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沈阳市第八十四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有些同学写文章喜欢拖泥带水 , 总以为越长越好。
B: 小明有点感冒,老师叫他去校医务室拿点药,可他竟然要求住院治疗,真是小题大做
C: 联欢晚会上,他一会儿是妙语连珠的主持人,一会儿是才艺精湛的表演者,他哗众取宠的表现赢得了同学们的阵阵掌声。
D: 身为执法人员你应该大义灭亲 , 如果不能公平公正,法律还有什么约束力呢?
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恰当的一组是( )

文化影响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调节人与世界的关系。在一个文化厚实的社会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人才能实现从“小我”向“大我”的转变,成为一个有文化有教养的人。

①人懂得尊重自然—他不掠夺,因为不掠夺所以有永续的生命

②人懂得尊重自己—他不苟且,因为不苟且所以有品味

③人懂得尊重别人—他不霸道,因为不霸道所以有道德


A: ②①③
B: ②③①
C: ③②①
D: ③①②
3、

下面是哈佛商学院对毕业生的忠告,理解最正确的是( )
如果你有自己喜欢做的事情,那毕业5周年的聚会,你不要去,因为那时你正处在最艰难的时刻,而你的同学大多在大公司里平步青云。同样,10周年聚会,你也不要去。但是,20周年的同学聚会,你可以去,你会看到,那些坚持梦想的人和随波逐流的人生命将有什么不同。

A: 不要参加同学聚会,因为那对于一个追求梦想的人来说没有意义。
B: 要坚持梦想,在实现梦想的道路上要耐得住寂寞。
C: 那些平步青云的人,不一定是最后的成功者。
D: 实现梦想需要很长的时间。
4、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它似乎太______了,一点儿也不怕生人,有时由树上跃到墙上,又跑到街上,在那里晒太阳。

②那只花白猫对于这一对黄鸟,似乎也特别注意,常常跳在桌上,对鸟笼______着。

③我很想______我的过失,但它是不能说话的,我将怎样地对它表白我的误解呢?

A: 活泼 凝望 补救
B: 胆大 张望 弥补
C: 活泼 张望 补救
D: 胆大 凝望 弥补
5、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qiǎn)责 搪(sāi) 重信守(nuó)
B: (zuàn)改 (cù)眉 中流(dī)柱
C: 铁(zhēn) (juǎn)轴 流水(zōng)淙
D: 被(rù) (chuò)学 (zī)铢必较
6、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我们读过许多描写人间至情的文章《背影》《再塑生命的人》《爸爸的花落了》《秋天的怀念》。都主要表达了父母和子女之间的真情。
B: 成语“妄自菲薄”出自诸葛亮的《出师表》;“不求甚解”出自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峰回路转”出自欧阳修的《醉翁亭记》。
C: 《三国演义》中,刘备关羽张飞“桃园结义”,兄弟情深;黄盖上演“苦肉计”,忠义无双。
D: 雨果、莫泊桑、罗曼·罗兰都是法国作家,他们的作品分别有《巴黎圣母院》《羊脂球》《名人传》。
7、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在阅读名著的过程中,使我明白做人道理,感悟了人生的真谛。
B: 我们必须认真克服并随时发现日常生活中的缺点。
C: 我们要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好属于我们人类自己的家园——地球。
D: 老师那和蔼可亲的笑脸和谆谆教诲总是浮现在我眼前。
8、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变形记》播出后,社会各界纷纷向贫困山区的学生捐献衣物、文具、图书等学习用品。
B: 环保专家听取、讨论了他的建议,并提出了具体的改进措施。
C: 他勇斗歹徒的事迹感动了无数市民,因此,他被授予“英雄市民”。
D: 孔乙己一业,许多酒店的客人便都看着他笑。
9、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我们每一位莘莘学子都应该明白自己肩负的责任。
B: 任何过分的谀词与夸奖,都不能使我们丧失自知之明
C: 面对身边的不文明行为,我们绝不能袖手旁观
D: 无论在学习还是生活中,我们都必须做到言行相顾
10、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 我思念那洞庭湖,我思念那长江,我思念那东海。
B: 电!你这宇宙中最犀利的剑呀!
C: 你,你东君,你是什么个东君?
D: 听老师讲赤壁之战的故事,我徜徉在想象之中,仿佛自己正看见火烧赤壁、曹操败走华容道的景象。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古诗理解与赏析,完成下面题目。
十五夜望月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 1 )对下列词语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中庭:即庭中,庭院中。
B: 秋思:秋天的情思,这里指怀人的思绪。
C: 十五夜:元霄节的晚上。
D: 栖:鸟停在树上。
( 2 )诗人写中庭月色,只用“地白”二字,却给人以积水空明、澄静素洁之感,使人不由联想起李白的《静夜思》中的名句“________ ,________ ,”沉浸在清美的意境之中。

( 3 )品读《十五夜望月》一诗,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中庭地白树栖鸦”一句中“树栖鸦”这三个字,朴实、简洁、凝练,既写了鸦鹊栖树的情状,又烘托了月夜的寂静。
B: “冷露无声湿桂花”这句话暗写诗人望月,是全篇点题之笔,意境显得悠远,耐人寻思。
C: “今夜月明人尽望”这一句明点望月,而且推已及人,扩大了望月者的范围,引出了入骨的相思。
D: “不知秋思落谁家”一句中,“秋思落谁家”将诗人对月怀远的情思,表现得蕴藉深沉。其中一个“落”字,新颖妥帖,它给人以静的形象的感觉。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爱莲说》,完成下列问题。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 1 )给划线字注音

________

________

清涟而不妖

不可


( 2 )解释下列划线的字。

A亭亭净________ B香远清________

C有闻________ D蕃________

( 3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濯清涟而不妖。

②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 4 )本文在做人方面给了我们哪些启示?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为自己留一道缝隙

大千世界,滚滚红尘,潮涨潮落,生生不息。面对名与利,面对个人与集体,寂寞与热闹,失败与成功,现实与未来,有的人为自己留一道缝隙,举重若轻,收获丰盈的人生,而有的人却不堪挤压和重负,羁绊于生命之重。学会留一道缝隙,这是生命的大哲学。

庄子为自己留了一道缝隙。

先秦诸子,谁不想做官?谁不想通过世俗的权力来实现自己的乌托邦之梦?但濮水之畔的庄子心如澄澈秋水,心如不系之舟。面对楚王的两个身负使命的使者,他持竿不顾。权势于庄子并没有什么吸引力,真正吸引他的是清波粼粼的濮水。于是历史记录了他那至今还在茫茫天宇回荡的声音:“往矣!吾将曳尾于涂(泥巴)中。”

一句话,便推掉了在俗人看来千载难逢的发达机遇,将许多人甚至愿意用生命来求取的相位扔进了濮水。

庄子守护着自己的灵魂,为心灵留下了自由舒展的空间,他的灵魂也成为一个神话,于是也就有了一棵孤独地深夜看守心灵月亮的树。

苏轼为自己留了一道缝隙。

腹有诗书气自华的苏轼一生坎坷,从“乌台诗案”开始,他被一贬再贬。他曾哀叹过,彷徨过,接踵而至的灾难曾一度压得他喘不过气来,但他最终还是给自己的心灵敞开一道吸纳清风明月的缝隙。

面对险恶,苏轼唱出了“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面对茫茫天宇,他唱出了“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于是他的生命中回荡着倜傥洒脱的华彩乐章。

福楼拜为自己留了一道缝隙。

一个世纪以前,在巴黎乡下一栋亮着青灯的木屋里,大文豪福楼拜每天拼命地工作,他不接受采访,不看报纸,但他给自己留出一道缝隙——每天看日出。

福楼拜每天看日出,伴着刚刚苏醒的树木和玻璃般翠绿的青草,呼吸着泥土的芳香和果蔬的甘甜,于是,他每天都拥有了温馨和朝气,能够宁静,快乐,充满活力地工作着。留一道缝隙,清晨看日出,福楼拜在为自己的生命举行升旗礼!

学会给自己留一道缝隙,是人生的大哲学;不能为自己留一道缝隙,则是人生的大遗憾。

项羽没有给自己留一道缝隙,乌江之畔,血染长空。这位“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英雄,身陷四面楚歌之境,他思想的空间被遗憾、羞辱和绝望占满,已没有可供回旋的缝隙。

在衣袂飘飘,长袖舞动中,心爱的人儿香消玉殒。面对着如泣如诉的滔滔江水,悲叹着“无颜见江东父老”,一抹寒光闪过,一个悲壮的瞬间便定格于历史的江河。于是,滚滚江水千百年来一直呜咽地诉说一个悲戚的故事。

川端康成没有给自己留一道缝隙,他的生命最终在不堪忍受的拥挤中凋谢了。离开这个世界之前,他曾无助地叹息:“太拥塞了!”“我希望从所有名誉中摆脱出来,让我自由。”可见,拥塞足以致命。面对别人的盛情邀请,面对各种应酬,他不会拒绝,只能疲于应付。他的生活空间塞得太满,令他几乎喘不过气来。于是,在巨大的精神压力面前,这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最终崩溃。那一刻,樱花落了一地。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奔腾不息的岁月之河从古代流到现代,它用哲人的睿智告诉我们,面对阴晴圆缺,悲欢离合,面对花开花落,得失成败,面对风霜雨雪,电闪雷鸣,面对灯红酒绿,名缰利锁,最难得的是为自己留一道缝隙!

(选自《中国教师报》)

( 1 )阅读全文,请说说文章题目“为自己留一道缝隙”的含义。
( 2 )举例论证非常讲究例子的典型性和代表性,请结合文中庄子和苏轼的事例,对此特点作简要分析。
( 3 )举项羽和川端康成的例子与上面“庄子、苏轼、福楼拜”三人的例子角度有何不同?这样例证有何好处?
( 4 )下面名言警句不作为本文道理论据的一项是( )
A: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B: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C: 胜固可喜,败亦欣然。
D: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阅读

郑永春做客“天一讲堂”

我们如何在太空寻找另一个地球

郑永春

(一)为什么要寻找外星人?

近年来,系外行星的研究一直是天文学和天体物理研究的一大前沿热点。2019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表彰了天文领域的两项研究,一是对宇宙起源的研究,二是搜寻系外行星。这些研究让寻找地球外生命的探索有了更多可能。

也许有人会问:我们为什么要去寻找系外行星?因为它能够改变人类的世界观!一个人最终活成什么样,跟他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密切相关,三观决定了人生的取向。作为一个物种,人类的世界观也决定了我们的视野。以前,我们以为地球是静止的,所以形成了地心说;后来,认识到地球是绕着太阳转的,有了日心说;现在的研究结果则让我们了解到,整个宇宙只有5%的物质是已知的,剩下的95%是未知的暗物质和暗能量。而在认识宇宙的每一阶段取得的研究成果, 对人类的世界观都有非常重大的影响。一旦我们认识到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只是太阳系中的行星之一,只是银河系数千亿颗恒星中某颗恒星周围的一员,我们对自己的认知就会谦卑得多。

(二)

寻找系外行星有很多方法,用术语来讲,有凌星法、直接成像法、视向速度法、微引力透镜法等。科学的方法不仅在学习上有用,在日常生活中也非常有用,它告诉我们如何科学地回答一个问题。

比如,我们寻找另一个地球的时候,必须考虑到,和恒星相比,行星非常小,要在一个非常大的巨人旁边找一个非常小的点,首先需要放大镜;其次,恒星会发光发热,行星不发光,要在一个非常亮的恒星旁边,去发现一个根本不发光的东西,是非常难的;第三,系外行星离我们非常遥远,至少有几光年、几十光年,又小又暗又远,这对我们发现系外行星是非常不利的。

所以,为了发现系外行星,我们必须改进望远镜的技术,改进观测数据分析的方法,当技术能力得到提升的时候,我们就可以把它们应用到工业、农业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促进整个科技的进步。

(三)系外行星上究竟有没有生命?

我们用肉眼在天空中看到的满天繁星,其实只有五六千颗,绝大部分是像太阳样发光发热的恒星。而在更大的银河系,至少有2000亿到40000 亿颗恒星,必须借助望远镜才能看到。这些恒星周围,我相信绝大部分是有行星的,而且不止一颗行星。那么多的行星里面,一定会有像地球一样的行星,

在整个宇宙中,像银河系一样的星系又有上千亿个,可以想象,这么多像地球样的行星中,哪怕只有万分之一、亿分之一的概率能够出现生命,那么,宇宙中也是充满了生命。这些生命有可能会进化成高等智慧生命,就是像我们人类一样的生命,当他们的技术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时候,就有能力和外界、和地球进行通信。但这里面必须考虑的一个问题是:时间和空间。因为不管外星人多么先进,他们必须要遵守物理定律——光速不可超越。当一颗行星上的外星人与我们的距离是几百光年、几千光年的时候,那他们看到的是几千年前的人类社会,也就是说,他们看到的是过去的地球。

(选自2020年6月4日《宁波晚报》,有删减)

人物名片:郑永春,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中国首位卡尔萨根奖得主。主要从事行星科学与深空探测研究。先后获评全国十大科学传播人物、中国科学院院长奖、嫦娥二号任务突出贡献奖、中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圆满成功有功人员奖。

( 1 )为了更好地与同学分享,小夏索要了讲座资料,他想给每部分内容拟个小标题。请你结合第二部分内容,帮助小夏给这部分拟个小标题。
( 2 )小夏参加本期“天一讲堂”后,做了笔记整理,以下哪一项记录不符合作者原意,请你帮小夏指出来?( )
A: 201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表彰了天文领域的两项研究,奠定了寻找地球外生命的基础。
B: 虽然到目前为止,我们对宇宙的已知只有5%的物质,但对人类世界观的影响已是巨大的。
C: 为了能发现系外行星,我们必须改进望远镜的技术,改进观测数据分析的方法,因为系外行星离我们太远,且太小太暗。
D: 因为外星人要遵守物理定律——光速不可超越,所以当他们的技术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时也只能和过去的地球进行通信。
( 3 )讲座结束,郑永春说:“一个人的命运取决于对自身的清醒认识,而人类的命运,取决于我们对自然界的理解。”请结合全文内容,并联系当前新冠肺炎疫情,与小夏交流你的想法和认识。
四、写作(分值:60分)
读初中了,同学们从不同的地方来到了新的学校。在新的学校里一定发生了许多叫你难忘的事。请以“欢乐的校园”为题,写一篇反映初中生活的记叙文。

要求:①以记叙为主,适当进行抒情或议论。②600字左右。③书写工整。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逢场作息,到底是真是假.”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