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河源市第一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面划线的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那一年,明月繁星 , 相依相偎,细数秋之无边风月,笑赞冬之红装素裹。
B: 丁俊晖精准的远台进攻让观众不时发出赞叹声,但他充耳不闻 , 冷静地寻找战机。
C: 尽管夺冠无望,他们还是振作精神,弥留之际 , 他们顽强地争取着每一分。
D: 为了迎接学校艺术节,九年级二班的两名“笑星”逢场作戏 , 来了个精彩的“二人转”。
2、

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菲律宾单方面提交南海国际仲裁案,不是为了解决争端,而是妄图否定中国在南海的领土主权。
B: 能否真正做到精准扶贫,是农村贫困户受益的根本保证。
C: 通过开展高雅音乐进校园,粤剧进校园等活动,我市师生文化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
D: 《中国诗词大会》节目将诗词文化带到人们生活中,有利于更多人走进、了解、研究古诗词。
3、选择关联词填空,恰当的一项是( )。

真正的阅读______亲自把文字当药煎服,______使其进入体内,和身心、血液、神经中枢发生奇妙的反应,没有人能替你进行新陈代谢。

A: 只有,才
B: 如果,就
C: 虽然,但是
D: 宁可,也
4、下列词语中加下划线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 澎湃(pài) 蝼蚁(yǐ) 间或(jiān) 引弦而战(xián )
B: 惬意(qiè) 矫正(jiǎo) 牟取(mú) 参差不齐(cēn)
C: 虔信(qián) 迸射(bèng) 档案(dàng) 浩瀚无垠(yín)
D: 藩篱(fān) 挫折(cuō) 窈窕(yǎo) 素湍绿潭(tuān)
5、下列句子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A: 公司这一举措深受广大员工欢迎,所以其他公司纷纷效尤。
B: 学生会经过调查研究,发现学校图书管理存在严重问题,因而责令学校相关领导进行整改。
C: 我们邀请您参加我们的毕业晚会,如您能光临,我们会感到莫大荣幸。
D: 家慈辛苦了一辈子,把你养育大不容易,你真应该好好孝敬她。
6、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这里风景宜人,河流清澈见底,山峰奇形怪状,真是别具匠心啊!
B: 在中美经济贸易谈判中,美方代表总是没有明确态度,他们的真实意图难以捉摸
C: 她随手把一颗石子扔进湖里,一圈圈涟漪在平静的湖面荡漾开去。
D: 西方文化有西方的价值取向,中国文化有中国的特定思维,两者不能相提并论 , 应相互包容和尊重。
7、

下面语段中划线字的拼音正确的一项是(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漫步苏,桃红柳绿,百鸟唱;寻幽九溪,古木天,流水淙淙。西泠桥,凭吊苏小、武松,尽抒怀古幽情;钱塘江边,观赏汹涌潮水,畅想时代风采……

A: tí hè cēn càn
B: dī hè cān pàn
C: tí hé cēn pàn
D: dī hé cān hàn
8、下列词语中划线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yān)红 (chà)异 (gěng)住
B: (qí)祷 (ào)悔 (jiá)着
C: (chěng)罚 (wēn)怒 翩翩(piān)
D: 女(hóng) 钥(yào shi) (zhuàn)
9、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思维能力。
B: 猴年春节,铺天盖地的各类网络红包,让人们感受到了浓浓的年味。
C: 这次研讨会,大家对如何提高学习效率交换了广泛的意见。
D: 他的成绩之所以屡屡名列前茅的原因,是因为他勤奋学习的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10、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中国诗词大会”节目受到人们的喜爱,是因为其形式新颖,有文化内涵的原因。
B: 阅读是穿越时空的隧道,我们通过它与古人对话,与未来交流。
C: “一带一路”推动学校间的合作,不仅为“一带一路”国家培养了国际化的人才,也为中国高校提供了一个国际交流平台。
D: 随着我市截污排污工程的顺利开展,让工程所到之处的居民深切感受到工程建设带来的实惠。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古诗,完成小题。

山房春事(其二)

岑参

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

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

【注】梁园又名兔园,俗名竹园。西汉梁孝王刘武建造,故址在今河南省商丘县东。园中奇果佳树错杂其间,珍禽异兽出没其中。到了春天,繁华满枝,白鸟鸣啭,更见热闹。

( 1 )三四两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 2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慨?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小石潭记

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 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仅与游者相乐。

③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④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 1 )下面语句中划线词语解释不正确的是( )
A: 水尤清(寒冷)
B: 日光下(穿过)
C: 以其境过(清澈)
D: 而从者(跟从)
( 2 )下面句中划线的“以”与其他三项用法和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
A: 赵王岂一璧之故欺秦耶
B: 不物喜,不以已悲
C: 其境过清
D: 全石为底
( 3 )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文渲染了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气氛,抒发了作者悲凉凄怆的心绪。
B: 第一段作者围绕“石”来写,在移动变换中引导我们去领略不同的景致。
C: 第二段写了游鱼、阳光和影子,动静结合,展现生动的画面,目的是表现鱼的活泼、可爱。
D: 柳宗元被贬失意,心情抑郁,所以认为小石潭“不可久居”。其实作者笔下的小石潭风景如画,如果我们能跨越时空到此一游,或许会流连忘返。
( 4 )翻译文中第②自然段
( 5 )第①段描写石头,采取点面结合的写法,请具体分析。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题。

语法课完了,我们又上习字课。那一天,韩麦尔先生发给我们新的字帖,帖上都是美丽的圆体字:“法兰西”“阿尔萨斯”“法兰西”“阿尔萨斯”。这些字帖挂在我们课桌的铁杆上,就好像许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个个都那么专心,教室里那么安静!只听见钢笔在纸上沙沙地响。有时候一些金甲虫飞进来,但是谁都不注意,连最小的孩子也不分心,他们正在专心画“杠子”,好像那也算是法国字。屋顶上鸽子咕咕咕咕地低声叫着,我心里想:“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

我每次抬起头来,总看见韩麦尔先生坐在椅子里,一动也不动,瞪着眼看周围的东西,好像要把这小教室里的东西都装在眼睛里带走似的。只要想想:四 十年来,他一直在这里,窗外是他的小院子,面前是他的学生;用了多年的课桌和椅子,擦光了,磨损了;院子里的胡桃树长高了;他亲手栽的紫藤,如今也绕着窗口一直爬到屋顶了。可怜的人啊,现在要他跟这一切分手,叫他怎么不伤心呢?何况又听见他的妹妹在楼上走来走去收拾行李!他们明天就要永远离开这个地方了。

可是他有足够的勇气把今天的功课坚持到底。习字课完了,他又教了一堂历史。接着又教初级班拼他们的ba,be,bi,bo,bu。在教室后排座位上,郝叟老头儿已经戴上眼镜,两手捧着他那本初级读本,跟他们一起拼这些字母。他感情激动,连声音都发抖了。听到他古怪的声音,我们又想笑,又难过。啊!这最后一课,我真永远忘不了!

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祈祷的钟声也响了。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声他们已经收操了。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 大。

“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

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

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

“法兰西万岁!”

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放学了,你们走吧。”

( 1 )习字课上韩麦尔先生为什么让学生练写“法兰西”“阿尔萨斯”?

( 2 )选文第二段中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 3 )先生在写“法兰西万岁”这几个字时为什么要使出全身的力量呢?


( 4 )有同学认为“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声——他们已经收操了。”这句话用在这里是多余的,应该删掉。你赞同吗?说说你的理由。

( 5 )小弗郎士为什么觉得韩麦尔先生“从来没有这么高大”?请说说你的看法。

记叙文阅读。

童真

女儿从小不认生,觉得满世界皆是可亲之人,见谁都笑。有一次,我在街边的瓜果店买桃子,没零钱,卖瓜果的不以为意:“下次补吧,大家都认得你,你是那个小酒窝的妈妈。”我先一愣,然后才醒悟过来,原来女儿的人缘有这么好。

我有些忧心忡忡,孩子总那么憨,像个不长心眼儿的小糖人儿,万一遇着个歹徒怎么办?回家后,我细细教导了女儿一番,教她如何防范陌生人,她正在吃桃子,满脸桃汁,只管咿咿唔唔点头,也不知记住没有。

一个周末,我们一家去逛早市。这一路上,女儿结识了好几个朋友,甚至还得到一名穿超人斗篷的小男孩的邀请,两人打算下午一起去广场玩,而且不带家长,小孩子可以在一秒内信任对方,大人就未必了。超人的妈妈尽管面有难色,但拗不过儿子,答应了。婆婆则在我耳边嘀咕:“不知根不知底的陌生小孩,怎么可以一起出去玩!再说两个人都指甲盖那么大,没有大人跟哪行啊!”我朝老人家挤挤眼,叫她先别反对,我自有主意。

下午,女儿准时出门,我悄悄尾随,小超人已到广场,他们荡秋千,滑滑梯,又看了一会儿别人放风筝。很快,我发现小男孩的妈妈也尾随其后,我们两个会心一笑,分别躲在隐蔽处,忠心耿耿地做保镖。荡秋千时,女儿险些翻下吊椅,幸亏小超人手快扶住了她,但脑袋似乎还是被磕了一下。我当时几乎要挺身而出,但最后还是忍住了,因为女儿只摸了摸头,开心都来不及,哪有时间哭!

他们在人群里悠闲地逛了一会儿,又去看月季花,花圃边的长椅上,一个正在发脾气的小妹妹不理会妈妈的劝阻,揪下自己的鞋子扔进草坪。他们帮忙捡回来,小妹妹觉得有趣,立刻停止哭闹,一遍一遍扔鞋,他们也当做有趣的游戏,争先恐后去捡。旁边有个老太太竖起大拇指:“三兄妹好和睦,相亲相爱一家子”我窃笑:这是相亲相爱陌生人啊!

黄昏时,两个小人儿挥手告别,各自回家,我们两位家长也暗暗点头告辞。这时,空荡荡的路上,突然走过一个陌生男子,身材高大,语调温和,他与女儿攀谈起来,问她几岁了,家住哪里,上小学还是幼儿园。女儿似乎毫无戒备,一一告知,好像还顺口说出一连串电话号码。我心中惴惴不安,靠近两步,准备随时现身。

那陌生男子又问女儿,为何单独走路,爸妈在哪里?女儿对答如流,说在跟爸爸妈妈捉迷藏呢,他们可能就躲在前面的树丛里。我又惊又喜,这理由简直妙不可言。此时,陌生男子从背包掏出一把玲珑的小红伞,向女儿比比画画,我心咚咚跳叫自己沉住气,看看女儿会怎样应付。

那陌生男子硬是将小伞塞入女儿手中,两人开始拉扯退让。我赶紧走过去,还未来得及出声,一名推婴儿车的女子忽然走过来,正是广场上扔鞋小妹妹的妈妈。她挡在陌生男子面前,质问他意欲何为。陌生男子大窘,举起小伞叫我们看,上面印着广告有家新开张的甜品店儿童节大酬宾。他解释,因为小女孩实在太可爱,忍不住多聊了几句,所以才造成一场误会。

女儿对尴尬的陌生男子说:“叔叔,我想要两把小伞。”我颇为疑惑,男子开心相赠,还给婴儿车上也插了一把,我心里暗自决定,下周带全家人去这家店里吃甜品,女儿看着熟睡的小妹妹,惊喜地说:“这是扔鞋的小妹妹。”推车女子莞尔一笑:“真是有缘。我生怕你遇到了坏人呢。”

到家后,我崇拜地问女儿,为何能这么聪明的应对陌生人。女儿骄傲地告诉我,在幼儿园老师经常讲,还请警察叔叔在课堂上演练,她做的最好啦,但我仍有疑惑:“那你为什么把地址和电话都告诉她了?”女儿得意地笑道:“我说的全是舅舅家的,坏人一定找不到我的!”全家人哄哄大笑。有这么一个外甥女,舅舅不知该哭还是该笑。

我忽然想起一件事,问女儿:“你为什么要两把小伞?”她回答:“昨天幼儿园来了一个新同学,叫黄丝丝,总是哭,不说话也不玩。我送一把小伞给她,她就会笑的。”

我的心忽然感到无比欣慰。我们常常行进在布满漩涡、处处危险的浊流中,孩子的童真与善良,却让我仿佛在浊流中看到了一股清泉,这股清泉让我感受到了人性中的甘甜,让我看到了人间最美好的那一面!这份童真与善良我曾经是那样的熟悉,而现在又是如此的陌生。

只是,欣慰之余,我内心却又是一丝沉重,如鲠在喉:天真的女儿在应付“陌生叔叔”的时候,是如此老练,如此“聪明”,这让我心中又多了一份陌生,我是该喜还是该忧呢?

也许,面对陌生的童真,我们有太多太多值得思考的问题……

(原文作者:刘继荣,有改动)

( 1 )初读课文,从“我”的角度梳理概括文章内容,填写下表。

地点

情节

心情

街边瓜果店

买东西得知女儿人缘好

①________

早市

女儿得到小男孩邀请

心中为难

广场

女儿险些翻下吊椅

②________

③________

女儿与陌生男子攀谈

惴惴不安

家中

④________

无比欣慰


( 2 )细读课文,完成下面题目。

①文中说“女儿对答如流,说在跟爸爸妈妈捉迷藏呢,他们可能就躲在前面的树丛里。我又惊又喜,这理由简直妙不可言”,“我”为什么会“又惊又喜”?

②从修辞角度赏析文章第十二自然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我们常常进行在布满漩涡处处危险的浊流中,孩子的童真与善良,却让我仿佛在浊流中看到一股清泉,这股清泉让我感受到了人性中的甘甜,让我看到了人间最美好的那一面!

( 3 )纵观全文,说说文章结尾处“陌生的童真”的含义。文章第十三段提出了一个问题:“我是该喜还是该忧呢?”请写出你对此问题的看法和理由,并谈谈你读完此文后的感悟。

四、写作(分值:60分)
阅读下面材料,任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2019年的10月1号虽然已成为过去,但那一幕幕的画面却成为了每一个华夏儿女心中抹不去的美好记忆,网友的留言,各种霸屏的观后感更是感人至深。有的人表达的是国家强大的浓浓的自豪感,有的是被这盛大的场面震撼,有的人感慨的是国家发展科技先行的理念,有的人用“这盛世如你所愿”表达对先烈的感恩。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庆典是一场难逢的盛事,这盛事不是排场,不是炫耀,而是一种证明,一种自信,也是一种威慑。那么,你从中看到了什么?你又感悟到了什么呢?

请结合这次七十年国庆写一篇作文,可叙写事件,也可表达感受或观点。

要求:①要自由、有创意地表达出真情实感。②文体不限。③不少于600字。④文字和标点书写规范、整洁。⑤行款格式规范。⑥文中不得出现考生本人姓名以及学校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别了秋,忘记那容颜”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