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天津市建华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题目。

渡汉江

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注:此诗为宋之问被贬期间所作。

下列对本诗内容情感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从第一句中的“岭外”可以看出诗人贬谪之地的遥远。
B: 从第二句中的“复”可以体会到诗人被贬的时间之久。
C: 从第三、四句可以感受到诗人回乡时害怕见到家中的亲人。
D: 从整首诗可以感受到思乡情切、内心矛盾的诗人形象。
2、

对下面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夜泊钱塘

(明)茅坤

江行日已暮,何处可维舟?树里孤灯雨,风前一雁秋。

离心迸落叶,乡梦入寒流。酒市哪从问,微吟寄短愁。

A: 颔联借用“孤灯”与“一雁”意象,渲染了孤独凄凉的氛围。
B: 颈联“迸”“入”两字精妙传神,“迸”写出了乡愁之强烈;“入”,将乡愁化无形为有形,写出乡愁之绵长。
C: 诗人停舟钱塘,入市沽酒,借酒消愁,思乡之愁终于得以派遣。
D: 这是一首羁旅诗,全诗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抒发了诗人浓浓的思乡之情。
3、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杂(rǒng) 撺掇 然而止(jiá) 销声匿迹
B: 劫(nán) 亢奋 草长飞(yīng) 人情事故
C: 农 (yàn) 殒石 海石烂(kū) 世外桃园
D: 归(xǐng) 追溯 风雪途(zǎi) 骄首昂视
4、下列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酝(liàng) 抖(sǒu) 祷告 候咙
B: 斜(jí) 分(zhí) 一刹那 静谧
C: 粗(kuǎng) 啬(lìng) 拙拙逼人 发髻
D: 蓄(zhù) 清(chéng) 莅临 憔悴
5、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隔膜 花枝招展 因地治宜
B: 伫蓄 触目伤怀 一代天骄
C: 阔绰 顾名思义 唯唯连声
D: 懊悔 锋芒毕露 相形见拙
6、选出下列划线词解释正确的一项( )
A: 玉盘珍馐万钱(一直)
B: 先王之政(举行)
C: 以先帝遗德(光彩)
D: 臣本布衣,耕于南阳(亲自)
7、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标题、导语、主体是新闻最主要的三个部分。
B: 《朝花夕拾》是鲁迅唯一一本散文集。其中收集的文章,是鲁迅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与体验的抒情性文章。
C: 《芦花荡》是一篇小说,选自《孙犁文集》,写的故事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
D: 《石壕吏》中“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哭!”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形成强烈的反差,极其形象地写出了“吏”与“妇”的矛盾。
8、

下列句子中的词语使用恰当的是()

A: 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 , 它保持缄默
B: 11月份南飞的鸟群,目空一切地从我们的头上高高飞过
C: 返回的雁群,像凋零的枫叶一样,摇晃着从空中落下来
D: 只要你能洗心革面 , 大家一定都能原谅你的。
9、

下列词语中加横线词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归(xĭng) 石(pán) 安然无(qiāng)
B: 绊(jī) 迷(wáng) 海桑田(cāng)
C: 制(è) 实(hāng) 相形见(chù)
D: 博(yì) 齿(niè) 剑拔张(nú)
10、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真正的朋友应该是心有灵犀的,伯牙、子期堪称高山流水 , 是我们交友的典范。
B: 班长提议星期天去敬老院参加义务劳动,大家随波逐流 , 表示赞同。
C: 小李沉溺于网络游戏,已经到了十分危险的地步,他却不以为然,照样我行我素
D: 真实的月球与传说中的美丽月亮大相径庭 , 它其实是块冰冷的“大石头”。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列各题。

渡荆门送别(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 1 )欣赏诗歌需要“置身诗境,进行丰富而合理的联想与想象。”请描绘“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这句诗所写的景象。

( 2 )品味尾联中“送”字的妙处。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乙】祖莹字元珍,范阳遒①人也。父季真,位中书侍郎,钜鹿太守。莹年八岁能诵《诗》《书》,十二为中书②学生,耽③书,父母恐其成疾,禁之不能止。常密于灰中藏火,驱逐僮仆,父母寝睡之后,燃火读书,以衣被蔽塞⑤窗户,恐漏光明,为家人所觉。由是声誉甚盛,内外亲属呼为圣小儿。尤好属⑥文,中书监高允每叹曰:“此子才器,非诸生所及,终当远至。”时中书博士张天龙讲《尚书》,选为都讲。生徒悉⑦集,莹夜读劳倦,不觉天晓,催讲既切,遂误持同舍生赵郡李孝怡《曲礼》卷上座。博士严毅,不敢复还,乃置《礼》于前,诵《尚书》三篇,不遗一字。以才名拜太学博士。
【注】①范阳遒(qiú):范阳郡道县。②中书:即中书省,官署名。③ 耽,迷恋、沉溺。④都讲:主讲。⑤蔽塞:遮盖。⑥属: 撰著,撰写。⑦悉:全,都

(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慕圣贤之道   ②遇其叱咄
其欣悦 ④父母恐其成

( 2 )下面加点词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禁不能止父母寝睡
B: 家人所觉不足外人道也
C: 常密灰中藏火骈死槽枥之间
D: 才名拜太学学士衣被蔽塞窗户
(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此子才器,非诸生所及,终当远至。

( 4 )【甲】【乙】两文所写人物宋濂和祖莹在读书上有什么共同特点?请你再举出一个类似的例子。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献你一束花
①鲜花,理应呈送给凯旋的英雄,难道献给黯淡无光的失败者?
②一直垂着头。前四天,她从平衡木上打着旋儿跌在垫子上时,就把这美丽而神气的头垂 了下来。现在她回国了,走入首都机场的大厅,简直要把脑袋藏进领口里去。她怕见前来欢迎 的人们,怕记者问什么,怕姐姐和姐夫来迎接她,甚至怕见到机场那个热情的女服务员——她 的崇拜者,每次出国经过这里时,都跑来帮着她提包儿……有什么脸见人,大败而归!
③那次世界性比赛,她完全有把握登上平衡木和高低杠“女王”的宝座,国内外的行家都 这么估计,但她的表演把这些希望的灯全都关上了。
④两年前,她第一次出国参加比赛,夹在许多名扬海外的姑娘们中间,不受人注意,心里反 而没负担,出人意料地拿了两项冠军。回国时,就在这机场大厅里.她受到空前热烈的迎接。 许多只手朝她伸来,许多摄影机镜头对准她,一个戴眼镜的记者死死纠缠着问:“你最喜欢什 么?”她不知如何作答,抬眼看见一束花,便说:“花!”于是就有几十束花朝她塞来,多得抱不 住。两年来多次出国比赛,她胸前挂着一个又一个亮晃晃的奖牌回来,迎接她的是笑脸、花和 摄影机雪亮的闪光。是不是这就加重她的思想负担?愈赢就愈怕输,成绩的包被比失败的包 袱更重。精神可以克服肉体的痛苦,肉体却无法摆脱开精神的压力。这次她在平衡木上稍稍 感觉自己有些不稳。内心立刻变得慌乱而不能自制。她失败了,并且跟着在下面其它项目的 比赛中一塌糊涂地垮下来……
⑤本来她怕见人,走在队伍最后,可是当她发现很少有人招呼她,摄影记者也好像有意避 开她时,她感到冷落,加重了心中的沮丧和愧疚,纵使她有回天之力,一时也难补僮,她茫然了。 是啊,谁愿意与失败者站在一起。
⑥忽然她发现一双脚停在她眼前。谁?她一点点向上看,深蓝色的服装,长长的腿,铜衣 扣,无檐帽下一张洁白娴静的脸儿。原来是机场那女服务员。正背着双手,含笑对她说:“我 在电视里看见了你们比赛,知道你今天回来,特意来迎接你。”
⑦“我真糟!”她赶紧垂下头。
⑧“不,你同样用尽汗水和力量。”
⑨“我是失败者。”
⑩“谁都不能避免失败。我相信,失败和胜利对于你同样重要。让失败属于过去,胜利才 属于未来。”女服务员的声音柔和又肯定。
⑪她听了这话,重新抬起头来。只见女服务员把背在身后的手向前一伸,一大束五彩缤纷 的花捧到她的面前。浓郁的香气竟化作一股奇异的力量注入她的身体。她顿时热泪满面。
⑫怎么?花,理应呈送给凯旋的英雄,难道也要献给这黯淡无光的失败者?

( 1 )第②段中划线的“简直要把脑袋藏进领口里去”反映出“她”内心 的心理。

( 2 )第④段的“插叙”有何作用?

( 3 )第⑥段中划线的句子属于什么描写?有何作用?

( 4 )“她”失败的原因是什么?(请用原文中的句子回答)

( 5 )选文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请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回答。

( 6 )结合文章内容,谈谈我们应该如何对待失败。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父亲的自行车
①那次回老家,父亲说自行车丢了。“唉,真倒霉,到菜场买菜,一转头自行车就没了。丢就丢了,再买一辆,又不值多少钱。”我对父亲说。父亲没有吭声,只是神情沮丧,仿佛多年前和我赶集走散的光景
②记忆里,父亲的自行车是在我五六岁时买的。那时,父亲在镇上的供销社上班,母亲在乡下务农。父亲为了方便回家干农活和照看我们,花费半年的工资买了辆凤凰牌自行车。
③有了自行车,我和一起出生的弟弟就有了期盼。日之夕矣,我们坐在门槛上焦急地等待父亲。当我们听到隐隐的铃声,便赛跑一般穿过那打谷场,跨过小桥,朝竹林那边的石子路冲去。我们赛跑的原因只是为了能坐在前面的单杠上按铃铛。自然我总是比弟弟跑得快。等到我兴奋地把铃铛按得叮当直响时,弟弟往往才气喘吁吁地赶到。父亲像先前抱我一样把弟弟抱上后座,乐呵呵地推着我们回家。
④最快乐的等待在节日里,因为父亲的自行车上比往常多了月饼、糖果之类的东西,它们是那时最美昧的食品。铃声还没有响,我和弟弟就已经翘首以待。我们一边等待,一边讨论,一边想像自行车满载而归的情形。等待的时光快乐而漫长。或许是单位加班的缘故,或许是我们心情焦急的缘故,父亲在节日里似乎总回来得晚些。太阳快要落山了,父亲尚未归来。 “爸爸回不回来呀’”弟弟担心地问。“怎么不回来,你听,铃声。”铃声并没有响,我只是哄他。“好像有。”弟弟侧耳倾听,但很快又失望了。
⑤记忆里,总是在我们略略失望时,铃声乍起。于是,我们又赛跑着上路,不过,这时的我们不是争坐前面,而是争提食品。父亲取下食品,每人手里放一些。我们小心翼翼地往家提,生怕有半点闪失。
⑥记忆里也有不快乐的时光。我和弟弟常常同时生病,而且常常在夜晚。等到忙碌一天的父亲准备休息时,我们便开始发烧。为什么我们的病总在晚上发作?我很不明白。我只记得,父亲把我们一前一后放在车上,急匆匆地往镇卫生院赶,父亲要推六七里路才能到达。有时,月光如水,静静地铺在父亲的背上和自行车的单杠上,显得那么温柔;有时,满天星辰,每一个亮晶晶的星星都在向我们眨眼,似乎是责备我们又惹父亲劳神:有时,夜黑似漆,父亲和自行车在黑暗中一步一步艰难地摸索,而我们常常就在自行车上睡着了
⑦轮到我们上学,父亲的自行车便成了我、弟弟还有二哥的公交车。父亲便请会木工手艺的二叔在车的后座上加了一块结实的木板。我和二哥坐在后面,弟弟则坐前面。父亲骑得十分费劲,数九寒冬都会累得满头大汗。若逢雨天,他骑得更吃力,汗水和雨水混在一起,分不出哪是汗水哪是雨水。但无论天气如何,父亲都坚持把我们按时送到学校,从未让我们迟到。
⑧父亲黯然的神情让我想起过去,也许父亲和我一样并不在乎买自行车的钱,在乎的只是逝去的艰难岁月,而我更多了一份对父爱的深深谢意。

( 1 )文章围绕“父亲的自行车”写了哪四个场景?根据提示简要概括。
①平日里:
②节日里:
③生病时:
④上学时:

( 2 )第一小节中写到“父亲没有吭声,只是神情沮丧,仿佛多年前和我赶集走散的光景”,联系全文说说父亲为什么如此沮丧?

( 3 )第⑥段划波浪线部分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 4 )文章以“父亲的自行车”为题有什么作用?

四、写作(分值:60分)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有生活就有快乐。战胜挫折是一种快乐,获得成功是一种快乐,得到关爱是一种快乐,帮助别人是一种快乐,奋斗也是一种快乐……其实,快乐就在我们身边。

请以“……………..也是一种快乐”为题作文。

要求:①将拟好的题目写在答题卡上;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要少于600字;④不得套作、抄袭;⑤文中不要出现(或暗示)本人的姓名、校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好运常在”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