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烟台市莱山第一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中没有提到长妈妈的一篇文章是( )
A: 《狗猫鼠》
B: 《五猖会》
C: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D: 《藤野先生》
2、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艺工作者自由真正深入生活并紧跟时代步伐,才可能创作出有温度、有深度、有高度的优秀作品。
B: 一年来,习主席讲述“中国故事”,表达“中国态度”,在国际社会刮起一股“中国风”。
C: 对于汉语的子民来说,寄居他乡,母语便是故乡的方言土语。置身异国,母语便是方块的中文汉字。
D: 如何让古典音乐走进普通人的生活并深入人们的内心?一些老艺术家分享了自己工作中的经验与感悟。
3、下列划线字词义有误的一项是( )
A: 旁逸斜出(逃跑) 秀颀(高) 涸辙之鱼(小河)
B: 绽出(突露) 君子固穷(安守) 谄媚(用卑贱的态度向人讨好)
C: 熠熠(闪光发亮) 乖觉(机警、聪敏) 名伶(著名)
D: 潜滋暗长(生长) 污人清白(名誉) 锲而不舍(雕刻)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冬青树开花了,蜜蜂和蝴蝶飞来飞去,让我眼花缭乱
B: 这篇小说,人物个性鲜明,情节抑扬顿挫 , 语言幽默诙谐,让人只想先睹为快。
C: 你的亲戚很富有,但还骗取了你们的家财,真是为富不仁
D: 我十分仰慕这位科学家,但当我见到他时,内心却有点诚惶诚恐
5、下列句子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 一首歌谣,不但口头唱,还要刻呀,漆呀,把它保留在什么东西上(指使用纸和笔以前的时代而言)。
B: 古今属于各种门类的文艺,我们所接触到的,可以说,没有一种不是文字的集合体。
C: 给“孤烟”加上个“直”字,见得没有一丝的风,当然也没有风声,于是更来了个静寂的印象。
D: 当暴风雨将要到来的时候,人忧惧着生产方面的损失以及人事方面的阻嶂,不是更要感到不安吗?
6、下列对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近日,香港廉政公署拘捕了一家承包商的两名高层人员,怀疑他们是否涉嫌贪污。(删去“是否”)
B: 5月23日,我国“蛟龙”号载人潜水器下潜到世界最深处的马里亚纳海沟,最大下潜深度4811米以上,潜航员在水中停留约9小时左右。(删去“以上”)
C: 李斌说,如果台湾民进党当局真正念及台湾同胞的健康福祉,蔡英文就应当回到“九二共识”的基础上来,这才是造福于民的人间正道。(删除“蔡英文”)
D: 温州瓯江北口大桥连接瓯江两岸,是世界上首座“三塔四跨”的悬索桥,是目前世界上技术难度最大、建造工艺最为复杂。(在“复杂”后加上“的桥梁”)
7、请选出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 )
A: 警察的恪尽职守,在于保一方平安;教师的恪尽职守,在于上好每一堂课。
B: 数学老师的指点,令我的头脑豁然贯通 , 一下子就有了解题思路。
C: 《唐诗素描》中的很多篇章,语言表达新颖别致,需要咬文嚼字 , 细细品味。
D: 个别同学盲目相信开卷有益的观点,对阅读书籍不加取舍,结果深受不良书籍毒害。
8、下列各组中加下划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红(yān) 烧(zhuó) 如(pì) 忍俊不(jīn)
B: 语(lán) 午(shǎnɡ) 气(fēn) 怏不乐(yànɡ)
C: 古(ɡèn) 育(fǔ) 告(qìn) 为人知(xiǎn)
D: 修(qì) 弱(léi) 热(chì) 乎不同(jiǒng)
9、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他的执迷不悟已经到了不可救药的地步。
B: 学知识就要有刨根问底的精神。
C: 不到一年,仁和药业四大脍炙人口的核心品牌连遭质疑,这被业界解读为重广告轻研发惹的祸。
D: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近日,印度尼西亚婆罗洲一间棕榈油种植园发生一起骇人听闻的事件。
10、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 “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面对这样的禁酒宣传标语,一些司机不以为然 , 等出了交通事故才后悔不已。
B: 近日,游客在埃及神庙刻“到此一游”的事件在网络上引发热议,人们对这种不文明的行为深恶痛疾
C: 写文章要简洁,不可啰啰嗦嗦,拖泥带水
D: 这对眼睛不会放过微不足道的细节,同样也能全面揭示广袤无垠的宇宙。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古诗阅读

定林所居 二月四日作

(宋)王安石 (宋)陆游

屋绕湾溪竹绕山, 早春风力已轻柔,

溪山却在白云间。 瓦雪消残玉满沟。

临溪放杖依山坐。 飞蝶鸣鸠俱得意,

溪乌山花共我闲。 东风应笑我闲愁。

【注释】①定林:地名,为名胜之地。②此诗作于淳熙八年(1181),作者落职闲居家乡。

( 1 )《定林所居》中的“溪”“山”分别具有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二月四日作》通过________和消残之雪来描写早春的景色。

( 2 )尽管两首诗都有“闲”字,诗人心境却不一样.请作具体分析。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下列问题

盘古开天辟地

很多年以前,天和地还没有分开,宇宙的景象只是混沌的一团。

人类的老祖宗盘古,这个其在无比的巨人,就孕育在这混沌之中。

他在混沌中孕育着,成长着,呼呼地睡着觉,一直经过了十万八千年。

有一天,他忽然醒过来。睁开眼睛一看,啊呀,什么也看不见,眼前只是模糊的一片,闷得怪心慌。

他觉得这种状况非常可恼,心里一生气,不知道从哪里抓过来一把大板斧,朝着眼前的混沌用力这么一挥,只听得一声霹雳巨响,大混沌忽然裂开来,其中有些轻而清的东西,冉冉上升,变成天;另外有些重而浊的东西,沉沉下降,变成地。――当初是混沌不分的天地,就这样给盘古板斧一挥,划分开了。

天和地分开以后,盘古怕它们还要合拢,就头顶天,脚踏地,站在天地的当中,随着它们的变化而变化。

天每天升高一丈,地每天加厚一丈,盘古的身子也每天增长一丈。这样又过了十万八千年,天升得极高了,地变得极厚了,盘古的身子也变得极长了。

盘古的身子究竟有多长呢?有人说是有九万里长。这巍巍的巨人,一根长柱子似的,直挺挺地撑在天和地的当中,不让它们有重归于混沌的机会。

他孤独地站在那里,做这种非常吃力的工作,又不知道经过了多少年代。到后来,天和地的构造似乎已经逐渐成形了,他不必再担心它们会合拢了,他实在也需要休息休息,终于倒下了。

就在这时候,他周身突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口里呼出的气息变成风和云,他的声音变成轰隆的雷霆,他的一只眼睛变成太阳,另一只眼睛变成月亮,他的手足和身躯变成大地的四极和五方的名山,他的血液变成江河,他的筋脉变成道路,他的肌肉变成田土,他的头发变成天上的星星,他浑身的汗毛变成花草树林,他的牙齿、骨头、骨髓等,了都变成闪光的金属、坚硬的石头、温润的宝玉,就是那最没有用处的身上出的汗,也变成清露和甘霖。

总之一句话,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整个的身体使这新诞生的宇宙丰富而美丽。

( 1 )从文中看出“盘古”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

( 2 )最后一句话的含义是什么呢?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应聘 李桂芳
①母亲陪着儿子来人才市场应聘。看那儿人山人海的,母亲就有了许多焦虑。无论如何她得帮儿子找到工作。
②儿子大学毕业后,已经在家待了半年。他的同学陆陆续续找到了称心如意的工作,可儿子老是不慌不忙的,说工作迟早会有的。为这,母亲真有些生气了,所以今天非得亲自陪着儿子来应聘不可。
③终于看中了一份待遇不错的推销工作,儿子的条件也挺适合的。母亲便努力地挤进密密匝匝的人群里去,好不容易帮儿子要到了一张应聘报名表。儿子接过表格,三两下就填完了。母亲接过一看,字迹很是潦草,就生气地说,你怎么这样,不能把字写好点儿吗?儿子不耐烦地说,我就那水平。
④母亲无奈地再次挤到了前台,又要了一张表格。看看拥挤的人流,害怕挤出去难以再挤进来交表,便靠着工作台,拿笔填起来。母亲的字写得很漂亮,她的书法作品曾在中学时得过奖。一个工作人员见她正专心地填表,凑过来,看了看说,不是你应聘吧?母亲被身后的人流推得歪来倒去的,好不容易站稳了,连忙说,不是的,我是给我儿子填的。那人说,你儿子本人呢?母亲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说,他力气小,挤不进来。工作人员看了母亲写的字说,你的字写得不错嘛。母亲赶紧说,我儿子写得还要好呢。
⑤因为表格交在前面,不多时就叫到了儿子的名字,母亲赶紧大着嗓门儿朝后面叫儿子的名字。儿子好半天才挤到前面,边挤边抱怨说,让你别忙,你忙什么呀?母亲朝他使使眼色,把他拉到工作人员面前。
⑥儿子被叫到另外一间小屋进行面试,母亲赶忙跟了进去。工作人员问儿子,你为什么要来应聘这份工作?刚才还和母亲顶嘴的儿子,此时突然紧张起来,好半天才挤出一句话说,我需要找份工作。母亲赶忙帮他圆场说,我儿子从小就伶牙俐齿的,这会儿是紧张了点儿。他适合做这个推销工作的。你别看这孩子长得瘦,很能吃苦的。小时候吧,家里的一切家务活儿他都承包了,街坊四邻一个劲儿夸他能干呢。
⑦工作人员又问了一个问题,你觉得做推销工作需要具备怎样的素质?儿子想了半天,大冷的天,额上冷汗直冒,半天才张嘴说,我觉得只要能吃苦就行。母亲嗔怪地看了儿子一眼,连忙接过他的话头说,这孩子,刚才在路上还给我说得头头是道呢,这会儿就忘了?母亲对工作人员说,搞推销,一直是我儿子的梦想,所以,一直以来他都有意识地在培养这方面的能力。他平时就跟我说,推销人员应该有以下素质:一是有一副好口才,能为产品做详细生动的口头广告;二是有吃苦精神,能走街串巷,不怕麻烦地上门服务;三是有良好的交际能力,能和各色各样的人打交道,广泛地推销产品……母亲一口气说了十点,毫不停歇,好多竟是工作人员从没听过的有价值的新观点。
⑧听完母亲的介绍,在场的人都面露微笑。母亲一看他们的微笑,心里就跟喝了蜜似的甜。她知道儿子的工作终于有希望了,于是欢天喜地地领着儿子回家等候通知。
⑨三天后,母亲终于等来了那家公司的电话,她非常高兴,儿子也十分兴奋。然而,听过电话,母亲却呆了……

(选自《中国小小说精选》,有删改)

( 1 )文中的母亲在应聘中帮儿子做了哪几件事?请简要概括。

( 2 )结合上下文,体味下列句中划线词的表达效果。
① 儿子好半天才挤到前面,边挤边抱怨说……
②母亲嗔怪地看了儿子一眼,连忙接过他的话头……

( 3 )文中应聘的结果可能有以下三种,选择你认为最有可能出现的一种,并说说理由。
A.被录取的是母亲
B.儿子没被录取
C.儿子和母亲都被录取了

( 4 )你对“母亲陪儿子去应聘”这种现象有什么看法?请结合内容阐述理由。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诗人

我们这儿的住户贫困而好客。有一天来了一个乞丐,说他饿坏了,我们就让他饱餐了一顿,他还要了支香烟,直到我们替他把香烟点燃后才离去。

一天下午,我刚放学回家,有人叫住我:“小弟弟,我可以进你家的院子吗?”他身材瘦小,穿戴整齐。我问:“你想干啥?”“我想看看你们的蜜蜂。”

我家院里有四棵大棕榈树,上面聚集着蜜蜂。我跑上台阶,喊道:“妈,有一个人在院子里,他说想看看蜜蜂。”妈妈走出来,上下打量着他,极不友善地问:“你要干吗?”“我想看看你们的蜜蜂。谢谢您,太太。”他讲得极缓慢而清晰,仿佛说出的每个字都要花掉他的钱一样

他和我,蹲在棕榈树下一块儿看着蜜蜂。我说:“你是干什么工作的,先生?”“我是诗人。你也是个诗人。你喜欢妈妈吗?”“她不打我的时候,喜欢。”他站起身来,从裤兜里掏出一张纸片:“这上面是首描写母亲的伟大的诗篇。我打算卖给你,只要四分钱。”

我跑进屋:“妈,你想花四分钱买一首诗吗?”“你听着,告诉那个家伙,赶快出去。”

我对诗人说:“妈妈说她没有四分钱。”“这就是诗人的遭遇。”他好像并不介意。“像你这样到处转游着卖诗倒挺有意思。有很多人买吗?”“从来没人买过。”“那你为什么还要四处转游?”“这样我就可以看到许多东西,我还一直希望遇到别的诗人。”“你真的认为我是个诗人吗?”我问。“你像我一样有才华。”他走了。我祈祷能再见到他。

一天下午,放学回家的路上,我在街的拐弯处又见到了他。“我已经等你很久了。”“卖掉诗了吗?”他摇摇头,说:“我院里有棵挺好的芒果树。现在芒果都熟透了,红彤彤的,果汁又多又甜。我等你是想请你去吃芒果。”

诗人住在一间小棚屋里,家具很少,显得很冷清。院子里绿茵茵的,还有一棵高大的芒果树。他说得不错,芒果汁又多又甜,我一连吃了六个。橘黄色的芒果汁从嘴角流到下巴上,我的衬衫也染上了果汁。

回到家后,妈妈很气愤:“你窜到哪儿疯去啦?去,给我拿根鞭子来!”我从家里逃出来,发誓再也不回去了。

我气极了,跑到了诗人家。他说:“别哭啦,咱们一块去散散步吧!”我们散了步,还躺在草坪上看星星,他让我猜那些星星离我们有多远,我按他说的做了,明白了他的意思。我有生以来第一次感到如此骄傲和愉快,我的气愤一扫而光。

忽然,一个警察出现在面前。“你们在这儿干什么?”诗人说:“已经四十多年啦,我也一直在想这个问题。”警察无趣地走了。

从此,我和诗人总是一起去散步,看星星。

一天,诗人对我说:“我告诉你一个重要的秘密。我正在写一首诗,世界上最伟大的诗篇。我已经写了五年啦。每月只写一行,再有二十二年就完成了。”“上个月写的那行是什么?”他仰起头看着天空:“往昔深邃而奇妙。”“是行很美的诗。”“我希望能把一个月的体会感受全部倾注到这行诗句中去,写出一首震撼全人类的诗篇。”我惊叹道:“等写完了最伟大的诗,你就会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了吧?”他没有回答我的问题。

我觉得诗人在一天天衰老下去。一天,我到小房子里去看望他,他躺在小床上,看上去那么苍老、虚弱。他说:“诗写得不太顺利。”我敏锐地感觉到了什么,泪水突然涌了出来。他挣扎着坐起来,让我坐到他的膝盖上,看着我的眼睛说:“嗯,你也看出来了,我一直说你具有诗人的眼光。”他看上去并不难过,把我搂到瘦削的胸前:“想听我再给你讲一件有趣的事吗?”我什么也说不出来。“给你讲完,你要答应我马上回家,再也不要来看我了,好吗?”我点点头。“很好。现在听我讲,以前我给你讲过的那些什么作诗和世界上最伟大的诗,都是假的。你说这是不是你听过的最有趣的事?”

他的声音中断了。

不久,诗人的小房子被扒掉了。芒果树也被砍倒了。诗人好像从没有来到过这个世界。

(节选自奈保尔《米格尔街》,花城出版社,1992年9月)

( 1 )米格尔街的人是“好客”的,但“妈妈”为什么对诗人“极不友善”?
( 2 )诗人“讲得极缓慢而清晰,仿佛说出的每个字都要花掉他的钱一样”,一方面表明他使用语言________,另一方面也暗示了他物质生活上的________。当警察问:“你们在这儿干什么?”诗人答非所问,说:“已经四十多年啦,我也一直在想这个问题。”诗人四十多年都在思考的问题是________。
( 3 )诗人最后对“我”说:“那些什么做诗和世界上最伟大的诗,都是假的。”出人意料,但为什么又是合情合理的?
( 4 )小说中,诗人为什么和“我”成为了好朋友?请结合原文简要分析。
四、写作(分值:6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有这样一种声音,会让你觉得是耳边轻柔的呼唤,低声的诉说;有这样一种声音,没有多余的技巧,却能唤起你灵魂深处的良知和责任;有这样一种声音,会让你缷去疲惫,会带你走到过往的回忆中;有这样一种声音,会带给你心灵的震颤,会让你心中盛满感动。

请以“有这样一种声音”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除诗歌外自选,题目自拟,立意自定,不少于600字;②不得抄袭;③书写要规范、工整。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我不想逃”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