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宣威九中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

下列各组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菜(qí) 怪(yán) 障(píng) 人迹至(hǎn)
B: 叮(zhǔ) 蚱(zhà) 阻(yì) 回环折(qǔ)
C: 石(pán) 花(pú) 徨(páng) 马革尸(guǒ)
D: 起(dié) 住(gěng) 重(hè) 气冲牛(dǒu)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连花清瘟胶囊被批准用于新冠病毒性肺炎轻型病人的治疗,其有效成分是由连翘、金银花、炙麻黄、炒苦杏仁等构成的。
B: 疫情面前,毅然逆行,他们是这个时代当之无愧的英雄,是值得我们铭记在心的英雄。
C: 当《傅雷家书》出版后,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D: 随着生产安全问题的出现,全社会呼吁有关部门尽快健全和建立生产安全监管机制。
3、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考试焦虑是考生经常出现的一种情绪反应,如果考生善于进行心理调适,就能避免减轻不良反应。(去掉“避免”)
B: 几年前我就断定我市申报“全国文明城市”估计能顺利通过验收,因为当时我市开展了一系列创文活动。(删去“估计”。)
C: 为了增强复习效果,老师采取了一系列诸如难易结合,化整为零,知识归类,注重训练。(在“注重训练”的后面加上“的措施”)
D: 催化剂在化学化工的许多领域中起着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它可以控制反应时间,提高反应速度。(将“许多”移到“化学化工”的前面)
4、下面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朝花夕拾》,作者鲁迅是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B: 《江南逢李龟年》的作者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他被后人誉为“诗圣”。
C: 《狼》的作者是明代文学家蒲松龄,世称聊斋先生,著有文言小说集《聊斋志异》等。
D: 《皇帝的新装》的作者是丹麦作家安徒生,其代表作有《卖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儿》《丑小鸭》等。
5、说明文中常用的说明方法是( )
A: 议论 拟人 列数字 下定义 分类别 打比方
B: 作比较 抒情 插叙 引用 排比 反问
C: 打比方 作比较 列数字 举例子 分类别 下定义
D: 描写 比喻 反问 拟人 排比 设问 对比
6、下列各组词语中划线字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酝(niàng) 清(chéng) 三吾身(xǐng)
B: 妥(dāng) 职(chèn) 参不齐(chā)
C: 分(qí) 缈(piāo) 人迹至(hǎn)
D: 干(hé) 勃(péng) 随声附(hè)
7、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在课本剧比赛中,一位小演员的表演哗众取宠 , 十分精彩,获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B: 天堂寨山谷里的猴子,或追逐嬉戏,或交头接耳,或相依相偎,情态各异,栩栩如生
C: 在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中,同学们既体验到了合作乐趣,又享受了天伦之乐
D: 纪实类的文学作品《红星照耀中国》塑造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
8、“万卷经书曾读过,平生机巧心灵,六韬三略究来精。胸中藏战将,腹内隐雄兵。谋略敢欺诸葛亮陈平岂敌才能。略施小计鬼神惊。”这首诗赞美的是《水浒传》中哪位好汉( )
A: 宋江
B: 吴用
C: 张飞
D: 林冲
9、

下列各组中划线字注音没有错误的一组是( )

A: 连(qiáo) 桥(zàn) 水(jí) 烦(nì)
B: 深(àn) 睢(zì) 吞(shì) 作(ɡěnɡ)
C: 身(jī) 菌(xùn) 见(piē) 水(tānɡ)
D: 缘(fèn) 晦(sè) 累(zhuì) 消(mí)
10、

填入下面空格处排列最恰当的一组是 ( )
莫言,这位中国淳朴农民的儿子, ——《红高梁家族》《檀香荆》《蛙》……瑞典皇家文学院发布的新闻公报称:“从历史和社会的视角,莫言用现实和梦幻的融合在作品中创造了一个令人联想的感观世界。”
①犁开了中国乡村沉默的土地 ②扎根土地 ③用他语言的犁头

A: ①③②
B: ③②①
C: ②③①
D: ①②③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小题。

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北宋】晏殊

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注释】①槛(jiàn):栏杆。②罗幕:丝罗的帷幕,富贵人家所用。③不谙(ān):不了解,没有经验。谙:熟悉,精通。④尺素:书信的代称。古人写信用素绢,通常长约一尺,故称尺素。

( 1 )词的上片从哪里可以看出写的是什么时间的景物特征?

( 2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被大学者王国维称之为“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须经过的第一境界。”结合本词及自己实际生活,谈谈你对这一境界的理解。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一)

青州有谋反者,州县逮捕支党,收系满狱,诏殿中侍御史安喜崔仁师覆按之。仁师至,脱去杻械,与饮食汤沐,宽慰之,止坐其魁首十余人,余皆释之。还报,敕使将往决之。大理少卿孙伏伽谓仁师曰:“足下平反者多人情谁不贪生恐魁首见徒侣得免未肯甘心深为足下忧之。”仁师曰:“凡治狱当以平恕为本,岂可自规免罪,知其冤而不为伸邪?万一暗短,误有所纵,以一身易十囚之死,亦所愿也。”伏伽惭而退。及敕使至,更讯诸囚,皆曰:“崔公平恕,事无枉滥,请速就死。”无一人异辞者。

(二)

刘宽字文饶,弘农华阴人也。宽尝行,有人失牛者,乃就宽车中之。宽无所言,下驾步归。有顷,认者得牛而送还,叩头谢日:“惭负长者,随所刑罪。”宽曰:“物有相类,事容脱误,幸劳见归,何为谢之?州里服其不

延熹八年,征拜尚书令,迁南阳太守。典历三郡,温仁多恕,虽在仓卒,未尝疾言遽色。常以为“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吏人有过,但用蒲鞭罚之,示辱而已,终不加苦。事有功善,推之自下。灾异或见,引躬克责。每行县止息亭传,见父老慰以农里之言,少年勉以孝悌之训。人感德兴行,日有所

【注释】①覆按:审查核实。②杻械:木枷和镣铐之类的刑具。③徒侣:同伴。

( 1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 乃就宽车中之(认定)
B: 日有所(变化)
C: 服其不(通“较”,计较)
D: 脱去杻械(都)
( 2 )对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足下平反者/多人情谁不贪生/恐魁首见徒侣/得免未肯甘心/深为足下忧之
B: 足下平反者多人情/谁不贪生/恐魁首见徒侣/得免未肯甘心/深为足下忧之
C: 足下平反者多/人情谁不贪生/恐魁首见徒侣得免/未肯甘心/深为足下忧之
D: 足下平反者多/人情谁不贪生/恐魁首见徒侣/得免未肯甘心深/为足下忧之
( 3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崔公平恕,事无枉滥,请速就死。

②吏人有过,但用蒲鞭罚之,示辱而已,终不加苦。

( 4 )崔仁师和刘宽都具有宽厚仁慈的品格。请结合两文内容简要分析两人在具体表现上有什么不同?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新冠病毒是如何侵入人体全过程?

①新冠病毒肆虐全球,给很多国家造成了极大的伤害,更是让许多人承受了病痛。不过你是否知道新冠病病毒究竟是如何一步步感染人体的呢?感染的背后又有着怎样的科学原理呢?

感染是如何开始的

②当确诊患者排出带有病毒的飞沫,同时这些飞沫被其他人吸入时,新型冠状病毒就通过鼻腔和咽喉进入到了人体内部。科学家们发现鼻腔内部的细胞富含一种叫做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的细胞表面受体,而病毒恰需要通过这种受体才能进入细胞。所以在人体中,有助于调节血压的ACE2就代表容易被感染的组织,一旦病毒进入细胞内部,就会劫持细胞的生理结构,随后进行无限自我复制并入侵新细胞。随着病毒的繁殖,受感染的人可能会散播大量病毒,尤其是在头一周。此时,感染者要么没有明显的患病症状,要么开始发烧,咳嗽,嗓子疼,同时伴随着嗅觉和味觉的丧失,或者头部和身体的疼痛。

③如果在初始阶段,免疫系统无法抵抗新冠病毒,病毒就会顺势沿着气管进入身体攻击肺部,从而引发致命效果。肺部小气囊中呼吸树末端的较细较远分支被称为肺泡,每个气囊都由一层同样富含ACE2受体的细胞排列。

④通常,氧气穿过肺泡进入毛细血管,这些毛细血管就在气囊的旁边,然后氧气被血管带到身体的其他部位,但是此时免疫系统忙于与入侵者交战,战斗破坏了氧气的传输。处于战斗一线的白细胞会释放出一种叫做趋化因子的炎症分子,这种趋化因子会召唤出更多的免疫细胞靶向杀死被病毒感染的细胞,从而留下大量的液体和死细胞,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脓”。这就是肺炎的潜在病理,伴有相应的症状:咳嗽、发热和急促的浅呼吸。部分COVID-19患者得以康复,是因为他们通过鼻腔插管吸氧,从而获得了更多的氧气,这也就是呼吸机如此重要的原因。

⑤但是另外一部分病情恶化的患者,通常也是突然发作,并快速发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他们血液中的含氧量急剧下降,呼吸也越来越困难。在X射线和计算机断层扫描中,会发现肺部充满了白色的浑浊物,然而那些地方本应是代表空气的黑色。这些患者最终往往会用到呼吸机,然而仍然有很多人死去。尸检表明,他们的肺泡里塞满了液体、白细胞、粘液,还有被损毁的肺细胞碎片。

病毒入侵的影响

⑥严重情况下,新冠病毒会进入肺部,并对肺部造成严重伤害,而人体对病毒的反应,也会伤害许多其他器官。

⑦科学家们才刚刚开始探索这种危害的范围和性质。研究发现,受到病毒攻击时发生细胞膜破裂的免疫细胞在发炎的肺泡或气囊中拥挤,从而减少了对氧气的吸收,导致患者咳嗽、发烧加重、呼吸困难。多达一半的住院患者,他们的酶浓度表明肝脏正在挣扎中,过激的免疫系统和与病毒作斗争的药物都可能会对肝脏造成损害。重症病例中,肾脏损害很常见,致死性也很高。病毒可能直接攻击肾脏,也可能是和血压下降一样造成的全身副作用。患者报告和活检数据表明,该病毒会感染富含ACE2受体的下消化道。因此大约有20%或者更多的患者会发生腹泻。一些COVID-19患者同时患有中风、癫痫、精神错乱和脑部炎症。医生正试图了解其中哪些是由病毒直接引起的。结膜炎是眼病和眼睑内侧膜的炎症,在最严重的患者中更为常见。一些患者失去了嗅觉。科学家推测这种病毒可能会移动到鼻子的神经末梢并破坏细胞。病毒(蓝绿色)通过与细胞表面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CE2)受体结合,从而进入细胞,这可能包括血管内壁细胞。感染还会引发血液凝块,心脏病发作,以及心脏炎症,心脏受到攻击是相当普遍的情况。

⑧一些临床医生怀疑,许多重症患者的身体状况日益趋下的主要原因,是对免疫系统的灾难性过度反应,这种过度反应被称为“细胞因子风暴”,其他病毒感染也会触发这种反应。细胞因子是指导健康免疫反应的化学信号分子,但是在细胞因子风暴中,某些细胞因子的浓度剧增,远远超出了人体的需要,免疫细胞就开始攻击健康的人体组织。这可能导致发生血管渗漏,血压下降,血液凝块形成,不可逆转的器官衰竭也会随之而来。

⑨一些研究表明,住院的COVID-19患者的血液中,炎症诱发的细胞因子浓度明显升高。研究发现该疾病真正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可能是由新冠病毒导致的不同炎症反应所决定。

⑩虽然病毒究竟如何攻击心脏和血管还是一个谜,但是许多预印刊物和论文已经证明了这种破坏是相当普遍的。科学家们正在努力地研究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心血管损害。心脏和血管壁,就像鼻子和肺泡一样,富含ACE2受体。病毒或许直接攻击, 或由于肺部混乱导致缺氧会损害血管,或者细胞因子风暴可能会像其他器官一样破坏心脏。随着科学的发展,我们希望,不论是显微镜下的组织探测还是对患者的药物测试,都会比使世界停滞不前的病毒有更明智的方法。

(选自《大数据文摘》有删改:来源:Science编译:千雪)

( 1 )以上材料出自《大数据文摘》,原标题为《新冠病毒侵入人体全过程!从脚趾到大脑,科学家追踪到病毒对身体的巨大摧残》,请你试用一句话来简要概括。
( 2 )下面这段文字用文艺的笔法描写了新冠病毒的入侵过程,你觉得这段文字的内容与上面材料的哪一部分的介绍是同一个内容?

鼻腔内的ACE2就像友仔友女一样迎接新冠并将其带到细胞内。初来乍到的病毒享受了这样一番待遇,不禁感叹道:“出去是不可能出去的,这里又有友仔玩又有友女陪,各个都是人才,说话又好听,我超喜欢这里的。”就这样,新冠病毒顺利地进入了人体,感染开始了……

( 3 )2020年2月21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周琪在发布会上表示,新冠病毒是不会通过皮肤传播的。根据上述材料,你能材料中找出科学依据吗?
( 4 )目前各行各业正在有序复工复农复学,请你从病毒传播方式及途径,提一些如何做好防护的建议或者意见。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①但是,这世界上还有别的东西,别的东西延伸得很快,柏油路一里一里铺过来,高压线一千码一千码架过来,公寓楼一排一排挨过来。所有原来在地面上自然生长的东西都被铲除,被连根拔起。只有那树还绿,那树被一重又一重死鱼般的灰白色包围,连根须都被压路机碾进灰色之下,但树顶仍在雨后滴翠,经过速成的建筑物衬托,绿得很年轻。公共汽车在树旁插了站牌,让下车的人好在树下从容撑伞。入夜,毛毛细雨比猫步还轻,跌进树叶里汇成敲响路面的点点滴滴,泄露了秘密,很湿,也很诗。……

②计程车像饥蝗拥来。“为什么这儿有一棵树呢?”一个司机喃喃。“而且是这么老这么大的树。”乘客也喃喃。在车轮扬起的滚滚黄尘里,在一片焦躁恼怒的喇叭声里,那一片清荫不再有用处。公共汽车站搬了……水果摊搬了……幼稚园也要搬,看何处能属于孩子。只有那树屹立不动,连一片叶也不落下。那一蓬叶子照旧绿,绿得很问题。

③啊,啊,树是没有脚的。树是世袭的土著,是春泥的效死者。树离根根离土树即毁灭。它们的传统是引颈受戮,即使是神话作家也不曾说森林逃亡。连一片叶也不逃走,无论风力多大。任凭头上已飘过十万朵云,地上叠过百万个脚印,任凭那在那枝桠间跳远的鸟族已换了五十代子孙,任凭鸟的子孙已栖息每一座青山。

④这天,一个喝醉了的驾驶者以七十英里的速度对准树干撞去。于是人死。于是交通专家宣判那树要偿命。于是这一天来了,电锯从树的踝骨咬下去,嚼碎,撒了一圈白森森的骨粉。那树仅仅在倒地时呻吟了一声。这次屠杀安排在深夜进行,为了不影响马路上的交通。夜很静,像树的祖先时代,星临万户,天象庄严,可是树没有说什么,上帝也没有。一切预定。一切先有默契,不再多言。……

( 1 )第①段中“柏油一里一里铺过来,高压线一千码一千码架过来,公寓楼一排一排挨过来”,作者这样写,意在表达什么?
( 2 )第③段中说树“是世袭的土著,是春泥的效死者”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 3 )面对这棵老树,作者的态度是怎样的?交通专家的态度是怎样的?你又怎样看呢?
( 4 )“老树是通灵的,他预知被伐,将自己的灾祸先告诉体内的寄生虫。于是弱小而坚韧的民族,决定远征,一如当初他们远征而来。”假如你是蚂蚁家族的一员,此时此刻,你的心情会怎样?想象一下蚂蚁和大树互相倾诉了些什么?(不超过100字)
四、写作(分值:60分)

写作。
有人曾这样总结现代人不健康的工作方式:把思考交给了电脑,把联系交给了手机,把行走交给了汽车,把健康交给了药丸……诚然,人们在过分追求便捷、享受便利时,无形中丢失了原来应该拥有甚至必须终生坚守的东西。作为中学生,也应该很好地自我反省: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我们是否曾丢失过什么?例如生活中的爱心、孝心、同情心、责任心。再如成长过程中必须具备的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等等。
请以“不该丢失的_____________”为题目,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可以叙写个人经历,也可以就此发表你的看法、感情等。
要求: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再作文;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支离破碎的伤”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