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后人把司马迁与司马光合称为历史的“两司马”。其中司马迁撰写了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史书——《史记》,司马光则主持编纂了编年体史书《资治通鉴》。 B: 中国是礼仪之邦,称呼往往使用敬辞,如令爱是对对方女儿的尊称,令堂是对对方父亲的尊称。 C: 《昆明的雨》的作者是汪曾祺,他的代表作还有小说《受戒》《大淖记事》等。 D: 《海燕》是苏联作家高尔基创作的散文诗,诗中的“海燕”象征着英勇无畏的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 |
2、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下划线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精益求精B: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深恶痛绝 C: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鲜为人知 D: 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富国强兵 |
3、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近年来科学家发现了一种憎水玻璃,为戴眼镜的人解除了苦恼。B: 校长、副校长和其他学校领导出席了这届毕业典礼。 C: 只有对老师所提的问题理解到位,就能回答得清楚明了。 D: 目前,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已经启动长征九号的关键技术研制。 |
4、 |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为把“精准扶贫”工作落到实处,李书记亲自到特困户王大爷家里走访 , 看到家徒四壁的景象,这位年轻的书记不禁落下了眼泪。 B: 去年国庆节,小明随父母到海南度假,游览了“天涯海角”等多处景点,那一片片沧海桑田让他充分感受到了海南特有的魅力。 C: 英国莱斯特郡6岁女孩汉默森患有自闭症,猫咪“图拉”和她形影不离 , 在“图拉”的日夜陪伴下,汉默森一天天变得开朗起来。 D: 广袤的乡村世界是中国现代化进程欲待征服又很难消化的世界,保守观念在部分村民心中根深蒂固,解决乡村问题将面临很多困难。 |
5、 | 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归省xǐng 不惮dàn 撺掇chuàn 蕴藻yùn B: 恬静tián 晦暗huì 冗杂rǒng 戛然jiá C: 羯鼓jié 铮铮zhèn 花坞wù 霍然huà D: 戏谑xuè 粗犷kuàng 作孽niè 屈从qū |
6、 | 下列对有关文化和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要求全诗通押一个韵,限平声韵;第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 B: 消息结构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五部分(后两部分有时候暗含在主体当中)。 C: 消息正文结构通常是按照重要性递增的原则安排的。 D: 《三峡》选自《水经注》。《水经注》是我国古代地理名著,由北魏郦道元所著,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
7、 | 阅读《次北固山下》回答问题: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对诗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联写“客路”“行舟”,与尾联“乡书”“归雁”遥相呼应。B: 颔联采用了衬托的手法,描绘了洪水浩瀚、轻风和顺的传神景象。 C: 尾联诗人感叹家书无处通达,借大雁北飞表达诗人的思乡之清。 D: 诗人触景生情,借波澜壮阔的景色表达壮志未酬的情怀。 |
8、 | 下列表达方式依次判断全对的一项是( ) 1)邓稼先的一生是有方向、有意识地前进的。没有彷徨,没有矛盾。 2)闻先生的书桌,凌乱不堪,众物腾怨,闻先生心不在焉,抱歉地道一声:“秩序不在我的范围之内。” 3)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4)1971年,我第一次访问间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北京,见到阔别22年的稼先。 A: 记叙 描写 议论 说明 B: 议论 记叙 抒情 描写 C: 议论 描写 抒情 记叙 D: 抒情 描写 议论 记叙 |
9、 | 下列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贪图享乐的思想如果潜滋暗长 , 那就不得了。 B: 魔术师的精彩表演令大家张目结舌。 C: 他办事不与人商量,喜欢自出心裁 , 不考虑后果,常常妨害大家的利益。 D: 《清明上河图》采用兼工带写的手法,线条遒劲 , 笔法灵动,有别于一般的界面。 |
10、 | 对《我爱这土地》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诗人未用'珠圆玉润'之类词语而用'嘶哑'来形容鸟儿鸣唱的歌喉,使人体味到歌者经历的坎坷、悲酸和执著的爱。 B: 关于“土地”“河流”“风”“黎明”的一组诗句,抒写了大地遭受的苦难、人民的悲愤和激怒、对光明的向往和希冀。 C: 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这两句诗形象而充分地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恋,而且隐含献身之意。 D: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两句诗中的'我',指喻体'鸟'而不是指诗人自己。 |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下列各题。 春雪 (唐)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 1 )第二句中的“惊”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2 )三,四两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赏析。 |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北村郑苏仙,一日梦至冥府,见阎罗王方录囚(囚:指去世的人)。有一官公服昂然入,自称所至但饮一杯水,今无愧鬼神。王讥曰:“设官以治民,皆有利弊之当理,但不要钱即为好官,植木偶于堂,并水不饮,不更胜公乎?”官又辩曰:“某虽无功亦无罪。”王曰:“公一身处处求自全,某狱某狱避嫌疑而不言,非负民乎?某事某事畏烦重而不举,非负国乎?三载考绩之谓何,无功即有罪矣。”官大狼狈,锋棱顿减。 (选自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一) ( 1 )解释下面句中画线的词。 ①所至但饮一杯水 ②植木偶于堂 ( 2 )翻译下面的句子。 畏烦重而不举,非负国乎?( 3 )根据上文,作者认为做官不但要 , 更要 。(每空不超过4个字)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①—⑤题。
做一朵有思想的雪花
孙守名
①纷纷扬扬的大雪笼罩着北国的大地,一朵玲珑剔透的洁白的雪花曼妙地飘舞在毫无遮拦的天空。在挤挤挨挨飘弋的过程中,她忽然有了某种渴望。渴望弄清自己的前生、今世和未来,渴望了解所有与自己有关的诸多事情。这朵来到尘世的雪花,在这个灰沉沉的午后,忽然有了某种思想。
②我从哪里来?这个深邃而又穿越古今的哲学命题,让小雪花望着并不遥远的前方伤透了脑筋。凛冽的寒风,虚无飘渺的水汽,浩瀚无边的天空,都与自己有着某种渊源,他们是不是我的前生?小雪花幽幽地思索着。如若没有他们,我就不会来到这个永恒的尘世,尽管,世上有我,也许是种必然或偶然。如此说来,应该向他们奉献出我发自内心的感激之情,把与生俱来的感恩,作为我美好生命的开始吧。
③我要到哪里去?这是我们的这朵聪明伶俐的小雪花思考的第二个充满诱惑的问题。所有的雪花都有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梦想在五彩缤纷的宇宙间,展示出自己绚烂多姿的生命。我呢?要飘向何方?是冰封千里的北国,还是温润如春的南方?是壁立千仞的高山,还是尘封千年的大海?是征战疆场的游子铁甲,还是相偎相依的恋人肩头?是虬枝苍劲的古树枝干,还是枯萎凋零的白草叶间?
④是啊,多想飘落在一个充满着幸福和梦幻的地方。行走街头的流浪艺人会凝视着我,弹奏出无与伦比的高山流水;失意惆怅的诗人会披着蓑衣踯躅于江边,吟唱出绝妙的诗中华章。落在饱经风霜的老人的柴担上,幻化出世事的沧桑;落在聪慧灵秀的姑娘的新衣上,凝结成爱情的美妙。落在即将破冻的江河上,做一场春天的大梦……
⑤飞扬,飞扬,我自有我的快乐和梦想。小雪花张开好奇的眼睛,打量着这个神奇的世界,她要找一处静洁的地方,停下来呼吸一下清新的空气。找啊,找啊,她知道,只有不停地去寻找,幸福才会降临到身上。她不屑那些随波逐流的伙伴,讨厌那些取媚献谄的雪花。她歪着脑袋想着这些令她愉快的事情,心里充满了骄傲和自豪。那些精心打扮将自己做成七角八棱的同伴只想博得别人的灿然一笑,哪里会有这种思想者的神奇?
⑥有梦想才有希望。在飘飞的过程中,她不断地调整着方向。要做就做一朵有理想的雪花,她兴致盎然地想着。飞过耸入云霄的高楼,飞越凌乱古旧的城墙,飞向理想的所在。她寻找啊寻找,就是要找寻那处有梦想的地方。
⑦她真的不想看到簇拥着的难民,朝着同一方向艰难地爬行;不想看到残垣断壁下零零散散的鸽子,苦苦地挣扎着找不到温暖的阳光;不想看到污浊的雾气飞舞在一座座城市的上空,不想看到光秃秃的山岭上毫无诗意的清冷;不想……
⑧小雪花好想大哭一场,为这个阴沉沉的午后毫不轻松的思想。但,她马上又露出了灿烂的笑脸,因为,她分明看到自己的理想就要实现。一只小白兔悄悄从房子里钻出来,站在雪地里,抬头仰望着天空,好像在期盼着什么。她一定在等待着我的到来,快乐的雪花飞舞着,展开轻灵的翅膀,飞向自己洁白纯美的世界……
⑨真美啊!有了思想的小雪花飞过树的枝头时,由衷地赞美道,她从即将萌动的枝杈间分明看到春的气息。尽管生命短暂,但我要将所有的美丽馈赠给人间,让所有的生命感受到我的存在,感受到温暖和美好!雪花飞啊飞,她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幸福……
⑩人何尝不是这样?来到世间,历经几十个春夏秋冬,然后又回归到永恒。追求幸福,多留给人间一些美好,才不枉做一回真正的大写的人。做一朵有思想的雪花吧……
阅读《谈自立》一文,回答下列各题。
谈自立
①常言说:大树底下好乘凉。然而庇护在大树底下的小树苗是长不成参天大树的。同样,人也是如此,要想成才,先得自立。
②自立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人只有自立才能有发展的前途。世界著名的大发明家爱迪生的自立本领就很强。他十三、四岁时为了建造实验室,常常到车站卖报,同时还在自己的后院里种植蔬菜,收获时再拿到市场上去卖。他用这些钱为自己建造了一间实验室,在此基础上他的发明也层出不穷。由此可见,自立对一个人的成功多么重要。
③相反,一个人如果不自立,样样都依赖别人,那么他是不会成大器的。球王贝利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我能成为球王,而我的儿子是不会成为球王的。”他说的话是有道理的。贝利能成为球王是因为他有很强的自立本领,而他的下一代却在富足的环境下产生了依赖的心理,缺乏吃苦的精神,这就决定了球王的儿子永远成不了球王。
④球王贝利认识到了这一点,可是,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庇护子女的现象却十分严重。含辛茹苦的家长们为子女样样操心,尽力为子女减轻一切负担,然而这却使不少少年养成了过度依赖的坏习惯。殊不知我们当代的少年是跨世纪的一代,肩负着历史的重任。视子如宝的家长们,你们应该还自己子女一份自由,让他们自立,为他们将来建设祖国打下基础。
⑤自立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想成才的青年朋友们,让我们一起摆脱别人的庇护去自立吧!
( 1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 )第②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3 )第④段中划线的词语“这一点”在文中具体指什么?( 4 )根据作者的观点,联系生活实际,谈一谈我们怎样做才能够“自立”?马云的上联:只要挺直腰板,正视对方,就不会总觉得比别人矮。
姚明的下联:若不放低姿态,认真聆听,再大的优势将荡然无存。
这是描述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和篮球运动员姚明的一副对联。这副对联引发了你哪些联想与思考?
请联系自身的生活体验,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任选一个角度,或讲述故事,或发表议论。
②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章不少于500字。
③不要出现含有考生信息的人名、校名、地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