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重庆市十一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地球上最后一次完整的泛大陆大约是在2.25亿多年左右前形成的。
B: 汽车实际上是造成所有空气污染(特别是城市中空气污染)、引起酸雨和全球温度上升的基本途径。
C: 音乐家贝多芬,之所以拥有如此崇高的荣誉,关键在于他的作品以及他作品独特的震撼力。
D: 这次展览会上,人们看到和听到的都是各地优秀的民族文化和先进的科学技术。
2、下列句子划线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姑妈是宽宏大量的人,难道还在我们小孩子身上计较不成?
B: 同学们喜欢在课余阅读一些经典作品,每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
C: 春天到了,花香鸟语,草长莺飞 , 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D: 双方代表经过几轮艰难谈判,一拍即合 , 签署了合作协议。
3、下面哪个不是卦的构成要素( )
A: 卦形
B: 卦名
C: 卦辞
D: 卦爻
4、下列划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盛(dǐng) 拥(cù) 子(huǎng) 板(zhēn)
B: 拉(dā) 头(xíng) 怯(nuò) 忌(huì)
C: 积(xù) 拾(duo) 捣(dǎo) 杆(Iiào)
D: 闷(biē) 白(shà) 眩(yūn) 三分(chù)
5、对《安塞腰鼓》写作特点的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
A: 课文多用短句表现内容,简洁有力,铿锵激昂。
B: 文章以“好一个安塞腰鼓”为线索,反复咏叹,通过鼓在搏击、情在燃烧,歌颂了激荡的生命和磅礴的力量。
C: 课文自始至终,一直保持着快速的节奏。快节奏使内容表达得更热烈,更激荡,充分表现了生命和力量喷薄而出的神韵。
D: 文章采用了平实叙述的方式,没有使用修辞方法。
6、下列汉语知识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 “愿望”“冷静”“浏览”分别是名词、形容词、动词。
B: “美丽的大自然,万物鼎盛。”这句话中的“美丽”和“鼎盛”是褒义词。
C: “喜悦”“直爽”“轻捷”是一组近义词,都是形容高兴、快乐的样子。
D: “在我眼里,他就像这块不毛之地上涌出的神秘泉水。”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手法。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我不敢贸然提供有关教养的“处方”,因为我不认自己是教养完美的典范。(轻率地,不加考虑地)
B: 有教养的人待人处世绝不会自吹自擂。(自己吹暕叭,自己打鼓,比喻自我吹嘘)
C: 有些人有一种错觉,似乎优雅风度就是矫揉造作(形容过分做作,极不自然)
D: 搜集那些难以逐一熟记的关于行为举止的“道德箴言”。(真诚的话)
8、“但是,那里去呢?S城人的脸早经看熟,如此而已,连心肝也似乎有些了然。总得寻别一类人们去,去寻为S城人所诟病的人们,无论其为畜生或魔鬼。这是《朝花夕拾》中________所表达的“我”的心境?( )
A: 《范爱农》
B: 《藤野先生》
C: 《父亲的病》
D: 《琐记》
9、下列语段中,依次填入标点符号正确一项是( )

读诗要体味诗歌的情感。“如果逐一去掉诗歌的要素,那么最后剩下的、不能再去掉的一定是情感①如艾青的《大堰河②我的保姆》,更像是分行书写的散文。诗人的情感至真至醇③酣畅淋漓。可以说④抒发情感是诗歌与其他文学样式的主要区别。


A: ①”。 ②, ③, ④:
B: ①”。 ②—— ③、 ④,
C: ①。” ②, ③、 ④:
D: ①。” ②—— ③, ④,
10、

下列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如(bì) 丁(mǎo) 驿路(yì) 陡(qiào)
B: 打(gǒng) 拖(tā) 走(niǎn) 恩(huì)
C: 草(shuài) 扭(biè) 商(zhuó) 孙(zēng)
D: 家(rǔ) 修(rùn) 相(chèn) 约(qì)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秦观的《江城子》一词,完成小题。

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

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注】①韶华:青春年华,又指美好的春光。②变作:纵使。

( 1 )从词的下阕“________”(填一词语)这个意象中可看出是时令是暮春季节。
( 2 )说说“西城杨柳弄春柔”中“弄”字的表达效果。
( 3 )词中“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一句是从“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化用而来,请比较两者在内容上的相同点以及情感上的不同点。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 1 )文学常识填空。

《孙权劝学》的作者是________,是________时期的政治家、史学家。他主持编纂的________,是我国第一部________史书。

( 2 )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划线词。

①卿今当涂掌事________

②但当涉猎________

③蒙以军中多务________

④及鲁肃寻阳________

( 3 )将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②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 4 )找出《孙权劝学》一文中的成语并解释。
( 5 )根据语段内容回答。

①表现孙权对下属吕蒙爱护、器重和希望的句子是:________。

②“刮目相待”后,鲁肃有何举动?说明了什么?________

( 6 )从吕蒙的变化中你得到了什么启发?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一篇散文,完成下列小题。

牵牛花开绕满园

徐廷华

夏日清晨,数丛牵牛花蓦地爬上了庭院中的篱笆顶梢,红的、白的、紫的小喇叭一朵朝天次第而开,楚楚动人。“素罗笠顶碧罗搪,晓卸蓝裳着茜衫。望见竹篱心独喜,翩然飞上翠琼簪。”杨万里把牵牛花比作少女,将牵牛花的形态、色彩、特性写得淋漓尽致。

②牵牛花又名喇叭花。俗话说:“秋赏菊,冬扶梅,春种海棠,夏养牵牛。”可见,在夏天的众多花草中,牵牛花无疑算得上是宠儿了。牵牛花是一种很勤劳的花。每当公鸡刚啼过头遍,绕篱萦架的牵牛花枝头,就开放出一朵朵喇叭似的花来。

③它开花的过程很奇特,先由螺旋的蕾头渐渐地展开,形成立体的小五角星状,再展开如旋转的风车状,扩张着变成稍大一点的五边形,最后才形成近似圆形的花冠,沐浴着晓雾,羞迎着阳光。人们在晨曦中呼吸着清新的空气,饱览着点缀于绿叶丛中的鲜花,真是别有一番情趣。缘于此,牵牛花又名“朝颜”。

④牵牛花还有个美丽的传说。传说很早以前,有一个村子,村中很多人得了一种怪病腹胀难忍、四肢肿胀、大便干燥。很多医生都治不好这种怪病。村里有个牧童。一日,他的牛突然开口对他说:“远方有一座大山,山中长着许多像喇叭的小花,找到了它的种子,就可以治好全村人的病。”牧童听后,带着干粮,牵着牛就去寻找远方的大山。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找到了像喇叭一样的小花,并带着花的种子牵着牛回到家乡。得病的村民吃了花的种子,都神奇地恢复了健康。大家为了纪念牧童,把这种花的种子叫“牵牛子”,并把它种到地下,为更多的百姓治病。写《本草纲目》的李时珍对此解释说:“牵牛子能走气分,通三焦,气顺则痰逐饮消,上下通快矣。”

⑤艺术家、画家、诗人,绘画作诗赞颂牵牛花。著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特爱牵牛花。他认为,牵牛花是勤劳的使者,每天清晨吹响破晓的小喇叭,如雄鸡高歌,催人奋起。他常与牵牛花比赛,看谁起得最早。梅兰芳往往抢先一步,借着牵牛花晨曦开花之时,就苦练身段。他演《贵妃醉酒》中贵妃赏花的“卧鱼”身段,就是看花时受到的启发。每到牵牛花盛开时,他总要邀请著名画家齐白石、吴昌硕、徐悲鸿、张大千等到家中赏花作画。齐白石画了幅牵牛花送梅兰芳,上面题词:“百本奉牛如斗大,三年无梦到梅家。”并说自己画牵牛花,多以梅家牵牛花为“模特”。

⑥牵牛花不仅仅为现代人所喜欢,历代文人墨客也争相为牵牛花创作诗词歌赋。

⑦宋代林逋《牵牛花》诗云:“圆似流泉碧剪纱,墙头藤蔓自交加。天孙滴下相思泪,长向深秋结此花。”是说牵牛花的喇叭口,如流泉喷涌,又似淡蓝色的羽纱剪裁而成。旺盛的藤蔓在墙头上互相缠绕。每年七夕织女与牛郎相会,牵牛花一直要开放到深秋,好似牛郎、织女忠贞爱情的象征。

⑧宋代文同写的《牵牛花》诗,还赋予牵牛花新的寓意:“柔条百尺长,秀萼包千叶。不惜作高架,为君相引接。”把牵牛花搭架攀缘生长,寓意甘作人梯的高尚品质。

⑨细一观察,牵牛花果然不仅只在竹篱笆上,即便是一根细绳子,它照样能飞攀而上。简约的花形中蕴藏着一股力量,体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让人钦佩。

(《光明日报》2017年8月18日)

( 1 )牵牛花的开放经历了一个怎样奇特的过程?
( 2 )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对文中画线句进行赏析。
( 3 )文章第④节用了许多笔墨写了关于牵牛花的传说,你认为这一内容能否删掉?为什么?
( 4 )从古至今,牵牛花都备受人们的喜爱和称颂,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其原因。

阅读课外选交,回答后面的问题。

钓 虾

鲁彦①

每年一到夏天,河水渐渐浅了,清了,从岸上可以透彻地看到近处的河底。早晨的太阳从东边射过来,石洞口的虾便开始活泼地爬行。伏在岸上往下望,连一根一根的虾须也清晰地看得见。

这时和其他的孩子一样,我也开始忙碌了。从柴堆里选了一根最直的小竹竿,砍去了旁枝和丫杈,在煤油灯上把弯曲的竹节炙直了,拴上一截线。从屋角里找出鸡毛来,扯去了管旁的细毛,把鸡毛管剪成几分长的五截,穿在线上,加上小小的锡块,用铜丝捻成小钩,钓竿就成功了。然后在水缸旁阴湿的泥地,掘出许多黑色的小蚯蚓,用竹管或破碗装了,拿着一只小水桶,就到墙外的河岸上去。

“又要忙啦!钓来了给谁吃呀?”母亲每次总是这样地说。

但我早已笑嘻嘻地跑出了大门。

把钩子沉在岸边的水里,让虾儿们自己来上钩,是很慢的,我不爱这样。我爱伏在岸上,把钓竿放下,不看浮子,单提着线,对着一个一个的石洞口,上下左右地牵动那串着蚯蚓的钩子。这样,洞内洞外的虾儿立刻就被引来了。它颇聪明,并不立刻就把串着蚯蚓的钩子往嘴里送,它只是先用大钳拨动着,做一次试验。倘若这时浮子在水面,就现出微

微的抖动,把线提起来,它便立刻放松了。但我只把线微微地牵动,引起它舍不得的欲望,它反用大钳钩紧了,扯到嘴边去。但这时它也还并不往嘴里送,似在做第二次试验,把钩子一推一拉地动着。我便把线搓动着,一紧一松地牵扯,使钧尖正对着它的嘴巴。看见它仿佛吞进去了,但也还不能立刻提起线来,有时还须把线轻轻地牵到它的反面,让钩子扎住它的嘴角,然后用力一提,它才嘶嘶嘶地弹着水,到了岸上。

把钩子从虾嘴里拿出来,把虾儿养在小水桶里,取了一条新鲜的小蚯蚓,放在左手心上,轻轻地用右手拍了两下,拍死了,便把旧的去掉,换上新的,放下水里,第二只虾子又很快地上钩了……

“你这孩子真会钓,这许多!”大人们望了一望我的小水桶,都这样称赞说。

到了中午.我的小水桶里已经装满了。

“看你怎样吃得了!……”母亲又欢喜又埋怨地说。

她给我在饭锅里蒸了五六只,但我照例地只勉强吃了一半,有时甚至咬了半只就停筷了。

到了第二天早晨,水桶里的虾儿呆的呆了,白的白了,很少能够养得活。母亲只好把它们煮熟了,送给隔壁的人家吃。

“你只是给人家钓,还要我赔柴赔盐赔油葱!”她老是这样地埋怨我。“算了吧,大热天,坐在房子里不好吗?你看你面孔,你头颈,全晒黑啦!”

但我又早巳拿着钓竿、蚯蚓,提着小水桶,悄悄地走到河边去了。

夏天一到,没有什么比这更快乐,空水桶出去,满水桶回来。

直至秋天来到,天气转凉了,河水大了,虾儿们躲进石洞里,不大出来,我也就把钓竿藏了起来。但这时母亲却恶狠狠地把我的钓竿折成 I了两三段,当柴烧了。

“还留到明年吗?一年比一年大啦,明年还要钓虾吗?明年再钓虾不给你读书啦,把你送给渔翁,一生捕鱼过活!……”

待下一年的夏天到时,我的新钓竿又做成了:比上年的长,比上年的直,比上年的美丽,钓来的虾也比上年的多。母亲老是说着照样的话,老是把虾儿煮熟了送给人家吃。

(选自散文《钓鱼》,题目有改动,文章有删改)

【注释】①鲁彦(1901—1944),浙江镇海人。著名乡土小说家、翻译家。

( 1 )读完全文,请你简要写出“我”一到夏天就去河边钓虾的原因有哪些。

( 2 )文章第二段中连续使用了一系列动词,请你说说这些动词有什么作用。

( 3 )下列四篇课文的语言特色与《钓虾》最接近的是( )。

A: 《安塞腰鼓》(刘成章)
B: 《端午的鸭蛋》(汪曾祺)
C: 《海燕》(高尔基)
D: 《那树》(王鼎钧)
( 4 )你喜欢文中的母亲吗?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的看法。

四、写作(分值:60分)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题目:那一刻,几分甜蜜在心头

要求:结合个人生活经历,选取真实的生活片段,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①文章叙事清楚,结构完整,内容充实。②恰当运用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③写出真情实感。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姓名和校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领取附送折磨的、男人”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