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 校园里传来骇人听闻的消息:王宁获得了全市数学竞赛一等奖。B: 经过大家一番苦心孤诣的开导,他终于明白了团队精神的重要性。 C: 三十多岁的哈丁行为举止像个可爱的小孩子,但授起课来这位年轻的大师可是一丝不苟。 D: 亚洲冬运会的游泳比赛真是精彩纷呈,津津有味。 |
2、 |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 生活教会我认识了桥:与水形影不离的过河的建筑。 B: 闵贞擅长山水,花鸟绘画(“扬州八怪”之一),尤精写意人物,笔墨奇纵,简练自然。 C: “中国梦”的本质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社会和谐。 D: 许多扬州人都能随口吟出杜牧的诗句:“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
3、 | 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是点着无数的街灯。(比喻) B: 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拟人) C: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比喻) D: 猫真是“畏罪潜逃”了,我以为。(比喻) |
4、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中学生之所以喜欢网络小说的原因,在于这些作品情感丰富细腻,人物性格鲜明,且叙述方式比较自由。 B: 在信息时代,一个人是否具有快速阅读、捕捉有效信息决定着一个人成就的大小。 C: 学生食品是否安全,关系着我国青少年能否健康成长,这是一个必须引起全社会关注的问题。 D: 我县“6·23”救灾行动,涌现出了一大批感人至深,令人敬仰的英雄事迹。 |
5、 | 选出依次填入下面语段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 ) 人的心情,总是在吟诗中 仿佛奔腾的万古长河;人们会在作画中,感受风光的旎,托付清风送给苍穹一份 ;人们会在收藏中,饶有兴致, 中华瑰宝和古老文明;人们会在阅读中,穿越历史的长空,观赏智者的形象, 智慧的琼浆…… A: 热情洋溢 恬静 鉴赏 汲取 B: 激情澎湃 恬淡 鉴赏 吸取 C: 激情澎湃 恬淡 品鉴 汲取 D: 热情洋溢 恬静 品鉴 吸取 |
6、 | 下面哪个文学家被称为“太康之英”( ) A: 左思 B: 潘岳 C: 阮籍 D: 陆机 |
7、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随声附合 眉开眼笑 见异思迁 B: 害人听闻 美不胜收 灵机一动 C: 花枝招展 神通广大 杞人尤天 D: 翻来覆去 怪诞不经 麻木不仁 |
8、 | 下列各项中,划线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晚会上,学生们自编自演的节目绘声绘色 , 街舞、相声、小品等都赢得了阵阵掌声。 B: 迪斯尼公司认为经济放缓不会阻止游客蜂拥而至 , 因为它注入了鲜明的中国元素。 C: 两位阔别多年的老同学意外地在杭州西湖湖畔萍水相逢 , 别提有多高兴了。 D: 这是一个脏、乱、差的居住小区,楼道里贴的像牛皮癣一样的各类小广告琳琅满目。 |
9、 | 我国四大名亭中的“爱晚亭”是因为谁的诗句而成名( ) A: 李白 B: 杜甫 C: 杜牧 D: 白居易 |
10、 | 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国家公祭日警钟振聋发聩,那些装睡梦游的罪恶灵魂无处遁形,我们年轻一代应当铭记历史,奋发有为! B: 身穿马褂的父亲蹒跚地走在狼藉的乡间道路上,触目伤怀,情不能自已。 C: 在坦荡如砥、无边无银的高原上,白杨树不屈不挠,站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D: 苏州园林中亭台轩榭布局合理,这得益于设计者们心中有沟壑有愿景。 |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 1 )下列对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首联从远望的角度写青色的峰峦连绵不断,“岱宗”指泰山。 B: “割”字描绘了泰山分割天色,山北山南昏晓分明的画面,突出了泰山参天矗立的雄姿。 C: 颈联对仗工整,描绘层云变幻,归鸟翱翔。表现了作者心情的激荡和眼界的开阔。 D: 前六句写诗人仰望泰山,表现其高大雄奇之美,后两句写登上泰山顶峰后的内心感慨。 ( 2 )诗的结尾两句被后人反复引用并衍生出新的意义,请写出这两句诗后来衍生的意义。 |
古诗文阅读 小石潭记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见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抵,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曼,蒙络摇缀,参差披佛。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 1 )解释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词。①伐竹取道 道:________ ②佁然不动 然:________ ③ 以其境过清 以:________ ( 2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直线的句子。( 3 )“凄神寒骨,悄怆幽邃”表达了作者什么心情? |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院长和两位大嬷嬷边走边接着谈论这件事。
贝尔塔按捺不住了:“哦,院长嬷嬷,这下你对玛丽亚完全不适合当修女不会再有什么怀疑了吧。”
老成持重的院长不动声色地:“我的困惑,主会指点我的,贝尔塔嬷嬷。”
边上的玛格丽塔不以为然地:“反正我看黑羊身上的毛也一样暖和。”
贝尔塔固执己见地:“我们现在不是在谈什么黑羊白羊的,玛格丽塔嬷嬷。在所有见习修女当中,我看玛丽亚是最没希望的。”
她们三人来到一个小院子,院长一面喊着:“孩子们!孩子们!”止住了两位大嬷嬷的争执;一面对迎上来的众修女:“我们正在议论某些人申请当修女的资格问题,负责管理见习修女的大嬷嬷们为了帮助我决定……发表了各自不同的看法。”
院长问一位戴眼镜的修女:“你说,卡塔林嬷嬷,你觉得玛丽亚怎么样?”
卡塔林:“这姑娘才好呢……可有时候……”
院长又问另一位修女:“阿格塔嬷嬷?”
阿格塔:“玛丽亚很招人喜欢,就是有时候……有点怪。”
院长转而又问:“索菲娅嬷嬷,你说呢?”
索菲娅:“哦,我非常喜欢她,可她总是爱闯祸;你们说是不是?”她向其他各位修女问道。
贝尔塔:“她说的一点都不错。”
修女们唱《玛丽亚》:
贝尔塔(唱):她爬树,擦破皮,衣服撕窟窿。
索菲娅(唱):做弥撒,蹦蹦跳跳,嘴里还吹着口哨。
贝尔塔(唱):头罩底下留着一头卷发。
卡塔林(唱):修道院里还把歌儿唱。
阿格塔(唱):她上教堂不准时,
索菲娅(唱):可忏悔起来倒真心诚意。
贝尔塔(唱):她什么事都拖拖拉拉,
卡塔林(唱):就是吃饭挺准时。
贝尔塔(唱):不怪我心直口快,事实就是如此。
众修女(合唱):玛丽亚不适合做修女。在边上好久没开口的玛格丽塔忍不住了。
玛格丽塔(唱):我倒想替她说几句。
院长:“你说吧,玛格丽塔嬷嬷。”
玛格丽塔(唱):玛丽亚总叫我笑哈哈。
玛格丽塔唱到这里忍俊不禁哈哈大笑起来,其他修女也一齐放声地笑了。
院长见状无可奈何地摇摇头。
院长(唱):叫人拿玛丽亚怎么办?
叫人怎么能抓住天上的云彩?
玛格丽塔(唱):叫人怎么来形容玛丽亚?
卡塔林、阿格塔(合唱):她爱唠叨。
索菲娅(唱):叫人难捉摸。
贝尔塔(唱):像个小丑。
院长(唱):有好多事你想开导她,
有好多事她应该懂了。
贝尔塔(唱):可她就是坐不住,听不进你的话。
院长(唱):水怎么能停留在沙子上?
玛格丽塔(唱):叫人拿玛丽亚怎么办?
院长(唱):叫人怎么能抓住皎洁的月光?
索菲娅(唱):只要跟她在一块,我就晕头转向,分不出东西南北。
阿格塔(唱):像变化莫测的天气。
卡塔林(唱):飘啊飘的羽毛。
玛格丽塔(唱):她真可爱。
贝尔塔(唱):她真可怕。
玛格丽塔(唱):她像绵羊。
索菲娅(唱):她比祸害还祸害,赶得黄蜂没处藏。
阿格塔(唱):她比异教徒还异教徒。
玛格丽塔(唱):时而温柔,时而野。
卡塔林(唱):像个孩子,像个谜。
贝尔塔(唱):叫人头痛。
玛格丽塔(唱):叫人爱。
院长(唱):像个小姑娘。
众说纷纭的修女们只好一齐双手合十,仰脸向天齐唱:
叫人拿玛丽亚怎么办?
叫人怎么能抓住天上的云彩?
叫人怎么来形容玛丽亚?
突然“砰!”的一声门开了,接着一阵急促而响亮的脚步声打断了修女们的争论。
玛丽亚像一阵风似的跑进院子,她把衣服往地上一扔,腾出两只手来,飞快地按两下抽水机的手柄,又用双手赶紧接住水管里流出来的水,胡乱地往脸上抹了一把,再捡起衣服,三步并作两步冲到院长的面前。
突然,她发觉众修女严肃而毫无声息地注视着她的举止,连忙放慢砰然作响的脚步。立定之后,她小心翼翼地窥视身旁的修女们,看到大家都以严厉的眼光看着她,便摇了摇头,无奈地走了。
表情各异的修女们(合唱):
叫人怎么能抓住皎洁的月光?
大家就这样散了。
《羊脂球》这杰作,这满含柔情、讥嘲和勇气的完美无缺的作品,爆响了。他下车伊始就拿出一部具有决定意义的作品,使自己跻身于大师的行列。我们为此感到莫大的愉快,因为他成了我们所有看着他长大而未料想到他的天才的人的兄弟。而从这一天起,他就不断地有作品问世。他高产,稳产,显示出炉火纯青的功力,令我惊叹。短篇小说,中篇小说,源源而出,无限地丰富多彩,无不精湛绝妙,令人叹为观止;每一篇都是一出小小的喜剧,一出小小的完整的戏剧,打开一扇令人顿觉醒豁的生活的窗口。读他的作品的时候,可以笑或是哭,但永远是发人深思的。
啊!明晰,多么清澈的美的源泉,我愿看到每一代人都在这清泉中开怀畅饮!我爱莫泊桑,因为他真正具有我们拉丁的血统,他属于正派的文学伟人的家族。诚然,绝不应该限制艺术的天地:应该承认复杂派、玄妙派和晦涩派存在的权利,但在我看来,这一切不过是duò落,如果你愿意的话,也可以说是一时的离经叛道,总还是必须回到纯朴派和明晰派中来的,正如人们终归还是吃那营养他而又永不会使他厌nì的日常必吃的面包。
duò | nì |
________落 | 厌________ |
①下车伊始:________
②叹为观止:________
( 3 )“他属于正派的文学伟人的家族”一句中的“正派”是相对________而言的,“伟大”修饰“家族”,突出了________。请根据你对上述文字的理解,结合你的生活经历和体验,以“成长路上的阳光”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写出真情实感,有具体的内容,600字左右。②注意作文的字迹端正,卷面整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