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通州区运河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开展“盐都悦读·书香氤氲”大阅读活动的倡议得到了全区广大师生的积极响应。
B: 十八大以来,国家持续加大民生,普通百姓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增强。
C: 图书过度包装不仅让奢靡之风入侵文化领域,将真正爱书之人拒之门外,而且使消费者的图书购买力大大下降。
D: 央视最近推出的大型文化节目《朗读者》,形式和内容都十分充实,收视率再掀狂潮。
2、

下面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歌曲《时间都去哪儿了》让无数中老年人感动,它再次提醒人们:时间一去不复返,切忌不要蹉跎岁月。(删去“切忌”或“不要”)
B: 央视《中国诗词大会》得到了观众的高度赞赏,也让人们从参赛学生的身上看到了传承中华文化。(在“文化”后加上“的希望”)
C: 当灵感迸发、文思泉涌时,美妙的文辞会源源不断地流泻到笔下,这都源于写作者平时注重知识和生活的积累为基础。(删去“为基础”)
D: “一带一路”描绘了一幅和平发展、互利共赢的新思路,它不仅会给中国企业带来更多的商机,而且将为世界经济积蓄巨大的能量。(把“描绘”改为“勾画”)
3、下列传统文化与文学常识的内容表述错误的一个选项是( )
A: 约定俗成的借代,如:风骚,本指《诗经》里的国风和《楚辞》中的《离骚》,后来泛指文章辞藻。桑梓,古时住宅旁常载桑树和梓树,后人指代家乡。
B: “五行缺土”中的“五行”,即金、木、水、火、土。按旧时迷信的说法,人的生辰八字要五行俱全才吉利。
C: 古代计量单位,如:更,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贯,旧时用绳穿钱,一千个钱称为一贯。
D: 进学,明清科举制度。童生经过县考初试、府考复试,再参加由学政主持的院考,考取的列名府、县学籍,叫进学,也就成了秀才。又规定每三年举行一次乡试,秀才或监生应考,考中的就是进士。
4、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随着天气越来越热,小伙伴们对冰淇淋的渴望也与日俱增
B: 泰州城区的内环水系和外环水系已融会贯通 , 营造出了“双水绕城”的城市景观。
C: 面对成绩,有的人忘乎所以 , 停滞不前,有的人再接再厉,继续前进。
D: 在京剧《霸王别姬》中,梅兰芳惟妙惟肖的表演,成功塑造了重情重义的虞姬形象。
5、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下列对诗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首联中的“古人”指古代的明君贤士,这句表现了诗人对历史上君臣遇合,风云聚会成就一番事业的无限向往之情。
B: 颔联中的“来者”指后世的明君贤士,这句表现了诗人苦于人生有限而不及见“来者”的无限伤感之意。
C: 颈联“念天地之悠悠”中的“悠悠”意思为“长远得无穷无尽的样子。”
D: 尾联“独怆然而涕下”中的“涕”解释为“鼻涕”。
6、

选出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

A: 斩露头角 粗糙 俗不可奈
B: 名正言顺 滑稽 言简意赅
C: 戏谑 含辛如苦 名付其实
D: 嘲笑 消声匿迹 盛气临人
7、下列词语中划线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静(mì) 抽(yē) 怂恿(sǒng) 根问题(báo)
B: 憔(cuì) 斜(qī) 捻(cuō) 轻怕重(niān)
C: 油(lín) 酝(niàng) 怪(chēn) 花团锦(chù)
D: 桑(shèn) 萏(hán) 伏(quǎn) 咄逼人(duō)
8、下面语句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我们要学会观察生活,要始终保持敏感的好奇心,唯如此,才能时时捕捉到鲜活的生活素材。

②我们大家很清楚,作文无它途,唯生活才是写作的源头活水,我们只有到生活中去,才能找到写作的广阔天地。

③当然,我们不只是用眼睛看,还要用心去思考,用思考去像磁铁一样吸附生活中那些有意味的事物,使之成为我们写作的素材。

④只要我们做到了留意生活,体验生活,提炼生活,抓住有意义的素材,捕捉真切的情感,澄清模糊的认识,我们就一定能写出好的作文。

⑤我们还要把眼睛和心思放在自己熟悉的生活或感兴趣的方面上,这样才会有独到的体会和感受,写出来的文章才不会内容空洞、思想贫乏。

A: ④①③⑤②
B: ②①③⑤④
C: ②④①③⑤
D: ①③⑤②④
9、选出下列加下划线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 )
A: 气 藏污纳(kuàng) 轻怕重(niān)
B: 荒 根深道(hàng) 如坐针(zhān)
C: 声匿迹 合(qì) 纵横阖(bǎi)
D: 箱 纷至磨(zhuó) 日西山(bò)
10、

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以”与“昔滕子京以庆帅左迁此地”中的“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皆美于徐公
B: 数谏故
C: 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D: 屠惧,投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诗,回答相关问题。

谢亭送别

许浑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注】①劳歌:送别歌。

( 1 )下面关于本诗的理解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诗是一首写送别的七言绝句。
B: 一二句写友人乘舟离去,劳歌一曲,缆解舟行。青山红叶的明丽景色呈现出欢快轻松的气氛。
C: 第三句极写别后酒醒的怅惘空 寂,第四句并不直抒离愁,而是宕开写景。以暮色苍茫,风雨凄迷之景表现孤寂落寞的离愁。
D: 这首诗借景寓情,以景结情,比起直抒别情更富含蕴味,更有感染 力。
( 2 )请用生动的语言描绘“红叶青山水急流”的画面。(30字左右)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小题。

【甲】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

【乙】

令封德彝举贤,久无所。上诘之,对曰:“非不尽心,但于今未有奇才耳。”上曰:“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古之致治者,岂借才于异代乎?正患己不能知,可诬一世之人!”德彝惭而退。

御史大夫杜淹奏“诸司文案恐有稽失,请令御史就司检校”。上以问封德彝,对曰:“设官分职,各有所司。果有愆违,御史自应纠举;若遍历诸司,搜擿疵颣,太为烦碎。”淹默然。上问淹:“何故不复论执?”对曰:“天下之务,当尽至公,善则从之。德彝所言,真得大体,臣心服,不敢遂非。”上悦曰:“公等各能如是,朕复何忧!”

(节选自《资治通鉴·唐纪》)

【注】①上:唐太宗。②封德彝:人名,时任尚书右仆射。③致治:治理国家到达大治。④正:只。⑤稽失:延误,贻误。⑥愆(qiān)违:过失。⑦擿(tì):挑出。⑧疵颣(lèi):缺点,毛病。⑨至公:极为公正。⑩遂非:坚持错误。

( 1 )下列划线字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
A: 宠为督 久无所
B: 能命将出师 臣心服
C: 及为忠则从之
D: 燕雀知鸿鹄之志 可诬一世之人
(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

①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②公等各能如是,朕复何忧!

( 3 )【甲】文中诸葛亮用人的方式,可用【乙】文中的“①________”概括。【乙】文中御史大夫杜淹的回答体现他是个②________和③________的官员,因而得到太宗的赞赏。
( 4 )唐太宗开创了一代盛世“贞观之治”,诸葛亮也曾与先帝谈论“汉室之隆”,请阅读【甲】【乙】两文,概括使国家兴隆的共同因素。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音乐巨人贝多芬》,完成下题。

①贝多芬激动而又沉郁的情绪深深感染了来访者,客人不停地记下来。

②命运加在贝多芬身上的不幸是将他的灵魂锁闭在磐石一样密不通风的“耳聋”之中。

这犹如一座不见天日的囚室,牢牢地困住了他。不过,“聋”虽然带来了无可比拟的不幸和烦忧,却也带来了与人世的喧嚣相隔绝的安静。他诚然孤独,可是有“永恒”为伴。

③贝多芬留客人在他屋子里吃简便的晚餐。在晚餐桌上说起他往昔的许多故事,包括他在童年时跟海顿学习时的生活,包括他为了糊口指挥乡村音乐队的生活……请看一看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在那本大书里流着一条大河,那条大河就是从贝多芬身上流出来,并且加以引申开的。

④贝多芬向他的客人叙述最后一次指挥音乐会的情形。那次节目是《费黛里奥》。当他站在台上按着节拍指挥时,听众的脸上都有一种奇怪的表情,可是谁也不忍告诉他。演奏告终,全场掌声雷动。贝多芬什么也听不见,很久很久背身站在指挥台上,直到一个女孩拉着他的手向观众答谢时,他才缓缓地转过身来。原来他完全聋了!他永远不能担任指挥了!

​⑤贝多芬对客人大声地说:“听我心里的音乐!你不知道我心里的感觉!一个乐队只能奏出我在一分钟里希望写出的音乐!”

( 1 )“请看一看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在那本大书里流着一条大河,那条大河就是从贝多芬身上流出来,并且加以引申开的。”这句话应如何理解?

( 2 )第②段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段末加点的“永恒”指的是什么?

现代文阅读

父爱有多坚硬

①这些年来,他很少和父亲说话,始终如陌生人一样保持距离。

②5岁时,他闹着做鸡毛毽子,追得满院子鸡飞狗跳的。父亲见了,在他的屁股上落下了大红指印;上小学时,他偷偷地在教桌里放老鼠,吓得老师花容失色。回家后,他的屁股上多了几道鞭痕;中学时,父亲教训他的话,他一脸不屑地顶回去。父亲急了,扬起手,却怔了怔,没落下来。那时的他已高出父亲一个头。

③高二的暑假,他宅在家里,整日沉迷于游戏中。一天,母亲说:“你爸腰疼病犯了,你和他一起出工吧,搭把手。”他不情愿地答应了。父亲是维修工,只要有人打电话,他便立即出门。那天,是6楼的露台排水口被垃圾堵死了,物业提出要扩建排水口,父亲满口应承下来。

④正值盛夏,太阳火辣辣的。穿着白色T恤、运动短裤的他像是出行的游者,磨磨蹭蹭地跟在父亲身后上了露台。露台上毫无遮掩,阳光白花花一片。父亲躬身半跪,一只手做支撑,另一只手艰难地伸进排水口掏垃圾。恶臭一阵阵袭来,他不由皱了皱眉,退后了一步。而父亲仍然半跪在那里清理着,发白的灰色汗衫被汗水浸透,紧贴在后背。他看不见父亲的脸,只看见父亲花白的头发在阳光下发出刺目的白光,扎得他的眼生疼。在他的印象里,父亲是高大威猛的,健步如飞,声如洪钟。可是眼前的父亲却黝黑瘦削,如霜后的茄子迅速地蔫了。这让他有点不知所措起来。忙碌半晌,终于清理干净了。父亲跌坐一旁,喘粗气。看到不远处站立的儿子,愣了一下,努力地站了起来,腰却如弓似的牵扯着生疼,怎么也站不直。太阳已经爬上半空,热浪一阵阵袭来,逼得他不敢抬头。

⑤父亲躬着腰拿起电钻开始扩大排水口,电钻声尖锐地响起,火花四射,砂石飞溅,有的贴着父亲的面颊飞过。一股无形的力量驱使着他猛地上前一步,夺过父亲手里的电钻。这时,他才知道这是个不好驯服的家伙,震动起来如一匹剽悍的野马,随时准备脱缰而去。没多久,他的掌心便磨出了水泡,钻心地疼。父亲又将电钻夺了过去,只是安排他用铲子清理碎裂的砂石。阳光火焰般包围了他,有液体顺着他的脸颊滑过,涩涩的,咸咸的。

⑥当晚,他辗转难眠,起身去卫生间时,听到父母房里有细碎的说话声。他贴耳过去。“以后不要儿子陪我出工了啊,他是拿笔杆子的料,哪做得来粗活。他小时候我管得严,相信棍棒底下出孝子,看来是我错了啊。能将他供上大学,也算是了了我的心愿……”那是父亲的声音,低沉而苍老,像一只无形的手紧紧扼住了他的咽喉。他想起了5岁时,父亲将他顶在肩头去看露天电影。人群密密匝匝挡住了父亲的视线,而他看得兴起;小学考试,他得了双百,父亲竟喝得满面通红;为了给他筹借高中的学费,一向不求人的父亲却陪笑脸跟人说尽了好话……这些画面在他脑子里一一闪过,让他喉头发涩。

⑦那一天,他一下子长大了。虽然父亲给他的爱粗糙坚硬,却真挚朴实,无声地融入了他的生命里,让他也慢慢变成了如父亲一样坚硬的男子。

(选自《做人与处世》有删改)

( 1 )阅读③-⑦段,填写下表。

记叙顺序

情节

第⑥段运用了①________的记叙顺序。

“他” 不情愿地答应陪父亲去扩建排水口。

②________

③________

“他”在父爱的浸润下,慢慢成为坚硬的男子。


( 2 )请结合本文,举一例简要分析前后照应的作用。
( 3 )你认为谁是本文的主人公?请结合内容及主旨说说你的理由。
( 4 )结合语境,品析下面的语句。

①请从表达方式的角度说说第④段画横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②第⑤段画线句中的“液体”一词换为“汗水“好不好? 为什么?

( 5 )分析“那一天,他一下子长大了”的原因,生活中也会有触动你情思让你成长的事例,请选取其中的 一个事例并写出触动的原因及感受。
四、写作(分值:60分)
东风是机遇,东风是鼓励,东风是关怀。在人生的旅途中,东风无处不在。它帮助我们发现希望,感受温情,获得成长总有东风为我们而来。

请以“东风为我来”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文中不要出现本人的姓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比情兽更禽兽”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