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有关传统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古代有许多表示敬称的特定字词,例如“惠”用于对方对待自己的行为动作。如“惠存”“惠赠”;“贵”用于与对方有关的事物,如“贵干”“贵庚”。B: 二十四节气中,立春之后是雨水,立夏之后是小满,处暑之后是立秋,冬至之后是小雪。 C: 农历九月初九为“重阳”,有登高望远、赏菊赋诗、赐菊花图、插茱萸等习俗。 D: 生肖又称属相,古代术数家拿十二种动物来配十二地支,如子为鼠,丑为牛,某人生在某年就肖某物,如戌年生的肖狗,亥年生的肖猪。 |
2、 | 下面对《未选择的路》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 A: 这是一首哲理抒情诗,它表面平易实则蕴含深邃的哲理,看似倾诉个人经历实则表达人们的共同感受。 B: 这首诗描绘的是一个面临选择的人和他进行选择时的心态,至于选择的具体内容并没有写出,诗人的着眼点是选择本身。 C: 本诗采用暗喻手法,表现了诗人不畏辛劳地追求事业成功的人生态度。 D: 诗人以含蓄清新、别具匠心的艺术风格再现出优美的自然风光,并且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反映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波澜。 |
3、 | 下列句子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A: 很荣幸,今天能够站在这个舞台上唱我自己写的歌,我真的十分激动;评委老师们的点评,也让我受益匪浅,衷心感谢各位的聆听! B: 拙著《语文教学艺术初探》刚刚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特赠老友,敬请惠存。 C: 今天的活动是两校师生的一个交流平台,我校李教授发表高见,请大家洗耳恭听。 D: 学生会经过调查研究,写出了一份调查报告,提出了不少改进食堂服务质量的意见,并责成学校领导研究落实。 |
4、 | 其历史题材长篇小说被郭沫若称为“小说的近代史”的作家是( ) A: 沙汀 B: 艾芜 C: 张天翼 D: 李劼(jie)人 |
5、 | 下列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襁褓(qiáng) 枘凿(nà) 恣睢(suī) 孜孜不倦(zī)B: 亵渎(xiè) 拮据(jí) 恁地(nèn) 心无旁骛(wù) C: 抽噎(yān) 嗔怒(chēn) 腆着(tiǎn) 吹毛求疵(zī) D: 聒噪(guō) 煞白(shà) 狡黠(xiá) 豁然贯通(huò) |
6、 | 下面短语类型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 报纸杂志 调查研究 热爱祖国 B: 它的声音 默默生长 完全相信 C: 更加坚强 心情舒畅 出现故障 D: 打扫房间 清理干净 放松下来 |
7、 | 下列分析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 含有“冫”的字一般与寒冷有关,含有“氵”的字一般与清澈有关。因此,在“泉水香甜,酿出来的酒就 ”的横线上应该填写“清洌”,而不是“清冽”。 B: 张同学默写:“无丝竹之乱耳,无案椟之劳形”,李同学认为把“椟”写错了,张同学分析说,古代的书是以木片为材料,所以应该是木旁的“椟”,李同学又表示赞同。 C: 8月17日,中国女足对阵中国香港女足,前者具有压倒性优势,后者基本上过不了半场。在中国队门前,甚至飞来两只麻雀,在草地上悠闲地觅食——真是门可罗雀!。 D: 把“羸弱”写成“赢弱”,就是写了错字,而不是写了别字 |
8、 | 下列对划线词的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又何间焉(参与) 小信未孚(使信服) 望其旗靡(倒下) B: 臣之妻私臣(偏爱) 莫不畏王(没有谁) 谤讥于市朝(诽谤,讥笑) C: 陟罚臧否(提拔) 躬耕于南阳(亲自) 斟酌损益(增加) D: 瀚海阑干(沙漠) 干戈寥落(冷清) 年少万兜鍪(指代士兵) |
9、 | 下面这段话中,关于文学作品内容理解不完全正确的一句是( ) A: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朝花夕拾》,是一篇回忆性散文,作者鲁迅。B: 《三颗枸杞豆》这篇小说用回忆的笔法,写了三叔一生留给“我”的教训——三颗枸杞豆以及这三颗枸杞豆对“我”的启示、教育,告诉人们:要抓住时间,抓住生命,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C: 《黔之驴》是宋代著名文学家柳宗元写的一篇寓言故事。全文按照惧驴、识驴、吃驴的顺序,叙述了一只老虎吃掉“庞然大物”驴子的过程。 D: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以瞻仰者本人的活动顺序为主,以纪念碑的方位顺序为辅兼顾其他顺序来组织材料。写浮雕时,作者由东到南到西,最后到北,这个空间顺序实际上是由浮雕的内容所决定的。 |
10、 | 下列选项中划线字注音、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滋润(zī) 癖好(pī) 伫立(chū) 浩翰无垠(yíng) B: 隽永(juàn) 沉湎(miǎn) 脚踝(huái) 浮想联翩(piān) C: 慰藉(jí) 消弭(mǐ) 聒噪(kuò) 汗流浃背(jiá) D: 奥丧(ào) 娴熟(xián) 惬意(qiè) 与日具增(jù) |
阅读柳宗元的《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①一诗,完成下面题目。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晏子使楚 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王曰.何坐?曰,坐盗。”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正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①晏子将使楚________ ②今方来,吾欲辱之________ ③王曰,何坐________ ④齐人固善盗乎________ ( 2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②圣人非所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 3 )文中的“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积”现象说明了什么?请简要回答。( 4 )课文的人物性格刻画鲜明,寥寥数语,就把人写活了,请概括晏子的性格特点。中国是礼仪之邦。你认为楚王怎样做比较得体? |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小题
①今年夏天,我所居住的这个城市气温达到37℃,热得最凶那天,诊所里开着空调也抵御不了汹涌而来的热浪。小护士不停地向地上洒水,以获得一点清凉。但我仍感觉透不过气来。小护士指着窗外说:“看看那些进城来卖菜的农民吧,他们一直在烈日下晒着呢,你应该满足了。”正说话间,几个人抬着一个病人进来了。
②病床上躺着的是一个农民模样的人,双目紧闭,面色潮红,完全处于昏迷状态。床边站着一个八九岁的小男孩,边哭边对病人喊着:“爸,你怎么了?你怎么了?”
③我为他量了体温,看了看他的舌苔,发现没有什么大碍,只是中暑了,就给他打了一针。看着还在一旁哭泣的小男孩,我说:“别哭,别哭,你爸没事,一会儿就好了。”
④男孩听我这么说,才放心了。边说着谢谢边从裤兜里掏出一个小布包,然后从布包里拿出一叠皱巴巴的纸币。孩子数着钱:五毛、六毛、一块、两块……他把那些毛票递给我说:“医生叔叔,一共七块三,够不够我爸的药费?”孩子的脸被太阳晒得黑黝黝的,看着他饱含真诚仰望我的眼睛,我忽然对他产生了好感,就问他:“你挺壮实的,你爸中暑了你居然没事儿。”孩子说:“天太热了,街上没有树,我们也没有伞,我爸怕我晒着,就让我蹲在他背后的影子里。后来他就晕倒了……”
⑤听着孩子的诉说,我的心被震撼了。就在这时,小护士进来了。她告诉我,我父亲刚才来过诊所,见我忙,把东西留下就离开了。我从她手里接过父亲送来的东西:一把遮阳伞,还有一小瓶仁丹。手里握着这些东西,想着父亲,我烦躁的内心蓦地清凉无比。
⑥那天,我想的都是“父亲’’这个字眼。想着每一个做父亲的,都会把关爱子女当成一种人生习惯。生活条件好一些的父亲,会记着在这烈日炎炎的天气里为孩子送一把遮阳伞,一瓶提神的仁丹,而像那位中暑的父亲,尽管他贫穷得只剩下自己的影子,也会把影子作为庇护孩子的一片荫凉。
( 1 )本文一共写了几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2 )文中第一段的画线旬是什么描写?其作用是什么?( 3 )请分析第⑤段“我烦躁的内心蓦地清凉无比”的表达作用。( 4 )选文中说“每一个做父亲的,都会把关爱子女当成一种人生习惯”,你是否也有这样的体会?请你写一句赞美父亲的话,表达出你的真情。(要求用上一种修辞手法)思念一块月饼
张金春
①古人说:“明月千里寄相思。”每到中秋月圆之时,我的思绪总是湿漉漉的。自打十八岁打起背包出来当兵闯世界,平均两年回家一趟的频率,怎能解我焦渴的思念之苦?父爱母爱只能书写在信笺里,流淌在电波里,凝聚在盼望的目光里。
②我老家扬州,中秋节这一天有祭拜月亮、祈求团圆的古老习俗。临近中秋,母亲就要张罗着买藕段、莲子、月饼、江米条、馓子、花生、鸡蛋……到镇上做月饼。我也因此能看到镇上老师傅自制月饼的情景。(甲)月饼巴掌大小,厚厚的甜甜的馅被一层层的皮包裹着,放在毛毡纸上,沁着一片片油渍,那香甜的滋味像痒痒挠儿,将我的馋虫勾起来。我恨不得一把抢在手里,放入口中。
③祭过月亮之后,母亲每次都将祭月的月饼分给每人一块,并嘱咐我们兄弟俩,要细细吃,慢慢吃,吃完就没了。所以,我每次将月饼切成四等份,每天吃一小块,其余的用纸包好藏在床头。有时睡醒了还拿出来看看,嗅嗅那诱人的味道,再小心翼翼的藏好……吃月饼的甜蜜回忆仿佛过日子一般,美好的一切总是会经历一番过程,一番铺垫,方才品味到幸福的滋味和内涵。
④三十五年前,那时我九岁,我的月饼吃完了。中午放学回来,趁着母亲做饭的功夫,我到处翻找母亲藏好的月饼,终于在一只木箱子里看到了。我迅速地盖上这个天大的秘密,悄悄盘算如何既不被发现又能满足那牵肠挂肚的欲望。晚上放学回家,父母上工还没回来,(乙)我迫不及待地打开箱子,发现诱人的月饼还躺在那儿,并深情地望着我。我下意识地咽了一口口水,肚肠子也配合地发出“咕咕”叫声。我冲动地把月饼拥入怀中,后觉不妥,小心翼翼取出来,掰开五分之一左右,然后包裹好放回原处。那时我想,要是母亲责问起来,就说是猫或者老鼠偷吃了。想到这儿,我为自己的小聪明窃喜。
⑤大约过了两天,母亲让我到她房间里去,说要给我变个戏法。她缓慢地从箱子里拿出那块月饼,在我眼前一晃,欣喜地问:“这是什么?”我脸火辣辣的,低着头,没敢抬头望。母亲打开纸包,盯着我看了看说:“吃吧,本来就是留给你的! ”我的头埋得更低了。母亲什么也没问,什么也没说,只是捡起散落在纸上的月饼屑一粒粒放进嘴里。我掰开一半,说:“妈,您也吃。”母亲说:“我不爱吃沙甜的,还是皮好吃,又脆又酥。”
⑥这块月饼我咀嚼了三十五年,体味到母亲那无私、宽容的爱。现在当我的女儿面对一堆奇形怪状、五花八门的月饼,挑三(丙)四,甚至吃了一小半扔在一边时,我会拿过来,一粒一粒掰开来,放到嘴里,让它一点一点地(丁)化在岁月的记忆里。
⑦又是一年秋风送爽时,又是一个花好月圆夜。对着如玉如银的朗朗明月,又想起那块圆圆的月饼。月光如水,流逝不尽我的思念;月光如织,维系我永久的牵挂。
( 1 )依次给文章中划线字注音,在横线处填入汉字,都正确的一项是( )我看制月饼——________——________——我让月饼——________
( 3 )文中两处划线句都是对月饼的描写,请你任选一句,进行赏析。作文:
请你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1)生活中,我们常常会被听到或看到的一句话触动。一句安慰,一句劝告,一句鼓励,一则名言……于不经意间怦然拨动我们年轻而敏感的心弦。
请以“让我怦然心动的那句话”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2)我也曾 过
要求:①选题目(2)的将题目补充完整后作文。②无论选哪一题,均写记叙文。篇幅不少于600字。③思想健康,表达真情实感。④文中若出现真实人名、地名、校名,请用“××”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