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世博园内的中国馆用高科技手段完善地展示了中国的强盛、城市的美好。B: 经过三年努力学习,他对自己能否考上理想的高中充满信心。 C: 经国务院批准,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定为全国“防灾减灾日”。 D: 据统计,地球上的森林每年大约有2000万公顷左右被砍伐或毁坏。 |
2、 | 请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 A: 柴静的《穹顶之下》尝试揭示我国燃煤和燃油大概存在“消耗量大”“相对低质”“前端缺少清洁”“末端排放缺乏控制”。B: 深圳长青诗社大约20名左右诗友到大鹏新区老干部活动中心参观楹联书画展。 C: 通过举办“与光荣同行,与梦想同飞”的大型主题活动,使学生的文明的素质有了很大提高。 D: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培养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3、 | 下面几个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言在此而意在彼,不是说明着什么,而是隐喻着什么 ②一般说来,优秀的诗篇总是避开直说 ③读到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时,我们就会知道,它的意思并不限于 字面所传达的,它有着更为深远的含义 ④正常的状况,诗人总是不直接向读者进行灌输,他们只是含蓄地点拨你,然后给你以天女散花般的想象的自由 ⑤这是诗的一般规律,了解它是欣赏诗歌所必不可少的一种思想准备 A: ④①②③⑤B: ②①④⑤③ C: ②⑤④①③ D: ④②①⑤③ |
4、 | 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 挑着花篮灯的姑娘们,打扮得花枝招展、艳丽俊俏。 B: 下雪了,孩子们呼朋引伴 , 玩起了打雪仗。 C: 那种清冷是柔和的,没有北风那样咄咄逼人。 D: 他对自己已取得的那些成就总是津津有味。 |
5、 | 下列词语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 倦殆 愚钝 筋皮力尽 潜滋暗长 B: 劳禄 躁热 张目结舌 和颜悦色 C: 序幕 蒙味 杳无消息 交头结耳 D: 犀利 顾忌 小心翼翼 无动于衷 |
6、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夏天的黄连山,真是我们纳凉避暑、休闲娱乐的好季节。B: 这次比赛的获胜,将决定我们队是否进入决赛阶段。 C: 通过这次社区劳动,使她更喜欢参加青年志愿者活动。 D: 我们要引导青少年用美的眼光去看世界,用美的心灵去感受世界。 |
7、 | 下列划线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领导人民大众,以摧枯拉朽之势推翻了蒋家王朝, 建立了新中国。 B: 轰隆的巨响,振聋发聩 , 游人打着手势在夸张地交谈,却好像失去了声音。 C: 网络文学似乎大有成为准主流文学之势,但相对于纯文学而言,它只不过是冰山一角。 D: 这所大学一些学生语文水平实在低劣,传扬出去,准会被人贻笑大方 , 影响学校声誉。 |
8、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型犯罪手段,公民个体也应该具有一定的信息安全防范。 B: 漫步于风光旖旎的半山公园,皎洁的月光和悠扬的歌声从远处传来。 C: 阅读是否肤浅化,既取决于阅读者的思考,也取决于作品本身的深度。 D: 杨绛先生将全部稿费和版税,捐赠给母校清华大学,设立了“好读书”奖学金。 |
9、 | 下列句子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A: 晓鸥到敬老院看望孤寡老人李奶奶,问道:“奶奶,您老身体真硬朗,今年高寿?” B: 下楼时,小龙被剧人踩了一下,生气地说:“你走路不长眼呀?差点把我踩伤了!” C: 小红到同学家做客,离开时说:“今日光临寒舍,我很开心,感谢你盛情款待!” D: 张老师找小熊到办公室谈话,小熊说:“有什么话赶紧说,我还得回去写作业呢!” |
10、 | 下列选项中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情节不符的一项是( ) A: 保尔主动出手解救朱赫来,成为一位革命战士。 B: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手稿曾被邮差弄丢过。 C: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作者根据自己人生经历写成的一部小说。 D: 当保尔发现冬妮亚不能与工人阶级站在一起时,便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分手。 |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淮村兵后① |
曹刿论战(节选) ①小惠未徧 ________ ②牺牲玉帛 ________ ③公将鼓之 ________ ④遂逐齐师 ________ (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3 )阅读全文,说说曹刿的“远谋”表现在哪些方面?( 4 )本文运用“对比”“映衬”的手法刻画曹刿,请结合文本具体分析其作用。 |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天桥上的歌声
山里的孩子,没啥爱好,就喜欢唱歌。一年的支教时间,在孩子们的歌声中,一晃就过了。想着朝夕相处了一年的孩子们,几天来,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我支教的学校,是一所山村小学,建在一座大山的脚下。学校的对面,远远近近地散落着几个村子。一座石砌的小桥,将学校和村子连为了一体。
这天是我离校的日子。早晨,天还没有完全亮,我正收拾东西时,敲门声响起。开门一看,全班的三十多个学生,顶着晨风,排着队,静静地站在门外。孩子们脸上挂着泪痕,谁也没有说话,都怯生生地望着我。班长小慧红着脸,站在最前面。
我愣了一会儿,走上前,摸着小慧的肩膀,问,你们有啥事吗?你们咋了?
这时,小慧抬起头,擦了擦眼睛,忽然就笑了,说,老师,我们知道您要走了,我们想请您去看看天桥。
小慧说完,孩子们全都抬起头说,老师,我们请您去看天桥。
我傻了一下,天桥?啥天桥?
小慧伸手往外一指,说,就是那座石桥。
我一听,摸了摸小慧的头,看着孩子们,笑呵呵地说,那不是天天都看着嘛,有啥好看的?
小慧垂下头,怯生生地说,我们想再为您唱首歌。这时,孩子们又望着我说,老师,我们想再为您唱首歌。
看着孩子们那一双双企盼的眼睛,我的心里忽然有了一种特别难受的感觉,眼眶一湿,咬了咬嘴唇,说,好,走,我们去看天桥,老师也想再听听你们的歌。
我刚说完,孩子们马上就紧紧地围在我身边,拉着我就往桥上走。
几分钟后,我们来到了桥上。
孩子们看见天桥,一扫刚才的阴郁,全都叽叽喳喳地跑开了。
走上天桥,我一下愣住了。桥面上,孩子们用带着露水的鲜花铺了几个大字:老师,我们永远爱您!我怔在那里,眼泪又慢慢地开始往外涌。
这时,一个男孩跑到我面前,拉住我的手问,老师,您知道这桥为什么叫天桥吗?
我摇摇头,擦了下湿润的眼眶,朝男孩笑了笑。
男孩说,这桥是村里的顺天爷爷带领我们修的,所以我们叫天桥。还有,我爸说,这是通往山外的金桥,是能使村子富起来的致富桥,所以叫天桥。老师,我爸还说了,您就是我们山里孩子的天桥。
男孩一说完,孩子们又都围了上来,异口同声地说,老师,您就是我们的天桥。
我的心被重重地震了一下,忙俯下身子,抱着男孩,望着孩子们,心里说不清是一种啥滋味,只是泪水立马就在脸上婆娑了起来。
小慧走到我面前,指着桥面上的字说,老师,这是我们全班同学送给您的礼物,希望老师喜欢。老师,我们再给您唱首歌。说完,小慧不等我同意就开始唱了起来。刚唱了第一句,孩子们就跟着唱了起来:春天的花开了∕老师,我们想您∕您的恩泽如绵绵细雨滋润我心田∕夏天的蝉叫了∕老师,我们想您∕您的教诲似凉爽的风轻拂我耳际∕老师,我们想您……
歌声在桥上回荡,在山里回荡。桥下的河水,带着孩子们的歌声,欢快地向山外流去。
我忙走进孩子们中间,拉着他们的手,一起唱了起来。
唱了一首又一首,后来,孩子们唱完了,唱累了,全都哽咽着说不出话来。我忙背过身子,低下头,偷偷掏出手机,拨通了爱人的电话,刚说了几句,爱人就长长地叹了口气,说,我知道你的意思,啥天桥不天桥的,你想留就留下吧!你放心,我和女儿会照顾好自己的。你要注意自己的身体,你那病不能太累了。说完,爱人就挂了电话。
听着电话里的嘟嘟声,想起爱人和孩子,我的眼泪慢慢地又淌满了脸庞。
“我”支教结束,准备离开学校回家→班长小慧带着全班学生给“我”送别,请“我”去看天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文中最后一段“我”流泪的原因是什么?( 3 )小说以“天桥上的歌声”为题,有何作用?( 4 )对本文分析鉴赏错误的两项是( )A: 小说故事发生的背景是大山里的山村小学,那里交通闭塞,经济落后,教育也落后。材料一: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经济座谈会期间表示:“现在很多人,到什么地方先问‘有没有Wifi’,就是因为我们的流量费太高了!”他对有关部门负责人说,可以研究如何把流量费降下来,“薄利多销”,在网络上引发了如潮点赞。在某种程度上,李克强总理是在代表千千万万的网民发声,是在为面临网络服务质量不佳与资费过高的用户“维权”。李克强总理敦促“提网速降网费”,不仅关系到普通用户的体验与感受,更可能影响“互联网+”时代的发展进程与谁能抢得有关领域的制高点。
材料二:如今,手机款式不断翻新,功能不断增多。中国城市学生几乎人手一机。农村学生使用手机也逐渐多了起来,一年前只有10%,现在已达到40%以上。手机进校园,不仅浪费了学生许多学习的宝贵时间,影响听课效率;容易滋生事端,学风涣散,还严重败坏考风,各种事故防不胜防。目前美国大部分学校不允许学生使用手机;意大利2007年起就在全国范围内禁止学生在教室使用手机,芬兰禁止无线通讯公司直接向青少年推销手机入网等移动通信服务,否则将被处以10万欧元的罚款;2009年1月,日本文部科学省要求禁止学生携带手机上学,并要求制定高中学生“禁止学生在校内使用手机”等规定;同年8月,印度教育中央委员会要求中学将手机禁用范围从教室扩展至整个校园;2009年10月9日,法国参院通过法案,在幼儿园、小学和中学,禁止学生使用手机。在中国,中学生能否带手机进校园,目前还没有明确的相关规定。
材料三:中国中小学生网络使用情况统计图表
项目 | 上网时间、年龄 | ||
调查项目 | 每天都上网的学生 | 平均每天上网2小时 | 10岁以前“触网” |
所占比例 | 82.9 | 70.4 | 61 |
课堂上,同学们就“一个人跑得快,一群人跑得远”这句话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一位同学说:“一个人独自行走,会走得很快,因为没有外物干扰,只有一心行走这个目标。”另外一位同学说:“多人结伴而行,才能走得更远,因为在行走的过程中可以相互支持,相互鼓励。”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什么联想或感悟?请任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