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兰州市第六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在阳光明媚、春风和煦的时节,泛舟风光旖旎,美不胜收的徐家河水库,那真是惬意无比啊!
B: 青青的山,绿绿的水,栩栩如生 , 令人陶醉。
C: 这部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抑扬顿挫 , 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D: 这些很好的学习方法一旦融会贯通,定会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2、下列划线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闰土的心里有没完没了的希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
B: 时间一久,再面对天空的一天浮云,再面对这浩浩汤汤的芦苇,再面对这一缕炊烟,就不会再忽然地恐慌起来。
C: 我又看了看他的脸,那是一张又老又穷苦的脸,满脸愁容,苦不堪言
D: 对于叔叔回国这桩稳操胜券的事,大家还拟定了上千种计划,甚至计划到要用这位叔叔的钱置一所别墅。。
3、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窒息 战粟 涉足 语无仑次
B: 稠密 熬游 炽热 忧心仲仲
C: 瞬息 凝望 遗憾 忍俊不禁
D: 闲瑕 茏罩 忏悔 祸不单行
4、

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村干部因地制宜 , 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带领村民走上致富道路。
B: 斑羚们发现自己陷入进退维谷的绝境,顿时一片惊慌,胡乱窜跳。
C: 李辉从小就有自命不凡的理想,这促使他不断超越自我,取得了傲人的成绩。
D: 在“手机该不该进校园”的主题班会上,同学们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5、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pīng)婷 (zhēn)言 宽(yóu) 拘(ní)
B: 秀(qí) (rú)养 脚(huái) (qǐ)首
C: 桑(zǐ) (jié)难 (xuān)染 (huàn)养
D: 桥(tù) 戏(xuè) (lún)巾 游(yì)
6、下列关于文学名著有误的一项是( )
A: 《昆虫记》是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的杰作,记录了他对昆虫的观察和回忆,共十卷。
B: “只听得罗刹女跌脚捶胸骂道:‘那泼猴变作你的模样,赚了我的宝贝,现出原身走了!气煞我也!’”罗刹女生气的原因,是孙悟空变作红孩儿,从她手上骗走了芭蕉扇。
C: 《红星照耀中国》充满了国际主义精神。加拿大医生白求恩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支持中国的革命事业,不幸的是在一次手术中因细菌感染而献出了生命。
D: 鲁迅善于通过眼睛来表现人物。写范爱农眼球白多黑少,“看人总像在渺视”;写孔乙己,“他的眼色,很像恳求掌柜,不要再提”。寥寥数笔,异曲同工,人物形象生动传神。
7、1978年以后,艾青的诗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选择下面不属于他这一时期诗歌特点的一项( )。
A: 诗句由原先的长短错落,不求整齐划一变得比较整齐。
B: 诗情由原先的总是充满“土地的忧郁”变得比较深沉。
C: 写法由原先的尽情的呼告、肆意的排叙变得口语化、散文化。
D: 诗意由原先的凝重、深厚变得比较警策,充满哲思。
8、

译字有误一项是( )

A: 中庭地白树栖鸦 庭院中
B: 不知秋思落谁家 秋天的情思,这里指怀人的思绪
C: 酒问青天 端、拿
D: 何似在人间 像什么
9、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最近的市场调查显示,大众购买低价艺术品,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出于装饰家居的需要,这种消费现象值得商家重视。
B: 歼-31在珠海航展的公开亮相,表明我国已成为继美国和俄罗斯之后第三个具备出口隐身战斗机的国家。
C: 为了能在中考中获得好成绩,从现在起明年5月份,学校宣布将对同学们的用餐、睡眠和学习做出统一科学的安排。
D: 沈石溪借助动物折射人类社会,他认为动物所拥有的独特的生存方式和生存哲学,应该引起同样具有生物属性的人类的思考与借鉴下。
10、

下列句子中加线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军坚守阵地一天一夜,牺牲惨重,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后援部队终于赶到了。
B: 这个扫街的老妈妈的劳动也许是微不足道的,但又是不可缺少的,因为我们的城市需要“美容师”。
C: 沿着晃动的梯子,我小心翼翼地爬上了沾满灰尘的小阁楼。
D: 如果能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就会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小题。

虞美人 梳楼

[宋]蒋捷

丝丝杨柳丝丝雨。春在溟濛处。楼儿忒小不藏愁。几度和云飞去、觅归舟。

天怜客子乡关远。借与花消遣。海棠红近绿阑干。才卷朱帘却又、晚风寒。

【注释】①溟濛(míng méng):形容烟雾弥漫,景色模糊。②忒(tuī):太。

( 1 )这首词中作者选取了绵绵的细雨、________________等自然景物,描绘出江南春天的景致。

( 2 )这首词抒发了作者思归念远之情,请选取你感受最深的一处进行分析。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曹竹虚之族兄,自歙之扬州,途经友人家,宿于书屋。夜半,有物自门隙蠕蠕入,薄如纸,渐开展,作人形,乃女子也。曹殊不骇。女忽披发吐舌,作缢鬼状。曹笑曰:“犹是发,但少乱;犹是舌,但少长。何畏之有!”女忽摘其首置案上。曹又笑曰:“有首尚不足畏,况无首邪?”鬼技穷,倏灭。

【注释】①歙(shè):地名,在今安徽境内。②案:桌子。

( 1 )解释下面句子中划线的词。

①自歙扬州________

②倏________

( 2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

有首尚不足畏,况无首邪?

( 3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是________。(请用自己的话回答)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对一只蝴蝶的关怀》,完成下面小题

对一只蝴蝶的关怀

李汉荣

①初夏的一个上午,我去河边散步,看见河湾的岸边一个小男孩和小女孩神情紧张专注,好像在讨论一件重要的事情。我轻轻走近他们,才看见他们正在营救一只在水面上盘旋挣扎着的花蝴蝶。那蝴蝶也许翅膀受伤了,跌入水中又使翅膀过于沉重而无法飞行。小男孩将一枝柳条伸向水面,但柳条太短,小女孩又折了一枝柳条,解下自己的红头绳将两根柳条接起来,终于够着那只蝴蝶了,然而它仍然不配合,不知道赶快爬上这小小“生命线”。小女孩急忙摘下头上的蝴蝶形发卡,系在柳条的一端,让小男孩投向水面的蝴蝶附近,示意它:这是你的同伴来搭救你了,你不认识我们,你总该认识你的同伴吧。果然,那弱小的蝴蝶扇动几下翅膀,缓缓地挨近这一只“蝴蝶”,缓缓地爬上这只“蝴蝶”结实的翅膀,小男孩慢慢地将柳条移向岸边,蝴蝶终于上岸了,两个孩子快乐得又说又笑起来。

②我以为事情到此结束了,然而,两个孩子又商量起了这只蝴蝶今后的生活。他们小心地把蝴蝶放在阳光下的草地上正开放着的一丛野蔷薇花上,让它一边晒太阳,一边汲取花蜜。但是,他们仍觉得这种安排不到家,他们担心贪嘴的鸟啄食了这需要安静疗养的可怜蝴蝶,就采了几片树叶搭起一 个简易的绿色“避难所”,将蝴蝶护在里面。他们相信,待它安静休息一些时候,伤口愈合,体力恢复,它就能重新飞舞在春天的原野上。

③今天上午我本来是不准备出门的,想待在家里读书或写作。不知道什么原因我还是出门了。多亏我走出了门,在书本之外,我读到了春天最纯洁、最生动的情节。在我小小的文字之外、在生硬的键盘之外,两个孩子和那只蝴蝶、那片水湾,组合成真正满含温情和诗意的意象。在我的思路之外,孩子们的思路才真正通向春天深处,通向万物深处,通向心灵深处。

④在回家的路上,我想了许多。首先我觉得我的善心比孩子们淡漠得多也少得多,或许我更关心的是自己的生存、利益、脸面、尊严,而对其他生命和生灵的生存处境及他(它)们所受到的伤害,并不是太关心,即使关心,也不是感同身受和倾力相助,即使关心了,也并非完全不求回报。总之,我觉得,仅就善良、纯洁这些人性中最美好的东西而言,我们不是与日俱增,而是与日俱减。人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加深,人性中的“水土流失”也会逐渐加剧,而流失的,恰恰是善良、纯洁这些人性的好水土,内心的河流渐渐变得混浊,泥沙俱下。细想来,这是多么可惜的事情。人性的好水土流失了,纯真情怀少了,实用理性多了,率真少了,算计多了,在这一多一少的增减过程里,人们的情感和心灵,就渐渐出现轻度或重度的“荒漠化”了。由这样荒漠化的人组成的人群和社会,岂不是大沙漠?那时不时呼啸着扑面而来、飞沙走石、遮天蔽日的,莫不是人性和人心的沙尘暴

⑤那两个可爱的孩子,他们是这个早晨的天使。他们对一只蝴蝶的同情、对事物的爱,是真正出自善良的天性和纯洁的内心。除了爱,他们没有别的动机,爱在爱中满足了。不求回报的爱,才是大爱、真爱。不求回报的爱,也许才会获得事物本身乃至整个大自然更丰厚的回报。

(选自《读者》2016年第3期,有删改)

( 1 )文中小男孩和小女孩对一只蝴蝶的关怀体现在三件事上,请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

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

( 2 )文章第①段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 3 )文章第④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
( 4 )文章第④段结尾处划线的两个词语“大沙漠”“沙尘暴”的含义各是什么?请列举一个日常生活中体现“人性和人心的沙尘暴”的事例。
( 5 )读了这篇文章后,小男孩和小女孩对一只蝴蝶的关怀,以及这件事带给作者的深思等内容,给了你怎样的启示?

人体的水与疾病
人体内储备了大量的水,约占体重的75%。与此同时,人体内还有一个系统——干旱管理机制,它在人体缺水时,严格分配体内储备的水。分配数量则按照预先确定的比例分配,任何器官都不能多占。身体的所有功能都直接受制于水量的大小,身体缺水时,干旱管理机制首先要保证重要器官,于是,别的器官的水分就会不足。这时,它们就会发出报警信号,表明某个局部缺水,这非常像一辆正在爬坡的汽车,如果冷却系统缺水,散热器就会冒热气。
人体内的干旱管理机制发出局部缺水信号时,人立马感到口渴;警报信号越强烈,口渴就越厉害;口渴越厉害,身体对水的需求就越急迫。然而,不可思议的是,人们会犯最基本的、灾难性的错误:当身体急需水时,我们却给它茶、咖啡、酒或其他饮料,而非最纯净的天然水。这些饮料不仅让进入身体的水迅速排出,而且还会带走体内储备的水——这就是我们越喝咖啡和茶就越想小便的原因。这样身体的某些区域缺水,干旱管理机制发出的信号就不仅是口渴,而会表现出多种疾病,比如腰疼痛、颈椎疼痛、消化道溃肠、血压升高、哮喘和过敏等。显然,这是可怕的结果、巨大的灾难!然而,原因却既简单又平常。如果我们不细心分析原因,一味地用化学药物,让这些信号“闭嘴”,就如同缘木求鱼。这个错误还会持续,身体的病状逐渐发展,脱水症越来越复杂,用药越来越多,直到有一天——病人死了。这时谁都说不清他是病死的还是渴死的。
我从医多年,经常碰到这种情况:用化学药物对付这些缺水信号。其实,除了用抗生素治疗细菌感染外,所有治疗方法都是为了减轻患者的症状,治标不治本。我曾经对3000多名消化道溃肠患者做过临床观察,只用水治病,让病人和足够的水。结果发现,这种疾病对水做出了反应。从临床角度看,这种现象与饥渴症很相似。在同样的外部环境和临床条件下,水对别的“疾病”好像也起作用。大量研究证实了我的临床观察。
人们普遍认为“口干”是身体缺水的表现,进而推断,只要“口不干”,就说明人体内水分充足。其实,“口干”是身体极度脱水发出的最后信号。在发出“口干”信号前,脱水已经存在了,并且危及到身体健康。当然,只有长期、持续缺水才会引发慢性缺水症。治疗这些疾病,最好的办法就是缺什么补什么。

( 1 )根据文意,给“干旱管理机制”下一个定义。(不超过40字)

( 2 )人们对于身体缺水有哪些错误的认识和做法?请概括回答。

( 3 )请分别指出下列两个句子的作用。
①这非常像一辆正在爬坡的汽车,如果冷却系统缺水,散热器就会冒热气。
②如果我们不细心分析原因,一味地用化学药物,让这些信号“闭嘴”,就如同缘木求鱼。

( 4 )本文说明的中心是什么?请简要回答。

四、写作(分值:60分)
据要求作文。

题目:他,让我崇敬

要求:①人物形象鲜明;②有真情实感;③不少于600字。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假装你不曾亲吻她的脸”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