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选出有错别字的一项。( ) A: 瀑布B: 发瑞 C: 迸溅 D: 蜂围 |
2、 |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句子,语意连贯、衔接恰当的一项是() 海豆芽是一种生活在温带和热带海域的无脊椎动物, , , , 。 ①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活化石已成为人们餐桌上的美味佳肴 ②因为它上部的贝体像一颗黄豆,下部的肉茎宛若一根刚长出来的豆芽,所以俗称“海豆芽” ③又因为它的贝体呈长椭圆形,很像人的舌头,也有人叫它“舌形贝” ④资料显示,它是现今最古老的活化石,至今有几亿年的历史 A: ②④③①B: ②③④① C: ①②③④ D: ①②④③ |
3、 | 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 校补(xiào) 默契(qiè) 选聘(pìn) 鲜为人知(xiǎn) B: 萦带(yíng) 漂白(piào) 字帖(tiě) 热泪满眶(kuāng) C: 奠基(diàn) 炽热(zhì) 迭起(dié) 慷慨淋漓(lín) D: 祈祷(qí) 殷红(yān) 召唤(zhào) 气冲斗牛(dǒu) |
4、 | 下列划线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拮据(jū) 抽噎(yē) 一抔黄土(pōu) B: 钦佩(qīng) 亵渎(xiè) 公正不阿(ē) C: 帷幕(wéi) 文绉绉(zhōu) 自怨自艾(ài) D: 发窘(jiŏng) 广袤(máo) 磨磨蹭蹭(cèng) |
5、 |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意既不可以完全达之以言,“和自然逼真”一个条件在文学上不是做不到吗? B: 一切美术作品也都是这样,尽量表现,非唯不能,而且不必。 C: 这种相片和图画可以从两个观点去比较:第一,相片或图画,哪一个较“和自然逼真”? D: 譬如《论语》:“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几句话。 |
6、 |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及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老舍,原名舒庆春,北京人。他的小说《骆驼样子》讲述了一个普通人力车夫的故事。他的散文《济南的冬天》表达了对秀美山水的热爱之情。 B: 古时女子年满十五岁,把头发绾起来,戴上簪子,称为及笄;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人,因还未达到壮年,叫做弱冠。 C: 古代文人常用字、号(谥号)、籍贯、官职等命名著作,如《范文正公集》《柳河东集》《王右丞集》分别用了谥号、籍贯、官职来命名。 D: 莫泊桑是法国作家。他被称为短篇小说巨匠,代表作有《项链》《包法利夫人》。 |
7、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在语文课上,孙老师以赞许的口吻说:“不仅李林同学学习好,而且乐于帮助其他同学,我们应该向他学习呀!”B: 学校开展的校本课程真正从培养孩子兴趣作为出发点,为初中学生创造个性发展的平台和机会,让他们对校园生活充满了期待。 C: 江苏,北京等地的“毒跑道”曝光,人们思考后发现“毒跑道”在短期内集中出现,是由于塑胶跑道市场目前的无序竞争状态的结果。 D: 专家表示,进入3月份,气候将逐步转暖,根据往年监测情况,由病毒引起的散发腹泻病例将逐渐减少,但预计未来本市仍将持续面临诺如病毒聚集性疫情发生的风险。 |
8、 | 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 夸夸奇谈 优柔寡断 人迹罕至 B: 饶有兴味 聊以自娱 随心所欲 C: 惊诧不值 信致勃勃 光怪陆离 D: 海市神楼 空中楼格 敬业乐群 |
9、 | 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滴灌、微喷、小管出流……这些节水灌溉方式已经在密云县80%的农田广泛应用,全县节水灌溉面积目前已达37.9万亩。 B: 保尔的一生形象地告诉了我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C: “诗有什么作用?”台湾美学家蒋勋说,“我常常觉得诗只是在最哀伤最绝望的时刻,让你有面对生命的平静”。 D: 我还没有弄清楚,你是想让我去你那儿呢?还是你来呢? |
10、 | 下列句子中,语言运用得体的一项是( ) A: 他能够为大多数人谋利益,理应得到大家的恭维。 B: 班长接见了前来视察的市人大代表,并介绍了班级管理工作情况。 C: 由于下午要参加班级活动,他谢绝了朋友要他一起去游玩的邀请。 D: 我向同学们介绍了学习经验,给了大家很多教诲。 |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 B: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一句,“转”“低”准确生动地描绘了月光的移动,暗示夜已深。 C: “婵娟”是美好的 样子,词中指嫦娥,也就是代指明月。 D: 这首词上阙写词人对天上宫阙的向往和对人间生活的热爱,下阙写词人在月下对亲人的怀念和祝福,自始至终洋溢着乐观 向上、积极奋进的情绪。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明天顺间。丰庆为河南布政使,按部①行县,县令墨②吏也,闻庆至,恐,饰白银为烛以献。庆初未之觉也。既而执烛者以告,庆佯日:“试爇③之。”曰:“爇而不能燃也。”庆笑曰:“不能燃乌用烛为?”贮以故筐,明日尽还之。顾谓令曰:“汝烛不燃,易可燃者。自今慎勿复尔。”令出,益大恐,辄解印绶④而去。庆亦终不以银烛事语人。 ①部:规定,程序。②墨:贪墨,贪财。③爇:点燃,焚烧。④印绶:古人印信上系有丝带,佩带在身,借指官爵 ( 1 )给下面的文言语句断句(断两处)。饰 白 银 为 烛 以 献 ( 2 )解释句中加下划线的字词。①丰庆为河南布政使 为:________ ②庆佯曰:“试爇之” 佯:________ ③顾谓令曰 顾:________ ④庆亦终不以银烛事语人 语:________ ①汝烛不燃,易可燃者。 ②辄解印绶而去。 |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食品添加是“罪魁祸首”吗
近期,“牛肉膏”“染色馒头”“瘦肉精”等食品安全事件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因“病灶”与其含有的一些添加物有关,一些消费者将矛头指向食品添加剂,认为食品添加剂是“罪魁祸首”。随着食品添加剂在食品中大范围使用,“什么才能吃”颇令消费者头疼。
业内人士认为,尽管部分食品安全事件的确与食品添加剂有关,但应正确区分“食品添加剂”与“非食用物质”,不能因“剂”废食。一些专家表示,谈“剂”色变没有必要,建议有关部门加大科普力度,提升公众有关食品添加剂的科学素养,同时完善食品添加剂相关检测标准与食品安全监管体制
卫生部最新发布的《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名单》,共包含47种“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22种“易滥用食品添加剂品种”,明确将“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与“食品中可能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区别开来,比如吊白块、苏丹红、三聚氰胺等一度成为重大食品安全事件的“元凶”,其实是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而非食品添加剂。
现实生活中,容易将“非食用物质”和“食品添加剂”弄混,将三聚氰胺等导致的食品安全事故归咎于食品添加剂滥用,这种认识是不科学的。”专家表示,这种错误认识加深了公众对食品添加剂的误解,而食品添加剂本身应该说是好东西,其对食品工业发展的贡献不可估量。不应让食品添加剂成为非法添加物如三聚氰胺、苏丹红等的“替罪羊”。
据卫生部网站资料显示,食品添加剂是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或者天然物质。因此,现代食品工业不能没有食品添加剂。
业内人士指出,有了添加剂才会有色香味俱全的食品,从田间到餐桌的饭菜才得以延长保存时间、保存营养成分。 只有国家公布的,才能称作食品添加剂,而且只要按国家标准使用,配方科学,剂量适当,就不会有危害。若将食品添加剂一棒子打死,现代生活只能退回原始社会,虽然纯天然的食品没有添加剂,但易变质,进而易引发食物中毒,并且浪费粮食资源。
(选自2011年5月18日《湄洲日报》,有删改)
( 1 )食品添加剂有哪些作用?( 2 )本文认为应该如何正确看待“食品添加剂”和“非食用物质”?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温软的稻草
詹文格
①在物质丰盈的年代,我突然间想起了故乡那一堆堆温软的稻草。想起稻草,自然就想到那些农人,想起农人就想起我的父辈,想起父辈就想起耕耘和劳作。
②对于黄澄澄的稻谷而言,稻草在很多时候是长篇大作里的闲笔。在讲究生产进度的年代,稻草这种耕牛的上等饲料,竟然弃之如敝屣,扔之不足惜,只有饱满的谷粒才能勾起农人对丰收的喜悦。
③故乡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大片的稻田就是农民一生的主战场,一代一代农人在田野里劳作,将劳苦的一生消耗在这片不算辽阔的田野里。稻子的生长期长,吸饱了阳光。占尽了岁月的风情,直至10月才开始泛黄。当秋风把山川田野逐一摇醉的时候,稻子开始在蓝天下尽情张扬。喧闹的村庄里鹅飞雁叫,急不可耐的农人便肩披毛巾,头扣草帽,准备开镰收割了。收割稻子是一年农事的压轴戏,金黄色的地毯上到处滚动着豆粒般的农人。那个时候农业机械化程度很低,脚踏式打谷机是秋收战役的重要武器,隆隆的打谷声里。农人的兴奋和欢乐很直白地写在布满汗水的脸上,他们不知疲倦地把丰收的果实运送回家。稻草却默默地躺在地上,翻晒几个时日,待稻草的水分被阳光悉数收走后,农人才尽心尽意地将它捆扎,垛在房前屋后的空场上,或高或矮的草垛就像一个个微缩的金字塔.为古朴的村庄镀上了一层丰收的色彩。
④安放在村口的草垛成群结队,有点像一群慈眉善目的老人。草垛是时光的看台,但并非寂静无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扛锄抡镐的农人不大在意它,但初冬时节的鸟雀会时常光顾这里,在此越冬的鸟儿会把家快速地安顿下来。稻草的柔软、温暖以及残存的一星半点谷粒,让安家的小鸟心里无比踏实。对于孩子们来说,草垛就是他们的乐园。捉迷藏、抓特务百玩不厌。一惊一乍的笑声,就如山乡的抒情,摆上了精神的盛宴。
⑤稻草是耕牛的粮食。隆冬来临,白雪皑皑,田野山川已很难找到青草,此时早有筹备的农人便从草垛上扯下一捆稻草,撒在牛栏里。老牛蹲卧于闭风的墙角,不紧不慢地咀嚼着储满阳光的稻草,那种从乡村根部生长出来的美食,让耕牛反刍着一年来的大小农事。
⑥冬闲的雨天,金黄的稻草开始派上用场了。上下三重的老屋,聚集着一群精壮汉子,挥拳捋袖地忙活,有的高高抡起木锤,拼命槌打着稻草;有的在扭动木纽,将柔软的稻草拧成一根硕大的擂藤,伸展自如的擂藤是耕牛拉犁的牵引。这个时候,人们才感到稻草用途广泛。拔秧需要,绑菜需要,编草鞋需要,生草菇需要,做东坡肉扣碗需要,集市上捆扎猪肉需要。而且,稻草是农家做炊的柴火,它让村庄上空一年四季飘起香甜的炊烟。
⑦我是睡在稻草上长大的一代。那时,农家的木板床像麻石一样坚硬,贫困的家庭常只具备一床薄薄的老棉被。木板生硬少弹性,无法防寒保暖,乡人便用稻草铺垫。温软的稻草带着土地与阳光的气息传递着不尽的温暖,安抚着贫困劳动者的精神和身躯。从此,脊背再也不会硌得生疼,稻草之上留存着无数香甜的好梦。
⑧如今,生活愈来愈精致,享受着幸福时光的孩子们无法想象躺在稻草上的感觉和滋味。就连不少农民也远离了稻草,我发现自己已无法回到从前的日子了。现在尽管享受着空调、电热毯,太空棉,夜夜安睡在宽大的席梦思上,但仍常感腰酸腿疼、失眠多梦、颈肌增生……想想那些与稻草同眠的日子,倒头便是呼呼大睡,现在不知是身体在快速衰老.还是精神已悄悄萎缩。 (选自2009年2月《散文选刊》,有删节)
安放在村口的草垛成群结队,有点像一群慈眉善目的老人。
( 4 )在物质丰盈、生活愈来愈精致的年代,怀念温软的稻草表现了作者哪些思想感情?请结合全文分析。按要求作文。
请以“我骄傲”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600字以上。③文中不能出现考生的姓名和所在学校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