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宜昌市远安县第一高级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鸣(háo) 起(dié) 澎(bài) 义愤填(yīng)
B: 徨(páng) 花(pǔ) 深(suì) 乎不同(jiǒng)
C: 凹(dàng) 笨(zhì) 徘徊(huí) 烟雾缭(rào)
D: 补(xiào) 泛(làn) 强(juè) 移默化(qián)
2、

下列句中加下划线词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他决不至于让某一件事的胜利弄得沾沾自喜 , 就此满足。
B: 可是,人们竟然不自量力地宣称要用这滴水来代替大海。
C: 然而,谁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呢?
D: 我这只是雕虫小技罢了,跟你们接受过专业训练的人比不得,比一比就显得相形见绌了。
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借误的是( )
A: 孔子说:“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又说:“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
B: 我们的事业,是我们的田野。我们背负着它,播种着,耕耘着,收获着,欣喜地走向生命的远方。
C: 我问那个卖牡蛎的人:“应该付您多少钱,先生?”
D: 我们吟诵着毛泽东的《沁园春•雪》,怎能不激起心中的豪迈之情?将自己火红的青春投入到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中去呢?
4、

加线字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 绝弥勒 类:类别
B: 历历数也 历历:清清楚楚
C: 有所语 如:比如
D: 勾画了了 了了:线条简单
5、下列诗句中划线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 念天地之(yōu)悠,独(chuàng)然而(dì)下!
B: (dài)宗夫如何?齐鲁青未(le)。
C: 不畏浮云(zhē)望眼,自(yuán)身在最高层。
D: (hào)荡离愁白日斜,(jīn)鞭东指即天(yá)。
6、

下列字形和加线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qiè)意 (mò) 然 惧(dàng) (jǒng)乎不同
B: 真(dì) (bān)石 (fú)水  气冲(dòu)牛
C: (hè)然 (kàng)奋 (huì)暗  兀(wù)穷年
D: (choú)躇 深(suì) 归(shěng) (qiè)而不舍
7、对下面这首元曲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元)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A: 这支小令句法别致,前两句全由名词性词组构成,一共列出九种景物,言简而意丰。
B: 断肠人:此处指漂泊天涯、极度忧伤的人。天涯:远离家乡的地方。、
C: 此曲以多种景物并置,组合成一幅秋郊夕照图,抒发了飘零天涯的游子在秋天思念故乡、倦于漂泊的情感。
D: 这首小令很短,一共只有五句二十八个字,全曲无一秋字,却从中透出令人哀愁的悲秋情调,准确地传达出旅人凄苦的心境。
8、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回忆鲁迅先生》一文,作者捕捉了鲁迅先生日常生活的一些琐事,包括日常起居、会见朋友、与家人相处等,烘托出一个真实的、有人情味的、生活化的鲁迅形象。
B: 《孙权劝学》选自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编的《资治通鉴》。
C: 《木兰诗》描述了我国古代女英雄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歌颂了女英雄木兰勤劳朴实、刚强勇敢的性格和不受功名、不慕富贵的高尚品德。
D: 《黄河颂》以明朗的语言塑造了黄河奔腾不息、气势宏伟的形象,并且多处以“啊!黄河!……”这样的句式间接抒情,充满了雄浑豪迈之美。
9、下列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怂恿 怅然 笃志 漠不关心 力不暇供
B: 篷勃 荫蔽 派遣 躇步呲蹈 麻木不仁
C: 温驯 暮色 搓捻 精益求精 由然而生
D: 溉及 晕炫 坍塌 呼朋引伴 哄堂大笑
10、

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学生食品是否安全,关系到我国青少年能否健康成长,这是一个必须引起全社会关注的问题。
B: 今年5月28日,河北唐山附近发生大约里氏4.2级左右的地震,北京地区也有震感。
C: 为应对南海地区不断升级的紧张局势,我国派出3艘海洋执法船在黄岩岛海域执行护航任务。
D: 通过观看中央电视台《艺术人生》节目,我了解到“大衣哥”朱之文是一个朴实平易的人。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小题。

(甲)再宿武关

李涉

远别秦城万里游,乱山高下出商州。

关门不锁寒溪水,一夜潺湲送客愁。

【注】李涉,唐宪宗至文宗时洛阳人。元和年间因事被贬,流放桂粤,本诗作于迁谪途中。

(乙)南陵道中

杜牧

南陵水面漫悠悠,风紧云轻欲变秋。

正是客心孤回处,谁家红袖凭江楼?

( 1 )《再宿武关》一诗中的“乱”字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 2 )两首诗歌都写到了“水”,请分析各自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孙泰,山阳人也,少师皇甫颖,操守颇有古贤之风。泰妻即姨妹也。先是姨老矣,以二子为托,曰:“其长损一目,汝可娶其女弟。”姨卒,泰娶其姊。或诘之,泰曰:“其人有废疾,非泰不可适。”众皆泰之义。

尝于都市遇铁灯台,市之,而命洗刷,却银也。泰亟往还之。中和中,将于义兴,置一别墅,用缗钱二百千。既半授之矣,泰游吴兴郡,约回日当诣所止。居两月,泰回,停舟徒步,复以余资授之,使其人他徙。于时睹一老妪,长恸数声。泰惊悸,召诘之,妪曰:“老妇尝事翁姑于此,子孙不肖,为他人所有,故悲耳。”泰怃然久之,因绐曰:“吾得京书,已别除官,不可住此,所居且命尔子掌之。”言,解维而逝,不复返矣。

【注释】①姨妹:姨母的女儿。②二子:两个女儿。③女弟:妹妹。④适:嫁。⑤缗(mín):穿钱的绳。⑥翁姑:公婆。

( 1 )选出与“以二子为托”中的“以”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策之不以其道
B: 何不试之以足
C: 贻以金钗
D: 可以调素琴
( 2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文言词语。

①众皆泰之义 伏:________ ②将于义兴 家:________

③吾得京书 适:________ ④言 讫:________

( 3 )翻译下列句子。

①既半授之矣,泰游吴兴郡,约回日当诣所止。

②老妇尝事翁姑于此,子孙不肖,为他人所有,故悲耳。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不要欺负那个爱你的人
夏爱华
①我一向都看不起母亲,因为母亲不识字。不识字,素质就低。我烦母亲高门大嗓地说话,仿佛在与人吵架。我讨厌母亲生吃黄瓜的样子,把黄瓜只在衣摆上擦擦就吃,还说,不干不净,吃了没病。我嫌弃母亲每每把我的剩饭都端了起来吃,一边吃一边说,浪费了多可惜。我最厌恶的是,母亲是北方人,爱吃大蒜,常常生吃,一嘴大蒜味儿,让我闻到了就想吐。
②我常常皱眉说,妈,你吃蒜不要紧,只是要记得,吃完蒜要刷牙,或者含块糖也行,再不济,嚼点茶叶也行。母亲听了,委屈不语。
③为了这个,我常买口香糖给母亲。可是母亲总是忘了吃,每次吃完大蒜,都是嘴一抹就出去串门了。
④凡此种种,都让我没法看得起母亲。
⑤正是因为看不起母亲,我从来不跟母亲一起出门逛街。我怕她影响我白领丽人的形象。在单位,我从来不提起母亲,我不想让人知道我的母亲不识字,没文化。
⑥结婚后,我不常去母亲家。就是去了,东西往地上一丢,就想转身离去。母亲总说,陪我说说话嘛!我说,说什么?一股大蒜味,难闻死了。说完了,我逃跑似的离去,脚步如飞,一秒也不想停留。
⑦我的那种居高临下的神情与不可侵犯的气势终于激怒了母亲。出于自尊心的受损,母亲有一天对我说,以后你不要来看我了,看见你的眼神,我就气饱了。

⑧我说,这是你说的,你别后悔。一跺脚,我转身就走。出门时,我回头看了一眼母亲,母亲的脸上写上落寞,眼角有泪花闪烁。
⑨此情此景,也不过是让我离去的脚步放缓了一秒钟。从此以后,我就再也没有去看望过母亲。
⑩倒是母亲,常常托人给我送来她亲手做的食品,韭菜合子、红烧肉、卤鸡、卤牛肉什么的。我咬牙切齿地不想吃,可又抵不住食品本身的诱惑,只好一边吃一边骂自己没骨气。母亲知道了,笑说,我的女儿,吃惯了我做的饭,我知道的。
⑪于是我托人转告母亲,不要再送东西给我,送了我也不吃。后来,熟人告诉我,我的话让母亲伤心了许久,哭了许久,眼睛都哭肿了。
⑫我生病了,重感冒,昏睡在床上,心心念念的,只想喝一碗小米粥。睁开眼睛,就见母亲坐在床边,手里端着一碗热腾腾的小米粥。
⑬“听说你病了,我急得不行,就熬了一锅小米粥送过来,路滑,还摔了一跤。还好,粥碗我抱在怀里,没洒掉,还热着呢。”母亲小声说,眼神四下游移,不敢看我的眼睛。那神情,仿佛一个做错了事的孩子。
⑭我的心,一瞬间湿了。心中那坚硬的部分,冰雪一般,遇到融融春日,融化成温情的溪水。
⑮这就是我的母亲。她怕我训斥她,怕我赶她出去。只是因为,她爱我。
⑯唉,身为女儿,也不能这样欺负母亲。把母亲的爱,当作理所应当的付出,享受着母亲的爱,却不知道感激。这世上,我们常常忽视的,就是母亲的爱。平时,我们常常忘掉母亲。只有受了伤害,遭到挫折时,我们才会想到母亲。我们太自私了。
⑰无论我们怎样对待母亲,而母亲对我们,永远只有一种态度,那就是爱。母亲永远只有一种姿势,那就是敞开怀抱,拥抱我们。
⑱喝下那碗浸透母爱的香喷喷的小米粥,我也读懂了母亲的心。
⑲这以后,我常常陪母亲一起出门逛街。出门前,我会仔细地帮母亲系好鞋带。过马路时,我挽着母亲的手小心地过去。阳光下,母亲的一头银发闪闪发光,母亲的慈祥笑容显得如此温暖。
⑳不再计较母亲没文化,不识字,也不再理会母亲爱吃大蒜的嗜好。母亲的高门大嗓,我已经习惯了。而这份包容的心境,都源于深刻的感悟——不要欺负这世上最爱你的那个人。善待母亲,我们的心才不会疼。迁就母亲所有的缺点,也只是因为,她是我的母亲,是这世上,最爱我的人。

( 1 )围绕“我”对母亲的情感变化,请你理出文章的感情线索。看不起母亲、

( 2 )文中说“不要欺负那个爱你的人”,“欺负”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 3 )怎样理解文中划横线句子?

( 4 )文章第⑧段说“ 出门时,我回头看了一眼母亲,母亲的脸上写上落寞,眼角有泪花闪烁。”请你揣测母亲此时的心理活动,写在下面:


阅读下则议论文,完成后面小题

让文化自信具有更坚实基础

朱万曙

①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中华文化源远流长、递代积累,正是其内在的文化精神让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巍然屹立于世界东方。实践表明,有文化自信的民族才能精神抖擞地走向未来。那么,如何才能真正树立文化自信?

②树立文化自信要以知晓自身的文化家底为基础。中国地大物博,各区域都有自己的文化特色和文化底蕴,需要我们去认真了解、摸清家底。只有知晓中华文化是如此丰富多彩、博大精深,我们的文化自信才会更有底气。

③从一定意义上说,现在我们关于中华文化的知识系统,只是建立在已经发现、知晓的文化遗产基础之上的,还有很多文化遗产未被发现。比如,甲骨文和简帛作为重要文化遗产,虽然已经发现和收集了不少,但还有埋在地下、尚末被发掘的。现在,我们对思想史的认识主要依据的是历代思想家留存的著作,但民间也留存有不少思想史的材料,如家规族训,它们呈现了思想史的另外一面,需要深入挖掘。还有一些少数民族的文化遗产,也需要我们去深入挖掘。如云南发现的彝族文字的旧抄本《董永记》,对于研究彝族孝的伦理具有一定的意义。类似的文化遗产还有很多,需要我们深入挖掘。只有做好文化挖掘工作,中华文化的丰富性才能得到充分彰显,我们才能更具文化自信。

④当下很多地方都非常重视对本地区传统文化的挖掘,出版了不少丛书、全集等。但是,对这些传统文化的研究还是不够。又如,对于已经发现的甲骨文和简帛,需要对其文字进行深入解读。清华简被发现之后,不少学者都在持续不断地识读其文字,虽然已经取得很大进展,但还有一些更难的文字需要识读。可见,树立文化自信,需要沉下心来研究我们的文化。只有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深入研究之后,才能更好地树立文化自信。

(有删改)

( 1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段先对文化自信进行解说,然后指出文化自信对中华民族的重要性。
B: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递代积累、丰富多彩、博大精深,是我国文化自信的底气。
C: 目前,对清华简文字的识读已取得很大进展,但其中一些文字还有待破解。
D: 本文采用分—总结构形式,主体部分通过层层递进方式加以论证,逻辑严密。
( 2 )选文从三个方面论述“如何才能真正树立文化自信”,请仿照例句填写其他两个方面。

①要知晓文化家底;② ________;③ ________。

四、写作(分值:60分)
题目:打开

要求:①先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词语,然后作文。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书写规范、整洁,600字以上。④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往如时忆”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