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依次填入文段画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能让自己登高的,不是借用他人的肩膀,________;能让自己站立的,不是终日卑微的苟活,________;能让自己重生的,不是等待往事的结束,________;能让自己追逐的,不是心中远大的目标,________。每一天都是新的开始! ①而是自身的学识 ②而是不死的信念 ③而是勇敢的告别 ④而是不屈的抗争 A: ④①②③ B: ④①③② C: ①④③② D: ①④②③ |
2、 | 选出下列句子中修辞方法不同的一项( ) A: 他激动极了,从脖子红到脸,太阳穴的青筋胀得像豆角一样粗。 B: 敌人夹着尾巴逃跑了。 C: 车过鸭绿江,好像飞一样。 D: 风推开人家的门窗,把破屋子上的茅草大把大把地撕下来,向空中扬去。 |
3、 | 下列语句标点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明天在新街口活动,你是坐地铁去,还是坐公共汽车去?B: 写研究性文章和文学创作不同,不能摊开稿纸搞“即兴”。(其实文学创作也要有素养才能有“即兴”。) C: 语言,人们用来抒情达意;文字,人们用来记言记事。 D: 北京紫禁城有四座城门:午门、神武门、东华门、和西华门。 |
4、 | 下列各组词语中读音和书写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深邃(suì) 鳞次栉(zhì)比B: 蓦(mù)地 轻装淡抹(mǒ) C: 翩跹(xiān) 断章(zhāng)取义 D: 粗犷(guǎng) 惟妙惟肖(xiào) |
5、 | 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 铿锵 战战兢兢 相提并论 B: 虔诚 韬光养晦 大相径庭 C: 麒麟 司空见惯 首屈一指 D: 狼籍 今非夕比 人情世故 |
6、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政府不断继续加大财政投入,以解决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短缺问题。B: 通过开展“每月少开一天车”的活动,可以使北京的空气更加清新。 C: 能否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财富观,是能否使他们形成良好人生观的关键。 D: 在第49 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我国运动员获得了五个项目的比赛。 |
7、 | 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湘行散记》是沈从文的散文代表作之一,创作于1934年至1935年。它真实地记录了作者的返乡见闻,在对故乡人事风景留恋赞叹的同时,更流露出深沉的乡土悲悯情怀。 B: 鲁迅在《二十四孝图》中,忆述儿时阅读的感受,赞美了“卧冰求鲤”“郭巨埋儿”“老莱娱亲”等孝道故事。 C: 在《猎人笔记》中,作者不仅描写了一系列新旧地主的形象,还描写了一些富有才干、创造力和优良品质的农民形象。 D: 《镜花缘》的故事发生在武则天执政期间。《镜花缘》的“镜花”意思是镜中花水中月,就是说人与人之间的缘就像镜中花水中月,是虚虚实实转瞬即逝的。 |
8、 | 下面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中语会即将在我校召开,这次会议规定每位发言者的发言时间最多不超过30分钟。 B: 随着电脑文字录入技术的应用,使人们逐渐不喜欢用笔写字了。 C: 为降低交通噪音对奥运村的影响,我国科研人员制定了总平面防噪音方案。 D: 为了防止这类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
9、 | 结合语境,下列划线词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对待每一件对自己有益的事,我们都应该持之以恒地去做。 B: 北京的新老建筑和谐衬托,相得益彰 , 令人惊叹。 C: 药能活人,亦能杀人,生死关头,间不容发 , 可不慎欤! D: 她看上去很大胆,善于一成不变而且无所忌惮,她正是这样一个人。 |
10、 | 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农村学校食堂要坚持“公益性、非营利性”原则,学校食堂是否对外承包,应成为一条食品安全底线。 B: 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四省市作为整体在PISA2018(世界教育质量监测)中取得全部3项科目全球第一。 C: 12月1日上午,参加十堰(郧阳)国际马拉松的摩洛哥选手感叹“不虚此行”。 D: 2019中国水都·丹江口半程马拉松从该市博物馆开跑,呐喊声、加油声、欢呼声响彻天际,数千名选手冲出起跑线。 |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野望 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 1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中的动词使用很有特色,尝试进行分析。( 2 )诗歌的最后一句运用了什么样写作手法?全诗表达了作者怎么样的思想感情? |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B: 舍人耿忠∕使广信还 C: 舍人耿忠使∕广信还 D: 舍人耿忠使广∕信还 ( 2 )解释文中加线的词语。 ①延( ) ②书( ) ( 3 )翻译下列句子。 陈友谅屡胁之,不应。( 4 )熊鼎辞官和劝谏的理由中,分别突出的是哪一个字,请写在下面。( 5 )联系选文,说说熊鼎是个怎样的人? |
阅读《母亲 • 我 • 狗 》,完成文后题目。
母亲 • 我 • 狗
①小时侯我极怕狗。现在想来,虽称不上是“谈狗色变”,也确有些“说狗心寒”,对狗的怕简直甚于想像中的鬼怪。每到夜间,远处的几声狗叫都能把我的心吊起来,好长时间才在母亲的细语柔抚下慢慢落下去。到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学校要求上早学。
②可整个村子上三年级的就我一个,另有几个四五年级的学生在校住宿。我作难了:学校和我们村子之间正好有一个“恶狗云集”的大庄子,白天和别人一起倒还不怎么怕;这早上起来,黑咕隆咚的……
③邻居大婶也来劝母亲:“别让洪水上了吧,就弟兄一个,他爹又不在家,万一有个好歹咋向他爹交代呢?”母亲笑着谢了大婶,摸摸我的头说:“我送他,学不能不上啊。”大婶瞪了母亲一眼:“你,能行吗?”母亲顿了一下,点点头。
④第二天早上,我一觉醒来,发现母亲已点着灯在忙碌了。“五点半了,起来吧。”母亲见我醒了,转身为我打来洗脸水。待我洗好脸,她到院里找了一根木棒拿在手中,夹上我的书包,然后拉上我:“走吧。”摸了摸母亲手中的棍子,拉着母亲的手我顿时觉得安全多了。
⑤到了那个村子,我的心也不再那么恐惧了,只是紧紧地攥着母亲的手。母亲紧张地盯着周围,像是怕狗突然从暗处扑上来似的。
⑥忽然,我感到母亲的手湿漉漉的,有些发抖,我抬头看着母亲,母亲赶忙俯下身拍拍我的头:“洪水,别怕!有妈在,狗子不敢来的。”我便像置身于一把保护伞下似的,心慢慢的安稳下来。
⑦以后,母亲每天早晨起床后总是先把我送到学校,然后再回去做饭。
⑧几年过去了,有一次同大婶闲谈,一句话说得我心猛的一颤:母亲对狗的怕其实一点也不亚于我!她小时候曾被狗咬得差点丢了命。母亲那湿漉漉的颤抖的手在眼前一闪,我真想跑到正忙碌的母亲身边,抱住她大哭一场----为她那颗受苦受累还经常受着惊吓的羸弱的心!
⑨如今我已不再是那个怕狗的小孩子了,而母亲依然很怕狗。于是每次外出,我总细心的守护在母亲的身旁----因为,我忘不了那个怕狗的童年;忘不了母亲那只手,湿漉漉的,有些发抖……
选自《听雨轩——精短美文》)
孤独的老乡
①我不知道他叫什么,暂且叫他小吴吧。
②第一次盘问小吴,真不能确定他在我眼皮底下多久了。偌大的天安门广场,游客络绎不绝,人流涌动如潮。大家背对巍峨的城楼,无不在忙着摄影留念。小吴不是这样。他到处转悠,瞅瞅这个,看看那个,总是撵在人家身后,时不时还支棱起耳朵,偷听人家在讲些什么,形迹可疑。
③我作为广场的巡逻人员,截住小吴,问:“你干吗?”他捏着衣角,嗫嚅道:“我在丰台那边打工。”
④“我是问你来天安门广场想干吗?”
⑤“没干吗呀。”
⑥“老实点,我注意你不是一回两回了,你老盯着人家游客干吗?”
⑦“我……我在找人。”
⑧“找谁?”
⑨“找老乡。我来北京三年,还没遇到过一个老乡。”
⑩我鼻子一酸,拍了拍小吴的肩,叮嘱道:“注意点形象,别太露骨,更不准妨碍人家。”他眼里汪着泪,点点头。
⑪天安门广场,草原一样广袤,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人群,河流一般朝这里涌来。黄昏时候,夕阳之下,人流涌得愈加湍急。小吴迎着无数面孔走去,仔细辨别暮色下的每一张脸、每一句方言。
⑫夜深了,广场上游客稀疏,灯火慵懒,小吴拖着疲惫的身躯,追上了20路公交车。公交车从我跟前一闪而过时,我看见小吴抓着吊环,挤在一群人中间,眼里满是恋恋不舍。
⑬小吴来的时间很固定。每个星期天早上,换乘三趟公交车来,晚上又换乘三趟车回去。我巡逻时经常遇到他,有时会问:“找到了吗?”他总是一脸黯然。
⑭有一次,我发现他神情大异,跟着一个旅行团很久,最后还是悄悄地离开了。我问他:“不是吗?”他失望地答道:“不是,是相邻那个县的。”
⑮“相邻那个县也是老乡啊。”
⑯他摇了摇头,固执地说:“连一个县的都不是,能算是老乡吗?”我安慰他说:“实在想家了,就回去看看吧。”他笑道:“回家?我爹在山上打石头被炸死了,那个女人改嫁去了外省,哪有什么家?”说完,撇开两条瘦腿,消失在人海中。
⑰小吴找到按照他的标准定义的老乡,是在一个下午。远远 地,看见他和一个夹着公文包的中年男人在国旗下拉扯。我立即赶了过去。小吴看见我,激动地说:“他是我老乡,绝对的老乡!”那中年男人甩开小吴的手,整了整领带,呵斥道:“老乡?谁和你是老乡,老子是北京人!”小吴说:“你耍赖,你刚才打电话说家乡话,我听出来了,你是我们县的。”中年男人厌恶地挥了挥手,骂道:“神经病。”听了这话,小吴的身体晃了一下。
⑱这件事后,很长时间没有看见小吴在我眼皮底下转悠了。我心中不禁想:是死心了还是离开北京了?这孩子,挺好的,时间长了没见,还真让人心里有点挂念。
⑲小吴再一次出现,是带一对老人来看升国旗。这对老人脸色凄苦,衣衫褴褛。我问他:“你找到老乡了?”小吴说:“没呢。他们是一对聋哑夫妇,东北的,也没有老乡,我就对他们说,我们做老乡吧。”
⑳我欣慰地笑了,说:“那加我一个吧。”小吴狐疑地问:“你?”我看着远方,沉默了一会儿,说:“我在这里巡逻快三年了,也没遇见一个老乡。”
(选自《2015中国年度小小说》,有删改。)
( 1 )概括情节,用简洁的语言填写下表。情节 | 主要事件 |
开端 | 小吴被“我”盘问。 |
发展 | ①________ |
高潮 | ②________ |
结局 | 小吴与一对东北聋哑夫妇做老乡,“我”也主动加入。 |
怀疑→________→________→认同
( 3 )结合语境,赏析句中划线词的表达效果。①他眼里汪着泪,点点头。
②我巡逻时经常遇到他,有时会问他:“找到了吗?”他总是一脸黯然。
( 4 )第⑰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小吴的身体晃了一下。
( 5 )小说结尾有何妙处?结合文章,谈谈你的理解。读下面的材料,然后作文。
幸福是一种感觉,幸福是一种心境,幸福是一种体验,作家毕淑敏还说幸福需要提醒。幸福是清闲无事,幸福是艰苦创业;幸福是书山寻宝,幸福是亲近自然;幸福是攫取与占有,幸福是互助与奉献;幸福是父亲递来的一顶草帽,幸福是妈妈传出的一声呼唤,幸福是朋友送上的一束鲜花……
请以“幸福”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题目自拟;(2)你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诗歌、戏剧除外;(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等信息;(4)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班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