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吴川市第三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

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风风雨雨,她每天都在地坛里寻呀找呀,她用如水柔情唤醒了儿子沉落的心,他用惊人的毅力激发了儿子生存的欲望。
B: 通过母亲的不懈努力,使史铁生认识到不好好地生活是错误的。
C: 母亲患肝癌的主要原因是由劳累过度、精神紧张、饮食不当等诱发的。
D: 为了防止儿子的坏心情,母亲始终没告诉他自己已经病入膏肓。
2、依次填入下面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穴居了四年的蝉,只有短暂的生命在阳光下________。茫茫黑夜中,它们________地等待,从来不知清晨________的光芒,亦不知暮色如约而至的守诺。它们不知春夏秋冬演绎颜色的变幻,不知风花雪月诉说世间的传说。它们只是等候,而后________。


A: 开放 静静 幽微 重生
B: 绽放 静静 熹微 复生
C: 绽放 寂寞 熹微 重生
D: 开放 寂寞 幽微 复生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 是否能学以致用,是决定一个人事业成败的关键。
B: 经过“学会感恩”主题班会,真的使我受到很大的触动。
C: 大力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是学校、家庭、社会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D: 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仿佛又看见外面绿树发芽和新翻的泥土气息。
4、【文化长廊】下列有关文学与文化常识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对这土地爱得深沉”的艾青,为民族命运“呐喊”的鲁迅,为国家前途振臂一呼的闻一多,他们都是中华民族的脊梁。
B: 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的豪放派与以柳永李清照为代表的婉约派相得益彰,在璀璨的中国诗词文化中各放光彩。
C: 春节贴春联、拜年,清明节祭祖、禁食,重阳节挂艾草、登高,这些都是传统节日里约定俗成的活动。
D: 中国是礼仪之邦,很讲究礼貌用语,献物于他人说“请笑纳”,请人指点说“请赐教”,他人送己说“请留步”,中途离开说“失陪”。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汉语是世界上历史最____________、发展水平最高的语言之一。在世界语言中,汉语具有独一无二的____________而富有想象力的特征,精通多国语言的季羡林先生____________汉语是世界语言里最简练的一个语种。


A: 悠久 简化 称呼
B: 悠久 简洁 称誉
C: 悠然 简洁 称呼
D: 悠然 简化 称誉
6、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太阳里有火,一定很烫手吧?”我说。“是呵,有点烫手,还得费点力气。”
B: 朱光潜先生在论人生的艺术化时写了一篇文章《慢慢走,欣赏啊》。
C: 这时候,什么苍松啊、翠柏啊、碧梧啊、修竹啊……都挽不住游人。
D: 一张照片又能留住什么呢?只怕岁月如梭,一生本应积累的美的意义也只化作不断增厚却常年尘封的相册吧。
7、下列划线字注音和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丽(yí) 席(yán) 怂恿 取义成仁
B: 默(jiān) 隙(xià) 虬枝 珠两悉称
C: 弄(shì) 蓄(chǔ) 促狭 教学相长
D: 连(qiáo) 落(zhuó) 祭祀 白手起家
8、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阔绰 忘乎所以 威摄 左右蓬源
B: 狩猎 仙露琼桨 发髻 穷困缭倒
C: 蹒姗 独具惠眼 琐屑 不求甚解
D: 惬意 孤陋寡闻 销蚀 自知之明
9、下列划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气 (xū) 子 (méi) 静 (tián) 绊 (jī)
B: 脑 (pàn) 杂 (rǒnɡ) 旋 (wò) 然 ( qiāng)
C: 闭 (sāi) 礴 (báng) 仁 (tóng) 争 (sòng)
D: 蕴 (zǎo) 战 (lì) 然 (mò) 潺潺 ( chán chán)
10、

请选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

A: 剧本主要靠人物用自己的语言和动作来表现性格。
B: 《最后一课》《我的叔叔于勒》《变色龙》的作者分别是法国的都德、法国的莫泊桑、俄国的契诃夫。
C: “每天夜晚,他都来到林中草地,或是无忧无虑地嬉戏,或是心旷神怡地赏月。”这一句是并列关系复句。
D: “要一个什么样的结尾:现实主义的?传统的?大团圆的?荒诞的?民族形式的?有象征意义的?”这句话中的问号使用正确。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小题。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 1 )下列对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东临碣石”中的“临”,写诗人登高观沧海,起笔气势不凡。
B: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用动静结合的手法描写水波和山岛。
C: 诗中描写了萧瑟的秋风、汹涌的波涛,营造悲凉伤感的意境。
D: 本诗寓情于景,体现诗人博大的胸襟和建功立业的豪迈情怀。
( 2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描绘怎样的景象?请简要分析。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甲文)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文)六一居士初谪滁山,自号醉翁。既老而衰且病,将退休于颍水之上,则又更号六一居士。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居士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客曰:“是为五一尔,奈何?”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客笑曰:“子欲逃名者乎?而屡易其号。……”居士曰:“吾因知名之不可逃,然亦知夫不必逃也;吾为此名,聊以志吾之乐尔。”

(欧阳修《六一居士传》)

【注释】①颍水:地名。②逃名:不求名声,逃避名声。

(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树林阴________

②太守谁________

③初滁山________

为五一尔________

( 2 )找出与例句中加点字用法相同的选项( )

例句:老

A: 太守归宾客从也
B: 不知人之乐
C: 朝往,暮而归
D: 年又最高
(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②子欲逃名者乎?而屡易其号。

( 4 )上面两段文字,都写到了欧阳修的“乐”,二者有什么区别?请分别说明。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野宴(节选)

张炜

①大橡树的北面是一些柳树,我看到一只大鸟沉沉地压在枝丫上,好像一直看着我,并不害怕,直到我离它十几步远时,它才懒洋洋地飞走。不远处有什么在走动,蹄子踩着落叶的声音非常清晰:一会儿停下,一会儿又走,最后疾速奔跑起来,跑远了。一群鸟儿在半空盘旋,从我的头顶掠过。一只花喜鹊站在高高的响叶杨上对我喊:“咔咔咳呀,咔咔沙沙!”喊过之后,七八只喜鹊一齐飞到这棵树上,盯住我。

②我想,那只站在高处的花喜鹊一定在说:“快看快看,看他是谁?”我迎着它们好奇的目光说:“不认识吗?我就是南边茅屋里的!”

③它们一声不吭,这样安静了一小会儿,就放声大笑起来。它们的粗嗓门儿可真难听:“咔咔哈哈,咔咔哈哈!”它们笑我愚笨:“逗你呢,谁会不认识你呢?”

④我不太高兴,不再搭理它们,折向另一个方向。一只黄鼬从泡花树林里跳出来,直直站着看我,提着前爪,一双大眼睛水汪汪的。我和它对视,看呆了,惊得说不出话。这是我第一次这么近地看着黄鼬。这会儿正好有一簇光落在它的身上,一张小脸金灿灿的,啊,它竟然那么俊。

⑤一只野兔被惊扰了,跑起来仿佛一支离弦的箭,翘起的尾巴像一朵大花,摇动几下就不见了。老野鸡在远处发出“克克啦,克克啦”的呼叫,可能正在炫耀什么宝物。

⑥越往北,林子越密,高大的树木中间是矮小的荆丛,还间杂着一些酸枣。通红的枣子闪着亮光,在绿叶中特别显眼,好像在对我说:“还不快摘一颗?”我摘了许多,枣子又酸又甜。

⑦直到走得身上汗津津的,我才坐在一排枫树下。这里有潔净的白沙,除了一蓬荻草,没有别的野草。七星瓢虫在草秆上爬着,一直爬到叶尖,然后犹豫着再干点什么。面前的白沙上有几个小酒杯似的沙窝,我知道这是一种叫“蚁狮”的沙虫,沙窝就是它的家。我用小拇指的指甲一下下挑着沙子,嘴里咕哝:“天亮了,起床了,撅屁股,晒太阳。”

⑧蚁狮被我惹烦了,最后很不情愿地出来了。它真胖。我轻轻按了一下它圆鼓鼓的肚子,肉乎乎的,感觉好极了。它举起两只大颚,那是用来捕蚂蚁的。

⑨旁边响起“沙啦啦”的声音。我放下蚁狮。几只小鸟在枝头蹦跳,小头颅光溜溜的,机灵地摆来摆去,是柳莺。它们嘴里发出细碎的响声,就像有人不停地弹动指甲。不远处有一只动物走过,踩响了树叶,它可能看到了我,立刻停下不动。

⑩我循着响声看去。啊,是一只刺猬,有碗口那么大。它亮晶晶的眼睛瞟着我,一动不动。我走近它看着:好大的刺猬,周身洁净,每一根毛刺都闪闪发亮,紫黑色的鼻头湿漉漉的。我试着用一根树条将它驱赶到白沙上,可它绝不移动,很快变成一个大刺球。我推搡刺球让它滚动,滚到白沙上。太阳晒着它,几分钟后它终于一点点舒展身体,昂头看着。我想和它说点什么,离它更近了,甚至看清它长了一溜金色的眼睫毛。

⑪如果不是后来发生了一件事,我会和这只刺猬再玩一会儿。我想找一点儿东西来喂它,正琢磨着它会喜欢什么,一群灰喜鹊“呼啦啦”从远处飞来,紧接着,又有几只野鸽子扑到身边的枫树上。

⑫我转过身,立刻看到一只大鹰出现在半空中,像一只小风筝。

⑬我迎着它呼喊:“坏东西,离远点!不准过来!”我伸出拳头威吓。它一点儿都不在乎,竟然迎着我缓缓地下降。我继续呼喊。大鹰在离地面十几米远时,狠狠地瞪了我一眼,又升到了高处。它终于向另一个方向飞走了。

⑭我那会儿记住了鹰的眼神:又尖又冷,像锥子一样。

( 1 )请用一句话概括选文的内容?
( 2 )本文的语言生动形象,极富特色,请你具体分析选文的语言“独特”在哪?
( 3 )说说《野宴》开篇为什么要写老广的故事?
( 4 )初中三年来,我们也阅读了不少名著,你认为选文的特色和下面哪一部作品比较类似?

A.《朝花夕拾》·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B.《昆虫记》<法>法布尔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荷包蛋
一天早晨,父亲做了两碗荷包蛋面条。一碗蛋卧上边,一碗上边无蛋。端上来,父亲问儿子,“吃哪一碗?”
“有蛋的那碗!”儿子指着卧蛋的那碗。“让爸吃那碗有蛋的吧!”父亲说:“孔融7岁能让梨,你10岁啦,该让蛋吧!”
“孔融是孔融,我是我——不让!”儿子态度坚决。
“真不让?”“真不让!”儿子一口就把蛋给咬了一半。
“别后悔?”“不后悔!”儿子又一口,把蛋吞了下去。待儿子吃完,父亲开始吃。当然父亲碗里藏了两个荷包蛋,儿子看得分明。
“记住:想占便宜的人,往往占不到便宜!”父亲指着碗里的荷包蛋告诫儿子。
儿子显出一脸的无辜。
第二次,那是个星期天的上午,父亲又做了两碗荷包蛋面条。一碗蛋卧上边,一碗上边无蛋。端上桌,问儿子:“吃哪碗?”
“孔融让梨,我让蛋!”儿子笑着端起了无蛋的那碗。
“不后悔?”“不后悔!”儿子说得坚决。
儿子吃到底,也不见一个蛋。父亲的碗里,上卧一个,下藏一个,儿子看得分明。
“记住,想占便宜的人,可能要吃亏!”父亲指着蛋教训儿子说。
第三次,父亲又做了两碗荷包蛋面条,还是一碗卧上边,一碗上边无蛋。
父亲问儿子:“吃哪碗?”
“孔融让梨,儿子让面——爸爸您是大人,您先吃!”儿子手一挥做“绅士”状。
“那就不客气啦!”父亲端过上边卧蛋的那碗,儿子发现了自己碗里藏卧着的荷包蛋。
“不想占便宜的人,生活也不会让他吃亏!”父亲意味深长的对儿子说。

( 1 )父亲说“孔融7岁能让梨,你10岁啦,该让蛋吧”的意图是什么?

( 2 )试简要分析儿子三次借用“孔融让梨”典故的意图。

( 3 )父亲三次总结性的语言之间有着递进关系,文中能显示这种递进关系的词语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表达了父亲对儿子的关爱之情。

( 4 )作者多次引用“孔融让梨”典故的作用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告诉人们如何生活,教育人们怎样做人。
B: 使故事情节富有变化,小说结构更加完整。
C: 揭示人生真理,教育儿子成才。
D: 丰富小说的主题,增添小说的情趣。
( 5 )请就文中父亲教育儿子的方法谈谈你的看法。

四、写作(分值:60分)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现代汉语词典》对“回味”一词作如下解释:【回味】①名词,食物吃过后的余味:回味无穷;②动词,从回忆里体会:我一直在回味他说的话。回味的过程是再次感受的过程,是深入理解的过程,也是重新认识的过程。

在生活和学习中,许多时候,一盘菜、一句话、一首诗,乃至一片云、一件事、一份情……都会令你回味无穷。

请以“回味”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③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期待”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