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指出,“一代一路”倡议顺应时代潮流,适应发展规律,符合各国人民的利益,具有广阔前景。 B: 近几年,食品加工企业的原材料成本累计涨幅超过40%左右,一些中小企业由于缺乏竞争力,已经出现了亏损。 C: 长期以来,我国农业生产取得的成就,稳国之基、安民之心,为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坚实保障。 D: 为保障公众饮食安全,预防食物中毒不再发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近日下发了指导意见。 |
2、 | 下列各句中划线词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 ) A: 山水画家施贞泉先生,其作面时轻松若定、恣意挥洒,而且他作画神速,倚马可待 , 令人叹为观止。 B: 世界卫生组织最新研究报告显示,目前中国青少年近视率高居世界第一。我国眼科诊疗需求与日俱增。 C: 双十一,网上的各种促销活动令广大消费者眼花缭乱 , 我们都不知道该去哪里“淘便宜”了。 D: 他在领导面前巧言令色 , 善于奉迎,爬到现在的职位,大家都认为他是一个唯利是图的势利小人。 |
3、 | 下列词语中全对的一项是( ) A: 骇人听闻 灵机一动 翻来覆去 人迹罕致 B: 沾轻怕重 刨根问底 哄堂大笑 咄咄逼人 C: 大相径庭 不可救药 截然不同 畏罪潜逃 D: 各得其所 喜出忘外 众目睽睽 神采奕奕 |
4、 |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资治通鉴》是一部纪传体通史。B: 司马光,字君实,南宋著名的政治家、史学家。 C: 本文通过写鲁肃与吕蒙的对话,表明在孙权劝说下吕蒙“就学”的结果,从正面表现了吕蒙的学有所成,这是全文的最精彩之处。 D: 文章中,孙权的话是认真相劝的,鲁肃与吕蒙的对话则有调侃的味道,二者的情调是不同的。 |
5、 | 依次填入句中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①于勒叔叔把自己应得的部分遗产吃得________之后,还大大占用了我父亲应得的那一部分。 ②我发了财就会回勒阿弗尔的。我希望________,那时我们就可以一起快活地过日子了。 ③对于叔叔回国这桩________的事,大家还拟定了上千种计划,甚至计划到要用这位叔叔的钱置一所别墅。 ④他低声对我母亲说:“真奇怪!这个卖牡蛎的怎么这样像于勒?”母亲有点________,就问:“哪个于勒?” A: 分文不值 为期不远 大快人心 迟疑不决B: 一干二净 为期不远 十拿九稳 莫名其妙 C: 一干二净 指日可待 十拿九稳 捉摸不透 D: 分文不值 指日可待 大快人心 烦躁不安 |
6、 | 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江山再美,谁知道曾经洒过多少劳动人民斑斑点点的血泪。B: 书房布置得简朴文雅,右面墙上挂着一副对联,写的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C: 我问那个卖牡蛎的人:“应该付您多少钱?先生。” D: 虹在东方,就有雷无雨;虹在西方,将有大雨。 |
7、 |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 镜子 艾青 仅只是一个平面,却又是深不可测 它最为真实 决不隐瞒缺点 它忠于寻找它的主人 谁都从中发现自己 或是醉后酡颜 或是鬓如霜雪 有人喜欢它 因为自己美 有人躲避它 因为它直率 甚至有的人 恨不得把它打碎 阅读了艾青的《镜子》,指出对其风格评价不准确的一项是( ) A: 诗人以小见大,在对人人见之不觉奇的镜子的咏叹中揭示了人人思之倍觉深刻的人生哲理。B: 诗人抓住特征,十分准确地抒发了自己的坎坷曲折人生道路上对人间奥秘深刻独到的发现。 C: 全诗苍劲深沉,语言含蓄隽永,诗人思考生活的深度和表达诗情的高度艺术功力,达到和谐统一。 D: “喜欢”“躲避”“打碎”,诗歌语言直率,风格明快,直抒胸臆,对生活中种种丑恶现象作了无情的讽刺。 |
8、 | 下面各组词中解释有误的一组是( ) A: 怅(失望)恨久之 会(适逢,恰巧遇到)天大雨 楚人怜(可怜)之 B: 岂直(只,仅仅) 秦王色挠(屈服) 休祲(吉祥)降于天 C: 谓(说)为信然 不可屈致也(招致、引来) 挟(挟持、控制)天子而令诸侯 D: 引喻失义(适宜、恰当) 悉以咨(询问)之 咨诹(询问)善道 |
9、 | 下列划线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这个建筑工地管理混乱,建筑材料随意堆放,错落有致 , 被责令限期整改。 B: 从普通焊工成为我国高铁焊接专家的李万君是名副其实的“大国工匠”。 C: 语文老师给我们讲了革命先烈鲜为人知的故事。 D: 李铭是个小棋述,连走路、吃饭、睡觉都在琢磨棋谱,真是乐此不疲。 |
10、 | 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烘托 萌发 宽敞 秋风萧瑟 B: 莅临 令尊 劳驾 浑为一谈 C: 尴尬 光顾 惨淡 煞有介事 D: 褪色 和蔼 轻捷 截然不同 |
阅读陆游的《夜泊水村》一诗,完成下列各题。 《夜泊水村》 陆游 腰间羽箭久凋零,太息燕然未勒铭。老子①犹堪绝大漠,诸君何至泣新亭? 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记取江湖泊船处,卧闻新雁落寒汀②。 【注】①老子:等于说老夫,诗人自称。②汀:水边平地,小洲。 B: 颔联抒发了“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志愿,表达了对那些面临外寇侵凌却无所作为的达官贵人的指斥。 C: 尾联点破诗歌题面,想像自己闲泊水村的寂寥景象,直接抒发了诗人的痛苦之情。 D: 全诗写出作者虽怀报国壮志而白发催人的悲愤。 |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桃 花 源记 ①缘溪行 ②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③便要还家 ④处处志之 ( 3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语句的大意 ①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②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4 )桃源人听了渔人的话后,为什么“皆叹惋”?( 5 )作者生活的时代,赋役繁重,战乱纷起,但文中描绘的却是另外一番图景,这寄寓了他什么样的愿望? |
(材料一)
“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的数据显示:7至12岁儿童营养不良的患病率在大城市是20.6%,在中小城市是26.4%。18岁以下儿童少年超重及肥胖率分别为17.6%和5.6%,在大城市,男孩超重率已达16.7%,女孩超重率为9.6%。
(摘自《北京晚报》,有删改)
(材料二)
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健康所学生营养室副主任张倩表示,儿童处于不同年龄段,需要分阶段补充各种营养。比如2岁至6岁儿童应保证足量食物摄入,并做到平衡膳食,每天饮奶及足量水;6至17岁学龄儿童要三餐合理,不偏食、贪食,保证钙、铁及维生素摄入,并保持适量体重增长。张倩还说,所有儿童都应经常进行户外活动,6岁以上儿童应达到每天至少60分钟的充足运动。
当前,我国儿童肥胖问题日趋严重,实际上,肥胖同样也是营养不良的一种表现。肥胖儿童的营养不均衡问题非常严重,超重者的饮食习惯往往不良,摄入过多高热、高脂食物,却又排斥蔬菜水果等有益身体的食物,再加上运动不足,就造成营养不良的发生。
(摘自人民健康网,有删改)
(材料三)
研究发现,维生素D是身体制造瘦素所必需的营养物质。瘦素又称“脂肪抑制素”,是肥胖基因所编码的蛋白质,其对机体能量代谢和肥胖的发生有重要作用。一方面,瘦素作用于下丘脑的摄食中枢,产生饱腹感从而抑制摄食行为;另一方面,瘦素广泛作用于肝脏、肾脏、脑组织、脂肪组织等的瘦素受体,使其活跃,增加能量消耗。肥胖人中有95%以上的人存在内源性瘦素缺乏和瘦素抵抗。
(摘自《百科知识》,有修改)
(材料四)
人体90%的维生素D来源于人体自身的合成,合成维生素D需要日光的照射,最终才能为身体利用;另外10%的维生素D来于食物,而且只在特定的食物中含量较多。如果你想通过食物补充维生素D,就要有意识地吃以下几种食物。
①深海鱼:各种深海鱼的鱼肉或鱼卵都含有丰富的维生素D,其中三文鱼含量最高,其次是金枪鱼、红鳟鱼;
②牛奶:无论是全脂还是脱脂牛奶,都含有天然维生素D,而且目前市场上很多牛奶还会额外强化维生素D;
③鸡蛋:鸡蛋的蛋黄部分含有非常多的维生素D;
④动物肝脏:其中鸡肝维生素D含量较多,猪肝、羊肝等次之;
⑤菇类:植物类维生素D中菇类含量最丰富,如果食用前给蘑菇照一下太阳,维生素D含量还会进一步增加。
(摘自石星亮《什么是维生素D》,有修改)
( 1 )请从(材料二)中找一句话,来给(材料一)提供的数据下一个结论。①画线处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②“超重者的饮食习惯往往不良,摄入过多高热、高脂食物”一句中划线的“过多”能否去掉?为什么?
( 4 )新学期开始了,小明同学胖了不少。请根据下列两张图表,分析小明变胖的原因。
口罩里的防疫史
王君平
①我有熔喷布,谁有口罩机?新冠肺炎疫情全球暴发,口罩成了紧俏品。前段时间,中国石化官方微博这样发声,寻求下游口罩生产合作信息。熔喷布是口罩的“心脏层”。中国疾控中心消毒学首席专家、研究员张流波介绍,薄薄的医用外科口罩一般分三层,外层阻水,可防止飞沫进入口罩;近口鼻的内层吸湿:中层过滤。
②古代口罩跟卫生关系不大,现代口罩起源于细菌发现。此前,外科医生穿手术衣,戴手术帽和橡胶手套,消毒手术器械,但还没有使用口罩进行防护。1895年,德国病理学专家莱德奇建议医生和护士在手术时,戴上一种用纱布制作、能掩住口鼻的罩具,以减少病人伤口感染几率。此举果然有效。这也就成为了近代医学史上第一款医用口罩。
③口罩从医院走入寻常百姓家,则是伴随史上“西班牙流感”而来的。1918年3月至1919年底,全世界5亿人感染了“西班牙流感”。疫病蔓延期间,人们被强制性要求戴口罩,特别是红十字会和医护人员。
④在中国,口罩防疫始于哈尔滨鼠疫。1910年,时任北洋陆军医学院副监督伍连德医生发明了“伍式口罩”。这种口罩将外科纱布剪成3尺长,每条折成双层,中间放置一块棉花,再将纱布的每端剪成两条,使之成为两层状的纱布绷带。用时以中间有棉花处掩遮口鼻,两端的上、下尾分别缚结于脑后。这种口罩简单易戴,价格低廉,成为当时东北人民抵御疫情的必备法宝。“伍式口罩”物美价廉,在鼠疫中挽救了数以万计百姓的生命。
⑤随着雾霾问题受到重视,PM2.5口罩成为热门商品,口罩滤片中间加入了活性炭,深度净化粉尘,进一步提高口罩的安全性。
⑥口罩样式在不断进化,过滤材料却一直是纱布。直到上世纪60年代,无纺布的诞生为口罩带来了“史诗级”的变革。科技的发展以及各类工种健康条例和标准相继出台,有力地推动了现代口罩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口罩也因其制作标准和功能用途逐步细分为:普通口罩、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医用外科口罩、颗粒物防护口罩、医用防护口罩。
⑦专家介绍,目前我国医用口罩主要分为3种:防护级别最高的“医用防护口罩”(KN95),可过滤空气中的微粒,阻隔飞沫、血液、体液、分泌物等的污染物,对非油性颗粒的过滤效率可达到95%以上。手术室等有创操作环境常用的“医用外科口罩”,是手术室等有体液、血液飞溅风险环境常用的医用口罩,可阻隔血液、体液穿过口罩污染佩戴者,同时对细菌的过滤效率有70%以上。普通级别“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不要求对血液具有阻隔作用,也没有密合性要求,因此仅用于普通医疗环境佩戴使用。
(《人民日报》2020年03月,有删改)
( 1 )请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简要概括“口罩”的发展史。这种只罩将外科纱布剪成3尺长,每条折成双层,中间放置一块棉花,再将纱布的每端剪成两条,使之成为两层状的纱布绷带。用时以中间有棉花处掩遮口鼻,两端的上、下尾分别缚结于脑后。
( 3 )简要分析第⑦段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2003年发生的非典疫情,口罩的使用和普及达到新高潮。各大药店门前排着长长的队伍,人们争相抢购口罩。
写作。
文题:请以“因为有了你,所以我快乐”为题写一篇文章。(其中“你”可以是人,是物,也可以是事。)
要求: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若写诗歌,不少于20行);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不得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