。)
C: 我的惟一奢望,是在一个自由国家中,以一个自由学者的身份从事研究工作。我从没有视这种权益为理所当然的,因为在二十四岁以前,我一直居住在被占领和蹂躏的波兰。(她是一个波兰人,在波兰长大,因此在法国工作并非理所当然,因此说这是奢望。)
D: 温暖的火、喷香的米饭和滚热的洗脚水,把我们身上的疲劳、饥饿都撵走了。我们躺在软软的干草铺上,对小茅屋的主人有说不尽的感激。(用具体的切身的感受来说明小茅屋给人们带来的方便和温暖,是对雷锋精神生动形象的赞美。自然引出对小茅屋主人的追寻。)
3、

正确理解下列文言实词词义。

选出与“滕子京负大才”句中的“负”字意义相同的一项( )。

A: 忍辱负重
B: 豪迈自负
C: 负荆请罪
D: 自负盈亏
4、

关于下面汉字的结构及笔顺规则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水”“高”“火”“章”这四个字都是整体结构
B: “家”字是上下结构,共九画;“延”字第六画是捺
C: “凹”“凸”两字笔画都是五画,“凸”字第二笔是短横
D: 偏旁部首中竖心旁的笔顺是:先点后竖再点
5、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更”,古代夜间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半夜三更”指晚上三点至五点。
B: “社”是土地神,“稷”是谷神,古代文化中,常用社稷作为国家的代称。
C: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是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代表作有《骆驼祥子》《茶馆》等。
D: 传记是记叙人物生平事迹的作品,一般由别人记叙,叫小传;也有自述生平的,叫自传。
6、下列加点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狗丢失后,他心急如焚 , 到处张贴“寻狗启示”。
B: 今年十・一假期,前往长城游玩的人络绎不绝
C: 小英在全省中学生舞蹈大赛中,以其优美舒展的舞姿和新颖的编排,征服了评委,获得一等奖,全家人简直是乐此不疲
D: 虽然引用的都是相同的材料,但两篇文章的观点却迥然不同
7、“这几天,大家晓得,在昆明出现了历史上最卑污、最无耻的事情!”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是( )
A: 讲演一开始就说明李先生没有罪。
B: 引起听众注意。
C: 讲演一开始就义正辞严地揭露反动派的卑劣无耻。
D: 使敌人害怕
8、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嘬嘴  芭蕉  老茧  提心掉胆
B: 温训  呼哨  许愿  呐喊助威
C: 驾驭  熏陶  憋闷  天怒人怨
D: 谩骂  元霄  擀面  咬文嚼字
9、

下列词语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 潜心惯注 心会神凝 一反既往 家喻户晓
B: 慷慨淋漓 锲而不舍 历尽心血 刮目相待
C: 搏学多识 一拍既合 锋芒毕露 可歌可泣
D: 妇孺皆知 马革裹尸 杂乱无章 不以为然
10、下列情境中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公园里,人们戴着口罩,三三两两,欣赏着春光美,迎面走来一个不戴口罩的男子。大家有不同的看法:


A: 这种时候还有不怕死的人?!嫌自己的命太长了吗?
B: 还是戴上口罩好,既保护自己,也保护了别人。
C: 肯定携带病毒,赶紧离他越远越好,快跑
D: 跑什么?我就不怕,他敢过来,我跟他拼了!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回答下列小题。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 1 )这首词的上阙是什么表达方式?用你自己的话,描述“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所展现的壮观场面。

( 2 )赏析“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 表达上的妙处。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下列小题。

【甲】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节选自《桃花源记》)

【乙】游金之明日游焦。焦山去金山下流十五里。是日风大逆,舟人扬帆就风,横折而下,倍直道六七,乃抵山。其半有关侯祠,饭焉。去祠左折,上登佳处亭,榴花甚吐,童子折一枝,佐饮。右折而上,至吸江亭,则亭对金山而高倍。金山峻绝,当津渡要冲者易①;焦有田可稻麦,山根多巨奇石,如乱兽卧草中,草树四垂,如衣女萝②衣者,幽僻藏胜。

(节选自《游金焦两山记》)

【注释】①当津渡要冲者易:面对渡口要道处却是平坦的。②女萝:地衣类植物。

(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字的意思。

①渔人甚之 ________ ②豁然开朗________

③游金之明日游焦 ________ ④幽僻藏胜________

( 2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溪行,忘路之远近 坡植牡丹、芍药
B: 屋舍俨 并怡自乐
C: 焦山金山下流十五里 祠左折
D: 日风大逆 以谓之“文”也
(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②焦有田可稻麦,山根多巨奇石。

( 4 )【甲】【乙】两文描写的景物各有什么特点?分别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感?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因此,那些第一次见到他的人……他肯定缺少一样东西,那就是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幸福。”回答下面的问题。
( 1 )“这位客人不无尴尬地抬起眼皮直勾勾地打量着主人的脸。突然,客人惊奇地屏住了呼吸……”对客人反应的描写对塑造托尔斯泰的形象有什么作用?
( 2 )请你品析下面的描写托尔斯泰眼睛的句子。

①它像枪弹穿透了伪装的甲胄,它像金刚刀切开了玻璃。

②这对珠宝有魔力,有磁性,可以把人世间的物质吸进去,然后向我们这个时代放射出精确无误的频波。

③当这一对寒光四射的匕首转而对准它们的主人时是十分可怕的,因为锋刃无情,直戳要害,正好刺中了他的心窝。

( 3 )结合你对托尔斯泰的了解,谈谈你对“他肯定缺少一样东西,那就是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幸福”的理解。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让古代经典成为民族文化的基因

①去年教师节,到北师大慰问教师时提到:“古代经典应该成为民族文化基因。我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

②流传几千年的中华传统文化已经构筑了中国人的精神家园,形成共同的文化心理。它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伦理观念、精神追求、审美取舍。它是全民族的优秀的文化遗产,影响着全民族的行为规范。但是,出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我们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经历过起起落落的波折。目前存在的一些地方社会道德滑坡等现象,与对传统文化的淡忘有密切关系。国家提出“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非常必要的。

③我们且举对传统文化影响最为深刻的儒道两家思想的例子来说。儒家提倡“正心诚意,修齐治平”,把“正心、诚意”作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基础。这是强调个人道德修养与治国、平天下的一致性,主张由近及远,由己及人,从个体的品质修养入手,达到建设和谐社会的目的。为实现这个目的,还得从学习入手。在儒家传统文化体系里,许多学说都落脚于道德问题上,都以“修己”即个体道德修养为核心,为落脚点。今天我们践行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建设新的道德风尚,只有社会的个体即每小人都注重自身的道德建设并付诸实践,才能够造就高尚纯洁的道德环境。再如,《道德经》里说:“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提倡“慈爱、俭啬”。这样的告诫与主张,对今天出现的物欲横流、诚信缺失、道德滑坡、贪污腐败等弊病,仍然有极好的警戒作用。

④中华传统文化蕴藏于流传几千年的经典之中,经史子集就是传统文化的载体。把古代经典转变为民族文化的基因,就应该认真学习古代经典,准确领会和掌握古代经典中所蕴含的精义,发挥文以化人的教化功能,把它们转化为文化知识,积淀为全民族的文化基因。

⑤学习古代经典,应把握精髓,在学习的过程中寻找人文精神的回归,弘扬中华民族的根与魂,增强民族凝聚力,而不是仅仅穿上汉服,戴着方巾,吟诵几篇古文就可以毕其功。现在,多种古籍整理的大工程都在进行中,学习国学和传统文化的热潮仍方兴未艾,学习古代经典,把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转变力人们的文化基因,并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起来,任重而道远。

(选自《人民日报》,选文有改动)

( 1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 2 )第③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其作用是什么?

( 3 )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者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先提出问题,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条理清晰,层次分明。
B: “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句中划线词“嵌”字形象而深刻地表明学好古代经典的重要性。
C: 今天出现的物欲横流、诚信缺失、道德滑坡、贪污腐败等弊病的原因是人们没有学好《道德经》。
D: 文章结尾,提醒我们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把握好其精髓,不能只停留在表面上。
四、写作(分值:60分)

围墙,有形无形,各种各样。开满鲜花的,引来朋友;钢筋水泥的,保护安全;无知的围墙,使人孤陋寡闻;冷脸的围墙,让你形单影只。围墙的里边,有你有我;围墙的外边,故事无限。走出围墙,可以领略世界沧桑的无限情怀。

请以“围墙外边”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要有自己的经历、体验和感悟,不得抄袭;②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600字;④请勿透露考生个人信息。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时尚,小女人、”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