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关联词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一滴水 很小很小, 无数滴水汇集起来,就可以形成江河湖海。所以说,同学们 多读多写,作文 会有进步的。 A: 不但 而且 尽管 也 B: 虽然 但是 无论 都 C: 虽然 但是 只要 就 D: 不但 而且 只有 才 |
2、 | 下列各项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 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了一道银边。B: 在这喑哑而连续不断的低音中,时不时发出一阵非常尖锐而急促,近乎金属碰撞班的清脆响声。 C: 不一会儿,整座山崩蹋了,乌云弥漫了天空,倾刻间,雷声隆隆,电光闪闪。 D: 因为他是渊博的宿儒,决不至于不知道。 |
3、 | 请选出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 ) ①如果我们熟悉了这些石头的历史,便有可能踏着历史的脚印,一步一步地走向地下的宝库。 ②但是,不管多么困难,我们总有办法来读懂它。 ③例如,“寒武纪”以前形成的古老陆块内藏有许多铁矿;“石炭纪”时期又造成了许多煤矿。 ④当然,读懂这些记录要比认识甲骨文、钟鼎文或者楔形文字更困难些。 ⑤而在读懂以后,不仅使我们增加了知识,而且还有助于我们去找寻地下的宝藏。 A: ①④②③⑤ B: ①⑤④②③ C: ④⑤②①③ D: ④②⑤③① |
4、 | 下列对句中划线词意思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卿今当涂掌事(古代君对、长辈对晚辈的称谓) B: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古代王侯的自称) C: 非复吴下阿蒙(在名字前面加“阿”,有亲昵的味道) D: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古代对自家兄长的尊称) |
5、 | 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的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浪潮中,大、小绿谷华丽转身,由原本的荒山谷底变为绿意葱茏、水声潺潺的休闲胜地,当之无愧地成为了乌鲁木齐市的一张新的生态名片。B: 2017年初,我国公布的第十四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显示,与图书阅读相比,手机阅读虽然相对便利,但在阅读的深入性、系统性方面却显得相形见绌。 C: 继北京APEC会议、杭州G20峰会后,2017年5月14日,在古都北京召开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成为中国又一空前绝后的外交盛会。 D: 6月11日,法国网球公开赛女单决赛中,来自捷克的奥斯塔彭科虽是“非种子”选手,却以其盛气凌人之势一举夺冠,成为此次比赛中的一匹“黑马”。 |
6、 | 下列词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要塞(sè) 顽强(wán) 锐不可当(dānɡ) B: 芜湖(wú) 签订(qiān) 摧枯拉朽(xiǔ) C: 歼灭(qiān) 督战(dū) 毫无斗志(dòu) D: 荻港(dí) 横渡(hènɡ) 风平浪静(pínɡ) |
7、 | 荷花是人们都喜爱的一种花,现在有上联“池中荷叶鱼儿伞”,你认为对仗最好的下联是( ) A: 梁上蛛丝燕子帘B: 岸上麻叶伸绿掌 C: 半场杨柳拂楼台 D: 山上新月半亭风 |
8、 | 下面画线字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亭午夜分:正午 四时俱备:季节 B: 好鸟相鸣:美丽的 以顺为正者:准则,标准 C: 衡于虑:梗塞、不顺 毕力平险:险峻的大山 D: 上自劳军:军营 芳草鲜美:滋味好 |
9、 | 下面文段中划线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A: 昨夜见军帖:文书、告示B: 可汗大点兵:检查、核对 C: 愿为市鞍马:希望 D: 愿为市鞍马:集市 |
10、 | 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们在修改作文时要改正并找出文章中的错别字。 将“改正并找出”改为“找出并改正”。 B: 地铁5号线的正式运营,极大地缓解了市内交通拥堵。 在“交通拥堵”后加上“状况”。 C: 我们必须提高认真阅读的习惯。 将“提高”改为“加强”。 D: 我国人工栽培牡丹的历史大约有三百年左右。 删去“大约”或“左右”。 |
赏析《望岳》回答问题。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 1 )作者在这首诗中炼字极为生动,历来为人称道。请简要分析“割”字好在哪里。( 2 )作者创作这首诗正是青春勃发之时,请分析这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童 趣 ①徐喷以烟 ②鞭数十 ( 2 )下列加线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类的一项是( ) A: 故时有物外之趣 B: 昂首观之 C: 使之冲烟而飞鸣 D: 驱之别院 ( 3 )翻译句子。 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 |
送阿宝出黄金时代
丰子恺
①阿宝,我和你在世间相聚,至今已十四年了,在这五千多天内,我们差不多天天在一处,难得有分别的日子。我看着你呱呱坠地、牙牙学语,看你由吃奶改为吃饭,由匍匐学成跨步。你的变化微微地、逐渐地展进,没有痕迹,使我全然不知不觉,以为你始终是我家的一个孩子,始终是我们这家庭里的一种点缀,始终可做我和你母亲生活的慰安者。然而近年来,你态度行为的变化,渐渐证明其不然。你已在我们不知不觉之间长成了一个少女,快将变为成人了。在送你出黄金时代的时候,我觉得悲喜交集。
②记得去春有一天,我拉了你的手在路上走。落花的风把一阵柳絮吹在你的头发上、脸孔上和嘴唇上,使你好像冒了雪,生了白胡须。我笑着搂住了你的肩,用手帕为你拂拭。你也笑着,仰起了头依在我的身旁。这在我们原是极寻常的事:以前每天你吃过饭,是我为你洗脸的。然而路上的人向我们注视,对我们窃笑,其意思仿佛在说:“这样大的姑娘,还在路上让父亲搂住了拭脸孔!”我忽然看见你的身体似乎高大了,完全发育了,已由中性似的孩子变成十足的女性了。我忽然觉得,我与你之间似乎筑起一堵很高、很坚、很厚的无影的墙。你在我的怀抱中长起来,在我的提携中大起来,但从今以后,我和你将永远分居于两个世界了。一刹那间,我心中感到深痛的悲哀。我怪怨你何不永远做一个孩子而定要长大,怪怨人类何必有男女之分。然而怪怨之后立刻破悲为笑,恍悟这不是当然的事、可喜的事么?
③记得去年有一天,我为了必要的事,将离家远行。在以前,每逢我要出门,你们一定不高兴,要阻住我,或者约我早归。在更早的以前,我出门须得瞒过你们。你弟弟后来寻我不着,须得哭几场。我回来了,倘预知时期,你们常到门口或半路上来迎候。我所描的那幅《爸爸还不来》,便是以你和你的弟弟等我归家为题材的。因为在过去的十来年中,我以你们为生活的慰安者,天天晚上和你们谈故事、做游戏、吃东西,使你们都感到家庭生活的温暖少不了一个爸爸,所以不肯放我离家。去年的一天,我要出门了,你的弟妹们照旧为我惜别,约我早归,我以为你也如此,正在约你何时回家和买些什么东西来,不意你却劝我早去,又劝我迟归,说你有种种玩意可以骗住弟妹们的阻止和盼待。原来,你已在我和你母亲的谈话中闻知了我此行有早去迟归的必要,决意为我分担生活的辛苦了。我此行感觉轻快,但又感觉悲哀。因为我家将少却了一个黄金时代的幸福儿。
④以上原都是过去的事,但是常常切在我的心头,使我不能忘却。现在,你已是中学生,不久就要完全脱离黄金时代而走向成人世界了。我觉得你此行的意义比出嫁更重大。古人送女儿出嫁诗云:“幼为长所育,两别泣不休。对此结中肠①,义往②难复留。”你出黄金时代的“义往”,实比出嫁更“难复留”,我对此安得不“结中肠”?所以现在追述我的所感,写这篇文章来送你。你此后的去处,就是我这册画集里所描写的世间。我对于你此行很不放心。因为这好比把你从慈爱的父母身旁遣嫁到恶姑的家里去,正如前诗中说的“事姑贻我忧③”。事姑取什么样的态度,我难于代你决定。但希望你努力自爱,勿贻我忧而已。
(注释)①结中肠:内心郁结、难过。②义往:这里指女儿出嫁,女大当嫁是天经地义的事,所以说是“义往”。③事姑贻我忧:(女儿以后)须侍奉婆婆,这令我担忧不已。
( 1 )下列对上面散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深层阅读赏析
阅读《纽扣的方向》,完成文后的题目。
我匆匆穿过潮湿阴暗的街道赶往医院,坐在了母亲病床旁边。母亲灰白的头发梳理得一丝不乱,双眼闭着,但不时微微颤动,仿佛正想着心事。我望着她暗忖:“母亲是否知道我来了?是否知道我是她儿子?”
我把手伸到大衣的襟下,摸到一颗缝在里子上的旧纽扣,就在我胸口的上方。它是棕色的,扁圆形。关于这颗纽扣的来历,一切恍如昨天。
我们一家四口住在美国东部一座大山深处,过着勉强温饱的生活。
我儿时满脑子幻想,总觉得不该待在这地方,一有机会就逃跑,但无非跑进深山或沿着河流走到下游去。不过,这阻碍不了我,有一次,我因为觉得在家里受到了冷落,又逃跑了。
这次我跑进了树林。我这么做,就是天真地要让母亲知道她不对,要让她难过。
我在树林里又冷又饿,只好在寒夜的月色中跌跌撞撞地奔回家。但母亲不见了,她这时应该在家的。
火炉熄了,屋里很冷。我奔出门口,在坚实的泥地上绕屋跑了一圈。接着,我沿河边朝400米外一位邻居的家跑去,沿途不断有又尖又硬的灌木枝条抽打着我的脸。
“孩子,你妈妈不在这里。她白天来过,没说什么,只把你妹妹留下,就匆匆忙忙跑了。”
“跑了?为什么?她怎么可以这样对我?”也许母亲早就想逃离这个地方。毕竟,她在家里有什么好做的呢?这里没钢琴,也没谁懂得欣赏她那动人的歌喉。可她为什么竟把我一个人丢在这儿?
我走到岸边,捡起几团泥巴扔到河里,扔向柳树。这时,我看见有棵柳树上挂着母亲的一件旧外衣。
一个念头如闪电般划过脑际:母亲跑了,跑到河对岸的肯塔基州去了!我朝四周不停地大喊:“妈妈!”直到声嘶力竭。
我走到那件外衣前,觉得它是母亲已离弃我的象征,把它扯了下来撕碎,扔在地上使劲用脚踩。有一颗扁圆形的棕色纽扣脱落在了我手掌上。
最后,我把那外衣抛到了河里。
回到家,我不想进屋,便去马棚找了张给马盖的破烂毯子,裹住身体坐下,希望这毯子能帮我抵御寒夜的潮湿冷风,融化结在心头的冰。
第二天早晨,我还在那里守着。晨曦徐徐越过山脊照到山谷里了,我看见母亲沿着泥路朝着房子走回来,身上的披肩和头上的红发泛着金光。她走路姿态优雅,我们谁都比不上。
母亲见到我时一言不发,我看得出她在生我的气,怪我昨天的出走。
炉火生起了,屋里渐渐暖和起来。我悄悄走进厨房,坐在屋角的木柴箱上。母亲说话了,她说上游有个妇人病了,她曾去帮忙。
“可我在河岸上看到了你的外衣。”
“我的外衣?我把它给了邻家的女孩穿。我有披肩,她却连外套都没有。你知道,她身体不是很好……看来她并没把衣服穿回家去。”
母亲看着我,知道我正在想什么———她昨天离家出走了。
她缓缓地说:“坚强的人是不会逃避困难的。但如果前面有美好前程,他们会去追求。”
母亲给我端来早餐,有饼干和熏猪肉。我知道她原谅我了,可我始终没告诉她我曾怎样对待她的那件外衣。
岁月流转,此时我坐在洁白的病房里,握着母亲的手,手指轻抚着大衣内那颗纽扣。我这辈子曾经几千次要逃避困难,但只要摸摸这颗纽扣,逃避的念头就立即打消了。
我紧捏着纽扣,心里知道:母亲无论要往哪里去,总会知道自己的方向。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生活中,总有一些瞬间,让你久久不能相忘;总有一些鲜活的记忆,值得你品味珍藏;总有一些不经意的期许,让你魂牵梦绕;总有一些未曾涉足的美景,让你心驰神往;总有一些失意,让你迷茫困惑;总有一些成功,让你欣喜若狂……那些逝去的时光,见证了你的成长,那些即将到来的日子,又让你重新憧憬新的梦想。
请以“那些 ▲
让我 ▲ ”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注意先将作文标题填写在答题卡上,然后作文;②结合生活实际,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定文体,写出600字以上的文章;④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2)题目:放下
要求:①注意先将作文标题填写在答题卡上,然后作文;②结合生活实际,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定文体,写出600字以上的文章;③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