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到晚饭时候,外祖母也终于觉查了,并且说我应当不高兴,他们太怠慢,是待客的礼数里从来所没有的。 B: 一出门,便望见月下的平桥内泊着一支白蓬的航船,大家跳下船,双喜拔前篙,阿发拔后篙。 C: 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D: 台上有一个黑的长胡子的背上插着四张旗,捏着长枪,和一群赤搏的人正打仗。 |
2、 | 下列有关名著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海底两万里》是凡尔纳的三部曲的第二部(第一部是《神秘岛》,第三部是《格兰特船长的儿女》),主要讲述诺第留斯号潜艇的故事。B: 《水浒》的作者是元末明初的施耐庵,小说塑造了众多草莽英雄的形象,表达了人们对平等与人人互爱的理想社会的向往。 C: 《简•爱》这部小说以第二人称叙述,有强烈的主观色彩,亲切感人。 D: 《骆驼祥子》中的祥子来自农村,他老实、健壮、自尊好强,经历了人生的三起三落后,变得更加坚强起来。 |
3、 | 下列加线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咫尺(zhǐ) 牟取(mú) 譬喻(pì) 众目睽睽(kuí)B: 缄默(jiān) 哂笑(shěn) 淳朴(chún) 龙吟凤哕(huì) C: 媲美(pì) 狩猎(shǒu) 干涸(hè) 即物起兴(xìng) D: 挑衅(xìn) 酬和(hè) 招徕(lái) 囊萤映雪(ráng) |
4、 | 下列划线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虽然我只是芸芸众生 , 但我仍固执地希望我的生命能开出光艳的花来,而不愿成为像蚂蚁一般的虫豸。 B: 暑假要不要外出旅游,妈妈的态度莫衷一是 , 最后也没告诉大家她的决定。 C: 这种草药能治疗高血压,对人体又没有任何副作用,我们屡试不爽 , 你还有什么怀疑的? D: 某些管理机构缺乏“大数据思维”,以邻为壑 , 不与相关机构共享信息资源,公共数据中心的建设将有助于改变这种状况。 |
5、 | 下列句子加下划线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鲁迅的后期杂文可谓不刊之论 , 这恰恰体现了他的思想的炉火纯青。 B: 中国女排不负众望 , 又一次战胜古巴队,夺得冠军。 C: 中日两国人民经过民间交往,逐渐增进了解,最终签订城下之盟 , 我们应保持这种睦邻友好关系。 D: 国庆节之夜,我们登上“东方明珠”电视塔,只见整个上海灯火阑珊 , 真可谓不夜城。 |
6、 | 下列字形和划线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B: 咨诹(zōu) 佝偻 一抔黄土(pōu) 浩翰无际 C: 禁锢(gù) 猖蹶 媚上欺下(mèi) 无与伦比 D: 妄想(wàn) 灵柩 涕泗横流 (tì) 庶竭弩钝 |
7、 | 下列句中划线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 《泰囧》这部喜剧逗得大家哈哈大笑,让人所有的烦恼都消失得无影无踪了。B: 如何在鳞次栉比的书架上选择优秀的读物,这是每一个热爱阅读的人必须面对的问题。 C: 莫言的长篇力作《蛙》,浓墨重彩地写了三个案例,描述三个产妇不同的心理。 D: 审丑文化、从众心理、群体效应和偶像崇拜,都为《江南Style》的流行推波助澜 , 使它成为妇孺皆知的“神曲”。 |
8、 | 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字的一项( ) A: 永恒的阳光和风的刻刀,千万年来慢不经心地切割着,雕刻着,从不懈怠。 B: 2020年是脱贫攻坚的决战之年,是全面小康的决胜之年。风雨彩虹,春华秋实,世界即将见证中国奇迹。 C: 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心无旁鹜,便是敬。 D: 这个小村庄隐于山水之间,环境优美,民风淳朴,如同世外桃园一般。 |
9、 |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讪笑(shàn) 羁绊(pàn) 默契(qiè) 浑身解数(xiè) B: 凛冽(lǐn) 炽痛(zhì) 重荷(hé) 戛然而止(jiá) C: 攒成(cuán) 归省(xǐng) 砭骨(biān) 参差不齐(cēn) D: 磐石(pān) 棹着(zhào) 亘古(hén) 气冲斗牛(dòu) |
10、 | 下面句子中没有使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句是( ) A: (老斑羚)像颗流星似的笔直坠落下去,……B: 一对对斑羚凌空跃起,在山涧上空画出一道道令人眼花缭乱的弧线。 C: 而老斑羚就像燃料已烧完的火箭残壳。 D: 弯弯的彩虹一头连着伤心崖,一头连着对岸的山峰,像一座美丽的桥。 |
阅读下面的诗,完成小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 1 )“歌一曲”是指( )A: 唱一首歌曲 B: 一首歌曲 C: 赠送一首诗 D: 一首赠诗 ( 2 )下列对诗歌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 首联以伤感低沉的情调,回顾了诗人漫长的贬谪生活。 B: 颔联借用典故表达世事沧桑的怅惘以及对故友的怀念之情。 C: 颈联借“沉舟”“病树”表达对仕宦沉浮、世事变迁的感伤之情。 D: 尾联表达了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以及振奋精神的决心。 |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西番①有二仙,弈②于山中树下,一老猴于树上,窥其运子之法,因得其巧。国人闻而往观,仙者遁③去,猴即与人弈,遍国中莫能胜。国人奇之,献于朝。上④诏征能弈者与之较,皆不敌。或⑤言杨靖善弈,时杨靖以事系⑥于狱,诏释出之。靖请以盘贮桃,置于猴前,猴心牵于桃,无心弈,遂败。 【注释】①西番:少数民族。②弈:下围棋。③遁:隐遁。④上:皇帝。⑤或:有的人。⑥系:关押。 ( 1 )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①窥其运子之法________ ②遍国中莫能胜________ ( 2 )文中的老猴棋艺精湛,使国人惊奇,故而闻名遐迩。请用简洁的语言概况出这只老猴的经历。( 3 )由“遍国中莫能胜”“皆不敌”来看,这只老猴的棋艺非同寻常,但最终还是失败了。老猴失败的原因是什么?这给你怎样的启发? |
父亲和那道坡
宋向阳
秋生的家在柳河村最北头的山根下,绕过一道胳膊肘子弯儿的土坡,才能过去。
秋生开着新买的轿车回家,道窄,只好停在十米外的巷口。他怕车子被刮蹭,一个劲朝那边望。“你对车倒挺上心啊。”父亲徐老套在饭桌上叨咕着,还用稀奇古怪的目光扫他。秋生低声地解释道:“我三年的工资都花在车上了,那道坡忒堵。”
秋生两口子一走就是两个多月,隔三差五往回打个电话。一次,隔壁的小东把一包羊肉送到了他家。小东说:“叔啊,看看你儿子多孝顺啊。”徐老套的脸上像结了霜,瞅都不瞅一眼。
小东走后,媳妇问老套:“你绷着脸给谁看呢?不识抬举。”
徐老套愤愤地说:“他徐秋生是在救济困难户吗?连个面都不照,好大的架子啊。”
媳妇叹了口气,说:“谁让你找个猫不拉屎的地方盖房,拐弯抹角连个车都不得放。”
徐老套大步来到院外,望着那道十多米长、五米多高的土坡,使劲哼了一声。他蹲在那儿,点着一根旱烟,猛地吸了几口,脸蛋憋得像下蛋的母鸡。
徐老套去集上买了几把镐锹,还叫人焊了一个铁斗子的推车。除了下地,他把很多时间都用在了修路上。
日头还没升起,徐老套就站在了土坡下,挥着大镐刨。土质很硬,他一镐下去,便击出一颗颗金星来。徐老套拿出了年轻时开大山的劲头,抡圆膀子干着。汗水很快浸透衣服,紧紧贴在了他的身上。媳妇看着心疼,帮他往车子里装土。
徐老套一把夺过铁锹说:“去,这事儿不用你管。”
媳妇说:“你悠着点,别累坏了。”
徐老套嘴里应着,却不歇手。媳妇给他沏了一壶浓茶,端了出来。徐老套嗓眼里发干,放下家什坐在了凳子上。他喝着茶,眼前浮现出儿子小时候在土坡前和他捉迷藏的影子,心里不禁七上八下。
胳膊肘弯儿的土坡一天天变小着,徐老套手上的老茧一天天变厚着。累的时候,他都会朝远处望一会儿。他想看到那个熟悉的身影,可是却一次次失望。媳妇劝他找几个帮工,他却说啥也不答应。
这天,徐老套正在门口忙着。村书记大成走了过来,喊道:“老套哥,你儿子给你捎钱来了。”徐老套没有抬头,仍然在干活。大成说:“都啥年头了,你还想当愚公啊。”徐老套这才停手,冲他干笑一下。大成把钱递了过来,说:“上午我在城里遇到秋生,他让我给你们。”徐老套一把拨开大成的胳膊,说:“这钱我不要,你退给他吧。”
“亲儿子的钱,不要白不要。”大成说。
徐老套哼了一声,说:“徐秋生凭啥不自己回来?他不认识柳河村的路吗?”
大成说:“可能,他有点忙吧?”
徐老套说:“一个小科长比县长还忙吗?”
媳妇见他九头牛拉不回来的样子,便从大成手里接过了钱。徐老套瞪了她一眼,说:“这钱你自己花吧,我一分不沾。”媳妇用手点了点他,回屋里给大成去找烟卷。
我让你堵!我让你堵!徐老套举起大镐,用力地朝土坡刨了下去……
三个月后,秋生两口子还没有回来。一天,他突然接到家里的电话。母亲在那头颤巍巍地说:“儿啊,你快回来,你爹……病得可不轻啊。”没等秋生说话,母亲就嗖地放下电话,任凭秋生怎么回拨,都没人接。秋生吓出一身冷汗,带着媳妇急急忙忙撵了回来。他的眼里冒着火,把车开到家门口没等停稳,就跑进屋去。可是,父亲却满面红光地坐在炕头,没有一丝病意。他疑惑地瞅着母亲说:“妈……”
徐老套笑眯眯地说:“儿子,你的车放哪儿了?”
秋生眨巴眨巴眼睛,说:“就放门口了。”
徐老套拽住儿子的手说:“那道坡还有吗?”
秋生的呼吸顿时急促起来,泪水在眼里打起了转转。
( 1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他蹲在那儿,点着一根旱烟,猛地吸了几口,脸蛋愁得像下蛋的母鸡。
( 3 )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分析。阅读下文,完成下题。
梨一样的苹果
①耿青米哈朵夫是一位出色的小学图画教师,他在这个偏远的小城中教了一年又一年图画课。他一如既往地按照 自己的标准评价学生的图画作业,从未出过任何差错。
②一天,像以往一样,米哈朵夫翘着有些俏皮的 小胡子走上讲台,教学生画苹果。他绕着教室看了一圈,小胡子快活地抖动着,他满意极了。突然,他的目光落在了墙角的课桌上这里坐的是刚刚转到班里的尤里卡,他的父亲是西伯利亚的护林员,因病调到小城工作似乎是故意捣蛋,尤里卡的苹果又长又圆,蒂部尖尖的,并且涂上了梨黄色。可以说,他画的根本就不是苹果。“你画的是苹果吗?”孩子回答:“是苹果。”“我看倒有些像梨。”“是的,老师,有些像梨的苹果。”米哈朵夫压着火气告诉那孩子,苹果是扁圆的,应该用浅黄色,再加上一些鲜艳的红色。他的口气非常的温和,他希望用老师惯用的说理、感化方法,使尤里卡放弃这个像梨的苹果。但这个孩子压根儿没在意老师的温和,他说,在西伯利亚大森林里,一棵苹果树和一棵梨树各自被雷劈去了一半,两棵树紧紧靠在了一起,长成了一棵树,一面结的就是这种像梨一样的苹果。他吃过这种苹果。他是这个世界上唯一吃过这种苹果的人,因为,这两棵树只结了一个苹果,后来,两棵树慢慢烂掉,都死了。
③专注倾听的米哈朵夫从故事的结尾感到了嘲弄的味道。他“嚓”的一下撕掉了那一页像梨一样的苹果,“要么拿出你所说的苹果,要么就乖乖地画我的苹果。否则,就再也不要来上课了!”
④全班同学哄堂大笑。这个从西伯利亚来的土头土脑的小男孩可怜巴巴地缩在墙角,但他仍执拗地坚持:“确实有这种苹果,我 吃过这种苹果。”
⑤第二天孩子拿着画满了苹果的作业本乖乖地走到他面前。令米哈朵夫吃惊的是,这些苹果比其他学生的苹果都画得好,只是每一个圆润鲜艳的苹果边都洒满了斑斑点点的泪渍.
⑥如果尤里卡是一个爱说谎的孩子,事情也就那样过去了。但经过米哈朵夫明察暗访,尤里卡从不说谎。米哈朵夫虽然一如既往地上他的图画课,但是 那两撇可爱的小胡子像是患了感冒,再也不会欢乐地抖动了::那些泪渍深深地印在了他的心上。每一节课都是一次折磨﹣﹣他不敢看缩在墙角的尤里卡,更害怕同学们对尤里卡的嘲笑,那些尖锐的笑声像锥子似的扎在心上。
⑦他知道,他必须弄清到底有没有像梨一样的苹果。他到护林员家里打听,他一趟趟到邮电所去发信,他到处询问,但都没有结果。终于有一天,他跳上了一辆破旧的汽车,风尘仆仆地赶到了一千公里外的莫斯科在国家园林科研所里,园艺家米丘林听完他的故事,突然疯了似的跳起来拿出了伏特加酒,为他的故事、为他身上一千公里的尘土、为他令人尊敬的痛苦与他一次次干杯。米丘林激动地说:“亲爱的米哈朵夫,我的确不知道世界上有没有这种苹果,但我必须感谢你回答这个问题至少需要三年,也许,三年之后的秋天我会送你一个像梨一样的苹果。”
⑧三个秋天过去了。突然有一天,教室的大门被猛地撞开了,一个披着厚厚尘土的人走了进来。这正是伟大的米丘林,他的手里握着两个神奇的金黄金黄的苹果。米丘林走上讲台,向同学们讲述了他从米哈朵夫讲述的故事中得到的启示,采用嫁接术获得梨苹果的经过:“这是植物界的一场真正的革命,有了嫁接术,我们就有了成千上万种没有见过没有吃过的神奇水果。而开始这场伟大革命的两个人,一个是图画老师米哈朵夫,一个是十几岁的学生尤里卡。”
⑨像三年前一样,米哈朵夫神气地站在讲台上,小胡子再次快活地抖动着:“同学们,让我们再画一次苹果我要说的是,请画出和我不一样的苹果尤里卡同学,请务必再画一幅梨苹果。”
⑩尤里卡画好的苹果上,又一次洒满了泪渍。不过,那是米哈朵夫老师不小心弄上去的。
(选自《读者》,有删改)
( 1 )请以“梨苹果”为线索,按要求概括故事的主要情节。起因:________
经过:________
结果:________
( 2 )文中画线的三个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对刻画人物有什么作用?( 3 )结合语境,品味下面划线文字的表达效果。每一节课都是一次折磨﹣他不敢看缩在墙角的尤里卡,更害怕同学们对尤里卡的嘲笑,那些尖锐的笑声像锥子似的扎在心上。
( 4 )结合文意,谈谈你对第⑦段中划线词语“令人尊敬的痛苦”的理解。(请从“痛苦”的含义、“令人尊敬”的原因两方面阐述)( 5 )批注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它用简洁的语言及时记录我们阅读时的思考与感悟。批注的角度有赏语言、写理解、谈感悟、作评价等。请参考摘录内容[1]的批注任选一个角度批注摘录内容[2]。摘录内容[1]
我的确不知道世界上有没有这种苹果,但我必须感谢你。回答这个问题至少需要三年,也许,三年之后的秋天我会送你一个像梨一样的苹果。
批注[1]
示例:“的确”“必须”,语气坚定,表现出米丘林作为科学家的实事求是的态度和对科学无比热爱的精神。
摘录内容[2]
①要么就乖乖地画我的苹果。
②请画出和我不一样的苹果。
批注[2]。
题目:每逢佳节情意浓
要求:①选择你最擅长的文体,结合你最熟悉的生活,抒发你最真挚的情感;②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③文章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④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