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有关课文和作者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 A: 雨果是法国作家,代表作有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等。课文《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充分体现了雨果的人道主义精神。B: 《苏州园林》的作者叶圣陶本身就是苏州人,是我国著名的作家、教育家。作者从游览者的角度,概括出数量众多、各具匠心的苏州园林共同的特点,就像是一把钥匙,打开了苏州园林的美的奥秘之门。 C: “世外桃源”这个成语现多指不受外界影响的地方或幻想中的美好世界。它来源于东晋著名诗人陶渊明的名文《桃花源记》。 D: 《爱莲说》是唐代哲学家周敦颐写的一篇“托物言志”的铭文。作者以“菊之爱”“牡丹之爱”衬托“莲之爱”,表明了他浊世独立,永远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的人生态度。 |
2、 | 根据语境,下面横线上填入的句子排列恰当的一项是( ) 我带着孩子们,隐身在走廊的玻璃门里,悄悄观望。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翅子一展,大麻雀划了一道斜线,飞上短篱,活跃的姿态,描绘出它满腔喜悦,目不转睛地望着那贪婪吞食的小囚徒。 ②只见一只大麻雀,果然勇敢地自篱墙上跳了下来,口里衔着一条小小白虫,两根细细小腿像雨线般在地上轻盈跳动。 ③它的头向这边歪一歪,小麻雀的头向那边斜一斜,正好两喙相接,那条白虫遂落进了那张饥饿的小嘴巴。 ④及至四顾无人,“刷”的一声,飞跃到小麻雀跟前。 A: ③①②④B: ③②①④ C: ②③①④ D: ②④③① |
3、 | 下列划线字注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旁鹜(wù) 德行(xíng) 掠夺(lüè) 盗贼(zéi) B: 亵渎(xiè dú) 佝偻(jū lóu) 解剖(pōu) 禅师(chán) C: 流露(lù) 拣择(jiǎn) 蜩翼(tiáo) 骈进(pián) D: 强聒不舍(guā) 老聃(dān) 罪不容赦(chì) 儒家(rú) |
4、 |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溃退(kuì) 曦月(xī) 肖像xiāo 锐不可当(dānɡ) B: 要塞(sài) 沿溯(shù) 藻荇(xìng) 屏息敛声(liǎn) C: 驱犊(dú) 悄然(qiāo) 素湍(tuān) 摧枯拉朽(xiǔ) D: 翘首(qiáo) 歼灭(jiān) 戾天(lì) 一丝不苟(ɡǒu) |
5、 | 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诘责( jié ) 彷徨 ( fáng ) 千里迢迢( tiáo )B: 锃亮 ( zènɡ ) 解剖( pō ) 哄堂大笑 ( hōnɡ) C: 稽首( qǐ ) 炽(chì)热 广袤无垠( mào ) D: 污秽 ( suì ) 小憩( qì ) 藏污纳垢( ɡòu ) |
6、 | 下列选项中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诗经》是我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年的305篇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它开创了我国诗歌的浪漫主义传统。 B: 王熙凤是《红楼梦》中的人物,人称“凤辣子”.她精明能干,惯于玩弄权术,为人刁钻狡黠,对上善于阿谀奉承,深得贾母欢心,是贾府中炙手可热的女强人。 C: 莫泊桑是法国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创作了300多部短篇小说,是世界三大短篇小说王之一,除了我们学过的《我的叔叔于勒》之外,他的代表作还有《羊脂球》《项链》《菲菲小姐》等。 D: 《名人传》是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的一部人物传记,它叙述了贝多芬、米开朗琪罗、列夫•托尔斯泰苦难和坎坷的一生,赞美了他们高尚的品格和顽强奋斗的精神。 |
7、 |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马说》一文的作者是我国唐代文学家韩愈,他是我国唐宋八大散文家之一。B: 由于“柳”和“留”,“丝”与“思”谐音,古代有折柳相赠来表示对远行人留恋之情的风俗,所以离别诗中多出现柳树的身影,或烘托环境气氛,如“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或折柳表达思念之情,如“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C: 鲁迅1918年5月以“鲁迅”作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1923年,《狂人日记》被收进《朝花夕拾》出版。 D: 宋词代表了宋代文学的最高成就,分婉约和豪放两大派别。其中豪放派代表人物是苏轼和辛弃疾。 |
8、 | 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苏联科学家发现,如果二氧化硅(即非常纯的沙子)处于超高压的状态,那么它的原子相距很近,从而变得极为致密。B: “听着,朋友,”他们说,“你丑得可爱,连我都禁不住要喜欢你了。” C: 他高兴地说道:“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D: 《星光大道》是深受老百姓喜爱的一档文艺节目。 |
9、 |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论资排辈的话,穿山甲还是咱人类的前辈呢,然而它们虽然身披“铠甲”,却也抵挡不住人的一张嘴。B: 参加杭州市主城区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人员,其个人账户历年资金可以共济给同样参加杭州主城区基本医疗保障。 C: 王雪莹的事迹被多家媒体报道,“感动江苏教育人物”“江苏省美德少年”等荣誉络绎不绝 , 但她始终谦逊而低调。 D: 北京某小学附近的学区房,39平方米,惊人的卖到近千万,也算是刷新了起跑线的门槛,吃瓜群众再次表示无药可救。 |
10、 | 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家无井/而出溉汲。 B: 有/闻而传之者。 C: 奈何忧/崩坠乎? D: 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小题。 重送①裴郎中贬吉州 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 同作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 【注】①重送:刘裴二人曾一起被召回长安又同遭贬谪。此前诗人已写一首同题五言律诗,是为“重送”。 ( 1 )诗歌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 )“青山万里一孤舟”一句运用了怎样的手法?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
阅读下面古文片断,完成后面小题。 黄 门 服 首 左 右 莫 不 惊 怵。(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黄门尝私从汝求蜜耶?( 3 )用文中原话回答孙亮是如何证明老鼠屎是黄门刚刚放进去的?( 4 )用自己的话概括黄门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
拯救阅读需警惕“电子疲劳”
彭飞
①通过深度阅读来守护知识的温度,避免“电子疲劳”,是重要的时代课题。
②发现一本好书,是买纸质版还是买电子版?两种选择是否常令你感到纠结?
③早在2010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尼葛洛庞帝就曾预言,纸质书将在5年内消亡。然而7年过去了,他的预言落空,甚至“剧情”有些反转。最新数据显示,去年英国纸质图书销售额增长4.9%,销售量增长2.3%,连续两年上涨;美国纸质图书销售额增长3.3%,连续三年上涨。看来,数字化的巨浪,并没有一下子掀翻纸质书这艘小船。
④信息时代带来的“电子疲劳”,或许是不少人重拾纸质书的一个重要因素。“上班看大屏幕,下班读书看小屏幕,就怎么也读不进去”,这是许多白领的真实感受。长时间盯着屏幕,会令眼睛感到不适;终日在各类显示屏之间切换,心里也难免感到某种倦怠。与此同时,互联网在为人们带来即时资讯、海量信息的同时,也让快速浏览替代了深度阅读。从“劳形”到“伤神”,数字技术虽然极大拓展了人们的阅读园地,也确乎容易催生一种阅读焦虑。
⑤有人说,“读一本好书,犹如同一位高尚的人对话”。不仅仅是为了保护视力,在一定意义上,纸质书具有更为丰富的文化意涵,所带来的文化体验也难以替代。捧起一本厚重的实体书,往往能带来更明显的阅读仪式感。无论是触摸书本质感、品评封面装帧,还是以书会友、以文交心,在科技发展迅猛的现代社会,传统的书香仍具有独特的魅力。
⑥当然,作为科技进步的产物,电子书极大地方便了人类的知识存储与传播,所带来的便利也是传统书籍无法比拟的。面对数字化的大趋势,如果一味囿于传统阅读而抵制数字阅读,难免会陷入一种文化保守心态。应当承认,电子书越来越多地取代纸质书,已是不可逆转的发展潮流。但如何在享受“数字化福利”的同时,更好地通过深度阅读来守护知识的温度,警惕并有效避免电子疲劳,是更为重要的时代课题。
⑦实际上,对更好阅读体验的探索从未停止。迎来120岁生日的商务印书馆,在山西和上海开设两家高校阅读体验中心,强调营造阅读氛围、优化阅读环境,将实体书店扩展为文化交流的公共空间,打开了深度阅读的崭新维度。全球最大的图书电商亚马逊公司,从2015年开始逆势而上,布局多家实体书店,根据电子书阅读情况上架纸质书,线上线下相辅相成,取得了不俗业绩。对普通读者而言,大可根据时间、场合、书籍的不同,自由选取灵活的阅读方式,以实现电子书和纸质书的优势互补。
⑧回溯人类文明发展史,从竹简到羊皮,从纸张到电子墨水,尽管书籍的材质一直在变化,但人类对知识的渴望、对智慧的追求却始终如一。当阅读的方式与习惯因时而动、与时俱进,更应对阅读的心态保持一份警觉。正因此,消除电子疲劳,也许我们应当多从内心寻找药方。
(选自《人民日报》2017年02月16日有改动)
( 1 )下面与尼葛洛庞帝教授预言的意思相符合的一项是( )外婆的早饭
李娟
太阳还没出来,天空也白茫茫一片,整个世界清晰而冷淡。这时,第一缕炊烟在群山和森林间缥缥缈缈地升起。如果我也是一个远行的人,看到这种情景也会马上改变自己原来的方向,非常高兴地循着炊烟寻去。
一般来说,外婆吃过早饭都会睡一会儿觉的。睡醒了,屋前屋后转一转。然后,一般来说,还要再睡一觉,这一觉得睡到午饭做好了才能结束。吃完午饭后,一般来说,她老人家一定还得躺上一会儿。躺到半下午,睡得实在睡不着了,起来再屋前屋后转一转。然后,回到帐篷里,往床上一倒一般来说,又要睡到晚上开饭时候……
白天睡成这样,那晚上干什么?晚上就开始玩了呗。一整夜,她睡的帐篷角落那边窸窸窣窣响个不停。有时会有“哐嗵”一声,肯定是摔跤了,要不就一定是弄倒了什么东西。
“吱!吱吱”的声音源自一捏就响的橡皮小耗子(真后悔,当初为什么要给她这个……)。
“嚓嚓~嚓嚓~嚓嚓~……” 在给会跳的玩具小青蛙拧发调(后悔……)。
“啪哒、啪哒、啪哒……” 小青蛙开始跳了。
“窸窸哗哗……”不用说,又在数她的私房钱。
有时候,各种各样的怪声音还会一路延伸到摆放糖果的小食品货架那边……也不能怪老太太嘴馋,闲着也闲着,不吃怎么着?而她老人家只要来了兴致,深更半夜也会旁若无人地唱歌,唱那种川味极浓的,调儿根本就不带拐弯的 招魂一般的曲子。好在我们也听习惯了。乍然一听的人还真受不了呢。总之一夜不得安宁,直到天蒙蒙亮了,我们才能疲惫地沉沉睡去。那时,天大的声响也惊动不了。那样的时刻,外婆也开始起床做早饭了。
如果那个时候我醒着,会从帐篷缝里看到外婆一手拎一截小木桩(我们家的小板凳),一手捏着窄窄一溜儿桦树皮,弓着腰,慢慢向炉灶那边走去。
为预防火灾,我们家的灶砌得离帐篷比较远,在沼泽边的下风处。炉子很简单,三块石头往那儿一堆就行了,旁边还有一个大大的石头,很平,做饭时可以放些油盐酱醋。没有风的时候,我们也把它当做饭桌围着吃饭。炉灶旁边还支了个“人”字形的小棚,里边垛了柴火。
外婆引燃桦树皮,小心放在灶膛里,又添些碎柴掩在上面,拢着手罩上火苗,挡住风,等火苗慢慢地越燎越大,才轻轻地搁上大柴。然后置锅烧水,淘米下锅。
就这样,清晨里,世界的第一缕炊烟在群山和森林间缥缥缈缈地升起了。我又蒙眬睡去,梦里也去到了炊烟所抵达的最高处……
除了外婆,一些牧羊人和外地来的收购羊和羊皮的人也要早早地开始一天的内容。而在此之前,他们已经在路上走了很久了。早上多冷啊,他们裹着沉重的皮大衣,在清晨发白发亮的冷气里走着。草地被冻上了,泛着白霜,硬硬的,被踩得“嘎吱嘎吱”响。太阳还没出来,天空也白茫茫一片,整个世界清晰而冷淡。这时,第一缕炊烟在群山和森林间缥缥缈缈地升起。如果我也是一个远行的人,看到这种情景也会马上改变自己原来的方向,非常高兴地循着炊烟寻去。
于是每天的清晨,在荒野里的火炉旁,总会围过来很多寒冷的行人烤火取暖。还有人在路上远远地朝这边打招呼,急急忙忙往这边赶。他们以炉灶为中心紧紧围坐一圈,高兴地说这说那,不时帮忙往炉子里添一块柴。稀饭沸开了,就赶紧帮着揭一下锅盖。每到那时,外婆就会进帐篷捧出一摞碗出来,为他们一人匀出小半碗滚烫的米汤,他们连忙感激地接过,谢个不停。然后在热气腾腾的水蒸气和炊烟里,很幸福地小口小口啜饮。这时,远处的天空越来越蓝……突然,大地“轰”地一片金黄,太阳从群山间升起来了!
似乎也在同一时刻,羊群的咩叫声和牛哞声突然密集起来,一声声长呼短应。整条山谷都热闹起来。听着这声音,我们倦意更浓,犹在梦中。只觉得枕边一片透亮,被窝更加温暖了。偶尔眨开条眼缝,从帐篷缝隙里瞟到外面炉灶边的人们正恋恋不舍地起身离开。远一点的地方有他们的牛羊,在朝阳里耸动着点点金黄。
外婆早饭的火炉多亲切啊,它砌进了多少寒冷行人最幸福的时光啊…… 但是,正在最感动着的时候:“大懒虫小懒虫快起来! 太阳晒屁股啦!都睡一晚上了还没有睡够?……”
真是窝火!也不知是谁让我们睡一晚上都没法睡够的……
但这时候要是再不起来的话,就有顾客钻进帐篷掀被窝买东西了。没办法,我睡在柜台上,我妈睡在货架下,都不大雅观。
我们便哈欠连天地离开被窝,迷糊着眼睛叠铺盖、穿戴、梳洗。但是看到稀饭已经盛出,新新鲜鲜、热气腾腾地搁在炉灶边的大石头上。三碗稀饭间摆着一碟子泡菜,也刚捞出来,水淋淋的。不禁让人精神一振,好心情伴着好胃口全来了。
我们一边喝稀饭,一边装作什么也不知道似的问道:“咦,你什么时候把饭给做好了?”
她得意的呀:“我怕吵醒你们,干什么都悄悄地……”这话更是比什么都气人。
接下来她又很体谅地说道:“你们干活从早到晚,太辛苦了,我给你们做顿饭嘛,也没什么的。我又不是老得动不得的人,能干一点就干一点嘛……你们太辛苦了,我只想让你们好好地休息……你们只要休息得好,我也就放心了……”
真是毫无办法。吃完这顿珍贵的早饭,一般来说,她老人家又上床睡觉去了。
( 1 )阅读全文,写出外婆晚上做了哪些事?外婆引燃桦树皮,小心放在灶膛里,又添些碎柴掩在上面,拢着手罩上火苗,挡住风,等火苗慢慢地越燎越大,才轻轻地搁上大柴。然后置锅烧水,淘米下锅。
( 3 )外婆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全文内容分析。 写作
题目:这不是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不限文体;③字数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