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划线字读音正确的一组是( ) A: 酝酿(liáng) 沐(mù)浴 发髻(jì) 抖擞(shǒu) B: 澹澹(dàn) 唱和(hé) 栖(qī)息 萧瑟(sè) C: 安适(shì) 静谧(bì) 吝啬(sè) 梦寐(mèi) D: 竦(sǒng)峙 烘(hōng)托 着﹙zhuó﹚落 粗犷(guǎng) |
2、 | 下面句子中划线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 A: 但我们的后辈还是一气 , 宏儿不是正在想念水生么。(“一气”指声气相通,志趣和性格相投合。)B: 等死,死国可乎?(“死国”指为国事而死。) C: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折腰”折断腰。表现出一代代英雄的激烈斗争和相继崛起。) D: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会”是“定将,一定会”的意思,表达自己要报效国家的决心。) |
3、 | 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赋闲 琐屑 狼藉(jí) 遒劲(jìn) 坦荡如砥 B: 警醒 蔓延 俯瞰 (kàn) 嶙峋(xún) 惟妙惟肖 C: 踌躇 顾忌 濒临(bīng) 婆娑(suō) 潜滋暗长 D: 颓唐 推祟 轩榭(xiè) 喧嚣(xiāo) 旁逸斜出 |
4、 | 下列加下划线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贮蓄(zhù) 偌大(nuò) 顷刻(qīng) 混为一谈(hùn) 。B: 缄默(jiān) 粗犷(kuàng) 暗哑(àn) 义愤填膺(yīng) C: 脑髓(suī) 枘凿(ruì) 慰藉(jiè) 忧心忡忡(chōng) D: 砭骨(biān) 稽首(qī) 招徕(1ài) 百鸟啾啾(zhōu) |
5、 |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同学们认为他提出的这条建议很有价值,都随声附和 , 表示赞同。 B: 王涛和杨凯一见如故,客厅里不时传来他俩哄堂大笑的声音。 C: 全球约有8000万只被囚禁的动物有机械重复活动的习惯,尽管这与动物原有的行为大相径庭 , 但人们还是认为,它有助于动物适应狭窄或枯燥的环境。 D: 为保障游客权益,使游客在参差不齐的旅游信息中不受骗,国家大力整顿了旅游市场。 |
6、 | 下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幼稚(zhì) 鲲鹏(kūn) 吞噬(shì) 媲美(bì)B: 挑衅(xìn) 迷惘(wǎng) 滑稽(jī) 苔藓(tái) C: 雾霭(ǎi) 迁徙(xǐ) 和煦(xù) 幼稚(zhì) D: 惩罚(chéng) 萎缩(wěi) 哂笑(shěn) 诺言(nuò) |
7、 | 下列选项中排序恰当的一项是( ) ①莲心茶必须在春天,气侯晴和的早上去采,这时茶树吸收了昨晚的雾气,茶芽初发,一芽一芽地拈下来。 ②经营茶园的朋友,嫌现在的茶做得太粗,于是用手工采茶,用手工制茶,做出一种最好的茶,取名为“莲心茶”。 ③以茶芽制茶古己有之。《贡茶录》说:“茶芽有数品,最上小芽,如雀舌鹰爪,以其劲直挺拔,故号芽茶。” ④朋友说,现在的农夫觉得这样采茶芽太费工了,不符合成本的效益,使得雀舌鹰爪徒留其名,早已成为传说了。 ⑤“莲心茶”只取茶最嫩的茶芽制成,一芽帮两叶,卷曲有如莲子的心。 A: ②①⑤④③ B: ②⑤③①④ C: ②③①⑤④ D: ①④⑤②③ |
8、 | 对有关孔乙己肖像描写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身材很高大”,表明他原本具有谋生的条件。 B: “青白脸色”,表明他过的是半饥半饱的生活。 C: “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表明他性格倔强,经常与人打架。 D: “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表明他年岁已老,已是风烛残年。 |
9、 |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喧哗(xuān) 融化(lóng) 目眩神迷(xuàn) B: 驿道(yì) 犹豫(yù) 五彩斑斓(lán) C: 矗立(chù) 远眺(tiào) 徘徊不前(huí) D: 蘸水(zhàn) 硕大(shuò) 无病呻吟(yǐn) |
10、 | 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她对人总是和颜悦色,从来不发脾气。 B: 在那次中风之后,他已经是命在旦夕,行将就木之人。 C: 教室里同学们正打闹一团,教导处主任一进入教室,大家的打闹动作立即戛然而止。 D: 与其偷偷摸摸,不如把事情摊开明讲,更显得光明磊落。 |
阅读《野望》一诗,完成后面小题 野望 (宋)翁卷 一天①秋色冷晴湾②,无数峰峦远近间。 闲上山来看野水③,忽于水底见青山。 (注释)①一天:指满天。②晴湾:太阳照耀的水边。③野水:郊外的水。 ( 1 )下列有关本诗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本诗是一首七言律诗,诗是作者秋日眺望四野时即兴所作。 B: 第一句写满天秋色给晴天的水湾带来了丝丝寒意。这句写得很笼统,留下了许多想象的空间。 C: 第二句切题写放眼瞭望具体写山,但又将远近高低重叠的山一笔囊括进诗。 D: 第四句以忽字领句,与第三句的闲字相对应,使景更加突出,也带出了诗人后来眼前所看美景。 ( 2 )诗的前两句境界比较开阔,写水写山,引起下文,请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描述。 ( 3 )“水底见青山”写出了山、水的什么特点? 山:________水:________ |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陆元方卖宅 陆少保,字元方,曾于东都卖一小宅。家人将受直矣,买者求见,元方因告其人曰此宅子甚好但无出水处耳买者闻之遽辞不置。子侄以为言,元方曰:“汝太奇,岂可为钱而诳人。” (选自《封演闻见记》) ( 1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下划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买者求见/见往事耳 B: 遽辞不置/乃取一葫芦置于地 C: 此宅子甚好但无出水处/但手熟耳 D: 家人将受直矣/直视无碍 ( 2 )请用三条“/”给文中划线的句子断句。 此宅子甚好但无出水处耳买者闻之遽辞不置。 ( 3 )结合内容,说说你对陆元方的“不利已”行为的看法。 |
美,蕴含在牛皮纸中
熊立功
①在我读小学的那个年代,纸张是非常珍贵的,别说正规的作业本,就是草稿纸也非常难得。一般都是把用过的作业本当草稿本。要是能得到一张小小的烟盒纸,也会倍加珍惜。
②我凭着自己个头比较大的优势,每学期都能通过搬书劳动换得几张宽大的牛皮纸。
③那样的年月,每次开学需要的新书,都是老师带我们去镇上搬运回来。从大山深处到山下镇子里,山路蜿蜒崎岖,全是羊肠小道,越山过脊,荆棘丛生,还要越两条山涧。这一去一回,要花上一整天时间。
④升入四年级,我们换了新班主任,是一位姓白的女老师,她大学毕业主动要求来我们这所学校教书。白老师长得很瘦,梳着一对长长的辫子,脸上经常露出善意的笑。当时,她可是我们小学最有知识的一位老师,她的到来让同学们十分高兴。
⑤开学了,白老师也带领个头大的同学下山搬新书,我像以往一样,自告奋勇加入到搬书队伍中。下山途中,走在前面的白老师,边走边挥舞着手中的镰刀,砍去伸到路中央的刺荆条。走的时间久了,人也走累了,白老师手中的镰刀也挥不动了,她的衣服被刺荆条划开好几道口子,手臂也被刮出一条血痕。我有些心疼地把她推到后面说:“白老师,看你,衣服和手都让刺划了,还是我走前面吧。”白老师笑眯眯说:“没事,不要紧……”我也不顾白老师同不同意,拿过她手里的镰刀,抢到了她的前面。
⑥傍晚时分,我们终于把新书搬回来了,全身被汗水湿透的白老师,把肩上一捆书放下来后,人就疲惫地坐在办公椅上,用微弱的声音对我们说:“大家今天辛苦了,你们早点回去吧,路上注意安全。”苍白的脸仍旧是笑眯眯的。这一次,我们没有领到奖品——牛皮纸。以前,老师为了奖励参与搬书的同学,每次把书撤回后,都会分几张捆书打垫头的牛皮纸给大家。
⑦第二天上课的时候,白老师捧着一叠整齐的牛皮纸来到教室,她给每一个学生发了两张,并特意给搬书的几个学生多发了两张。还叮嘱说:这些纸大家先用作草稿纸,以后还有别的用途。每个同学手里的牛皮纸,每张有两个巴掌大,裁剪得四四方方。那些从未得到过牛皮纸的同学,捧着这几页纸,闻着纸香味,脸上挂满了笑容,仿佛在说:“白老师真好!”
⑧牛皮纸做的草稿纸最经用,写了擦,擦了写,一张纸可以用很多次。用起了毛之后,白老师就叫我们用来包书皮。白老师给我们包的书皮特别好看。几张发毛的牛皮纸,经她用胶水一粘贴,由小变大,等待胶水干后她便把书本放到牛皮纸上,一包一折,不仅把书包得好看,四个书角还被她包成了双层,更耐磨耐折。
⑨和白老师快乐相处的时光过得很快,又到了开学搬新书的日子。那次,因为前两天下了一场大雨,山涧里涨了水,用石头垫起的桥墩,有的让水淹了,有的只冒出个头,涧水卷起的漩涡,拍打着桥墩。白老师挽起裤腿,站在水里,把一个个同学先牵扶过去。直到大家平安过涧,她才和同学们继续下山。回来的时候,白老师依然先牵扶孩子们过了洞,自己才一趟趟把书扛过山洞。就在扛最后一捆书时,眼看她就到涧边了,突然,一阵大风吹过,把书棚上一块牛皮纸撕掉,往山洞中飞去。白老师把书梱往岸上一扔,在涧水中跨开大步,径直追向那张牛皮纸。不料,脚下一滑,人就被漩涡卷进去了……
⑩第二天早上,再见到白老师,冰凉的脸依然是笑眯眯的。
⑪后来,每当说到草稿纸,我就会想起牛皮纸,想起关于白老师的往事,想起她的微笑。
(选自《中国航空报》2018-09-10,原题《失去的草稿纸》,内容有删改)
( 1 )第③段划线句子所作的环境描写,为后面段落中的那些内容作了铺垫?那些从未得到过牛皮纸的同学,捧着这几页纸,闻着纸香味,脸上挂满了笑容,仿佛在说:“白老师真好!”
( 4 )标题“美,蕴含在牛皮纸中”,那么,牛皮纸中究竟蕴含了哪些美?请仿照示例,把你的发现填写在横线上。示例:“美”在白老师关心全体学生。
①“美”在
②“美”在
( 5 )第⑥段划横线句子在文中有哪些作用?只想和你接近
吴念真
①在我十六岁离家之前,我们一家七口全睡在同一张床上——那种把木扳架高,铺着草席,冬天加上一层垫被的通铺。
②这样的一家人应该很亲近吧?没错。不过,不包括父亲在内。父亲可能一直在摸索、尝试与孩子们亲近的方式,但老是不得其门。同样的,孩子们也是。
③小时候特别喜欢父亲上小夜班的那几天,因为下课回来时他不在家。因为他不在,所以整个家就少了莫名的肃杀和压力,妈妈准确地形容是“猫不在,老鼠呛须”。午夜父亲回来,他必须把睡得横七竖八的孩子一个个搬动、摆正之后,才有自己可以躺下来的空间。那时候我通常是醒着的。早就被他开门闩门的声音吵醒的我通常装睡,等着洗完澡的父亲上床。他会稍微站定观察一阵,有时候甚至会喃喃自语地说:“实在啊……睡成这样!”然后床板会轻轻抖动,接着闻到他身上柠檬香皂的气味慢慢靠近,感觉他的大手穿过我的肩胛和大腿,整个人被他抱起来放到应有的位子上,然后拉过被子帮我盖好。喜欢父亲上小夜班,其实喜欢的仿佛是这个特别的时刻——半分钟不到,却是完全满足的亲近。
④长大后的某一天,我跟弟弟妹妹坦承这种装睡的经历,没想到他们都说:“我也是!我也是!”
⑤或许亲近的机会不多,所以某些记忆特别深刻。
⑥有一年父亲的腿被落盘压伤,伤势严重到必须从矿工医院转到台北的一家外科医院治疗。由于住院的时间很长,妈妈得打工养家,所以他在医院的情形几乎没人知道。某个星期六的中午我放学之后,不知道是什么样的冲动,我竟然跳上开往台北的火车,下车后从火车站不停地问路走到那家外科医院,然后在挤满六张病床和陪伴家属的病房里,看到一个毫无威严、落魄不堪的父亲。
⑦他是睡着的,四点多的阳光斜斜地落在他消瘦不少的脸上。他的头发没有梳理,既长且乱,胡子也好像几天没刮的样子;打着石膏的右腿露在棉被外,脚指甲又长又脏。
⑧不知道为什么!我想到的第一件事竟然就是帮他剪指甲。护士说没有指甲剪,不过可以借给我一把小剪刀;然后我就在众人的注视下,低着头,忍住一直冒出来的眼泪,小心地帮父亲剪指甲。当我剪完所有的指甲,抬起头才发现,父亲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睁着眼睛看着我。“妈妈叫你来的?”“不是。”“你自己跑来没跟妈妈说?”“没有。”
⑨直到天慢慢转暗,外头霓虹灯逐渐亮起来之后,父亲才开口说:“暗了,我带你去看电影,你晚上就睡这边吧!”
⑩那天夜晚,父亲一手撑着我的肩膀,一手拄着拐杖,小心穿越周末熙攘的人群,走过长长的街道,带我去看了一场电影。一路上,当我不禁想起小时候和父亲以及一群叔叔伯伯,踏着月色去九份看电影的情形时,父亲正好问我:“记不记得小时候我带你去九份看电影?”
⑾那是我人生第一次一个人到台北,第一次单独和父亲睡在一起,笫一次帮父亲剪指甲,却也是最后一次和父亲一起看电影。
⑿那是一家比九份升平戏院大很多的电影院,叫远东戏院。那天上演的是一部日本片,导演是市川昆,片名叫“东京世运会”。片子很长,长到父亲过世二十年后的现在,它还不时在我脑海里上演着。
( 1 )作者着重描绘了哪几次与父亲“接近”的情形?请简要概括。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说明:唐肃宗乾元二年(759)春,李白因水王磷案遭贬,流放夜郎。行至白帝城,忽遇大赦,惊喜交加,旋即放舟东下,速返江陵。诗中寓情于景,流露出作者重获自由的欢快心情。
假若:时间倒流,你就是当年的李白,请将这首诗改写成一篇500字左右的文章。题目自拟;必须用第一人称;可以合理想像,补充相关人物和情景;可以参考并运用其他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