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石家庄市井陉县第一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盛夏时节,明月湖的朵朵荷花,妖娆多姿,栩栩如生
B: 今天下午,阳光明媚,同学们穿着统一,排列整齐,鳞次栉比 , 进行广播操比赛。
C: 双十一促销活动中,家用电器一马当先,频繁降价,强力提升了市民的消费积极性,原本濒临滞销的数字彩电一下子成为炙手可热的商品。
D: 从古至今,许多诗人留下了无数脍炙人口的名篇,它们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瑰宝。
2、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

A: 消息是以简要的文字迅速报道新闻信息的一种新闻体裁,通常包括标题、导语、背景三个必不可少的部分。
B: 《破阵子》作者辛弃疾,南宋爱国词人,破阵子,词牌名。这首词十分生动地描绘出一位忠勇的将军的形象,抒发了爱国志士壮志难酬的悲愤。
C: 《松鼠》用细致的描述,文艺的笔调,准确生动地说明了松鼠漂亮、驯良、乖巧的特点并补充说明松鼠的用途,表现松鼠是一个“讨人喜欢”的动物。
D: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3、下列词语中划线字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狼(jí) 荣(yīng) 痛(zhì) 然自得(yí)
B: 粗(kuǎng) 干(hé) 愧(zuò) 风雪途(zài)
C: 蓄(zhù) 辈(hánɡ) 桥(jiàn) 而不舍(qì)
D: 狡(xiá) 污(diàn) 渎(xiè) 然而止(jiá)
4、选择恰当的关联词填入句子,正确的一项是( )

有些人喜欢用显微镜去观察一片叶子,有些人喜欢用肉眼去细看木头的年轮。________真正去认识一棵树,________必须从枝叶到根本,从过往的清风到枝干的神韵都注意到,同样,当我们正视生命时,________只从细微末节着眼,________是对自己生命的一种侮蔑。


A: 但 却 如果 便
B: 因为 就 如果 便
C: 而 却 因为 就
D: 但 就 因为 就
5、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他妄自菲薄别人,在班里很孤立,大家认为他是一个自负的人
B: 能够从客观的立场分析前因后果,做将来的借鉴,以免不重蹈覆辙
C: 在抗日战争中,无数英雄儿女前仆后继 , 献出了生命,取得了胜利
D: 通过一番断章取义 , 我对课文的理解更加全面而深刻了,主旨的归纳概括也更加准确
6、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2019年国庆70周年之夜,璀璨的灯光把珠海的上空辉映得无比绚丽。
B: 在漫长的人生画卷中,每个人多少都免不了有些许败笔 , 只要直面挫败,它也会变成我我们成长的新起点。
C: 我国取得了一批批举世瞩目的科研成果,这同几代科技工作者殚精竭虑、忘我工作是密不可分的。
D: 在公安机关的严厉打击下,黑势力团伙锐不可当的的气焰被彻底扑灭了。
7、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智能高铁”列车具备工作状态自感知、运行故障自诊断、导向安全自决策等功能。

②“智能高铁”是近两年来突然兴起的一个概念,是未来中国高铁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

③同时将实现全面电子客票、全程畅通出行、智能引导等综合运输服务。

④最终实现我国高铁的智能化。

⑤按照铁路专家的解释,“智能高铁”利用大数据、北斗定位、5G通信等先进技术,将新一代信息技术与高铁技术集成融合。


A: ⑤①③②④
B: ⑤③②①④
C: ②③④①⑤
D: ②⑤①③④
8、

下列关于文章语句和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与朱元思书》是吴均写给友人的一封信。信中生动描绘了秀美的自然风光,抒发了作者厌弃尘俗和寄情山水的思想感情。
B: 《马说》借伯乐和千里马的传说,将人才比为千里马,将愚妄浅薄、不识人才的统治者比作“食马者”。
C: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的意思是“把求学中的磨难当作足以快乐的事,就不知道吃穿的享受不如别人了”,来勉励马君则不要辜负良好的学习条件,要刻苦读书,以期有所成就。
D: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的意思是“不为贫贱而忧愁,不热衷于发财做官”。这两句话与前面写到的“不慕荣利”相照应,这是五柳先生最大的特点和优点。
9、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他的话实在离谱,令我们忍俊不禁地笑出声来。
B: 回到了久别的故乡,老先生触景生情 , 禁不住流下了伤感的泪水。
C: 一提到城市面貌的巨大变化,邻居张大妈就夸夸其谈 , 充满了自豪感。
D: 他是一个根深蒂固的人,尽管人们想尽各种办法去劝导他,但是都没有效果。
10、

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 “我不下去!”我哭着说:“我会掉下去,我会摔死的!”
B: 理想是罗盘,给船舶导引方向;理想是船舶,载你出海远行。
C: 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D: 我知道今天卫生委员安排谁打扫教室?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端居

李商隐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注:①端居:闲居。②素秋:秋天的代称。

( 1 )对本首诗词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悠悠”二字,既形象地显示出远书、归梦的杳邀难期,也传神地表现出希望两皆落空时怅然若失的意态。
B: 素秋,是秋天的代称。它使人联想起洁白清冷的秋霜、胶洁凄寒的秋月、明澈寒冽的秋水,营造了一幅色彩明丽的闲居秋景图。
C: 三、四两句并不是客观地描绘,而是移情入景,使客观景物对象化,带上浓厚的主观色彩。
D: 青苔、红树,色调本来是比较明丽的,但由于是在夜间,在迷蒙雨色、朦胧夜月的笼罩下,色调便不免显得黯淡模糊。
( 2 )清代冯浩《玉溪生诗笺注》引杨守智说:“‘敌’字险而稳。”这里本可用一个比较平稳而浑成的“对”字。请分析此诗的“敌”字是否可以换成“对”字。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张五悔猎

休宁县有村民张五,以猎为生。张尝逐一母鹿。鹿将二仔行,不能速,遂为张五所及。母鹿度不可免,顾旁有浮土,乃引二仔下,拥土覆之,而身投于张五网中。值张母出户,遥望见,遂奔至网所,具以所见告子。即破网出鹿,并二仔亦纵之。张母曰:“人有母子之情,畜亦有之。吾不忍见母死仔孤,故破网纵仔。”张五闻之,心感动焉。由此焚网,永不复猎。

(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思。

①鹿二仔行________

②母鹿不可免________

③遂张五所及________

引二仔下________

( 2 )下列句子中“之”的意义与“并二仔亦纵之”的“之”相同的一项是( )
A: 拥土覆之
B: 人有母子之情
C: 畜亦有之
( 3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遂奔至网所,具以所见告子。

( 4 )从短文划线句子可以看出张五母子具有哪些共同的特点。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天上的云,真是姿态万千,变化无常。它们有的像羽毛,轻轻地飘在空中;有的像鱼鳞,一片片整整齐齐地排列着;有的像羊群,来来去去;有的像一床大棉被,严严实实地盖住了天空;还有的像峰峦,像河流,像雄狮,像奔马…… 它们有时把天空点缀得很美丽,有时又把天空笼罩得很阴森。刚才还是白云朵朵,阳光灿烂;一霎间却又是阴云密布,大雨倾盆。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样的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

( 1 )请找出文中准确形象地说明云和天气关系的句子。

( 2 )文章最后一句中的“天气”一词能否改为“气候”,为什么?

( 3 )本段语言有什么特点?

偷 秋

李雪峰
①农历八月的月亮将圆时,大地已经熟透了,风变得浓稠了,庄稼的腥香和村庄中桂树的浓香混合着弥漫着,似乎村庄就像一只烤熟得飘溢着野香的玉米棒。八月十五夜里,夜空澄明,圆圆的玉盘似的月亮还未从村庄东边的山岗上升起时,村庄里许多人家的晚饭已经摆上了,一盘月饼,几个烤熟的玉米棒,一盘花生,三五碟又香又辣的菜肴,一坛新开封的稠米酒或玉米烧,一家人坐在庭院里的树下,边笑声盈盈地说话,边滋滋溜溜地咂酒。也有些喜欢热闹的人,他们呼朋引伴,聚三五个知己,或唤来七八个亲戚,在月光下摆开宴席,高声划拳猜谜,大块吃肉,大碗喝酒,惹得庄里的狗都踩着月色溜过来赶热闹。但一般人家是不多喝的,酒至微醺,月上中天时,大家还要披着夜色去偷秋呢。
月亮挂到中天了,银银的月辉漫过山腰和山脚,几缕沁凉的风刷过去,橙黄的田野一下子笼上了一层乳色。庄里的人便三三两两出庄了,有的来到河边的果园里,蹑手蹑脚钻到树下摘几个苹果、秋梨,看果园的老头坐在庵棚里瞅得一清二楚,可他绝不会喊一声,任乡亲们偷几个尝鲜去。也有更放肆的,知道守果园的坐在窝棚里,却要对着窝棚喊:“偷秋了!”看园的老头佯装没听见,任他们“偷”,任他们坐在果树下嚓嚓嚓嚓香甜地吃去。当然,果园里的老头也是要去偷一把的,去邻地里扯几秧颗粒已经饱满的花生,去旁边的玉米地里偷掰来一个玉米棒,或者坐在庵前的月色里偷偷想一些遥远的往事儿。
③这个夜晚,许多人到中年的人也往往夫妇俩肩并肩或一前一后潜入月色中去,他们的婚姻大多靠的是媒婆之言,年轻时很少这样浪漫过,很少在月色下这样悠闲地肩并肩甚至手携手逛荡过、沉醉过。但他们今晚是出来偷秋的,在庄稼地里转悠了半夜;总不能空着两手回去吧,于是他们掰了别人的一个玉米棒,或者扯了一棵别人菜地里的葱就回家了。
④这个夜晚,最不知疲倦的是村庄里的孩子们,瓜果、花生、几盘向日葵,甚至一根秋黄瓜,往日里他们渴望的东西,今天夜里他们东钻西潜全“偷”回来了,兴高采烈地堆放在他们自己的床头,他们拥着这些东西终于甜甜地睡熟了。
⑤庄子里常常有许多偷秋的轶闻趣事儿,例如庄东头的靳四爷早看上了刘老六家的一个金黄色牛腿大南瓜,偷秋时偷回来了,第二天一看,不是金黄色的那个,而是另一个嫩嫩的绿皮牛腿瓜,他空欢喜了一场。还有庄中央白金贵的楞小子白坤子,趁偷秋跑到邻庄去和姑娘幽会,恰被出庄偷秋的姑娘父亲撞上了,限令他几天后央媒去攀亲。在我们米家庄最笑人的偷秋趣事儿是,庄甫陈贵老头眼老昏花去偷秋,竟偷到自家的菜地里,把家里人留在地里留做瓜种用的几根老黄瓜给偷回来了。
⑥ 庄里偷秋都只是象征性顺手牵羊那么一点点,老人们说,秋是要偷的,你不偷一点点,那些好收成很快就被日子带走了,你偷秋,就偷来了好收成的种子,明年后年就要风有风要雨有雨,你就有好收成好运气。村庄人平时是很瞧不起“偷”字的,但偷秋是例外,他们是渴望从岁月中偷出一点好时光,是渴望从丰收的季节里偷出一点好记忆,是渴望从劳碌的生活中偷出一缕朴素的温馨和情趣。
⑦在村庄的中秋之夜,皎洁如霜的月色下,一群群的村庄人悄悄穿行在田塍和玉米林之间,他们或许只偷到了玉米林中的一个玉米棒,只偷到了稻田里一枚沉甸甸的稻穗,但他们却从岁月中偷到了他们梦想的秋天,从忙碌的劳作中偷到了一片悠闲的月色。
⑧而我们又从岁月中偷到了一点什么呢?
注:“偷秋”是岳西的一种传统民俗。

( 1 )文章的开头为什么极力状写秋天的景象和庄户人晚饭的场面?

( 2 )联系上下文,说说下列句中画线句或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①也有些喜欢热闹的人,他们呼朋引伴,聚三五个知己,或唤来七八个亲戚,在月光下摆开宴席,高声划拳猜谜,大块吃肉,大碗喝酒,惹得庄里的狗都踩着月色溜过来赶热闹。
②月亮挂到中天了,银银的月辉漫过山腰和山脚,几缕沁凉的风刷过去,橙黄的田野一下子笼上了一层乳色。

( 3 )文章第⑤段插叙庄子里常常有的许多偷秋的轶闻趣事儿,有什么作用?

( 4 )文章结尾说:“而我们又从岁月中偷到了一点什么呢?”请结合全文内容,说说这句话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四、写作(分值:6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九(1)班的黑板报设置了“今人今语”栏目,下面是其中的三则语录:

“任何人敬业都需要有兴趣爱好作为动力,但兴趣不是天生的,大多是后天培养的。”

——钟南山

站在父亲的肩膀上,让我在医学研究的道路上起点很高且少走了很多弯路。

——布鲁斯·巴特勒(美国免疫学家、遗传学家,2011年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

等着别人来爱你,不如自己努力爱自己。”

——毕淑敏《愿你与这世界温暖相拥》

(注意)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③不得抄袭、套作。④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学校的校名,以及教职工、同学和本人的真实姓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所谓对与错”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